1. 丁汝昌黄海海战
中日黄海海战发生在1840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当时中日海军军舰在吨位,火力上差距巨大,日本舰队又是突然袭击。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奋起反击。战至弹尽粮绝,最后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开足马力,向敌舰撞击,中途不幸被鱼雷击中,战舰沉没,全体官兵光荣殉国!
2. 丁汝昌黄海战役
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刘步蟾(“定远”号管带),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3. 黄海海战中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帝国海军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北洋水师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帝国海军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4. 邓世昌黄海海战
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5. 丁汝昌在黄海海战的哪个舰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黄建勋等。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
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
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
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2、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
明朝初年,祖先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早年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
光绪七年(1881年),统率北洋水师官兵200赶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
未得上峰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仕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援军未至,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宣统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刘步蟾
刘步蟾(1852(清朝咸丰二年)-1895 ) ,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4、林永升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在英国海军装甲战列舰“马那多”号实习。回国后调入北洋升任守备、都司,曾任“镇中”舰管带,1887年赴英国接收“经远”舰,升任游击管带“经远”舰。
北洋成军后升任左翼左营副将,后迁至总兵。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清政府以其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5、黄建勋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
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
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次年又调回“扬武”,赴日本及中国各口岸梭巡,以增长阅历,荐保千总。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战,日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态,而在军奋励,往往出人头地”。
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甚多,特别是一敌弹击穿舱内,引起大火,刹那间“超勇”全舰被黑烟笼罩。
由于“超勇”舰是木质舰身,舱内起火无法施救,不久就右舷倾斜,难以行驶,最终被烈火焚没。黄建勋落水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不就而没,时年43岁。
6. 黄海大战丁汝昌
当时丁汝昌是海军提督,所以他没有一直待在同一艘战舰上。
最初丁汝昌是在旗舰定远舰上,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一日,定远舰被日本鱼雷艇偷袭重创,丁汝昌移督旗于镇远舰。后来又转移到靖远舰,靖远舰被击伤后又被部下救到一艘小船上,服毒自尽。7. 黄海海战刘步蟾
不是,电影编剧瞎改的。
刘步蟾,字子香,福建福州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任建威兵船管带。留英三年海军,学业猛进,出类拔萃,每试“成绩冠诸生”。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对其有两句评语:“涉猎西学,功深伏案。”《清史稿》亦有评论称:“华人明海战术,步蟾为最先。”北洋海军成军,刘步蟾为右翼总兵兼定远舰管带。黄海海战时,丁负伤后代为督战,表现优异,发炮连伤日本数舰,特别是重创敌旗舰“松岛”号,使其丧失战斗力而驶逃。及日军合击威海卫港,定远舰中敌鱼雷,刘步蟾“守船亡与亡之义”,遂自杀殉国
8. 黄海海战方伯谦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中午,北洋舰队十艘军舰与日本联合舰队十二艘军舰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相遇。北洋舰队十艘舰排成横阵迎敌,在十二时五十分距离六千米时率先开炮。而日本联合舰队则以吉野号为首的第一游击队,四艘军舰包抄北洋舰队右翼。在到达三千五百米距离时开火。随后,本队松岛号等舰亦开火。海战全面打响。
在北洋舰队右翼的第一游击队猛烈攻击下,北洋舰队右翼的超勇号、扬威号先后起火,旗舰定远号的信号装置也被日军炮火摧毁。而位于联合舰队本队末尾的比睿号、扶桑号、赤城号遭到北洋舰队集中攻击。
随后,北洋舰队的许多舰只对赤城号展开追击。
赤城号是以日本海军的一艘炮舰。全长五十一米,常备排水量六百二十二吨。炮舰就是在一些小的船上装上大口径的火炮。这种船攻击力较强,稳性较弱,防御也较弱,所以成为了北洋舰队集中攻击的目标。
这时候,北洋舰队的平远号和广丙号以及几艘鱼雷艇及时赶到战场,对敌展开追击。
平远号就是北洋水师的一艘巡洋舰,而广丙号是广东水师的一艘舰艇。他从那么遥远地赶来,就是为了帮助北洋舰队打败日本联合舰队。
但是,过一会儿他们就失望了。超勇号和扬威号就沉没了。超勇号是因为伤势过重沉没。扬威号死得很无辜,是被逃跑中的济远号撞击而不幸沉没。
济远号的舰长叫方伯谦,他是道德上有问题。在甲午海战中指挥舰船逃离战场,海战结束后就被处死。
随后这个旗舰定远号的问题又来了,他被击中燃起了大火。镇远号和致远号挺身而出。致远号就是另外一艘的七千吨的铁甲舰和定远号同样吨位大小。而致远号就是邓世昌所率领的一艘防护巡洋舰。
唉,可惜呀,致远号的管带、我们的大名鼎鼎的邓世昌在冲向第一游击队的过程中被炮弹引爆自己船舱内的鱼雷壮烈牺牲
9. 黄海海战是丁汝昌还是邓世昌
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