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图片 | 港口信息 | |
---|---|---|
港口代码 | CNYPG | |
港口名(中文) | 洋浦港 | |
港口名(英文) | YANGPUGANG | |
所在国家(中文) | 中国 | |
所在国家(英文) | CHINA | |
航线 | 中国港口 |
洋浦港(YangpuPort),是中国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港口,位于海南岛西北部,隔兵马角与后水湾毗邻、靠近琼州海峡西口,面对北部湾,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1990年底,洋浦港一期工程完工;1991年2月,经国家口岸办监收正式对外开放,被列为全国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8年4月,洋浦港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海口举行;2008年9月,洋浦港三期码头全面竣工;2021年5月,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通过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国家级验收。2022年10月16日,洋浦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开工。
截至2020年,洋浦港由北至南分布有金牌、神头、洋浦、白马井四个港区。截至2019年2月,洋浦港区的洋浦港已建成码头泊位9个,其中2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5个,1个3.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3千吨级工作船泊位;神头港区有3000吨级至30万吨级码头泊位26个。2017年,洋浦港出入境船舶3180艘次,同比增长27.30%;集装箱4.22万标箱,同比增长29.22%;出入境货物2202.29万吨,同比增长5.0%。
5月23日,散货船“嘉航达”轮顺利交付并注册入籍“中国洋浦港”。至此,洋浦现有登记海船总运力达1003.5万载重吨,历史性突破1000万载重吨。
位置境域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南距八所港60海里,东距海口港85海里,隔兵马角与后水湾毗邻、靠近琼州海峡西口,面对北部湾,港区北面是洋浦经济开发区。该港水域范围由北界、西界及岸线围合而成,西部宽阔、水深,东部狭窄,北以洋浦角灯桩与大铲北角(19°41'29"N、109°06'46"E)联线为界,西以排浦灯桩与大铲角联线为界。
洋浦港港区狭长,整个港区绵延4海里,两头浅,中间深,泥及泥沙底,口门开向西南,洋浦水道为洋浦港区唯一通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两侧均为水深不足5米的浅滩,港区中部呈东西走向。港外因大铲礁、小铲礁、浦角及白马井以西浅滩阻挡海浪。洋浦港区位于19°11'24"N,109°43'26"E。西起洋浦鼻内侧灯塔石,东至北炮台灯桩,岸线呈折线形,岸线长约5.8千米。
洋浦港由北至南分布有金牌、神头、洋浦、白马井四个港区,其中金牌、白马井港区以散杂货为主;神头港区作为石化功能区,主要分布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石油化工及浆纸码头;洋浦港区以集装箱及散杂货为主。
气候条件
气温降水
洋浦地区属热带亚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旱季和雨季分明。地处低纬,气温较高,年际变化不大。多年平均气温24.7°℃。受季风影响,刚去雨季、旱季分明,5至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以7月份最多,8月份次之,12月份最少。年平均降水量113.8毫米。
风力雾况
洋浦港区受季风影响,冬半年多ENE和NE风,夏半年多SW及SSW风,常风向ENE,次常风向NE,强风向SW。该地区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年平均影响3至4次。[13]洋浦地区雾日多出现于12月至下一年4月,尤以3月为多,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日,多年平均为16天,最多21天(1976年),最少9天(1980年),持续时间一般为2小时,最多可达7小时。
水文特征
潮汐
洋浦港属正规日潮港,平均潮位1.91米,最高潮位4.06米,平均高潮位2.76米,最低潮位0.24米,平均低潮位1.1米,平均潮差1.81米,最大潮差3.6米。平均涨潮历时12.2小时,平均落潮历时9.6小时。根据洋浦港的地形和潮汐特点,当南南西至西西南风时,可引起港内较大增水;北北东至东东北风时,可引起该港减水。
潮流
洋浦港潮流为往复流,涨潮流流速一般为1.8节;落潮流流速为2节。
波浪
洋浦港港区四面都有遮挡,涌浪小,实测最大波高1米,波浪周期2.8秒,常波向为西南,频率为6.37%,次常波向为西西南,频率为2.72%。洋浦湾内的大铲、小铲、洋浦角浅滩为洋浦港天然屏障,港内掩护条件好,产生不了大浪。
地质地貌
洋浦港所处的洋浦湾地区南部为洋浦大浅滩,0米线以上面积约2.5平方千米,滩面最高处高程达1.5米,低潮出露,滩顶以中粗砂为主,东北坡较陡,多砾砂,其余部位多为中、细砂及泥质砂。北岸为岸线弯曲的凹岸。洋浦深槽为连接洋浦湾及其纳潮区新英湾的主要潮汐通道,10米等深线槽长约5千米,宽约300米,最深处达25米,基本处于洋浦湾内;5米深槽长约10千米,其中7千米处于洋浦湾内,余则延伸入新英湾内;深槽覆盖层多为淤泥,厚10至20米不等。湾口至深槽间有一拦门浅滩,滩顶最小水深不足5米,底质多为泥质细砂及砂质泥。
码头区陆域主要为残积黏性土混碎石、中风化玄武岩以及下伏第四系土层;海域地层主要由淤泥、粉质黏土、含砾黏土质砂、第三系海口组杂色碎屑砂砾岩、黏性土、中粗砾砂层等组成。码头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烈度为VII度区。
助航设施
洋浦港引导灯桩,前标位于洋浦沙的西侧,为白色方形混凝土桩身,中间有黑色竖条,顶标为黑色正置三角形;后标位于洋浦沙的北侧水域,为白色方形混凝土桩身,中间有黑色竖条,顶标为黑色倒置三角形。两标一线方位045°00'。白马井港池航道引导灯桩,前、后标均位于西浦村和北炮台之间,均为白色方形砖石桩身,中间漆黑色竖条。两标一线方位316°1908".6。
洋浦港内助航设施较完善,设有洋浦暗礁灯桩、洋浦港港门灯桩、洋浦西浦灯桩、北炮台灯桩、白马井码头灯桩、大铲礁灯浮和小铲礁灯浮等。
航道泊位
洋浦水道,为洋浦港唯一进港航道,第1组浮标至第3组浮标之间为疏浚航道,宽100米,长约2.2海里,水深9.2米。6号浮标至14号浮标,航道长1.9海里,宽1.4至2.2链,水深5至24.5米。[12]洋浦港各港区航道均采用单向通航制,共设有公共航道2条,独立航道7条,除神头外其他三港区均使用公共航道,其中洋浦港区和白马井港区共用洋浦港区航道。
截至2020年,洋浦港有泊位47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座,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26.7万立方米LNG码头、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液体化工专用泊位等,且均分布于神头和洋浦两大港区。
锚地分布
截至2020年,洋浦港划定锚地分引航/检疫锚地、待泊锚地、避风锚地三大类,共计16个锚地。其锚地多位于开敞水域,遮蔽条件较差,仅近岸侧11#—13#锚地由于大铲礁的遮蔽作用受风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避风锚地使用。同时辖区还拥有后水湾和白马井防台锚地,根据电子海图水深数据显示,大铲礁、后水湾和白马井防台锚地最大水深分别为14米、11米、8.3米,防台锚地总容量为40艘,防台避风锚地数量及容量相对较少。
船只入籍
2024年2月,在海南海事部门顺利办完国籍证书,标志着首艘中国籍牲畜运输船正式入籍“中国洋浦港”。截至目前,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为44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