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原因分析
有人说,舟山要想繁荣昌盛,必须再增加二三百万人。
而舟山目前为止,加上三十几万外来人口,全域总人口只有一百一十多万,这些总人口,有四五十万,还分布在舟山的各个岛屿上。
舟山以旅游和传统的捕鱼,修造船业为主,因各种因素影响,也走在萎缩路上,这几个主体行业,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去参加。
舟山没有集约化的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有的是半粗放式的加工型企业,但都规模不大,参与者大都是这三十几万外来人员。
舟山本地年轻人追求轻松的工作,连他们的父母,也大力支持小辈们走出去,而舟山人除了极少数有轻松的工作外,98%的年轻人,都去外地工作了。还把房子买在了外地。
舟山还连续十多年人口负增长。
路上人气不旺。论比例10个人中,至少八个是中老年人。这些人,都有老房子住,很少会买新房子,即使花钱买房,还把钱花在下一代人身上。
造好的新楼有很多空置着,而开发商还在不断造新楼。
外面的人很少买,本地人也很少买,舟山大批楼房空着,普通人是无法猜测到,这些房子最终要卖给谁去?
商品供大于求,其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
2. 美国造船业的优势
a.从造船量来看,中日韩三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民用造船业(88%的民用市场),2016年年吨位居世界第一,总得来说每年民用造船吨位第一名就是中日韩不断的更替,那美国哪儿去了?军费超多的美国造军用的去了,民用造船业承受不起高昂的人工费。
b.从人均产能效率来看,韩国造船业人均年产量约450吨,韩国造船业的人均年产出为400万人名币左右, 均在我国之上。
c.而从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是体现造船综合技术水平的3个主要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根据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协会报告显示,通过对中、日、韩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评估比较可以发现,如果以韩国的水平为1,中,日则均在1.7至1.8之间。
d.从造船厂排名来看,世界十大造船厂韩国企业占7个,韩国造船业的发展长久以来以 “产业集群”优势在釜山和南海岸一带,创造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带,并集中赋予了与造船相关的配套企业和研究机构,拥有巨大的集群配合优势。
为何那么强
a.源头还是要归功于美国
70年代末美国开始将他们认为的“低附加值”(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次要比重)工业生产转移到日韩,大大提升了日韩经济发展和造船技术储备。
b.和韩国经济体制紧密相关
韩国是外向型经济体,由于需要优先发展出口产品,所以对海运的需求十分巨大,再加之地缘上和中日相邻,引进技术和进口配套零部件,原材料也更加便利。
c.选择中国建造船舶分段
在韩国具备了先进的造船业技术后,国家还提供贷款资金支持,并且一部分船舶的分段建造选择在中国进行,最后在韩国组装,其目的是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具体强在哪儿
衡量造船强,就要看最有难度的船能不能造,世界公认最具难度的船舶依次是LNG船(液化天然气),航母,豪华邮轮。
而韩国的强项就是建造LNG船,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该船要求在-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其建造难度也是最高的。
韩国三大造船厂: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皆可以制造LNG船,全球70%的LNG船订单也都交给了韩国,目前一艘LNG船的造价在2亿美元左右。
而日本则主要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中国沪东中华船厂也具备制造LNG船的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现代重工实现133亿美元的订单,大宇造船拿下68亿美元三星重工完成63亿美元的订单。
而航母韩国也能造,只不过没啥实际需求,造得比较小,但实力绝对是有的。
豪华邮轮方面,准确来说邮轮不同于游轮,邮轮通常吨位更大,不过这不是韩国的强项,但并不是不能造,因为豪华邮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饰而不单单是船体,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欧洲人的强项。除了民用造船,在军用造船方面韩国也有很强的优势,不仅本国造出了万吨大驱,在海外造船订单也有很强优势,但其原因在于美国处处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公正的出口,在海外船舶订单中,中国不止一次两次被美国的幕后操作而导致中标失败,所以作为盟国的日韩自然脱颖而出,而韩国凭借相比日本的价格优势多次拿下国际订单,最惊讶的是,2012年韩国签下7亿美元的4艘大型综合补给舰合同,是有史以来韩国的第三大军贸出口订单,其客户竟是英国!不过英方也是无奈之选,失去昔日本国造船风光,如今又造了两艘大航母,为了维持大国地位,以及为美国等盟国承担相当责任而选中了韩国大宇造船公司。总得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造船实力的国家本身就不多,而韩国确是造船产业链非常完善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领域创造过世界第一,造船业专业在韩国也比较受青睐,因为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以上就是韩国造船业的简单介绍,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3. 英国造船业发展现状
1865年,阿尔弗雷德·费尔南德斯·亚罗在道格斯岛(Isle of Dogs)的泰晤士河沿岸建立了亚罗公司。初创时,该公司是一家锅炉制造公司,但很快就转而制造汽艇,进入到19世纪70年代时,开始制造杆雷艇。
1877年,白头公司研制出了自航式鱼雷,推动了鱼雷艇和后来的驱逐舰的发展。亚罗公司对鱼雷艇和驱逐舰的设计与开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加之其具有杰出的船用锅炉设计能力,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成为海军高速舰艇的设计与制造公司。
此时,泰晤士河沿岸作为主要的船舶工程与制造中心的地位正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克莱德河沿岸、泰恩河沿岸及其他地方造船工业的崛起造成的。在这些地方,成本较低,可招募到大量的熟练工人,附近有许多钢铁厂,此外,电力工业也在此不断积聚,这些因素都使公司的迁址势在必行。1906 年,亚罗公司在克莱德河沿岸的斯科特斯顿买进了一片未开发的地块。两年之后,公司搬迁至克莱德河沿岸的新船厂。1908年7月,在这里建造的第一艘驱逐舰下水。
亚罗公司很快就脱颖而出,而仅在克莱德河上游就另有至少15家造船厂。此外,公司的发展恰逢其时,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在此时即将进入高潮。这促使海军部源源不断地下达订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29艘驱逐舰及其他各式舰船在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建造。
战争结束以后,由于战舰市场需求的萎缩,再加上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萧条,造船厂在1922年底被短暂关停。虽然在数月之后进行了改革,但重新开业之初陆用锅炉的制造成为重点。直至1924年,才收到战后第一艘驱逐舰的订单,即航速达37节的“伏击”号(Ambuscade)。自1931年以后,订单量开始增加,尤其是在1936年开始进行军备重整之后。从那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亚罗公司建造了大量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尽管1941年3月克莱德河沿岸在遭到突袭时,该公司遭到了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解决计划在新型护卫舰上装备的动力系统的问题,该公司组建了亚罗海军研究部(Yarrow Admiralty Research Department,YARD),在这一动力系统中,蒸汽机的重量、大小和燃油效率至关重要。亚罗海军研究部在研制燃气轮机设备并将其在多个船舶相关领域实现多样化应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面临国外的竞争,以及海军总体实力的下降,英国造船业步入艰难期。英国政府试图对造船业进行重组,例如,亚罗造船有限公司于1968年并入上克莱德造船集团(Upper Clyde Shipbuilders),但在该集团轰然倒闭之前,亚罗造船有限公司又于1970年从该集团中分离。与此同时,邻近造船厂的破产使亚罗造船有限公司乘机进行了大幅扩张,1965年,收购了位于亚罗公司以东的布莱斯伍德造船厂(Blythswood shipyard), 1974年,又收购了位于亚罗公司以西的巴克莱·柯尔公 司(Barclay Curle)旗下的埃尔德斯利造船厂(Elderslie Dockyard)。这使该公司又拥有了3个受其管理的干船坞,此时公司的厂区面积也变为62英亩,在厂区内就可以建造一座室内建造车间。
1977年,公司被国有化,不料又在八年后被非国有化,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马可尼公司(GEC Marconi),更名为马可尼(亚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Marconi Marine(YSL)]。1999年,通用电 气马可尼公司和英国航宇公司(British Aerospace)合并, 成立了BAE系统公司,造船厂也随之并入BAE系统船舶制造公司(BAE Systems Marine),即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在这整个时期,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大幅参与了所有型号护卫舰的建造,从20世纪50年代的12型和14型护卫舰到20世纪90年代的23型护卫舰,后来还建造了六艘45型驱逐舰。
4. 全球造船业现状
亚洲中日韩三国世界造船业最发达。英国造船业逐步丧失优势,
5. 造船业为什么低迷
旅游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日本在旅游业、造船业、钢铁行业以及制造业等方面都是非常发达的,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对于经济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是日本,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制造业这方面的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制造业永远是不会被淘汰的一个产业。因此日本重视制造业,也是十分明智的一个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高科技这方面还是非常发达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时,日本就将大部分精力投入高科技这一行业。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世界都是十分知名的,同时也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动漫产业
说起动漫产业,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想到动漫行业会成为日本的支柱行业,要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少年轻人都开始研究动漫这一产业。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作品诞生地,占据全球动漫出版市场60%甚至更多的份额。
由此可见日本动漫行业还是非常发达的,包括声优、画风以及配乐这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动漫作品都是出自日本,由此可见这一行业对于日本的重要性。
当然了真正赚钱的并非动漫产业,而是通过动漫衍生出来的产业,来创造高额的营收。简单点来说,动漫人物周边、游戏制造、影视作品出版等,这些都能够创造利润,日本因为动漫这一产业甚至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去往日本旅游的人群,也有不少是冲着日本动漫去的。在动漫这方面的产值达到230万亿日元,也成为了日本几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
日本汽车这一产业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日本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知名汽车企业包括丰田、马自达、以及本田等,在各国汽车行业都有一定的地位。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52家企业上榜,其中有6家都是汽车企业。
当然除了汽车行业盈利之外,汽车相关行业每年也为日本经济贡献了不少营收。就像汽车金属材料、汽车玻璃等,光是汽车和相关产业,每年就为日本提供了超过530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已经能够体现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了。
因此日本经济虽然没有大幅增长,不过产业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能够达到3万美元之多,可见日本居民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舒适的。不过老龄化也成为日本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因为年轻劳动力在不断丢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抚养压力的增加。
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是日本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本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上日本供应链已经往上游开始转变了,何时经济能够真正“复苏”,就要看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老龄化这方面的问题了。
6. 中国造船业现状是怎样的
影响太大了!好多船厂都遭遇到船东撤单,延期交船,甚至就是不要了!
7. 美国造船业衰退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衰退,虽然是有所好转,各地区发展仍然呈现恢复中。世界造船业亦是受到波及。按世界船舶组织官布公布,2O20年中国列世界造船业订单量,交付量为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科技水平提高,国家扶持力度加大,中国造船业会继续高速发展,预计2021年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还会是中国。
8. 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原因分析报告
松辽二和大连的松辽一都是军队企业,黑龙江地区造船大都是内河级别的,个人感觉企业接单不是很多,但是在黑龙江地区没几个船厂,也还行。
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的,另外佳木斯地区生活消费低,比沿海好活。 沿海造船业萎缩,松辽二有个优势,就是内河高速船艇,和军用巡逻艇。只要扎实工作,能适应简简单单的生活,个人觉得在这个船厂还是不错的!
9. 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原因分析图
两宋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已不由宋王朝控制,辽,西夏,西辽,金,蒙古,纷纷崛起,丝绸之路由他们控制,再加两宋时期造船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指南针罗盘等航海仪器的广泛运用,也将海上贸易的危险性大为降低。
宋代大船,其结构非常复杂,吃水深,抗风浪的能力强,还具备了隔舱防水这一技术,处于当时世界造船业的尖端。
10. 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原因分析论文
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水面战舰,出现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著名的就是《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籍记述的吴国的战船,诞生于吴国,大致上就是现代的江南地区。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翼”纯金模型)
据载,吴国当时的专用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名目,均为内河使用的桨船。
其中大翼可以载91人,其中桨手50人,舵手3人。根据现代研究者的推算,其长度大约为27.6米,宽3.68米。
再说造船业(谈不上造船工业),中国的造船历史非常悠久,在江海地区的造船实践活动也非常丰富,从独木舟到桨船、帆船,经历了充分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著名的船型,而且创造了诸如锚、橹、硬帆等一大批独具中国特色的船舶属具。不过从明代开始,中国的造船业开始萎缩,中国船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再没有进化和发展。事实上需要看到,传统的中国船到了现代已经基本处于半消亡的状态。
11. 美国造船业二战后衰落原因
在18—20世纪,全球最大的经贸关系就是美洲—欧洲之间,也因此这300年间全世界的经贸主要在大西洋沿岸。亚洲的崛起也间接造成欧洲衰落,也因为缺乏经济活力,欧洲不再是世界中心,狭长的大西洋也被更宽广的太平洋所取代。
跨洋贸易依赖于航运,而全世界造船业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中国、韩国、日本,占了全球92%的份额,而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船队。单从这两点来讲,太平洋就不再是地理阻碍,而是通途。在某种程度上,太平洋确实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