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海军第一所培养海军学校?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马尾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在福州设立了马尾船政学堂,这个学堂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 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我国近代海军第1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福建的船政学堂。 二、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马尾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在福州设立了马尾船政学堂,这个学堂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 马尾福建船政学堂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 同年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自1866年一路开办至1907年福建船政停办为止,毕业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后,船政前学堂于1913年改为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 船政学堂著名毕业生 船政学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船政学堂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 三、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什么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左宗棠1866年在福建马尾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先后培养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国之人才。 简介 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同年为了培养工程绘图人才在前学堂内又附设了绘事院。 1868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诞生 左宗棠提出“一面开设学堂,延致熟习中外语言、文字洋师,教习英、法两国语言、文字、算法、画法,名曰求是堂艺局,挑选本地资性聪颖、粗通文字子弟入局肄习”。求是堂艺局就是左宗棠起的,也是船政学堂的官定名称。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四、马尾船政创造了哪些辉煌?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 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 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 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 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 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 下设英语、地理、 航海天文、 航海理论学等课程, 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 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 同年为了培养工程绘图人才在前学堂内又附设了绘事院。 1868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 1871年船政学生(其中包括刘步蟾、严复、方伯谦、林泰曾等)驾驶练船“建威”完成了北起辽东南至新加坡的远洋训练。 1877年船政首此派出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 在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李鸿章曾盛赞马尾船政学堂为“开山之祖”,作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马尾船政学堂将永远彪炳史册。 学堂毕业生历史名人 由船政学堂毕业的部分历史名人: 前学堂: 魏翰(造船专家、民国时任海军造船总监、福州船政局长)。 后学堂: 刘步蟾;邓世昌;严复;罗丰禄;林永升;林泰曾;叶祖;萨镇冰;詹天佑。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 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福州船政文化 1842年,西方列强炮火轰开了福州大门。 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血与火的洗炼,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 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 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 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 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 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今天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发扬光大船政文化精华,营造再掀闽江开放潮、推动福州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有着深远的意义。 |
上海港口有哪些?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中国渔业捕捞船招聘(渔船招聘捕鱼工)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海船证书需要多少钱(海船船员证书需要多少钱) |
2024-03-14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