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最底层
位于海洋的食物链最底层的是海洋浮游植物。
海洋浮游生物具有较强的游泳能力,位于海洋食物链最底层。
在海洋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食物关系,呈食物金字塔的形式。处在这座生物金字塔最低部的,是各种硅藻类(浮游植物)。它们是海洋中的单细胞植物,其数量非常之巨大。硅藻是食物链中的第一个环节,它们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来源。
食物链中都是由植物作为第一个环节的,植物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2. 海洋底层洋流
大洋环流是指洋流在大洋中流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表层环流外,还有在下层里偷偷流动的潜流,由下往上的上升流,向底层下沉的下降流,洋流水温高于周围海温的暖流,水温低于流经海域的寒流,水流旋转的涡旋流,等等。洋流遍布整个海洋,既有主流,也有支流,不断地输送着盐类、溶解氧和热量,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3. 海洋最底层有什么动物
现在人类发现的生活在海底最深处的生物是巨型阿米巴虫。海底生物:
1.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分为、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
2.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移动,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如、甲藻等)和浮游动物(如、腹足纲软件动物的翼足类、异足类,许多的等)。多数终生营浮游生活,称为永久性;少数种类仅于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浮游生活,称为阶段性浮游生物,多的;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冲荡而出现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的介形类、涟虫类等,称为暂时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层;浮游动物则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数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动。浮游生物一般体重轻(外壳重量轻、体内脂肪含量高,富有)、沉降阻力大(身体相对面积大,体表多刺毛、突起,群体连成片)或者具有纤毛、而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3.游泳生物指那些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而游泳能力强的动物。包括鱼类、哺乳动物(如鲸、海豚、)、(如、)、软件动物(如、章鱼)和一些大型虾类(如、)等,它们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能横跨大洋作长距离的洄游,如等;有的游泳很快,如每小时70公里以上。以整个身体弯曲摆动向前游动,和章鱼则从口向外喷射水流以推动身体反向运动。它们有时生活在上层水域(如太平洋),有的生活在中层或底层水域(如、、牙鲑)。游泳动物除了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外,身体大多呈,以减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4.底栖生物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等),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件、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3类型;在岸边还存在生物。
5.底上生物生活于硬质海底。包括在各种底质上营固着生活(如、、、牡蛎、柄)、附着生活(如紫贻贝、附着、大型藻类)以及匍匐海底(如马粪、和等)的动物。固着生活的动物运动器官退化,但器官发达,被动取食,幼体营浮游生活,靠海流扩大其分布区域。固着或附着在船底、、工厂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设施的生物被称为污损生物(包括微生物、藻类和动物)。它们对交通、军事和生产均有危害。
6.底内生物生活于软质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质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结沉积颗粒成管子而栖身其中(如巢、磷等);有的具有发达的挖掘器官,将身体埋于泥沙中(如长吻柱头虫、中国、等);有的钻木(如)、凿石(如波纹沟)。
7.底游生物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能在水底缓慢地行动(如)。
8.生物一类特殊类型的底栖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底栖生物对的涨落、海浪的冲击、阳光的暴晒、温度的变化等有很好的适应能力。由于的差异,生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很有规则,结构比较清楚。
4. 海洋最底层是什么
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流氓青年分别与两个女生的故事。“一半是海水”是因海水的广阔无垠,它可以让我们在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时间里无拘无束的驰骋,撒野,胡作非为。而海水的另一半则是火焰,当我们畅游大海随心所欲的时候,却不知道在大海的最底层是汹涌的火焰。它可以把我们玩世不恭游戏世界的内里天地烧个稀巴烂。
5. 海洋底层鱼类
上层鱼——下颚比上颚长,口略向上翘的鱼,如孔雀、黑玛丽、红剑及其它剑鱼类、斑马鱼等多属上层鱼,其口型适合吃上层和水面食物。
龙鱼也属上层鱼。
中下层鱼——大多数观赏鱼都是中层或中下层鱼,如神仙鱼、七彩神仙鱼、地图鱼等,小型鱼中的灯鱼、红鼻剪刀等都属此类。
底层鱼——清道夫、各种鼠鱼等大部分在水体的底层活动的鱼都属底层鱼。其口型刚好同上层鱼相反,上鹗比下鹗长,口型朝下,很适合啃食底泥中的食物,如残饵、藻类。
6. 海洋底层是什么
塑料垃圾污染最普遍、最严重 塑料垃圾是目前海洋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们可能通过旅游、渔业和船只等方式进入海洋。一旦进入海洋,塑料垃圾会分解成微小颗粒并被各种海洋生物误食,如果不及时清理,长期的积累会导致海洋中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食物链紊乱等诸多问题。此外,塑料垃圾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不仅局限于海洋表层,还有可能对海洋底层造成巨大损害,特别是对珊瑚类生态系统的破坏尤为明显。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塑料垃圾对全球海洋生态和经济发展都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应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广环保减塑,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等措施。
7. 海洋底层海水盐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学会(IAPSO)4个国际组织联合发起,于1962年5月召开会议,成立了海水状态方程式联合小组。此小组于1963年第二次会议上改名为“海洋用表与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经过多次讨论和研究,为了保持历史资料的统一性,将盐度公式改为
S‰=1.80655Cl‰
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即每千克大洋水中的含盐量为35克。一般来说,大洋水中盐度的变化很小,近海水域的盐度变化较大。 在大洋水中,盐度的变化主要与海水的蒸发、降雨、洋流、海水混合等因素有关。
8. 海洋最底层是什么生物?
深海底部有很多海洋生物。因为深海底部环境极端,水压大,氧气和光线稀少,但是还是有很多适应这种环境的海洋生物生存和繁衍。深海底部可以分为沉积层和硬底层,在这两个层次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深海巨型蛸、深海龙虾、深海鱼类以及各种微生物等。这些生物拥有各种奇特的外形和适应性,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9. 海洋最底层单细胞
数十亿年前,在地球温暖的海洋中,孕育了第一种生命类型,即单细胞生命。
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生物)就是仅仅具有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其全部生理活动的动物类,最直接的是草履虫。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任何的组织和结构可言(因为只有一个细胞)。它们的生理活动就是细胞膜凹陷产生一个空腔纳入食物,消化之后再由细胞膜产生一个球体排除排泄物,每次分裂就是产生两个独立的个体。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生来就具备各部分分化和必要的生活机能。生命进行到多细胞动物就称后生动物。
10. 海洋底层生物
海洋最底层是海底世界。
11. 海洋最底层是沙还是石头
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2亿亿吨.由于盐份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地球上水量的分布大致是:海洋占97.2%,极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云中水蒸气占0.001%.
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形成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凝结后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然而,如此有限的淡水量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几种形式存在于陆地的冰川、地下水、地表水和水蒸汽中,其比例分布是:
极地冰川占有地球淡水总量的75%,而这些淡水资源几乎无法利用.
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
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