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科技奖是部级奖吗
江苏科技大学不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本科院校,位于全国排名200强。江苏科技大学是由原华东船舶学院更名而成,其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省部级重点学科,轮机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海洋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实力较强,在船船领域具有很强的知名度。
2. 海洋科学技术奖属于部级奖吗
你好,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国传感器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
1.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惯性导航系统。
2. 研究开发了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高精度、长距离探测,适用于机器人导航、智能交通等领域。
3. 研究开发了新型微波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材料、生物等特殊材料的检测和分析。
4. 开发了多种新型传感器,如声波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实现了多元化的应用。
5. 研究开发了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为智能城市、物联网等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仅是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部分成果,该中心在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大类。(一)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每年具体名额由国家下达。(二)学业奖学金博士一等18000,二等15000(三)专项奖学金(四)研究生资助体系详见:http://bbs.kaoyan.com/t5333018p1
4. 海洋科技奖2020
2020年,人类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超难模式下,中国航天不断创造奇迹,又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在新型火箭首飞、卫星导航系统、月球与深空探测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挑战月球采样返回,时隔44年(1976年苏联月球24号),它将为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品。
嫦娥五号的任务流程高度复杂,是无人探月的极致
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总重达8.2吨,采用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联合的方式探测月球,是人类无人探月史上最复杂最重的探测器。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最终收获了1731克样本,超过了苏联三次无人采样任务采样总重量(301克)。在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后,中国终于告别了仅有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赠送的1克月球样本的历史,并全面掌握了无人地月往返系列技术。
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航天五大首次技术突破:
1.地外天体自动采样封装;
2.地外天体起飞并精准入轨;
3.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
4.携带月球样本高速(近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5.建立中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北斗系统全面建成,精准时空尽在手中
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北斗系统,历时26年研发,经历了三代系统、共计发射了59颗卫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
在理论上,卫星导航系统能无限量为用户提供全球覆盖、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服务,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重要领域,是任何一个大国必须掌握的核心竞争力。
北斗系统采用三种轨道,重点服务亚太地区
整个北斗建设过程分成了三步走策略,对应北斗一号、二号和三号系统。其中,一号主要为试验系统;二号为区域服务系统;三号为最终定型的全球服务并带有区域增强的系统。
北斗三号系统的30颗卫星包括3颗为GEO(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颗为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4颗为MEO(中远地球轨道)卫星,是人类现有导航卫星系统中最独特创新的设计,能通过高轨卫星导航和短报文功能重点为亚太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天问一号,下一站火星!
屈原曾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了"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其中"荧惑"(火星)始终是中国古人们最关心的行星之一。历时走入现代,火星不仅是人类研究行星科学和太阳系演化史的核心参照,也是人类未来走向深空的突破目标。
为此,中国航天正式启动了行星探测计划——"天问"。执行第一站任务的就是去往火星的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开启前往火星数亿千米的旅程。
天问一号在深空中发回的中国最远自拍
它将在这次任务中挑战在火星"绕"(环绕)、"着"(降落软着陆)、"巡"(移动巡视)三大工程目标。组合体携带13项科学仪器,计划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研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火星探测技术复杂度之最,将打破人类探测火星新纪录。
目前,天问一号已经完成了多次轨道修正、深空机动、星上载荷和仪器测试、太空自拍等复杂操作,预计在2月10日抵达火星附近开始制动,将在2021年农历新年为14亿中国人献上超级新年礼物。
高分专项建设收官,观天测地明察秋毫
地球原本仅有一颗天然卫星,进入航天时代后,人类发射了上万颗人造卫星,并通过这些卫星来了解地球的方方面面。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专项之一,主要依靠卫星系统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高分一号卫星
2020年12月6日,中国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从2013年4月26日发射高分一号至今,中国在7年内发射了十四个系列、二十余颗卫星组成高分卫星网络,它们分别分布在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
历时七年,高分卫星专项系统建设成功收官,它们几乎覆盖了航天领域所有对地观测方式,如可见光、红外、雷达等,为我国长期稳定地获得高分辨率全球遥感信息提供重要保障,战略意义明显。
长征五号B火箭,重载力士托起天上宫阙
运载火箭是航天事业的基石,决定了一国航天发展的能力上限,长征五号是我国目前最强大的重型任务运载火箭。它将长征火箭家族近地轨道运力上限从8吨级提到25吨以上,能将东方红五号平台这类大型载荷发射到高轨,能执行大型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任务等,是一个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大型运载火箭平台。
长征五号基本型和B型运载火箭对比图
中国最重要的航天工程之一,载人航天,起步于1992年,2021年将迎来最为关键的时刻——全面建造天宫空间站。为此,长征五号要专门定制一个型号,负责实施近地轨道20-25吨级重载任务,这就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相较于长征五号,它采取一级半的"矮胖紧实"布局,采用更大的整流罩,重点服务于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为2021年全面开启天宫空间站建设创造了条件。
新载人飞船,突破天宫走入深空
神舟飞船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功勋飞船,采用三舱式(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构型。中国航天人通过11次任务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各项核心技术。然而,面对未来"星辰大海"的载人探测梦想,它的不足也愈发明显,例如仅能运送3名航天员、货运能力有限、一次性使用、寿命较短、功能和拓展性有限,极有必要研究下一代载人飞船。
世界三款现役载人飞船和四款在研载人飞船对比
2020年5月5日,新载人飞船试验船随着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首飞。它采用最新的两舱式(推进舱、返回舱)布局,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容量更大、最多能搭载7名航天员、拥有较强载货能力,在太空中使用寿命更长。
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它可以通过更换隔热模块实现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群伞气囊缓冲设计,也使得回收过程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为适应不同任务需求,新载人飞船试验船设计了大、小两个版本。
飞船整体隔热能力大幅提升,足以适应包括载人登月在内的载人深空探测计划。这些优势远远超过了神舟飞船的核心指标,也使得新载人飞船成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之一。
长征八号火箭,弥补空白期待回收
我国长征火箭家族目前处在从传统的二/三/四系列火箭逐渐更新为五/六/七/八/十一等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之一是在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的运输能力和性价比较低:一方面,主要负责的长征二/四很难实现中型以上(3吨)载荷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需要大幅改进(2020年首次通过改型突破了这种轨道)且未来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用重载的长征五/七等发射成本过高,亦需要改型。
而国际同行已经开始布局使用火箭回收等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计划占领商业发射市场份额。这两种轨道事关核心的遥感、资源、气象、科研、低轨通信等卫星类型,任务众多业务量大,我国亟需对应火箭弥补这些空白。
首飞前的长征八号
2020年12 月 22 日,长征八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它主要依托长征七号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技术,取长补短,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用更加环保高效的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定位于中型载荷发射。在运力方面,重点针对这两种轨道实现不低于4.5吨的发射能力。
与此同时,长征八号将在未来逐渐验证火箭可回收技术,并通过高可靠性、通用化、准备周期短、发射频率高等设计,集中于高性价比的商业载荷发射任务,是长征火箭家族图谱的重要支撑力量。
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再创辉煌
长征系列火箭主要依托于各类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液氢、液氧煤油等纯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应用还有待开发。由于储存时间长、准备周期极短,固体推进剂火箭主要在特殊情况时做应急使用。
从发射场的角度,海上发射无火箭残骸落区问题、可移动、可靠近赤道,能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惯性,是各大国都会储备的重要火箭发射技术。
长征十一号会采取先冷发射弹出再点火的方式,从海上平台发射
纯固体推进剂的长征十一号火箭填补了上述空白。乍一看它是个"小不点",火箭长21米、直径2米、重58吨,运力在0.5-0.7吨级别(太阳同步/低轨轨道),但它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它的绝活在于能以很低成本执行小型载荷的一箭多星任务,并能够适用于各种陆地固定发射场、移动发射场和海上发射场等环境。2020年,长征十一号在酒泉、西昌、黄海(移动平台)均进行了发射,其中依托海上平台为第二次发射,实现了一箭九星的壮举。目前,长征十一号火箭共计发射十一次,成功了十一次!
5. 2020海洋科学技术奖
经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审定、水利部批准,日前,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其中,“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实践”成果获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沙河流水库减淤兴利运用关键技术”等8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与多元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5项成果获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水资源取用水协同监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7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型河工模型智能测控系统开发”成果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混凝土坝智能温控成套技术”成果获技术发明二等奖;“《节水总动员》科普动画创新与多维传播”等3项成果获科学普及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变化环境下水文生态效应创新团队”获创新团队奖。具体名单如下。
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一、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
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实践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杨启贵、金兴平、程海云、杨文俊、刘志明、魏迎奇、朱勇辉、蔡耀军、陈敏、黄国兵、梅军亚、黄艳、张明波、蔡红、李勤军、陈桂亚、闵要武、陈蓓青、王秘学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
多沙河流水库减淤兴利运用关键技术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
张金良、刘继祥、张红武、陈建国、魏军、张厚军、安催花、李世滢、刘红珍、付健、张俊华、李超群、刘树君、张格铖、万占伟
3
黄河中游生态脆弱区分区量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北京大学、河南大学
姚文艺、许炯心、肖培青、张攀、吕锡芝、韩鹏、毕慈芬、王志慧、秦奋、杨春霞、王富贵、申震洲、董国涛、李勉、焦鹏
4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大学、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扬州大学、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籍国东、谢崇宝、李仰斌、崔远来、刘玲花、晏明全、茆智、叶正芳、封华强、张汉松、张国华、蔡守华、朱先芳、殷国玺、杨小令
5
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夏军、罗勇、刘志雨、李原园、谢正辉、段青云、莫兴国、姜彤、占车生、尹志杰、沈福新、田向军、徐宗学、章光新、苏布达
6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完善研究与应用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万成炎、陈小娟、李哲、邹曦、张志永、潘晓洁、姚金忠、冯琳、彭期冬、史方、胡莲、孙晓楠、杨志、李伟、郑志伟
7
河流生态变化辨识与生态河流完整性重构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
董增川、何宁、王晓春、刘凌、周成、张凤德、张桂荣、赵大勇、黄峰、王笑峰、徐伟、王贵宝、周彦章、李登华、付晓花
8
高校(小区)节水智能管控机制、技术与装备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河北工程大学、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珠华水工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科信洁源低碳环保有限公司、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矽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何立新、曹淑敏、哈明虎、王琦、张继群、龙岩、张峥、刘杰、郭路祥、张国玉、李海辰、孙广垠、任亮、李朝红、简新平
9
重大水工程边坡安全评价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同春、赵兰浩、李宏恩、李德玉、徐建荣、吴正新、朱寿峰、张伯艳、何勇军、刘晓青、牛志伟、戴妙林、程井、毛佳、张丹
二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0
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与多元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尹炜、华祖林、辛小康、杨中华、史晓新、王雨春、李建、杨芳、白凤朋、卢路、褚克坚、张建永
11
用水紧缺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尚毅梓、高传昌、裴亮、尚领、冶运涛、李晓飞、龚家国、张远生、张爱静、假冬冬、石红旺、陈豪
12
万吨级海水淡化节能高效技术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舟山中电建水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张希建、陶如钧、张建中、翁晓丹、韩万玉、何钦雅、陈亮、毛加、赵立佳、郭捷、翁凯、李炜
13
西北牧区水草畜平衡管理和饲草地节水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水利局
李和平、佟长福、郑和祥、王军、鹿海员、李博、郭富强、苗平、牛海、曹雪松、史宽治、高文慧
14
干旱与半干旱区水文循环机理、模型及应用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杨涛、郝振纯、刘时银、束龙仓、李致家、张珂、上官冬辉、鲁程鹏、师鹏飞、周旭东、王晓燕、秦友伟
15
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关键技术、应用及推广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扬子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绍兴文理学院
苏爱军、伍法权、夏金梧、谭玉敏、吴永锋、邹从烈、刘正兵、高润德、徐复兴、孙云志、包雄斌、李鹏云
16
沂沭泗河湖综合调度关键技术与实践
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郑大鹏、王凯、雷晓辉、屈璞、张秀菊、杨殿亮、赵艳红、谷黄河、闫磊、胡友兵、蔡思宇、詹道强
17
大型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预报调配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杜小洲、黄强、罗军刚、白涛、石亚龙、张忠东、李瑛、张艳玲、刘晋、宋晓峰、张晓、肖瑜
18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过程调度与输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武汉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谢向荣、刘子慧、黄会勇、管光华、曹玉升、段文刚、雷静、吴永妍、王汉东、陈晓楠、王长德、戴昌军
19
生态文明视觉下库岸滑坡减灾关键技术
三峡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枣庄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陈洪凯、彭辉、唐红梅、汪时机、王桂林、郑保敬、叶永、覃辉煌、梁学战、蔡宜洲、田东方、黄宜胜
20
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国际小水电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
李青云、刘德有、徐锦才、欧传奇、池仕运、顾正华、赵伟华、崔振华、王振华、黄茁、付自龙、赵良元
21
大型煤炭基地水安全评估及综合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王小军、王道席、夏星辉、冯杰、何宏谋、龙玉桥、李伟、张楠、秦福兴、张之立、刘佩贵、李震
22
青藏高原深厚冰水堆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筑坝适宜性研究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白云、周恒、李积锋、涂国祥、王有林、任苇、白贵山、赵悦、祁军、何小亮、樊冬梅、许晓霞
23
红壤丘陵区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及应用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
谢颂华、莫明浩、黄荣珍、李洪任、宋月君、涂安国、王辉文、张利超、曾建玲、朱丽琴、袁芳、陈晓安
24
近岸风暴潮浪集合预报与动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文局、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天津市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陈永平、周国良、孙龙、潘毅、夏达忠、马经广、谭亚、潘崇伦、张金善、朱冰、董家根、顾琦
三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5
水资源取用水协同监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马浩、刘怀利、王铭铭、徐浩、赵和松、沈超、刘超、秦平、贾飞、朱文浩
26
堤坝渗漏隐患多源协同探测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交三航(重庆)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
梁越、陈亮、马福恒、汪魁、袁以美、杨德宏、林统、霍吉祥、邢冰、曹磊
27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谷源泽、徐丛亮、张朝晖、刘艳芬、洪旭光、罗先香、赵林林、毕乃双、周斌、张继民
28
贵州高原水库藻类群落演变机理、调控技术及应用
贵州师范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李秋华、董延军、张晶、罗欢、袁建平、吴琼、赵进勇、孙荣国、王敬富、张辉
29
防淤堵自振式水工闸门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北京力博通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博兴管理站
陈祖煜、赵剑明、关志诚、刘启旺、杨正权、王金建、汤洪洁、马吉刚、张栓旺、刘小生
30
寒冷地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与技术研究
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刘旭升、李忠国、康贵春、解中辉、李斌、刘泽山、孙毅、徐宗白、王健骁、牟昊
31
北方特大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与灾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潘兴瑶、邸苏闯、张书函、李其军、刘洪禄、桑燕芳、杨默远、于磊、卢亚静、王丽晶
32
大掺量高钙粉煤灰及高温环境碾压混凝土筑坝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泉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谢祥明、石爱军、汪永剑、姚楚康、季根蔡、郭磊、阳争荣、乔晓锋、汪伦焰、赵雅玲
33
高水头深覆盖大型岩塞与淤泥层协同爆破关键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孙磊、翟忠保、李江、康云峰、张蓉、杨冰尧、刘雪松、邹云肖、王守利、李汇溟
34
太湖流域河湖水网综合协同调度技术体系与应用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何建兵、吴修锋、王船海、廖卫红、刘克强、李敏、李蓓、戴江玉、马腾飞、胡庆芳
3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亢庆、赵永军、扶卿华、王力、余顺超、陈文贵、金平伟、罗志东、刘超群、李智广
36
穿江隧洞遇断层带及长大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永红、周琮辉、黄东军、房敦敏、叶利伟、金志国、姜方洋、付祖南、黄待望、贺新武
37
灌区节水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司振江、邵东国、黄彦、黄福贵、李其光、崔远来、王昕、孙雪梅、王柏、罗玉丽
38
水资源保护立法理论与实践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武汉大学
刘兆孝、杜群、张淑玲、吴国平、王孟、李斐、袁建平、刘扬扬、邱凉、耿直
39
洪水风险分析关键技术及软件产品研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
向立云、匡尚富、马建明、张大伟、李娜、王艳艳、王志力、马新武、何晓燕、姜晓明
40
基于底泥洗脱技术的凉水河内源治理暨生态恢复技术创新与示范
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李延、余增亮、冯慧云、陈静、杨丽颖、王思远、吴敬东、孙进、金泽康、杜海明
41
胶东半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信息中心
李福林、陈学群、鲁春辉、徐宗学、马吉刚、陈华伟、管清花、左德鹏、程勤波、贺挺
二、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2
大型河工模型智能测控系统开发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夏云峰、唐洪武、陈诚、胡向阳、戴济群、夏丽娟
二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3
混凝土坝智能温控成套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张国新、刘毅、李松辉、廖志伟、张磊、刘有志
三、科学普及奖
序号
作品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4
《节水总动员》科普动画创新与多维传播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成静清、许新发、牛娇、徐珺恺、贾磊、韩姗姗、王梅
45
南水北调纪录片《水脉》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李亚玮、何韵华、王林、芦志钢、赵赤、杨益
46
电视片《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
李肖强、徐清华、邢敏、白波、李亚强、张悦、侯亦楚
四、创新团队奖
序号
团队名称
支持单位
完成人
47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变化环境下水文生态效应创新团队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陈求稳、王国庆、鲍振鑫、关铁生、莫康乐、王智源、刘艳丽、刘翠善、贺瑞敏、林育青、陈宇琛、严晗璐、陈诚、许钦、冯然然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
6. 2020年海洋科技进步奖
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2
“海牛Ⅱ号”下钻231米
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
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是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
4月7日晚的这次海试,“海牛Ⅱ号”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
金永平 摄
海底钻机,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查所必备的海洋高技术装备。
“海牛Ⅱ号”的研制,依托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研制作业水深不少于2000米、钻进深度不低于200米、保压成功率不小于60%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大孔深保压钻探取芯装备技术与成果,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尽管它很庞大,但它潜入海底依然是很灵活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海底钻深大于200米的深海海底钻机。”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说。
据了解,整个海底钻机主要攻克了大孔深遥控全孔全程保压绳索取芯、智能化与专家操作系统、大容量钻管存储与钻杆快速接卸、海底钻机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等四大技术攻关难点。
这些全新的技术,显著提高了钻机钻探效率、取芯质量、保压成功率。与此同时,钻机重量较国外同类钻机,也实现了大幅减重,大大降低了水下收放作业难度。
3
“深海一号”海中送气
年供气量可达30亿立方米
向着更深、更远的“深蓝”挺进,永远没有终点。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克服诸多挑战,高峰期在100多个工段组织5000余人、17台大型履带吊进行作业,提前18个月顺利完成陆地建造和合龙工作。
“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后,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年供气量30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正式投产,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我国海洋油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预示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4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
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
6月28日上午,在现场沸腾的欢呼声中,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完成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左岸1号机组、右岸14号机组两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转动,将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华东地区。其中,右岸14号机组带100万千瓦负荷成功,这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也是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的机组。
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处,矗立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上,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创新,一是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现在的100万千瓦,二是水轮机采用了长短叶片转轮,同时实现了宽负荷高效稳定的运行。
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624.43亿度。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7月投产发电。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据测算,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届时,白鹤滩水电站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5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线
仅3分半钟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
硬朗飘逸的双侧堆叠棱线、独特的“抱轨”结构、更强大的爬坡能力……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时速600公里,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因此,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
10月27日,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实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列车“无接触”运行。
车辆底部的悬浮架装有电磁铁,与铺设在轨道下方的铁芯相互吸引,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克服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起来,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行。
“高速磁浮运行时,通过精确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0毫米的悬浮间隙。”丁叁叁说。
高速磁浮这种无接触的运行方式,取代了传统轮轨的机械接触支承,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轮轨关系的约束,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实现时速600公里的极速“凌空飞行”。
由于不受轮轨黏着限制,高速磁浮还具备更强的加减速能力。轮轨高铁加速到时速350公里需要6分钟,而高速磁浮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只需3分半钟。快起快停,使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速度优势。
6
海洋“双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形成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
上天入地,舍我其谁。7月29日,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
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分别于2020年6月和9月发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和气象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
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海洋一号D卫星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上下午组网观测,填补了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大幅提高了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大洋船舶位置的观测覆盖能力与观测时效,已经在我国绿潮、浒苔、海上养殖、海冰、台风、溢油等预报监测工作中开展应用服务。
海洋二号C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以及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
7
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工业化条件下合成收率达85%
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
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传来好消息。
当日,该所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国之利器,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
乙醇梭菌蛋白生产工艺流程。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8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
全线采用“中国标准”
四季盛开占芭花、并以此为国花的老挝,80%为山地和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滞后的交通,曾严重制约着老挝的经济发展。
12月3日,随着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澜沧号”列车将一路奔驰,联入中国铁路网,驶向国际。中老铁路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
动车组驶过欣合楠里河特大桥。老中铁路公司供图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中老铁路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决策和推动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
中老铁路位于横断山脉南延段,起自中国云南昆明、终到老挝万象,线路穿越三山、横跨四水,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地形条件极为复杂。
中老铁路是一条科技之路,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技术难题。
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隧道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对隧道结构腐蚀性大,国内外罕见。”中国中铁二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副经理潘福平说,为攻克罕见的地质难题,建设单位先后邀请隧道、地质、材料等方面的专家研讨,确定了“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圆形多层结构、强化材料防腐”的设计方案。最终研发的混凝土达到实体强度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
中老铁路沿线所有设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从特种桥梁到超长铺轨车的精准铺路,再到“澜沧号”全部采用“复兴号”列车技术,以及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全线加持,无一不体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的智慧及“中国力量”。
9
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
为患者赢得10天黄金救治期
新冠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拥有针对性的临床有效用药变得重要而迫切。值得欣喜的是,前不久传来了好消息。
12月8日,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该联合用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
12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样品。人民视觉供图
此次获批的联合用药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BRII-196/BRII-198)为救治抢下了更多时间。与国际上其他新冠治疗用药相比,该联合用药给出了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三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症状出现后的1—5天(早期)前往门诊治疗,还是6—10天(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住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这为新冠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治疗窗口期。
“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我们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说。
据介绍,美国FDA此前对这两株抗体组合方案主要变异病毒株的活性已经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BRII-196/BRII-198抗体组合方案对全部国际主要突变株阿尔法、贝塔、伽马、伊普西龙、德尔塔、兰姆达、缪保持敏感。
为了延长药效,研究团队还经过基因改造,延长药品半衰期,使其在人体体内有效作用时间长达数月。此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抗体介导依赖性增强作用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此外,腾盛博药正在全球其他成熟和新兴市场积极推进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注册申请工作,以获得市场准入。
7. 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级别
苏纪兰,物理海洋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苏纪兰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
1935年12月,苏纪兰出生于湖南攸县。大陆解放前夕,苏纪兰随父亲去了台湾。
1957年,苏纪兰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异国生活条件的优越和事业的成功未能磨灭他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196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多年。
1971年,在夫人袁立宜的支持下,他们变卖了房子,辗转到加拿大打听回国事宜,后又向使馆多次申请回国。然而,当时大陆正处于“文革”动乱之中,苏纪兰的心愿迟迟未能实现。
1979年,苏纪兰带着一家人回归祖国,来到位于杭州的海洋二所工作,研究河口动力学及陆架动力海洋学。
1979年,回国到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
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7.1-8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机械工程系 代理讲师
1967-1974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系 助教,副教授。
1971-1972 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啸研究中心 研究员。
1974-1980 佛罗里达州立大西洋大学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1977年5月取得终身任教权)。
1979-198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访问副教授。
1981-今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1993年,杭州湾水系界面对悬浮物和污染物质迁移的影响,浙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浙江沿海(台州湾)高混浊水体动力沉积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方成果,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中日黑潮综合研究中方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西北太平洋环流及其对我国近海环流的影响,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什么级别
海燕奖,只是一个奖项的名字。
1、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和海燕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青年科研论文“海燕奖”征文活动。
2、中国首届海洋文学评选中,也设有“海燕奖”
3、其它诗刊,校园文化活动中也有同名奖项。
奖项的含金量要看是什么单位(或什么活动)颁发的。。。
幼儿园同样可以设个海燕奖给小盆友的。呵呵。。。
9.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奖励在海洋工程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创新和进步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属于国家级专业协会的最高奖项。
10.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属于省部级吗
很好,学术能力很强,获得了诸多奖项。莫照兰,女,研究员。从事海洋生物病原细菌学及鱼病免疫防治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地方课题十多项,发表论文60多篇(SCI 文章2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合编译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农业部中华科技二等奖、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等9项。
11. 海洋科学与技术奖
海洋遥感专家是一群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海洋数据并分析海洋动态的科学家。他们通常是海洋学、地球科学、遥感技术等领域的专家。
其中一些专家包括:
1. 陆祥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遥感与减灾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荣誉。
2. Jared K. Enti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洋遥感科学家,致力于使用遥感技术监测全球海洋洋流、海溢油等能够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事件。
3. 杨进东:国家海洋遥感应用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洋遥感科学研究和相关应用,是中国海洋遥感领域的知名专家。
4. Robert H. Weisberg: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系教授,致力于使用遥感技术和数值模型预测和监测海洋环境。
5. Craig Donlon:欧空局海洋-气象-土地交互遥感技术领域的专家,负责多项国际级大型科学计划,如欧洲气候变化倡议(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