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换断层的发现对海底扩张
按定义,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至地表,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要了解岩石圈的运动,首先应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通常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同时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于这些大板块之间。岩石圈的运动主要就是指由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板块间的相互运动。 其运动方式可以理解为两种方式:
1 垂直运动。譬如由于板块俯冲引起的青藏高原抬升;
2 水平运动。譬如由大洋中脊超基性和基性岩的喷发引起的洋壳水平扩张。 另外,还可以从板块边界的4种类型(海岭洋脊板块发散带、岛孤海沟板块消减带、转换断层带和大陆碰撞带)来了解其不同的运动特点。 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2. 转换断层概念
转换断层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三大板块边界类型之一。加拿大人J.T.威尔逊1965年创立的一个断层新类型。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意思是断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性质在断层的两端发生了转换,由平措变化为拉开,表现为以脊轴为界,左右两侧的地质体整体的做同步的分离运动。
3. 转换断层的发现对海底扩张有影响吗
大洋中脊是世界上最大的环球性海洋山系,又称中央海岭、中洋脊,全长8万公里,横跨四大洋。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
中洋脊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 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公里,脊顶水深多为2~3公里,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与其正交或斜交的断裂带错开(称断错带),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带(Romanche gap),东西错动距离达1000多公里。沿断裂带有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
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呈纵向分布的中央断裂谷地。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
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4. 转换断层发现的意义
1968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P.Mckenzin)和派克(R.L.Parker),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W.J.Morgan)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雄(X.Lepichon)等人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5. 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洋中脊的平移断层
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的共性,高而广阔,但是高原的形态却差别悬殊,有的高原广阔而平坦,如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很多地方汽车可以随意行驶,甚至可以骑摩托车追赶黄羊;有的高原雄伟险峻、山峦叠嶂,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在它的边缘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世界著名的大山脉,在其内部还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等高山,把高原分割成许多宽谷和盆地,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很多,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原雄伟壮丽;而黄土高原又是另外一种特征,整个高原以黄土地貌为特征,到处可见塬、梁、峁,沟谷纵横,土丘连片.高原是在大面积、长期、连续的地壳抬升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地壳不断抬升,地面遭到长期侵蚀切割,使高原崎岖不平.如云贵高原内部高山、盆地相间,起伏很大.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0—500米的叫高平原.
高出海平面500米以下的山地,或比高在300米以内的山地,称为丘陵.丘陵分布地区称为丘陵地.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
盆地是地形的一种,特徵为盘地四周地形的水准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
6. 转换断层的发现对海底扩张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大洋中脊轴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这些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先形成的老洋底也就不停地向大洋两边推移,并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扩张。由于洋底地质探查获得的资料,对大陆漂移提供了新的认识而提出海底扩张说。洋底勘察表明三大洋都存在近南北向的洋中脊,而且普遍存在近东西走向的切断洋脊并显著错移开的转换断层,还有大洋边缘的海沟。海洋资料还表明洋壳与陆壳的明显差异,洋壳厚度一般在50~70千米,而陆壳则一般厚100~140千米,并且洋壳远比陆壳年轻,主要是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岩山,即形成时间不足1亿年。根据这些经验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倾向认为,大洋中脊轴下面曾经发生过大量岩浆上涌而形成新洋壳,并向中脊两侧扩张。这可以得出海底扩张推动大陆漂移的结论。“海底扩张”这一术语是迪茨在其论文扩张说的首创者,因为正是他的论文《大洋盆地的历史》(1962年)引起人们对该学说的重视。赫斯主张,海底沿洋中脊的顶部张裂开,新的海底在这里形成,并向洋脊顶的两侧扩张,大陆不是作为独立体系运动的,而是与海底连在一起并随其一起在软流圈上运动。迪茨与霍尔登合作,依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解释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及其解体移动过程时(1970年),给出新的图示。7. 转换断层形成原因
根据断层面(即岩石的裂缝和两块岩石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位置的不同特征,科学家将断层分为四种类型:
1、正断层,断层面几乎是垂直的。上盘(位于平面上方的岩石块)推动下盘(位于平面下方的岩石块),使之向下移动。反过来,下盘推动上盘使之向上移动。由于分离板块边界的拉力,地壳被分成两半,从而产生断层。
2、逆断层,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
3、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4、平移断层,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8. 转换断层的发现对海底扩张有何影响
断层是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地壳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的地质现象。
在地质地图上,有断层的地方往往标注着带有箭头→的符号,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地壳运动的方向。
如箭头由断裂面指向两侧,则说明地壳由断层处向两侧扩张,断层处有形成裂谷乃至海洋的可能。
如箭头沿一侧断裂面向上,而另一侧断裂面箭头向下,则向上一侧有可能形成断层山。
9. 转换断层的形成动画
1. 视频资料整理:根据你所拍摄的视频资料,把所拍摄的镜头放在时间线上,整理出所有的素材,包括好的和坏的素材。确定时间线上的每个镜头都整齐排列,方便后期剪辑处理。
2. 剪辑基础操作:根据故事情节、结构和风格等要求,对所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操作,包括剪切、删除、合并、分离和调整等,调整镜头顺序、速度和音效,使整个视频流畅、紧凑。
3. 剪辑效果设置:添加剪辑效果,比如转场、文本、动画和颜色校正等,为视频添加动态的演示效果,增强视频的视觉感受。
4. 合并音效和音乐:根据剧情需要,添加合适的配乐和音效,增强视频的艺术效果。
5. 调整剪辑细节:不断地审查和调整剪辑,包括细节处理和修改。 确保视频整体效果完美无缺,符合观众要求。
6. 输出和导出视频:在剪辑过程中,需要对剪辑的视频进行输出和导出,做好备份工作。
以上是杀出重围的剪辑方法,需要在剪辑软件上进行操作,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DaVinci Resolve等。
10. 转换断层属于什么断层
断层式夺冠是指在比赛或者竞争中,某一队伍或者个人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才能最终获得冠军或者胜利的现象。这种夺冠方式多半出现在激烈的赛事中,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策略性。近年来,断层式夺冠成为了一些体育比赛中常见的冠军诞生方式,尤其是在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中。这种方式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比赛的紧张程度和悬念,另一方面也考验了运动员的耐力、智慧和团队合作能力。对观众而言,欣赏断层式夺冠的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戏剧性。
11. 转换断层特点
斜向转换是边界型断层或古断裂复活的一种常见型式,其译名不应该用转换挤压或转换拉张,而应该用斜压或斜张构造。走滑转换构造是指沿断层的走滑运动在断层末端或转变部位转换成张、压或斜向滑动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