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定位方法大全视频(海洋定位分为哪两类)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4 14:44   点击:27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定位分为哪两类

靠声波定位。。。。。

2. 海洋定位测量的手段主要有

最初航海者通过白天观察太阳的高度,夜间观察北极星的方位来判断所处的纬度,依靠天体定位,航海家使用一种很简单的仪器来测量天体角度,称之为“雅各竿”。

观测者有两根竿子在顶端连接起来,底下一根与地平线平行,上面一根对准天体(星星或太阳),就能量出偏角。 然后利用偏角差来计算纬度和航程。

这种技术被称做“纬度航行”,在测量纬度比较成功,但确定经度却非常困难。尽管如此,“纬度航行”的方法仍在西欧被很普遍地采用,把自己置于与目的地相同的纬度线上,然后保持在这条线上航行,就能直到目的地。

3. 海洋定位分为哪两类类别

南北极地区图和南、北半球图多采用正轴方位投影。

顺便提供地图投影知识供你参考:

由于我国位于中纬度地区,中国地图和分省地图经常采用割圆锥投影(Albers 投影)

对于大中比例尺地图,一般来说大多数都采用地形图的数学基础—高斯-克吕格投影,尤其是当比例尺为国家基本地形图比例尺系列时,可直接判定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其原因是,这些比例尺和基本地形图比例尺相一致,编图时,选用地形图的数学基础,既免去了重新展绘数学基础的工序,而且能够保持很高的点位精度。

我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多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体投影;大洲图多采用等基圆锥投影和彭纳投影;南北极地区图和南、北半球图多采用正轴方位投影;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用地图和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像片常采用UTM(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等等

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目标区域的地理位置、轮廓形状、地图用途。世界地图常采用正圆柱、伪圆柱和多圆锥三种类型。大洲图和大的国家图投影选择必须考虑轮廓形状和地理位置。圆形地区一般采用方位投影;制图区域东西向延伸又在中纬度地区时,一般采用正轴圆锥投影。

按照用途,行政区划图、人口密度图、经济地图一般要求面积正确,因此选用等积投影;航海图、天气图、地形图,要求有正确的方向,一般采用等角投影;对各种变形要求都不大的,可选用任意投影。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Transvers投影)我国规定从1:1万到1:50万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分别采用这种投影。

等积圆锥投影(Albers投影)中国地图和分省地图多采用这种投影。

将经纬度刻划的地理坐标也看作一种投影。

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选择球体还是椭球体取决于地图的用途和数据的精度。

整体上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很接近于绕地球自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地球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海洋静止时,它的自由水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那么一个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就是大地水准面。

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等距投影、真实方向投影。

按承影面的形状分为:方位投影(平面投影)、圆锥投影、园柱投影

按变形性质分为:等积投影、等角投影、任意投影

按变形性质分为:等积投影、等角投影、任意投影

按承影面与地轴的关系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按承影面与地表的关系分为:切投影、割投影

变形是必然的--球面不可展

变形的分类

长度变形(主比例尺与局部比例尺)、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变形的表示

变形椭圆、等变形线

方位投影以平面为投影。

特性:从投影中心向各个方向引出的方向线投影后方位不变。

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出无变形,故称标准点或标准线。

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常见方位投影及其特征

方位投影一般使用球体代替椭球体

方位投影可以划分为透视投影和非透视投影

透视投影可以设想是利用某一光点进行投影,分为正射、平射(球面)、外心、球心投影

非透视投影是依据特定的条件如等角、等积、等距等用数学方法推导而成。

·正轴等积方位投影--南北两极图

·横轴等积方位投影--东西半球图

·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水陆半球图

·斜轴等距方位投影--航空图

等距:指从投影中心向某些方向长度变形为零。

透视投影中的球心投影多用于编制航空图或航海图,因为它的特点是任一大圆投影后均为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采用图解法先定出航空线路上起终两点的大圆航线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使成为大圆弧的投影,至此,该直线和其它邻近经纬线的交点即为大圆航线应通过之点。

球心投影的缺点在于不能同时表示出半球的位置,并且其变形随着远离投影中心而剧增,解决的办法是选用多个不同的投影中心即几套不同的横轴或斜轴投影的经纬线格网以供使用。

等角圆柱投影是16世纪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Mereator)所创始,故又称墨卡托投影,该投影的特点是具有等角航线的性质,所以这类投影的地图在航空和航海方面广为应用。

等角航线是地面上两固定点之间的一条具有特殊性质的定位线,即在此两点间的与所有经线处处均构成相同方位角的一条曲线。当按等角航线航行时,可沿一固定方位由始点直至终点而不必变更方向,鉴于这种特征,其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等角航线的特征:等角航线是两点间对所有经线保待等方位角的特殊曲线,所以它不是大圆(对椭球而言不是大地线),也就不是两点间的最近路线,它与经线所交之角,也不是一点对另一点(大圆弧)的方位角。等角航线是一条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4. 海洋定位测量的特点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抵达深圳补给。本航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缆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深海交汇拍摄,不同类型装备协同作业,同时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了精细调查,取得了大量生物样品。

亮点一:水下机器人深海“约会”

在1000多米深的黑暗海底,一个根据预编程自主航行的机器人穿梭而过,能用另外一个机器人在海底准确找到它并跟踪拍摄吗?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做到了!

7月26日,“科学”号搭载的缆控式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与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在南海北部实现深海交汇拍摄,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上述两类水下机器人交汇拍摄。

航次技术首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硕说,虽然看上去是一次简单拍摄,但里面蕴含了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非常令人兴奋。

李硕介绍,“探索”号是自治式水下机器人,下水后根据预编程自主航行。在本潜次中,它保持距海底5米进行光学拍照。要实现这两类水下机器人交汇拍摄,“探索”号稳定性和可靠性要非常高,航行位置和姿态控制要非常精准,导航定位能力要非常强,这样才能克服海底洋流和复杂地形影响,按照预设路径和时间出现在预定位置。

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说,要实现交汇拍摄,还需要母船和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的精准配合。由于“发现”号和母船之间有一根缆相连,因此母船要有非常精准的动力定位能力,同时“发现”号要具备精准导航定位能力,准时准确出现在相应位置,捕捉并跟踪拍摄“探索”号。

“两种不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和母船由三个不同团队操控,这次交汇拍摄体现了三个团队高水平的操控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李硕说。

亮点二:不同类型探测装备协同“作战”

航次第二航段开始后,科考队员率先将“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布放到海水中,它随即开始进行大范围地形扫描和拍照。

基于“探索”号探测资料,科考队员选择了最想要调查的区域,连夜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布放到水中。

在“发现”号即将结束作业时,科考队员又将深海着陆器布放到海底。“发现”号准确找到着陆器位置,将其移动到科学家最想观测位置。深海着陆器将拍摄冷泉区生物三个月的生活习性和变化。

这只是“科学”号搭载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一个缩影。本航次中,还实现了高通量深海海水采集及分级过滤系统、海洋生物光学剖面测量系统和船舶自身海洋探测装备的协同作业。科考队员在本航次还布放了12台水下滑翔机,开展组网同步观测,可测得流体温度、盐度、浊度、含氧量、海流强度和运动方向等数据和资料。

孙松说,此次利用“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开展协同作业,提高的不仅是科考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解决海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亮点三:探秘南海冷泉“海怪”

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在深海的冷泉区,这里漆黑、高压,到处都是甲烷等化学物质,但却有非常繁茂的生物生存,这让科学家非常感兴趣。

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他富碳氢化合物的流体的渗漏活动,这些流体与海底温度相近。1983年美国科学家查理斯首次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陡崖发现冷泉,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有关冷泉的报道,现已在全球大陆边缘海底发现上千个活动冷泉。

在本航次中,“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了100多只白色的潜铠虾、棕色的贻贝和少量阿尔文虾等,有些生物到船上还活着,这让科学家非常兴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维说,冷泉区生物和常见的近海生物有很大区别,它们生活在海底,没有光,所以眼睛都退化了。同时,它们身上或者体内都附着了很多微生物,它们就依靠食用这些微生物而生存,而这些微生物是依靠甲烷等化能而生存。

“我们将用这些生物样品开展极端环境下生物进化与演变、生物多样性、基因测序,以及冷泉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蒋维说。

5. 海洋定位分为哪两类类型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主要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主要由1个主控站、5个全球监测站和3个地面控制站组成;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用户设备。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用途非常广泛: (1)陆地应用 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2)海洋应用 主要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3)航空航天应用 主要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6. 海洋定位分为哪两类型

自动定位漂座技术(Automatic Positioning Drift Anchor,简称APDA)是一种海洋浮标定位技术,它可以在海面上自动定位并控制漂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漂座的形状和浮力,以及风、浪、潮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将漂座推向预定方向。

APDA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漂座和一套控制系统,漂座是由一组高密度材料和浮力材料组成的,它可以随着海浪的变化和流动自动改变方向和位置。控制系统通常包括GPS和各种传感器,它们可以感知漂座的位置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并控制漂座的方向和速度,以实现自动定位和控制漂移。

通过APDA技术,可以实现海洋浮标的自动定位和控制漂移,大大提高了海洋勘探、海洋气象、海洋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