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形成海洋锋的水体(海洋锋的定义)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3 11:00   点击:22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锋的定义

 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都是天气系统,

  一,冷锋、暖锋是锋面系统,是两个气团间的狭窄过渡区。

  1,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是冷锋;

  2,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是暖锋;

  3,二者天气有明显差异。

  4,冷锋和暖锋会出现在锋面气旋中。

  二,气旋、反气旋都是大型的空气涡旋。

  1,其中气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运动;

  2,反气旋中心气压比四周高,水平气流从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

  3,气旋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是晴朗天气。

  4,气旋与反气旋天气,可以看成是以气旋和反气旋的空气运动特征为背景的气团天气与锋面天气的综合。

  三,我国境内的锋面活动有五大特点:

  (1)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是冷暖气流交汇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并且它与气旋结合一体,以锋面气旋的形式影响着我国广大地区。

  (2)我国锋面活动以冷锋最为显著,特别是在冬季更为突出,势力强,范围广。

  (3)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锋面特点和锋面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4)我国锋面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带,与气旋活动分布相一致。

  (5)冬季南北两个锋带基本上是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之间(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除外),夏季锋带主要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之间。

2. 海洋风向图

风可以由陆地吹向海洋,也可以由海洋吹向陆地。举个例子帮你理解。

赤道低气压带两侧形成信风带,北半球信风带风向是东北风。对于大陆东岸来说,东北信风就是迎岸风,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对于大陆西岸来说,东北信风就是离岸风,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同样的道理,西风带大陆西岸是迎岸风,大陆东岸是离岸风。

3. 海洋山峰

  如果把海洋中的水全部抽干,将会看到贯穿地球大洋还有一条宏大的山脉,这条山脉由于分布在大洋的中央,被称为(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公里,脊顶水深多为2~3公里,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与其正交或斜交的断裂带错开(称断错带),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带(Romanche gap),东西错动距离达1000多公里。沿断裂带有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

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呈纵向分布的中央断裂谷地。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它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连,总长约8万公里,为地球上最长最大的山系。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单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构造单元之一。

4. 海洋锋区

海洋底部景观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5. 海洋dem

一、特点不同

1、遥感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2、地理信息系统GIS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2)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3)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二、分类不同

1、遥感根据工作平台层面区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气球、飞机)、航天遥感(人造卫星、飞船、空间站、火箭)。根据记录方式层面区分: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根据应用领域区分: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按功能分类: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 Tools)按内容分类:城市信息系统、自然资源查询信息系统、规划与评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GIS中使用的技术

三、应用不同

1、遥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科学、政府、企业和产业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应用包括房地产、公共卫生、犯罪地图、国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景观建筑、考古学、社区规划、运输和物流。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分化出定位服务(LBS)。

6. 海洋风场

我们常说的洋流其实可以粗略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风直接驱动的上层环流; 另一部分是由于温盐分布不均匀加上海洋内部的动力搅拌而形成的温盐环流。全球变暖对洋流的影响也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全球风场的分布。因为海洋上层的环流主要靠风场和地球自转决定,所以气候变暖可能会直接导致海洋上层环流发生变化。

其次,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的融化。随着大量冰川的融化,尤其是格陵兰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会被输入到海洋中去,从而导致北大西洋的水变淡。水变淡之后就比较难沉到海底,于是温盐环流也会受到影响。一般认为这会导致大洋温盐环流的减缓,进而减少洋流对两极的热量输运

7. 海洋锋面定义

一般为锋面雨。

雨通常以四种形式出现。

1、锋面雨(梅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陆地的冷空气相遇,由于冷空气重,暖空气轻,暖湿气流被迫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一条很长很宽的降雨带,这就是锋面雨。

2、对流雨:夏季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局部地区暖湿空气急剧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这就是对流雨,气象学上叫“雷阵雨”,我们通常叫“爆天”,另外,台风雨也是属于对流雨的一种。

3、地形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被迫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4、台风雨:热带洋面上的湿热空气大规模强烈地旋转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结成云雨,这就是台风雨。

8. 海洋风区域规则图片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就是向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就是离岸风。比如东南信风在大陆东岸是向岸风,在大陆西岸就是离岸风,我国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吹向岸风,冬季西北风就是离岸风。东北信风在大陆东岸是向岸风,在大陆西岸就是离岸风。向岸风多雨,离岸风少雨。

一、离岸风:

作用: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使自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

影响:离岸风的存在是渔场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秘鲁渔场、加利福尼亚渔场。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盐类是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是鱼类饵料,从而形成渔场。

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水在该方向风力的作用下,也从海岸沿着风向运动。在大面积风向一致时,本地区水体都离岸运动,周围的海水不能补充,从而造成沿岸附近海平面略微降低。使航道和码头的深度变浅,船舶航行时容易搁浅和触礁,吃水量大的船舶不能进港和停靠码头。

产生源升流。当盛行风向,或者离岸风直接使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时,上层亏缺的水便由下部的水来补充,因而产生源升流。

二、向岸风:空气从海上吹向岸边,会产生向岸风,是由海上较重的冷空气推动陆地较轻的热空气产生的。下午随着陆地温度的升高,向岸风会明显的变强。

白天,由于海陆表面增热不同而形成的海风,由大的湖泊、水库等水域表面吹向陆面的风,均为向岸风。低纬度大陆东岸的信风带内和中高纬度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内,由海面吹向陆面的风,也属于向岸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