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气候的形成的(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3-04 02:14   点击:24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温差小,降水平均;离海洋越近.温差越小,降水量越大,越显现海洋性特征;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降水量越小,越显现大陆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主要有三个: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②地形③洋流。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2. 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论述题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四大影响因素

1.在低降水量地区,富含石灰的母质将形成发育程度较弱、呈碱性反应的钙层土,土壤养分速测仪测量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2.在高降水量地区,由于强烈的风化和盐基淋失,多种母质均将形成酸性土壤;

3.坡地的土壤侵蚀将不停地动失表层正在发育着的土壤;

4.在湿润温暖地区,土壤风化、淋洗和侵蚀较寒冷地区进行的更为强烈;水分在土壤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土壤由于下行水流使枯粒、有机胶体、碳敷盐或可溶盐在上体中移动而表现出可鉴别的土壕层次,我们称这一土壤发育良好。

胶体移动的范围和淀积的深度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方式的控制。同时,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地区与降水量大而蒸发量小的地区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相代换性酸度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异。

3. 海洋对气候的积极作用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典型是因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面积在各大洲中是最大的,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主要是

1.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地区,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西南风或偏西风),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2.欧洲西部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通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并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扩展。

3.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再加上沿岸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使西风可向东深入内陆,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扩展。

4. 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种柔刚性质迥然不同物质, 它们强烈影响大气的性质,以致在地球出现两大气候类型和季风环流。

  陆地属刚性物质,透明度很小,一切宇宙影响,包括太阳辐射无法深入到内层,只能影响到深度约在1毫米内的表面薄层。因此太阳辐射在地面产生很大的温度变化,而内层几乎不受日夜与季节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使内外层因热胀冷缩的差别,产生强大拉力,是岩石爆裂,并导致土壤生成的初始原因。

  相反,海洋的柔性十分突出,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约大一倍,所以在同样辐射变化的情况下海水比湿度适中的土壤的温度变化约小一半。更何况,海洋的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约为5-14%,而大陆却高达10-30%,这就使得陆地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要远少于海洋。

更重要的是,太阳辐射能够穿透几十米的深层海水,在10米的海水深度处,太阳辐射能仍有18%。这就是说,太阳辐射能分散在厚层海水中,所以热量分散,升温很不显著。加上海水可以流动,高温或低温的水很自然会同邻近海水交流混合,也就进一步减少了温度的升降幅度与空间差异。

因此,大陆的热敏感性与海洋热惰性,海洋的多水与大陆的少水都恰成鲜明的对比。是导致两种气候与季风环流的出现的原因。

大陆性气候不但比较干燥,而且冬冷夏热,温度变化剧烈。海洋性气候比较潮湿,冬夏温度变化比较缓和。因此,夏季热源在大陆,热汇在海洋,在大气低层盛行由热带海洋流向大陆的夏季风。冬季恰好反过来,热源在海洋,热汇在大陆。其结果,在大气低层盛行由高纬大陆流向低纬度海洋的冬季风。前苏科学家舒列金称季风是地球上的第二类热机与热力环流。

所谓热机是热力差别推动的运动系统,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下垫面供给大气热量的热源,从大气吸取热量的热汇,热源热汇间的流体的热力环流系统。

第一类热机是天文因素形成的。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行星条件的天文参数,如日地距离,纬度间温度差别,自转与公转的速度,地轴倾斜度与纬度等多种参数,所以叫做行星气流。

行星气流与季风气流都是热力与地球旋转所产生的偏向力相互平衡的产物。无可置疑的是,这两套环流系统互相影响,两者的波动间产生共振或互消,构成天气与季节变化的特点。

冬季风主要是以冷空气爆发式的出现,夏季风也有台风等形式,都是受到两个环流的波动影响而发展的强烈天气现象。体现了两套环流与波动系统之间的共震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太平洋与亚欧大陆间,所以季风的影响更加突出。

例如,在我国春季升温的春季,印度是升温最敏感的地区。它的大部分国土是在北回归线以南,所以在我国的春季时,这里已是阳光直射,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我国正处于西风南支的上游。印度形成的热中心常顺流而下,就能使我国很多地方温度急升,甚至有入夏的感觉。

秋季降温最敏感的地区是亚洲的北冰洋沿岸。这里的极昼结束后,太阳很快向地平线接近,气候开始冷却,大西洋进入欧洲北面海洋的暖洋流开始发挥作用,影响乌拉尔高压形成,为冷气流南下与我国秋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5. 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1、气候特征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它的特征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

2、分布范围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除亚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大陆西部及不列颠群岛(欧洲大陆)最为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往往仅分布在狭长地带或岛屿上。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

3、成因不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对生活的影响:温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其实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活,气候虽然温和,但是阴沉多雨的天气,并不利于人类精神和情绪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该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及油料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