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数据传输技术规范
答:声纳浮标的作用是探测水下目标的浮标式声纳器材,是一种水声遥感探测器,它与浮标信号接收处理设备等组成浮标声纳系统,用于航空反潜探测和固定声纳监视系统对水下潜艇的预警等。
声纳浮标由一个小型的浮在海面上的无线电发射机和一个用长线挂在下面的水听器组成。水听器可以收听周围水中的各种声音,然后把它们传送给水面发射机,飞机可以用专门的接收机收到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声纳浮标由飞机快速布撒落水时,水听器与浮标底部的容器脱离,在水听器与浮标之间有最长可达24米的电缆。当浮标落水时,与水面的撞击使电路接通,经短时间预热后,发射机就开始发射由水听器接收到的声音。
2. 海洋浮标工作原理
答:漂浮的浮力是由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者说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决定的。虽然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依然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这才是决定漂浮浮力大小的原因。
3. 海洋监测浮标体
浮标通过锚链锚碇于水底以固定标位,故不会漂走。
浮标是用一种金属制或木制之器,一端系於水底,其本身浮於水面。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其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装有灯具的浮标称为灯浮标,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有的浮标还装雷达应答器、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
浮标有不同的种类和规格,按布设的水域可分为海上浮标和内河浮标。海上浮标标身的基本形状有罐形、锥形、球形、柱形、杆形等。由于浮标受风、浪、潮的影响,标体有一定浮移范围,不能用作测定船位的标志。若采用活结式杆形浮标则位置准确,受撞后可复位。内河浮标有鼓形浮标、三角形浮标、棒形浮标、横流浮标和左右通航浮标等。浮标的形状、涂色、顶标、灯质(灯光节奏、光色、闪光周期)等都按规定标准制作,均有特定含义。
4. 海洋资料浮标原理与工程
海上浮标是通过锚链固定在水底,以固定位置,因此不会漂移。
5.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
在线水质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浮于水面上的仪器仓浮体,在仪器仓浮体内设有数据采集设备及蓄电池,在仪器仓浮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及航标灯,在仪器仓浮体的侧边设有用于放置多参数水质仪的竖直圆柱形管,数据采集设备、多参数水质仪及航标灯由蓄电池和/或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多参数水质仪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在仪器仓浮体的下方设有平衡锤。
水质生态浮标投放海洋/湖泊等自然环境进行水质生态监测,自身必须是完整的系统,除了应具备搭载仪器测量功能,还需配置数据无线传输、自供电设备,监测浮标体并能承受严峻的野外环境,测量参数多、运行维护量少等特点,另外投放点必须满足相关海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功能:
(1)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
(2)系统检测和控制功能;
(3)数据无线传输功能;
(4)异常状况报警功能;
(5)自供电功能;
(6)全球定位功能;
(7)耐受环境的卓越能力。
统构成:
浮标体:监测浮标体根据不同应用环境需要定制,可提供多种规格。
供电系统:由太阳能板、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及保护电路组成。
电子仓:由数据采集器、控制模块、数据传输单元、电子罗盘、电源管理单元和舱体组成。
通讯系统:北斗卫星、4G/3G/GPRS/CDMA、UHF/VHF、无线以太网、海事卫星等多种方式可选。
防护系统:包括GPS/北斗卫星定位装置、警示标灯、雷达反射器、AIS防碰撞系统、避雷针、警示标识等。
系留系统:监测浮标体根据浮标类型及底质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锚链和锚型。
在线监测传感器: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气象传感器、营养盐传感器等。
6. 海洋浮标观测
气象观测是指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按照观测平台分,气象观测可分为地基、空基、天基气象观测;在地表面(包括陆地和海面)建立的观测平台上进行的探测为地基观测,地基观测既可进行近地面气象要素探测,也可以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地面观测场、气象塔、还是浮标都是地基观测平台;利用漂浮于大气层内的气象、系留气象、定高气球、飞机等观测平台对大气进行的观测称为空基观测;利用气象卫星等从大气层外对地球大气进行的观测称为天基观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