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潜艇司令德军最高指挥官是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诺曼底登陆战分为盟军与德军两大阵营。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年—1953年),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1892年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菲尔德高级军校,派驻到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32年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担任第1集团军司令。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他是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一生对政治都缺乏兴趣和了解。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在任)。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个基督徒家庭。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毕业时在班上排在第61名,只得到军士长的军衔。后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第19步兵师服役,少尉军衔 二、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海军指挥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潜艇舰队总司令,之后又成为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也是“狼群战术”的创立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邓尼茨受到希特勒的指明,成为纳粹德国联邦大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他出任此职位约20多天,之后向同盟国投降,战后于纽伦堡审判判决十年有期徒刑。 三、德国潜艇舰长法拉古。 船长,是船上的最高指挥者。船长在我国与轮机长、大副、二副、三副、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等并称高级船员。德国、日本等国也是如此。在英美等国,船长不属于船员,而单独作为一种职业。船长在我国也是一个职称,“船长”是中级职称,“高级船长”是高级职称。我国有很多非船员的职业也多由或者必须由具有船长资质的人来担任,比如海事调查官、航运公司或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的海务部、船务部负责人以及指定人员等。 四、德国潜艇军官参与二战的德国潜艇数量达到830艘,其中有784艘被击沉,其它的基本上战败后被销毁。 面对德军潜艇“狼群”的横行肆虐,盟军也有针对性地做了反击。1943年1月,盟国政府首脑与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决定:首先盟军要改进雷达,防止德军潜艇截听信号;其次要增加航母护航,用舰载飞机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三是运用新技术和新战术。4月28日,邓尼茨派出的3支“狼群”准备攻击英国的“ONS-5”船队,但由于运输船队及时得到了护航机群的保护,使德国潜艇无法协调行动,失去了攻击机会。自此,“狼群”普遍遭到护航舰和商船自卫武器的猛烈反击。1943年全年,德国“狼群”击沉商船的吨位仅为240万吨,自己却损失了245艘潜艇。1944年6月,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德国海军士气一落千丈,“狼群”战彻底失败。 五、德国潜艇艇长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展战后的现代潜艇是从1955年开始起步的,1955年美国吧他的一艘曾经在二战期间使用的舰队型潜艇租给了日本,即为战后底本第一艘舰队潜艇:黑潮号。黑潮号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小鲨鱼”级73艘舰队型潜艇之中的一艘,舰名为斑革豚。该艇水面排水量1525吨,水下排水量2452吨,艇长95米,款8.31米,吃水4.6米,双轴双桨,水面最高航速21节,水下最高航速10节,在水面以10节航速航行时续航力为11000海里,最大潜深91米,配备6具533毫米首鱼雷发射管和4具533毫米尾鱼雷发射管,装备24枚鱼雷,一座127MM炮。2挺12.7MM机枪,艇员85人。 走出亚洲最强潜艇部队的第一步-二战后日本初代潜艇的发展 黑潮号作为日本战后第一艘潜艇,一方面为此后日本独立设计建造战后现代潜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作为训练舰,在1955年至1965年这十年间为日本培训了一批又一批潜艇艇员,也充当了水面舰艇进行反潜作战的靶标潜艇。当其在1965年退役转为辅助性的杂务潜艇后,又作为系泊练习用和实习潜艇继续培训潜艇艇员和潜艇维修人员。 在这些基础上,日本在自建了战后国产第一艘潜艇:亲潮号。 走出亚洲最强潜艇部队的第一步-二战后日本初代潜艇的发展 在美国的默许下,日本于1955年开始启动第一艘国产潜艇的建造计划,在1956年通过多次审议最终确定了标准排水量1100吨左右.双轴推进的主舰体方案。这是在旧日本帝国海军潜艇的技术上参考德国XXI型潜艇和美国海军刺尾鱼级常规潜艇上设计而成的潜艇,并于1957年3月20日签订了建造合同,于1957年12月25日在神户造船厂1号船台铺设龙骨们经过17个月的施工于1959年5月25日早晨进行了下水典礼。童年12月1日开始了处女航,于1960年6月15日完成了全部试航任务并于6月30日举行签收仪式,正式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 亲潮号主要参数:水面排水量1100吨,水下排水量1400吨,长X宽X吃水为78.8X7X4.6米,型深5.92米,双轴双桨,柴油机用川崎MANV8/V24-30型,功率为2X1350马力,发电用富士型,功率为2X100千瓦,主电机用东芝型,功率为2X2980马力,蓄电池为坷拉托型,共4X120块,航速水上/水下:13节/19节,通气管状态下10节航速时续航力为5000海里,装备四具533毫米受鱼雷发射管,配备10枚鱼雷,安全工作潜深为150米,艇员65人。 作为日本战后建造的第一艘潜艇,他同日本以往建造的潜艇有很多区别:第一是以水下性能为主,兼顾水上。第二是改变了战前日本海军和德国XXI型潜艇柴油机—主电机直接传动的方式,采用了柴油机—发电机——推进电机的电力推进方式,第三是采用了高强度合金钢和全焊接结构的耐压艇体,第四是装设了通气管装置和水下自动定深装置,广泛应用了液压技术,第五是对降噪和居住性给予充分的重视。 亲潮号于1976年9月30日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役,作为日本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填补了日本战后15年里自己建造的潜艇的空白,并通过其建造,重新汇集和培养了研究设计常规潜艇的力量,掌握了潜艇的现代建造工艺,恢复和重组了生产潜艇的工业配套体系,也为日本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活力,可以讲,亲潮号可以说是日本潜艇史上的里程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亲潮并非目前日本还在服役的战后第二种以亲潮命名的潜艇,但是如果没有此亲潮,就不会有彼亲潮的存在。 走出亚洲最强潜艇部队的第一步-二战后日本初代潜艇的发展 1959年,已经把反潜任务提到日程上来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设计建造早潮级和夏潮级潜艇,并应用于反潜训练。这两型潜艇都是以美海军战后建造的K级反潜潜艇为母型而设计的,两型潜艇数据分别为:早潮级:水面排水量750吨,水下排水量930吨,艇长59米,款6.5米,吃水4.1米,双轴双桨,水面最高航速11节,水下最高航速14节,3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潜深150米,艇员40人。夏潮级:水面排水量790吨,水下排水量1000吨,艇长61米,宽6.5米,吃水4.1米,双轴双桨,水面最高航速11节,水下最高航速15节,3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潜深150米,艇员4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