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地理学学啥(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10-07 08:59   点击:23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海洋地理考察也太过于和一般的自然科学考察搅混在一起了。海洋学似应属于一般的地球科学,跟气象学一样不太宜于列入地理学,因为地理学在海洋方面也必须运用区域的观点,即是说必须掌握海洋的差别性。

海洋学不应停留在单纯地考察水本身;因为除陆地以外,海洋是地表另一种巨大的表现形式,并且正如地志学的任务是在无机和有机自然界以及人类的一切现象的并存和共同作用之中理解各个地区一样,对海洋的地理考察也必须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全面的考察,把对水的考察和对位于它上面的大气、对动植物生活和人类生活表现的考察结合起来。

除了为航行服务的航行手册以外,这个意义上的海洋地理学迄今还很少受到扶植。

它离开与地志学处于同等的地位还很远

2.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普森顿大学赫斯教授在美海军任舰长时,曾对太平洋的深度进行过一些探测,发现从夏威夷到马里亚纳群岛一带4~5千米的深海海底,耸立着许多平顶的山峰。以后的进一步测量证实,这些山顶平坦的山峰,峰巅的直径约有5海里,把周围的山脚计算在内,形成直径约9海里左右的高台。山腰最陡的地方约达32°,再往下形成缓坡,并呈现阶梯状,山顶距海面约2000米。这些情况是所有海底平顶山的共同特征。

深海平顶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正在探索中的一个未解之谜。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

第一种是珊瑚沉积说。荷兰地质学家裘宁认为,深海平顶山是珊瑚礁下沉后逐渐演变成的。珊瑚礁的边缘由于长期风化,再经过海水侵蚀,逐渐融化、消失,最后形成了平顶状。他认为还可能是原来形似环状的珊瑚礁,中间部分长年累月集聚了大量的沉积物,被充实填平,最后变成了平顶。

果然,人们发现平顶山上有珊瑚的侧面是比较垂直的急缓坡,它们不像是同时产生的。但是,平顶山的山坡上不仅有珊瑚化石,而且还有火山浮石和阶梯一样的斜坡。然而,对于这些现象,裘宁教授却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第二种说法是火山形成说。这种假说认为海底平顶山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按照最早发现海底平顶山的赫斯的说法,原来的平顶山是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后来,由于海水长时间的侵蚀,山头部分被“削”平,才形成今天的平顶山。为这个理论提供强力证据的是,有人在平顶山顶部找到了一些磨圆度很好的玄武岩砾石。

这些砾石的存在,说明平顶山在一定的时间里接近海面受到过海浪的洗礼。因为,如果海浪能对碎石起到磨蚀作用,当时的海深顶多也只有20米。而今天的平顶山顶已经在海下好几百米,甚至达1000米以上。在这个深度,海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科学及们估计,在海浪对火山岩石进行磨圆的同时,也把火山的尖顶削平了。

迄今为止,深海平顶山的成因一直是海洋地质学的重大研究课题。耸立在大洋深处海底绵延数千里的奇特的水下山脉,拔出数以百计的顶点平坦的奇妙山峰,仅这一现象,就是人们感到非常神秘。但是,要彻底揭开海底平顶山的成因之谜,还有待科学家们今后的研究和探索。

3. 我国海洋地理的研究现状

地理相关的纪录片。①《航拍中国》:计划未来几年拍摄中国大部分省份,每一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地区的特点,涵盖很多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常识、社会习俗和风貌。是扩充地理知识的不二之选,每一集视频长度在50分钟左右,一节课的时间即可完成观看。

就目前的内容而言,涉及近几年高考考察到的贝壳堤、山地阴阳坡差异等地理知识。目前第二季已更新完毕。

②《海洋》:国外斥巨资实地拍摄的海洋记录片,能够较为详细的介绍全球各大渔场和海洋地理知识,目前已更新内容较为优质且资源便于查找。

4.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地编是指地理学科教师的编制,所学的专业有:地理科学、地理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

地理科学主要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主要分为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两大类,常见的土地勘探、地图绘制、城乡规划都属于此专业。

5. 地理海洋科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沪城环路校区、军工路校区2个校区,另有滨海基地386亩、象山科教基地56.7亩,主校区沪城环路校区占地1600余亩;设有14个学院(部),42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0人、全日制在籍研究生3600余人,2019年有国际生802人;教职工1200余人。

6.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客体是海洋,包括

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1907-1964) ,当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学家,环境保护运动的肇始者,作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1962),被视为环境保护运动的启蒙之书,与《汤姆叔叔的小屋》起名。结束了人类长期的,认为自己已经能够控制并改造自然的幻想,推进了资源保护主义向环境保护主义的转变。

7.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于海洋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李海洋教授的学生。李海洋教授是地质学领域的权威,他在构造地质学和海洋地质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作为他的学生,于海洋有幸得到了李教授的亲自指导和教诲,从而在地质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于海洋在李教授的悉心培养下,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海洋地理学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专业类别有: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

9.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岛屿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海洋中的岛屿及其周围环境的地理特征、形成演化规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岛屿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岛屿的形态、大小、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等。

2.岛屿的气候、水文、陆地生态等自然环境特征。

3.岛屿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宗教、文化、历史等。

4.岛屿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5.岛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如海洋生态、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岛屿地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海洋、保护环境、开发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海洋地理学的创始人是谁

邹衍

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

人物朝代春秋战国

人物官职阴阳学学者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绛云楼书目》子部道家类《邹子》不著卷数。

燕惠王时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因而六月降霜。

 从古至今我们都是一个面朝大海的国家。面海而居的先民们,从没有背弃过海洋,但对海洋的认识也千差万别。从甲骨卜辞看,中原人写下“河”字时,就写下了“海”字。《说文》释海为:“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释名》说:“海,晦也”,但在上古之人眼中,海洋是天池之水,是一个充满黑暗恐怖的地方。

在古人眼里,海是天的尽头

尧舜禹也好,夏商周也罢,都活动在中原的范围之内。上古之人认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称中国四周的海为“四海”。《礼记·祭义》分四海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斯时所说的“四海”,有点“天下”的意思。如《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人文的所指,大于地理的界线。

在古人眼里,海是天的尽头,是人生的尽头,是家国的尽头。孔子栖惶一生,本想在鲁国实现他的抱负,始终得不到鲁国君主的重用。登山望海,不禁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纵观先秦三大地理经典,《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关于海的描述,实在少得可怜。《禹贡》中所有文字都是写“禹定九州”的事,关于大海仅止于“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的泛泛之说。写“海”写得最多的是《山海经》,不过和它所写的400多个山,多不可考一样,《海经》里的海,也多荒诞不经。重“九州”轻“四海”,在“三代”和先秦时,就已是一种正统的地理观了。而打破九州中央理论的是阴阳家的大洋学说,这一海洋理论,批评了陆地体系的小九州,重构了海洋体系的大九州。

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中曾以不经意的方式,分别在多个章节中表达了对秦始皇迷信的不屑,也顺便点评了一下齐国的几位方士。如,在《史记·秦始皇本记》披露了齐人徐巿(徐福),言海中有三神山,领童男童女探海的骗局。又如,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又以“邹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说邹子是以小术而引之大道。这个邹衍即是大九州的海洋体系的创立者。

太史公笔下的邹衍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主要是为孟子荀子立传,同时也写了其他学者。太史公说完孟子之后,接着说,齐国有三个邹子,邹忌、邹衍和邹奭。对其他两位,太史公只是各提了一句,集中笔墨写了邹衍。

太史公说邹衍生在孟子之后(相传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郝庄村人,推算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于是,“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他称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德性相生相克,而历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配合。邹衍以“五德终始说”开导诸侯,受到极高的礼遇。不仅在齐国受到尊重,到魏国,梁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拭席位;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

邹衍承继了齐人的数术文化,成为一位测算命运的高手和"阴阳五行家"。据太史公《史记》说邹衍的著作有《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汉书》说,有《邹子》四十九篇,又说有《邹子终始》五十六篇。这些著作加起来有百余篇,但却没有一篇传世。所以,他的“大九州”的海洋理论,也只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个片段成了邹衍重要的原创记录。

作为阴阳家,邹衍对儒家的儒家向内的天下观颇不以为然。齐国滨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人们对东部大海有天然的亲近感,并所认识,加上齐地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和渔民商贾对异域风情的传闻和描述,这一切都激发了邹衍的“学术灵感”,使他对天下的构成做出了“大九州”的推测。

当年邹衍做学问的地方在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的稷下学宫。这里是中国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后世常说的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邹衍也是在这里的“百家讲坛”上推出他的“大九州”说。

邹衍提出中国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

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可以说,邹衍是中国第一位海洋理论家,也是第一位挑战儒者“中国”概念的海洋学者。

邹衍与向内看的儒者不同,他的目光是向外的。邹衍认为所谓“中国”,是九九八十一的“天下”的“一分”,并且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它对内而言,即大禹刊定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九州之外“于是有裨海环之”。而“裨海”之外,还有赤县神州,再外边“乃有大瀛海环其外”;虽然,邹衍的“大九州”概念源于推论,而非地理实践。但这里的“裨海(即小海)”和“大瀛海”,还是最先明确了两个不同的海区概念,即近海与大洋,可谓中国地理学或海洋学的一大贡献。

邹衍虽然是方士,学说也有方术色彩,但对于战国“学术界”,其世界观或海洋观,比之儒家,有进步意义,至少体现了天外有天,海外有海的科学推想。古代宇宙论中,“盖天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浑天说”则认为“水(海洋)”不仅载着“地”同时也撑着“天”;盖天说出自内陆,浑天说源于海洋。邹衍的“大九州”说应是受“浑天说”的启发,从而创立的海洋观为基础的大九州观。

东海是华夏海洋文明的发祥地,有点像地中海的爱琴海,伸向大海之中的山东半岛,是中原文明少见的一抹蓝色。邹衍的大九州说虽然是建立在主观推测的基础上,缺乏科学论证,但至少在战国时期,齐人就已经有了很清楚的海洋“理论”。它激发了人们探索海洋的热情。齐人与海的关系非同寻常,前人既然有理论,后人当然会有所实践。

11.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科目。海洋专业的科目涉及很广泛,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测量学、海洋环境学等等,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做出选择。如果希望从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是必修科目;如果希望从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学则是必修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海洋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野外实习,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同时,选择海洋专业还需要考虑所在的学校和课程设置。建议可以通过查看招生简章、专业介绍等方式进行了解,或者向老师和同学咨询,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