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装备重组的原因有哪些
2015年12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其下属10家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注册成立了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达5年的建设,占地面积29329㎡(44亩)、建筑面积49401平方米,高度99米,总投资约2.5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5亿元。
这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体现了中船重工在青岛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随着中国船舶集团的横空出世,海装院的名称和功能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原定的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改为“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成为中船集团在青岛的研发中心、办公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2. 海洋装备产业链
绝对是名符其实振华品牌。
其主营业务是港口用大型集装箱起重机,以及散货装卸机械。其中岸桥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自成立后至今蝉联全球第一;其海洋重工,各种大型起重船、挖泥船等工程船舶,风电安装、海洋钻井平台、船厂用龙门起重机,大重特型钢结构,如建造的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其它还有海上运输与安装、系统集成、电气产品软件开发与集成等,例如港机的智能化电控系统等。
其最大优势在于集成了从研发、设计、建造、运输、安装、智能化等港机海洋重工装备一条龙产业链。
振华重工是中国制造的品牌。其海洋重工制造业的龙头老大地位无法撼动。
3. 2020海洋装备产业发展
1. 发展对策
中国制造2025要实现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同时,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利用各方面优良资源,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提出战略对策并配套一系列行动计划,具体可分为八项战略对策:
一是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并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以及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突破一批“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
二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开发设计工具软件,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出口自创产品和品牌转变;制定激励创新设计的政策。
三是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四是强化制造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应高度重视,需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以专业化为方向、以标准化为基础强化工业基础。
五是提升产品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重大装备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推进品牌创建。
六是推行绿色制造。促进流程制造业绿色发展,建立循环经济链;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的产品、装备、工艺;发展再制造工程。
七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高端制造业比重。
八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由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转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业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变。
2. 重点领域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3. 强化保障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移动宽带在制造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系统管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强化质量保障。应结合应用要求开展全面专业的系统测试评估,结合国外先进的智能产品指标,开展国内外产品对标测评,以提升应用质量。例如,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已经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对比测评、工业智能电子系统的对比测评,对于保障系统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海洋装备产业是什么
海洋装备前景非常好,毕业后可以去舰艇上工作,可以去海洋局工作,大连海事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都有海洋装备专业,而且这两所大学都是重点大学,毕业后好就业,薪资待遇也高,现在国家海防都需要海洋装备的人才,为国家制造出更加先进的装备。
5. 海洋装备重组的原因有哪些呢
1. 有关。2. 因为中船汉光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而中船科技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另一家子公司,两家公司都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因此有关联。3. 此外,中船汉光主要从事船舶电气设备、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而中船科技则主要从事船舶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两家公司的业务领域有所重叠,因此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
6. 海洋装备发展趋势
气骑士 刺客的星辰与大海的武器 如果我们提升属性和等级的话 那么他们的武器将会是有变化的 。
7. 海洋装备概念股
大烨智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2.95%,最高为2020年的6328万元。
明阳智能:公司依托永磁混合驱动风机成功卡位,适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计划定增募资研发漂浮式海风走向蓝海,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粤水电: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4.6%,最高为2020年的2.636亿元。公司投资建设阳江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厂区,扩大风电装备产能,加快切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市场。
通裕重工: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2.5%,最高为2020年的3.813亿元。专研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提升等项目。
大金重工: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72.22%,最高为2020年的4.650亿元。风电塔筒龙头,主营风力发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单管桩。
金风科技: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4.01%,最高为2018年的32.17亿元。公司针对不同地形、气候条件进行了差异化、系列化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并为海上风电储备了6MW直驱永磁机组。
8. 海洋装备发展史
我国的海洋勘探事业蒸蒸日上你知道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取得了成就,具体如下:
沿海各地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产业集群。如胶东半岛的海水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舟山、福州等地的远洋渔业产业集群,天津、青岛等地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和涉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等等。
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海洋基础研究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其中“‘向阳红10’号大型远洋调查船的制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共完成158次安全高效下潜作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的海洋勘探事业蒸蒸日上,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愿祖国繁荣昌盛。
9. 海洋装备重组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中国船舶集团之所以要合并重组,
是为了能够将整合原中船工业集团和原中船重工集团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领域,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10. 海洋装备制造
采购需要严格参考产品(货物或服务)详细技术参数及执行标准、规格及主要配件要求;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组或全部包组进行投标,但投标人须对本项目以包组为单位的货物及服务进行整体投标。本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节能产品、环保产品。
海洋装备是产品,对安全性、加工精度等要求都很高。目前,我国已在一批深海通用技术产品与装备上,打破国外垄断,这在仪器采购市场体现的较为明显。未来海洋装备对动力、信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智慧海洋、智能航海等都需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的支撑,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浪潮中,相关企业在这些领域上都可以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