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县文联花鼓戏剧团
阳戏!张家界阳戏是张家界地方传统戏剧。阳戏是湖南省张家界城市永定区地方传统戏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张家界阳戏起源于清中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属于北路阳戏,演唱特点是金线挂葫芦的演唱方法,即演唱时真假声结合,用真声填词,用假声拖腔。2011年5月23日,张家界阳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南县文联花鼓戏剧团团长
有3种调子,益阳花鼓戏又称益阳楚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的益阳、南县、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旧分西、东两区)、宁乡、湘阴、长沙、望城、浏阳、湘潭、株洲等地。
3. 南县花鼓戏剧团大全
南县的好看。清末时期,由南县王三乐领衔的“新太班”,首次赴长沙演出,此乃全省第一个进入省城的花鼓戏班社。民国19年至29年(1930-1940),南县的“得胜班”又在长沙演出一段时间。
民国35年(1946)秋,南县“宝华班”、“胜利班”双双进入省城演出。 当时的演员中,即包括后来享誉全省的花鼓戏艺人何冬保、胡华松、蔡教章、赵长生、杨保生等人在内,此次演出时间长达数月,当时人称“西湖班”。
此后,该班社与长沙一部分艺人合流,联合组成“楚剧改进社”。
4. 南县花鼓戏周春桃高清
没有儿子。周春桃,出生于湖南南县,花鼓戏名旦, 著名民间艺术家。代表作品有《秦香莲》《明月情》。
周春桃14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安宏剧团到下面招收一批青工,她向父亲提出了跟随剧团走的要求。父亲听后拍手称快,并嘱咐一定要把他没完成的事业发扬光大。就这样,周春桃开始了她的剧台人生。
5. 南县花鼓戏名角
南县实验花鼓戏六月雪全集演员是周春桃,罗学军等人。
6.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花鼓戏剧团
花鼓戏的流派,由于地域声腔以及民俗乡音等各方面的差异,长沙花鼓戏分为益阳路、西湖路、宁乡路、澧潭路、长沙路、五种,均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各有代表性剧目和音乐声腔。
益阳路流行于益阳、桃江一带,主要唱腔有“益阳川调”和“八同牌子”,多演《雪梅教子》、《磨房产子》等正剧和悲剧。
西湖路流行于南县、安乡一带,也以川调、打锣腔为主,剧目有《刘海戏金蟾》、《贫富上寿》等。
宁乡路流行于宁乡、安化一带,有“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主要剧目有《讨学钱》、《书房调叔》等。
澧潭路流行于澧陵、湘潭等县,以“川调”为主,长于《装疯吵嫁》、《小姑贤》等生活喜剧。
长沙路流行于长沙县以及城郊,以民歌和丝弦见长,因被当局禁演,艺人便出入茶楼酒肆或轮船码头为听众清唱,俗称“排街戏”。
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长沙路的艺人为了让花鼓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进入省会戏曲舞台,曾冲破官方禁令,主动接西湖、宁乡等各路花鼓戏来长沙,与各路流派同台演出,相互切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间小戏。但剧种艺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和成熟则是在建国以后。
7. 益阳南县花鼓戏全集
湖南话 :湖南话就是湘的方言,以湘语为代表,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老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衡阳、双峰一带新湘语主要分部在长沙(除浏阳靠近江西的地域)、株洲市、株洲县、湘潭市、湘潭县、岳阳的湘阴、汨罗市、华容县南部、益阳大部(市区,桃江,沅江,安化,南县)。另外,新湘语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而湖南省许多本属于赣方言的地区也因地域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长沙花鼓戏的传播,而受到了湘语的影响,从整个音系来看,湖南境内没有真正的赣方言点,比如岳阳话即属于略带赣语腔的新湘语。 整个湖南省,方言繁多,俗话说是“五里不同音”,往往两个邻近的乡镇间也存在语言交流上的困难。还有许多地区都存在地方话与湘语并存的局面,方言杂而繁多,彼此间相互影响和渗透,比如湘语内部即出现了新老之分。在湖南,其他方言也有较大的范围,西南官话方言点为湘西北、湘南两片。湘西北片(常德地区)与湖北、四川、贵州境内的西南官话连成一片,湘南片与广西境内的西南官话连成一片。两片加起来有四十四个方言点,是湖南省势力最大的方言。而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文化的辐射力不可忽略,总体看来,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是湖南省影响最大的方言。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湖南方言作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和韵味与顽强的生命力得到了世代的发展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