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向(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向有哪些)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2 19:10   点击:9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向有哪些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2.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最多的生产部门

1: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2: 海洋油、气开发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3:海洋空间利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最初,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5:围海造陆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 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们会从海里获取藻类,加工成食品,如海带,马尾藻什么的。人们可以捕捉南极的磷虾,磷虾的产量是每年50-60亿吨,人们在不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下捕捉10亿吨的磷虾,就可以满足一百亿人一年的蛋白质需求。

7:海洋可以发电,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用来发电,将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又价格低廉的电力。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是人们所需的。

3. 海洋空间利用的概念

陆地已全部被人类占有,海洋和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比较来说,海洋对人类活动更为现实一些。事实上,人们在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围海造地、滩涂利用、浅海养殖、跨海架桥、开凿海底隧道、海洋运输、建人工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等。随着科学技术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海洋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活动的空间。

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大海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另外,大海还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和设施。

世界水产品中,85%左右产自海洋。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由于海水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估计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功率达100×10^8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河流能及海水盐差能等可再生功率在10×10^8千瓦左右。

除此之外,大海中的海水淡化后可以提供给人们淡水资源。

5.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有哪些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新格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人类必须抛开所有对于自然的傲慢和索取态度,实现从尊重到顺应,最终实现保护的过渡。自古以来,中华文明都推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达到一种“共同体”之“共存续”的状态。

2、“坚持绿色发展”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路径。对路径的坚持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意愿和方向。发展始终是人类前进的主旋律,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进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是治理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不破不立,新的路径代表对旧的错误发展方式和实践的摒弃,代表着对传统经济、能源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代表着对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形成。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必然方向,它虽然是一场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革命,但也可以真正取得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支撑、相互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双赢。

3、“坚持系统治理”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规律。对规律的坚持不仅是对生态系统的尊重和顺应,也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作为一个包含多个利益攸关方的治理体系,在治理实践中有可能因为组织架构的松散而难以形成有效地统筹,或者由于参与方不同的利益诉求而让治理活动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碎片化情境之中。因而,系统治理以生命共同体价值理念审视传统上被孤立看待的生态要素,从整体上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内在联系和运行的规律,强调治理过程的协调和均衡,最终实现生态系统整体循环能力的提升。

4、“坚持以人为本”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立场。无论任何国家,气候治理的基本立场上都应当考虑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优良环境的期待,以及为后代创造美好生活和优良环境的责任。这就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探索出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和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人民“环境权利”的保障。因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气候治理立场的过程也是在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环境正义的过程。

5、“坚持多边主义”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方向。多边主义可以为当前和今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合作扫清疑虑和铺平道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形势让既有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单边主义的严重冲击。我国一直是多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习近平主席对此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这种以多边主义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倡议既是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也强化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在《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中的主导地位,并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姿态在气候治理进程的多边谈判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巴黎协定》通过五周年之际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全球碳中和称之为“当今世界最为紧迫的使命”。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6、“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原则。对这一原则的坚持应当贯穿整个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程,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时,它不仅是气候治理的责任分配原则,也体现出气候治理中的关怀原则。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理应肩负起责任,把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落实到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援助等实际行动上,绝不应当把“气候牌”当做地缘政治的筹码,甚至设置绿色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行动的行动。唯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能实现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目标。

6. 海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海洋渔业提供了世界20%以上动物蛋白质,全球30%的石油与50%的天然气产量也来自海洋,国际贸易运输量的90%在海上,加上海洋旅游等等产业,海洋资源利用的总产值在全世界达每年7万亿美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仓库”,目前只有少数被人类利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995年全球71个国家海上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为768.7亿吨。除此之外,在2000~6000米水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和钴结壳,其中,据初步调查,15%的深海区有锰结核资源,总储量约3万亿吨;在海洋的空间资源中,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人工造地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海湾的主要利用主要是建港口,对海洋水域利用得最多的是海洋运输业;海水化学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含量最大的10种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海洋能资源的总蕴藏量十分巨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估计,全球海洋能理论可再生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技术上允许利用的功率为64亿千瓦,这一数字是目前全球发电机总容量的两倍。

7. 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利弊

开采海洋资源的利:(1)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2)可以缓解陆地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3)可以缓解某些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如石油。

开采海洋资源的弊:(1)如果海底石油开采不当,会造成海洋污染(2)利用海洋发展运输,有可能造成海洋石油泄漏,会阻挡海水蒸发,影响全球气候(气候变干)(3)如果海洋生物自源开发不当,会造成海洋物种灭绝(4)如果海洋资源开发不当,会造成海岸线后退,影响国家领土安全(5)开发海洋资源投资很大,风险很大,对技术要求高

8.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海洋经济概念是: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    海洋经济概念股:

9.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向有哪些方面

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增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