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底栖生物名词解释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底栖生物分别处于不同的营养层次。底栖植物为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级。植食性底栖动物,有的(如藻虾、鲍)以大型藻类为食;有的(如双壳类、毛虾、桡足类等)以浮游植物或有机碎屑为食,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级。许多肉食性底栖种类(如螺类和许多虾、蟹)以植食性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为食,属于食物链的第三级。有些底栖动物是人类食用的对象(如经济虾、蟹、贝类和一些底栖鱼);有些种类(如小型虾、蟹、贝类、多毛类)是鱼类及其他动物捕食的对象。因此,阐明底栖生物的数量变动规律及其与海洋生物生产力和资源的关系,对水产生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彼得松为搞清丹麦近海鲽类和鳕类资源的变动规律,估算海域生产力,计算了大叶藻(第一级生产)到双壳类、多毛类和其他底栖动物(第二级生产)的产量,以后或直接到鲽类(第三级生产),或经过掠食性甲壳类、腹足类和环虫(第三级生产)到鳕类(第四级生产);或经过小型鱼类(第三级生产)到鳕类(第四级生产)的生产量。他指出该海域若每年生产大叶藻2400万吨(实际产量为此数的2倍),则可生产植食性底栖动物500万吨。其中5万吨植食性底栖动物可生产鲽类5000吨;50万吨植食性底栖动物可生产掠食性甲壳类和腹足类等 5万吨;10万吨植食性底栖动物可生产小鱼 1万吨;小鱼和掠食性甲壳类、多足类共6万吨为鳕类所食,生产鳕6000吨。他估算出各食物链层次之间的饵料转换率约为1/10,与目前研究得出的转换率大体相同。底栖生物生物量的资料表明:大陆架浅海区,尤其是深底约在50米内的近岸带,底栖生物现存量和生产力最高,密度也最大。在大陆架以外的海域,其生物量和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在大陆架范围内,则随纬度的降低而减少。高纬度海区生物量较高,密度较大,但生物的种数较少,生命周期一般较长,生长速度也慢,往往几年才能长成。在低纬底的热带海域,生物量和密度都较低,但种数较多,生命周期较短,一年或几个月即可长成。在北温带和寒带浅海,每平方米海底的生物量有几十克或几百克(暖温带的黄海、渤海平均为34米/米),甚至可超过1000或数千克。但在热带海域一般每平方米海底的生物量仅有几克到十多克(南海北部平均约10克/米)。在大陆架以外的深海带,底栖生物数量显著降低,到大洋深渊底一般每平方米只有1克或不到1克。..津克维奇等学者对世界海洋中底栖生物现存总量估算为66亿吨;有人则估计为96亿吨。
2. 海洋底栖动物有哪些
按生活方式划分海洋动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底栖动物三个生态类型。按分类系统划分海洋动物共有几十个门类,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三大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占海洋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最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海洋原索动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等。海洋脊椎动物,包括依赖海洋而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3. 海洋底栖生物有哪些
深海海洋生物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
巨型乌贼:巨型乌贼是深海中众所周知的巨兽之一,可以长达13米,拥有8只长臂,可以使用吸盘捕食猎物,它们甚至可以抓住整个小艇。
北极鲸:北极鲸是一种慢性移动者,会游到加拿大或俄罗斯等北极对岸的海域,在那里度过整个冬季。成年的北极鲸可以达到14米长和45吨重。
大白鲨:大白鲨是深海中最恐怖的物种之一,也是一个被人们广泛知晓的生物。它们通常有超过6米的长度,并且以海豹等猎物为食。
巨型章鱼:巨型章鱼的体型很大,它们的臂膀几乎可以把一个人围住。虽然体型巨大,但它们通常只生活在深海中,并且是非常罕见的。
鳐鱼:鳐鱼也是一种深海生物,尽管它们很少被人看到,但它们通常会长到6米以上,并且有着巨大的翅膀,能够游过很长的距离。
以上只是深海海洋生物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神秘生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4. 海洋底栖生物学
海洋生物包括各种生物类型和物种,其中一些生物只在海洋中生活,而另一些则表现出在陆地上和海洋中生活的能力。以下是海洋生物的一些主要类型和物种:
1. 海洋浮游生物: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
2. 海草和水生植物:如海藻、海带、海菜等。
3. 海洋底栖生物:如海绵、珊瑚、螃蟹、龙虾、海星、贝类等。
4. 鱼类:如鲨鱼、金枪鱼、鲸鱼、海马、鲈鱼等。
5. 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海狮、海豚、鲸等。
6. 海鸟:如海鹰、信天翁、企鹅等。
7. 软体动物:如章鱼、鱿鱼、海蜗牛等。
8. 硬壳动物:如海螺、螺、扇贝等。
9. 海洋爬行动物:如海龟、蜥蜴等。
总之,海洋生物是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不同类型和种类的生物在海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5. 海洋底栖生物的研究意义
1
维持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孕育了众多蟹类、贝类、螺和昆虫等底栖动物,还有以它为食的鱼虾和鸟类。
2
抵御灾害
其茂密的树枝和发达的根系能抵御台风、海啸和风暴潮。
3
净化环境
红树林能净化水体里的营养物质,吸收和降解有机污染。
4
固碳
红树林在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滨海湿地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能促进潮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沉降。
红树林丰富的生态功能,带来了独特的科研、教育、生态旅游和景观价值。
6. 海洋底栖生物名词解释是什么
积碳生物(Carbon sequestering organisms)是指能够通过吸收和储存大量碳元素(Carbon)的生物体或生物过程。它们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碳循环和碳储存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积碳生物:
1. 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将碳储存在其组织中,起到了重要的碳汇作用。
2. 海洋生物:海洋中的藻类和浮游植物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部分储存在海洋的有机碳循环中。海洋生物的碳储存对地球的碳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3. 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其他土壤生物也能够参与碳的循环。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或通过固定和储存有机碳,将其储存在土壤中。
4. 海洋底栖生物:一些生物如珊瑚、软体动物等能够通过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来形成其外壳或骨骼,这些残留物在海洋底部沉积并储存大量的碳。
这些积碳生物在碳循环和气候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因此,保护和促进这些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对于全球环境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7. 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海底每一层都有各种不同的动物,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深度的水压、温度和光线条件对动物的生长、分布和繁殖产生着显著的影响。近海浅层水域常见的生物有海星、海葵、海藻、珊瑚、螃蟹等,它们与光照和浅层海水中的营养盐和矿物质紧密相关。而深海和深层鱼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才能适应住深海环境的压力和环境氧气含量的变化。深海底部生物如海参、海蛇、海蜘蛛、珍珠婆婆等,它们需要大量消耗腐殖质等有机物,以维持自身生存,同时也对海洋的底泥、海流等环境产生着影响。总之,每一层的动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8. 试述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态作用
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 底栖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红树等种子植物),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件、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3大生活类型;在岸边还存在潮间带生物。
9. 海洋底栖生物名词解释汇总
深海生物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浮游、游泳和底栖三大类。浮游生物由细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甲壳动物、毛颚动物等的一些种类组成,种类和生物数量均较少。
游泳生物在深海也有不少鳗鱼,如哈氏囊咽鱼和宽咽鱼等。底栖生物深海底栖生物的生物量随水深而降低。
①微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2~40微米之间,主要生活在海底沉积物的表层。
②小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42~1000微米之间,生活在同一水域,个体数约比微型底栖生物少3个数量级。
③大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1000微米以上,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门类,如海绵、腔肠动物、星虫、曳鳃虫、肠鳃动物、螠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须腕动物,以及少量脊索动物(如海鞘)和底栖鱼类。
10. 海洋底栖生物的适应性特征
海螺身上有那么多海葵,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海螺利用它们周围的毛状结构,将海葵放置在它们的壳面上,进而逐渐向壳壁上方的地方扩展。这种情况下,海葵会形成一种防御网,保护海螺不受海洋中的天敌攻击。此外,海葵能够产生钙卡因,这种天然毒品能够防止海螺被脊椎动物等掠食者攻击。而海螺也能够帮助海葵传播它们的孢子。当海螺游动时,海葵会随之移动,这会帮助孢子分布到新的领域,让海葵得以繁殖。由此也可以得知,海螺和海葵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最后,海螺与海葵相互合作,也为整个海洋环境打造了一种美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