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海洋专家
苏纪兰,物理海洋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苏纪兰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
1935年12月,苏纪兰出生于湖南攸县。大陆解放前夕,苏纪兰随父亲去了台湾。
1957年,苏纪兰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异国生活条件的优越和事业的成功未能磨灭他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196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多年。
1971年,在夫人袁立宜的支持下,他们变卖了房子,辗转到加拿大打听回国事宜,后又向使馆多次申请回国。然而,当时大陆正处于“文革”动乱之中,苏纪兰的心愿迟迟未能实现。
1979年,苏纪兰带着一家人回归祖国,来到位于杭州的海洋二所工作,研究河口动力学及陆架动力海洋学。
1979年,回国到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
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7.1-8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机械工程系 代理讲师
1967-1974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系 助教,副教授。
1971-1972 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啸研究中心 研究员。
1974-1980 佛罗里达州立大西洋大学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1977年5月取得终身任教权)。
1979-198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访问副教授。
1981-今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1993年,杭州湾水系界面对悬浮物和污染物质迁移的影响,浙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浙江沿海(台州湾)高混浊水体动力沉积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方成果,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中日黑潮综合研究中方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西北太平洋环流及其对我国近海环流的影响,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海洋科学专家
软件工程。
就业前景跟专业是息息相关的,海洋学科目前在就业人数和平均工资方面都明显弱于软件工程。看看现在上市公司市值和从事的行业就能看出来。
目前大部分网络公司的市值是很高的,也能够开出高薪水给员工,这些公司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不小。
3. 中国海洋专家名单
潘德炉院士、滕惠忠、黄韦艮、丘仲锋4个。
潘德炉,1945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领域研究员、海洋遥感专家。
作为国家多个卫星地面应用组和需求论证组专家,滕惠忠致力于新质卫星论证和海洋遥感探测应用。
作为国家早期公派的留学生,黄韦艮下定决心,要用毕生所学助推我国 海洋遥感 事业腾飞。
卫星海洋遥感研究专家“丘仲锋”-蔚星公司南京研究院院长,入选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
4. 海洋研究专家
很好的一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是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始于2014年。培养模式是采用“4+0”国内学位,或者“2+2”拿双学位。
海洋科学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金牌专业,全国排第1,实力不会弱,澳大利亚的那个大学在澳大利亚也算很不错,海洋学也是它的优势学科,算是强强合作吧。如果你有日后国际化发展的打算,学这个专业也很不错。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698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84余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66人,“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67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师16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
5. 中国海洋学家
中国海洋大学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前身是山东海洋学院,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海洋院所,是亚洲海洋类高校的最高学府。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海洋科学、水产。
6. 中国海洋专家协会官网
青岛的协会很多。有帆船比赛项目协会。有各种汽车之友协会。
有文学艺术协会。
有美术协会。
有海洋爱好者协会。
还有许多的同乡协会。马术爱好者协会。
4s越野协会。
重机摩托车爱好者协会。
渔业协会。
315消费者协会……等 等等许多
7. 中国海洋专家的海洋梦想有哪些
意思是虽然你现在为了生活低声下气上心里充满的都是生计与生活,但是请你不要忘记你心中的理想与浪漫,表达了对梦想的一种坚持。
举个例子,其实我认为追求金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即使手上不买柴米油盐,心里也要有星辰大海,你不能忘记你最初的梦想与期待。
8. 中国海洋专家都有谁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已经结束,其中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提名13人,国家最高科技奖可是含金量非常的高啊。他们作为国家的宝贝,他们毕业于那些大学呢?
1、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1947年生。李兰娟院士,大家都很熟悉了,李兰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目前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后发展很快,从一个普通的医学院,现在已经是国内顶级医学院。
2、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
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葛昌纯,1949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物理冶金专业,1952年毕业。
西南交通大学,曾经是西南铁道学院,是隶属于原铁道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在是直属于教育部的211重点大学。
3、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
1933年生。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195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并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苏联专家的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
刘盛纲院士曾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目前德高望重,东南大学电子系曾经参与组建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目前是教育部直属的985重点大学。
4、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1936年生。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汪院士,本科在外国学习,1955年至1960年,汪品先在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于俄罗斯最牛的大学:莫斯科大学。
5、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
1939年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李德仁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武汉测绘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
武汉测绘学院就是后俩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来并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著名的985综合性大学。
6、王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1935年生。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著名核物理学家,
王大中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的校长,基本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这个好像是清华大学的行规。
7、徐至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
1938年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徐至展从复旦大学毕业,1965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
8、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941年生。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安芷生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9、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6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院士、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1983年刘中民毕业于郑州大学,胡到大连化学物理所读研。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211院校。
10、赵梓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932年生。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
1949-1950年国立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
1950-1952年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3年 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学习。
算是浙江大学,交通大学的校友
11、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
1934生。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0年,何继善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专业毕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春地质学院,后俩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并入吉林大学。
12、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43生。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9月,程国栋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工作。
13、吴祖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935年生。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
1953年秋,他赴青岛,求学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结论
这13个国家科技奖提名人,全部毕业于重点大学,最牛的是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最低的也毕业与211重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
看来想在科学界有所发展,毕业得毕业于211/985重点大学啊。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