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生活在泥盆纪的海洋动物(生活在泥盆纪的海洋动物是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19 20:28   点击:7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生活在泥盆纪的海洋动物是什么

答:是马蹄蟹,又叫鲎、“夫妻鱼”,被誉为活化石。

马蹄蟹是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动物,现存有3属4种,分布在美洲和亚洲部分沿海中。其中美洲鲎分布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另外三种分布于东亚至东南亚一带。其中东方鲎分布于日本、韩国至中国长江以南沿海。南方鲎(巨鲎)分布于泰国、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沿岸至印度孟加拉湾。圆尾鲎则分布于东南亚沿海至印度孟加拉湾。

2. 泥盆纪有什么动物

1、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隐生宙(Cryptozoic eon,现称前寒武纪 Precambrian supereon)、显生宙(Phanerozoic eon)。

2、隐生宙现在已被细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3、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4、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5、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6、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我们目前属于,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第四纪。

扩展资料:

命名由来:

一切还得从一位在佛罗伦萨当主教的解剖学教授 Nicolas Steno 说起。Steno 可以称得上全才,他不仅在解剖学上颇有造诣,还精通古生物学、结晶学和地质学。根据多年的实地考察与总结,他提出了地层学的三条基本规律的前两条:

地层叠置律:最老的沉积岩总是在地层的最底部。年轻的地层总在年老地层的上面。

地层横向延伸律:所有地层都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延伸。某处见到的地层,如果有较好的延伸就能在另一处被追踪到。

虽然他精通古生物学,但发现第三条规律古生物定年律的并不是他,不然现在就不叫 Smith 地层,而是 Steno 地层了。没错,提出古生物定年律的是英国的地质学家 William Smith。Smith 当学徒的时候是搞大地测量的。学成之后,正赶上英国开采煤矿的热潮,运煤需要开凿运河。此后的六年,他就负责一个运河工程的测量和监工。

新挖的河道两侧是绝佳的露头,让 Smith 阅面无数。通过这些露头剖面的观察,Smith 找到了识别它们的特殊标志——化石。不管岩性如何变化,动物化石在岩石露头上出现的顺序是不变的。以化石为指南,Smith 在 1815 年出版了一张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图。一年后,发表了《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的论文。地层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

参考资料:

3. 泥盆纪陆地上有生物吗

就无脊椎动物而言,志留纪有许多独特之处。最常见的化石包括笔石、腕足类、珊瑚等 。笔石以单笔石类为主,如单笔石(Monoraptus)、弓笔石(Cyrtoraptus)、锯笔石(Pristioraptus)和耙笔石(Rastrites)等,它们是志留纪海洋漂浮生态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生物。早期并有自奥陶纪上延的双笔石类的代表,如双笔石(Di-ploraptus)和栅笔石(Climacoraptus)等。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同一物种可以在世界上许多洲发现。根据笔石演化的阶段特征及特殊类型的地质历程,在地层对比中有独特的价值。志留纪分统分阶的界线确定主要依赖于笔石带。

腕足动物的数量相当多,在浅海平底底栖生物中常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志留纪时代被誉为腕足类的壮年期。通常个体较大、铰合线短、发育匙形台和腕器官的五房贝族是最具特征的一类代表,它们始见于晚奥陶世,到志留纪达于鼎盛。具腕螺、铰合线较长的石燕族,始见于志留纪最早期,它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谜。具腕螺、铰合线短的无洞贝族和无窗贝族自奥陶纪延续上来之后,一直稳定发展。在奥陶纪达于极盛的正形贝和扭月贝两大族,到志留纪明显衰落。

珊瑚和层孔虫也是志留纪较繁盛的两个门类,常见于生物礁、生物丘和生物层中。志留纪的珊瑚包括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数量和属种类型繁多,至泥盆纪达于鼎盛。层孔虫的最盛期也在泥盆纪,所以志留纪是它们的准备期。这些生物都是今日海洋中早已灭绝了的,它们营固着底栖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但其幼虫阶段可以浮游,又使其有可能广泛分布在合适的环境中。

腹足类和双壳类到志留纪仍继续缓缓地发展。它们在整个古生代,无论在丰度还是分异度上,都不如腕足类。腹足类和双壳类在今日海洋中占着优势,所以研究它们的生态及其生活环境,对于认识远古时期的这两个门类有重要的意义。

与奥陶纪相比,志留纪头足类中的鹦鹉螺明显减少,如奥陶纪常见的内角石类至志留纪时绝灭了,没有新的大类在志留纪中出现。中国南方下志留统顶部的秀山组盛产以四川角石(Sichunocers)为代表的鹦鹉螺化石,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分异度上,都不及奥陶纪。

海百合类是志留纪发育最成功的一种棘皮动物,在中国兰多维利世地层中常见的花瓣海百合(Petlocrin-us)和螺旋海百合(Spirocrinus)都是常见代表。它们的个体形状,与现代海洋中的相比,差别很大。志留纪海林檎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的比较相似。

在节肢动物中,曾称霸于寒武纪的三叶虫,经过奥陶纪一度繁盛之后,到志留纪明显衰落。在局部地区和层段,地方性分子仍常见,并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中国华南常见的王冠虫(Coronocephlus)、霸王虫(Se-nticucullus)等就是例证。介形虫与三叶虫相比,远处于劣势,但局部可以相当丰富。在兰多维利世晚期到普里道利世,介形虫还是有用的标准化石。板足鲎类(Eu-rypterids)是志留纪无脊椎动物中最重要的食肉类代表。它们能游泳。初现 于奥陶纪,它们最强烈的生态冲击是在志留纪和泥盆纪。与头足类中的菊石族不同,板足鲎类不仅见于海洋中,也到半咸水甚至淡水中生活。

牙形石在志留纪仍稳定发展它演化快、分布广,成为继笔石之后,对比志留纪地层的又一重要的化石。几丁虫(Chitinozo)在某些类型的沉积中也相当丰富,它个体很小,呈黑色,状如瓶颈、棍棒或小球。它的地层意义亦在增长。 志留纪的鱼化石是保存好而可靠的最早鱼类记录,但比较原始,数量不多。中国志留纪的鱼化石相对地较多,最早的代表见于兰多维利世的晚期。

志留纪地层中具有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记录。志留纪后期出现大面积海退,半陆生的裸蕨类植物进一步繁育。

4. 在泥里生活的动物

水产动物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了鱼、虾、蟹、贝、海兽等类。鱼类有鲢鱼、鳙鱼、鲤鱼、带鱼、鲅鱼等,虾类有龙虾、基围虾、皮虾、青虾等;蟹类有梭子蟹、青蟹、圆趾蟹、巨螯蟹等;贝类包括白蚬子、麻蚬子、海蛎、夏夷贝、田螺等;海兽有海豹、海象、海狮、海狗等。

一、鱼类

1、鲢鱼

鲢鱼是鲤形目,鲤科,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性急躁,善跳跃。

2、鳙鱼

鳙鱼是淡水鱼的一种,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生长在淡水湖泊、水库、河流、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

3、鲤鱼

鲤鱼是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平时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4、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肥带、裙带、牙带鱼、油带等,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尾巴呈黑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全长1米左右,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

5、鲅鱼

鲅鱼学名“蓝点马鲛”,其体态光滑娇美,呈纺锤形,一般体长0.3-0.5米,最长可达1米,腹部为银灰色,背部为蓝黑色,布满蓝色斑点,习惯于紧贴水面浮游,尾鳍与背鳍通常露出来,我国的黄海、东渤海、海以及朝鲜近海是其主要分布地,是鱼类水产烹饪原料。

二、虾类

1、龙虾

龙虾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重0.5公斤上下,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

2、基围虾

基围虾俗称沙虾、泥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沿

5. 生活在泥盆纪的海洋动物是什么动物

不是

含肺鱼是生活在泥盆纪的海洋中,体长达5米,重达2吨,是当时海洋中的巨无霸,鱼鳍相当发达,有强健的肌肉,可以爬上近岸捕食陆地生物与两栖动物,已经灭绝的。

肺鱼现存各类不多,一般体长在50-100cm,鱼鳍退化严重,虽然也比较凶狠,但明显不是一种东西。

6. 生活在淤泥里的动物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有三类:

  (1)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形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运动速度达3 μm/s,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

  (2)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类的运行速度达15~300μm/s;

  (3)纤毛类。原生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种,游泳型包括草履虫属、肾形虫属、斜管虫属等;固着型常见的有钟虫属、累枝虫属、楯纤虫属等。纤毛类运动速度较快,可达200~1 000 μm/s。

7. 生活在泥里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

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8. 生活在泥里的鱼叫什么

泥鳅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9. 泥盆纪出现的生物

泥盆纪之后是石炭纪。

石炭纪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石炭纪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