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中捕捉浮游生物(浮游类海洋生物)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19 17:13   点击:26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浮游类海洋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 浮游生物(plankton),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

形态特征

浮游生物体型细小,大多数用肉眼看不见,悬浮在水层中且游动能力很差,主要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生物,称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按其生活方式而划分的一类生物群体,并非按物种划分。

2. 浮游类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底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充满了各种神秘而独特的生物。其中一些常见的海底虫子包括:

1. 海绵虫:海绵虫是一类多孔性生物,它们以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海绵虫是海洋中最早出现的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2. 海葵虫:海葵虫是一类寄生虫,它们寄生在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上。它们通过触手吸取宿主的营养,同时也为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提供庇护所。

3. 海星:海星是一类有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移动方式。海星以底栖生物和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同时也是海底生态系统的重要清道夫。

4. 螃蟹:海底螃蟹种类繁多,包括寄居蟹、岩蟹等。它们以底栖动物和海藻为食,是海底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5. 海胆:海胆是一类椭圆形的棘皮动物,它们具有坚硬的外壳和许多尖刺。海胆以海藻和浮游生物为食,同时也是珊瑚礁的重要食物之一。

以上只是海底虫子的一小部分,海底还有更多种类的虫子,它们都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海洋浮游生物有哪些

海洋藻类是指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无胚的叶状体海洋孢子植物。简称海藻。特点: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功能。虽然有的海藻在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茎、叶的构造,但在基本构造和功能上有着本质区别。

生态类型根据生活方式可以分成 5种生态类型:

①浮游生活,如单细胞和群体的甲藻、 黄藻、 金藻、硅藻等门的多数藻类 (见海洋浮游生物)。

②漂浮生活,如漂浮马尾藻(Sargassum natans)藻体全无固着器,营断枝繁殖,在大西洋上形成大型的漂流藻区,成为闻名的马尾藻海。

③底栖生活, 如石莼、海带、紫菜,体基部有固着器,营定生生活,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

④寄生生活,如菜花藻(Janczewskia ramiformis)寄生于别的藻体上。

⑤共生生活,如红藻门的角网藻(Ceratodictyon spongiosum)是红藻与海绵动物的共生体;一些蓝藻、绿藻和子囊菌类或担子菌类共生,成为复合的有机体──地衣。

浮游和漂浮海藻生长在近岸或大洋的表层中,底栖海藻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在温带,潮间带是海藻生长繁茂的场所;在热带,许多海藻都生长在潮下带;在两极海域,海藻则只见于潮下带。

4. 海洋浮游生物主要组成

海洋浮游病毒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噬菌体(bacteriphage,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 、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海洋病毒是海洋环境超显微的、仅含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专业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形态一类微生物他们能够通过细菌滤器,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5. 浮游类海洋生物论文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6.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一、浮游动物:浮游生物多种多样,特别是动物,几乎可以见到全部动物类群: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它们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如: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

二、浮游植物:属于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蓝藻居多,还有不少附着在悬浮物上的细菌。如: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一般浮游生物是小型的。从形态上看,浮游生物为适应浮游,体表常有复杂的突起,或在体内贮存着大量的水、油滴、脂肪和气体等。

7. 浮游类海洋生物排名

1、石蜐——佛手蚶

石蜐,分布于东海、南海沿岸。具有利小便,消痞块之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癖积,水肿,胀满。

2、甘鲷——马头鱼

马头鱼可用于美容瘦身、软化血管、排肠毒,利用延绳钓、底拖网渔法及船钓均可捕获。冰藏或冻藏,生鲜出售,为高价的食用鱼,肉质柔嫩鲜美。

3、大黄鱼——大黄花鱼

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4、黄姑鱼——划鱼

黄花鱼与黄姑鱼虽然只一字之差,但是味道相差很大。黄花鱼鱼味鲜美,肉嫩滑且肉质呈蒜瓣状,而黄姑鱼则肉质较松粗,鲜美嫩滑程度不及黄花鱼。

5、白姑鱼

白姑鱼为石首鱼科白姑鱼属的鱼类,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

6、海蜇

海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7、乌贼——花枝、墨鱼

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与鱿鱼和章鱼一样属海洋软体动物。

8、鱿鱼

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9、章鱼——八爪鱼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

10、香螺——响螺

栖息于潮下带较深砂泥质海底,海底拖网常采到。肉食性或腐食性,喜食底栖性贝类或死亡的鱼类。

8. 海洋浮游生物的作用与意义

海洋卫星的用途主要包括:

 

  (1)是为海洋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海洋卫星一方面可为EEZ划界的外交谈判提供海洋环境和资源信息,尤其是那些调查船及飞机难以进入的敏感海域;

 

  (2)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该海域是全世界38%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我国深受其害,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超过100亿元。1997年的“9711”特大风暴袭击浙江沿海,仅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

 

  (3)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油气、海洋渔业和海岸带资源。中国40多个近海渔场普遍出现衰竭现象,迫切需要发展远洋渔业。全球渔场信息困乏制约了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9. 海洋浮游生物的种类

随水流而漂动,与浮游植物一起构成浮游生物。几乎是所有海洋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从单细胞的放射虫和有孔虫到鲱、蟹和龙虾的卵或幼虫,都可见於浮游动物中。

终生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和桡足类)以浮游生物的形式度过全部生命,暂时性浮游生物或季节浮游生物(如幼海星、蛤、蠕虫和其他底栖生物)在变成成体而进入栖息场所以前,以浮游生物形式生活和摄食。

10. 海洋浮游生物的主要成分

不会含有碘,海藻中的碘是水溶性的,在提取海藻提取物时已被去掉

11. 浮游类海洋生物图片

浮游动物是漂浮的或游泳能力很弱的小型动物。浮游动物随水流而漂动,与浮游植物一起构成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几乎是所有海洋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从单细胞的放射虫和有孔虫到鲱、蟹和龙虾的卵或幼虫,都可见于浮游动物中。终生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和桡足类)以浮游生物的形式度过全部生命,暂时性浮游生物或季节浮游生物(如幼海星、蛤、蠕虫和其他底栖生物)在变成成体而进入栖息场所以前,以浮游生物形式生活和摄食。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