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代海洋的动物叫什么(古代海洋别称)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18 20:47   点击:13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古代海洋别称

洋、大洋、汪洋、沧海、碧波、北冥。

古代里,是没有海洋这个词的,在我国古代通常根据水域距离陆地大小形容海洋。

大海”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曾经是方向的代名词,古书中有“四海犹四方”的说法。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海是天下的尽头,所以可成为方向的名称。古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空间概念,答案可以从古人对于“海”字的声训中求得:“海者,晦也。

古代对大海的称呼有以下几点:

1、陆地边上的叫做:海、大海;

2、按照水域的大小有 :流、溪、川、河、江、泽、湖、海、洋、沧海、汪洋。

海古代叫溟,江指的是长江,河指的是黄河。庄子《逍遥游》里面有北溟有鱼 就是指的北海。在古代河都叫水,如汉江叫汉水,淮河叫淮水。河水指的是黄河,简称河,江水是长江,简称江。

2. 古代形容海洋

风平波息 风平浪静 河清海晏 河溓海晏 碧海青天 海不扬波 河海清宴 海阔天空 河溓海夷 浩如烟海 波谲云诡 波涛汹涌 风平波息 海不波溢 骇浪惊涛 骏波虎浪 萍踪浪迹 随波逐浪 随波逐流 推波助澜 汹涌彭湃 汹涌澎湃 汹涌淜湃 云谲波诡 一望无涯 桑田沧海 茫茫大海 曾经沧海

3. 古代海洋别称叫什么

大洋

汪洋

沧海

碧波

海还有专门的字代指:“冥(míng):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又指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南冥。亦作“ 南溟 ”。南方大海。《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康有为 《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独运南溟指白日,鼋鼉吹浪渡沧洲。”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也指蓝色的海洋。也指青天。天色蓝若海,故称。出处《海内十洲记》:“ 扶桑 在 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 碧海 。海广狭浩汗,与 东海 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宋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词:“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4. 古代海洋的别称

海的别称又为:天牝、天池、溟涨、重溟、巨壑、大壑、 水王、水宗、东洋、朝夕池 。

古代里, 是没有海洋这个词的,在我国古代通常根据水域距离陆地大小形容海洋。

1、陆地边上的叫做海、大海;

2、 海的纵深叫做洋、汪洋;

按照水域的大小,有 ::流、 溪、 川 、河 、江 、泽 、湖、 海 洋、 沧海、 汪洋 。

5. 海洋在古代怎么说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

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

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

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于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于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尸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 “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

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

“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关于对台湾的不同称呼,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无论以上名称有何意义,那无关紧要,因为名从主人,中国人为自己的土地起名无可非议。对中国的任何一块领土,只要中国人承认、接受和使用,什么名字都可以。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还有一批人,常常以“福摩萨”来称呼台湾,这一名字来源于殖民时代。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经过台湾海峡时,望着景色秀丽的宝岛,情不自禁地叫起“Iiha Formosa”(福摩萨)。此名为后来西方国家所沿用,因为它的殖民色彩,中国人理所当然的予以拒绝。

6. 古代的海洋

是明朝:郑河巡海制记载

7. 古代对海洋的称呼

海洋的划分我们常说的海洋,是人们的习惯性称谓,它作为一个统称,其主体是海水,同时还包括海里的生物、临近海面的大气、围绕海洋边缘的海岸以及海底等。同时,海和洋也是有区别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洋”犹如地球水域的躯体,是海洋的中心部分;而“海”则是肢体,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与陆地相连。海与洋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洋和海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面积、水深、潮汐系统、受陆地影响程度以及沉积物。洋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水深一般在2,000~3,000米以上,最深达10,000多米。水文要素如温度、盐度等不受大陆影响,水色多为蓝色,透明度较大。洋一般都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其沉积物多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黏土等海相沉积物。海作为洋的边缘部分,它紧靠陆地,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米以下,与洋相比,它面积较小,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水温和盐度受大陆影响较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淡水流入少、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海区,盐度较高;在有大量河水流入、蒸发量较小、降水丰富的海区,盐度较低。海一般没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洋流系统。海底沉积物多为砂、泥沙、淤泥等陆相沉积物。按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海可以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是水流交换通畅的海,被称为边缘海,如阿拉伯海,日本海以及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等。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的海被称为内海,如红海、黑海以及我国的渤海等。处于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是陆间海,如欧亚非大陆之间的地中海和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四大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占49.8%,大西洋占26%,印度洋占20%,北冰洋占4.2%。太平洋占世界海洋面积的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合起来占一半。四大洋分布情况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东西最宽19,900千米,南北最宽15,900千米。北有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有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巽它海峡和龙目海峡,东南印度洋海丘、托莱斯海峡和帝汶海等沟通印度洋。太平洋是最深的大洋。平均水深为4,028米,最大深度在马里亚纳海沟,水深为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2,370万立方千米,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是岛屿和边缘海最多的大洋,有岛屿1万多个,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其西部和中部。东部海岸线平直,陆架狭窄;西海岸分布着岛屿,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陆架宽广。“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据资料记载,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不约而同地把这一海域取名为“太平洋”。但太平洋并不太平,它是世界大洋中发生地震、火山喷发最频繁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其面积是太平洋的一半稍多一点。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东西窄,因此,大西洋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该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因位于亚洲印度半岛南面,故名印度洋。印度洋北边封闭,南边开阔,其北部海岸线曲折,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印度洋底有复杂的地貌景色:比如“人”字形大洋中脊,特殊的东经90度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由于印度洋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故被冠以“热带海洋”的名称。由于印度洋与亚洲大陆的交互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欧和北美洲之间,故有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其面积最小,水深最浅,常年覆盖冰层,是最寒冷的大洋;它海岸线曲折,具有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北冰洋有两大奇观,第一大奇观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全天是漫漫长夜,而另一半则只有白昼而无黑夜,从而形成北冰洋上的一年仿佛只是一天的神仙境界;第二大奇观是北冰洋可常见的极光现象,变幻无穷、绚丽夺目。从海洋学而不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一般把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域。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大陆分隔开的大洋。由于南极洲有2~2.5千米厚的冰覆盖,致使陆架深而窄,陆坡陡峭,洋底很深。它具有独特的潮波系统和环流系统,既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又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南极洋流是世界上最长的洋流,总长21,000千米,流量为每秒1亿3千万立方米,等于全世界所有河流流量总和的100倍。海峡和海湾1.海峡海峡是位于两个大陆或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或者岛屿与岛屿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它是由海水通过地峡的裂缝经长期侵蚀,或海水淹没下沉的陆地低凹处而形成。海峡一般水较深,水流急且多涡流。海峡内的海水温度、盐度、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变化较大,其底质多为坚硬的岩石或沙砾,较少细小的沉积物。海峡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们有的沟通两海(如台湾海峡沟通东海与南海),有的沟通两洋(如麦哲伦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有的沟通海和洋(如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全世界共有上千个海峡,其中著名的约有50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位于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长达1670千米。因它又宽又深,可通巨轮,因此成为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头戴两项“世界之最”桂冠的海峡是位于南美大陆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最深处达5248米,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南北宽达9704米,成为世界各地通向南极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英格兰与法国之间,日通行船只在5000艘左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出口。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源源不断地将石油运往欧美各国,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人们称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白令海峡则身兼多职,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两大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楚克奇半岛)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白令海峡的中央通过。我国的海峡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台湾海峡、渤海海峡和琼州海峡。台湾海峡:位于我国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沟通东海和南海,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80千米,为我国最长的海峡。因它濒临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故称它为台湾海峡。台湾海峡纵贯我国东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黄、东海南下,必须经过这里,俗称我国的“海上走廊”。渤海海峡:位于黄海和渤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是渤海内外海运交通的唯一通道。海峡宽约90千米,向东连接黄海,向西连接渤海,是联系黄海和渤海的咽喉要道。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之间,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宽度20~40千米不等,平均宽度为29.5千米。琼州海峡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呈东西向延伸,是东南沿海进入北部湾的海上要冲。2.海湾海或洋伸入陆地,深度逐渐变浅形成明显水区的海域称为海湾。通常三面为陆,一面为海,呈“U”形及圆弧形等,可与其主体部分进行自由的水体交换。其深入大陆的最远处称为湾顶,与外海相通的地方称湾口,湾口两岸海角间的连线为海湾与外海的分界线。海湾由于特定的地形条件,即它的深度和宽度向陆地逐渐变小,其水文状况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潮差较大。例如,北美洲的芬迪湾,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海湾由于两侧岸线的遮挡,在湾内形成波影区,使波浪、潮汐的能量辐散、降低,风浪扰动小,水体平静,易于泥沙堆积。沉积物在湾顶沉积而形成海滩。当运移沉积物的能量不足时,在湾口、湾中形成的“拦湾坝”,分别称为“湾口坝”、“湾中坝”。台湾海峡海湾地处陆地边缘,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区域。过去,人们在海湾捕鱼、航海,今天,它是现代海洋开发的基地。大的海湾,可以进行海洋的综合开发;较小的海湾,人们则根据其资源优势来从事不同类型的海洋开发活动。例如,水深浪小的海湾,适宜于船只停泊,成为海港;油气资源丰富的地方,适宜成为石油开采的海湾;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海湾,适合发展海滨旅游;地势平坦、潮汐带辽阔的海湾,适宜进行滩涂养殖。随着现代海洋开发的迅速兴起和陆地上工业区向海岸带迁移,沿岸海区污染日益严重,海湾因其自然条件而首当其冲,成为最容易污染的地方。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湾的同时,保护海湾环境已刻不容缓。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海湾甚多,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沿岸,其中较大的有240多个。有些海湾,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波斯湾等,实质上是海。中国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大体而言,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海湾有150余个。中国海湾的特征是:杭州湾以北,以平原性海湾为主,数量少,规模面积大,开阔壮观,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海州湾等;而杭州湾以南,多为山地丘陵基岩性海湾,数量多,范围小,狭长而海岸曲折,如三门湾、罗源湾、钦州湾等。杭州湾 杭州湾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喇叭形海湾。杭州湾的形成与长江三角洲的伸展和宁绍平原的成陆密切相关。泥沙以海域来沙为主,其中长江来沙对杭州湾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物质以颗粒匀细的细粉砂为主,极为松散,抗冲能力小。冰后期海侵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南沙嘴曾伸展到王盘山。公元3~4世纪后,由于长江流域山地大量开发,固体径流增多,三角洲迅速向东发展,湾口东移。湾口地形改变使外海潮流更加受到约束,促进潮流强度增加,从而又引起湾内地形的改变。目前,杭州湾湾口宽达100千米,自口外向口内渐窄,到澉浦仅为20千米。湾底形态自湾口至乍浦地势平坦,从乍浦起,以0.1‰~2‰的坡度向西抬升,在钱塘江河口段形成巨大的沙坎。湾底的地貌形态和海湾的喇叭形特征,使这里常出现涌潮或暴涨潮。杭州湾以海宁潮(钱塘潮)著称,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历史上最大潮差曾达8.93米(澉浦)。湾外为舟山群岛。3.海平面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海涌或其他扰动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时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其高度是利用人工水尺和验潮仪长期观测而得。一般地,各个国家都采用一个平均海水面作为统一的高程基准面,由此高程基准面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为国家高程系。1985年前,我国采用以1950—1956年青岛验潮站测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年开始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1952—1979年青岛验潮站测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海平面其实并不平,其原因有二。一是涨潮、落潮、风暴和气压高低等因素,使海面始终不能归于平静;二是各个地方海底地形的差异。一般来说,海底是山脉的地区,海面就比其他海域高一些;而海底是一个盆地的地区,海面就比其他海域要低一些。比如,同是大西洋海域,波多黎各海下是一片凹地,因而这一地区的海面就比周围地区明显要低;而巴西东部由于海下有一座3500米的海岭,所以这里的海面就比周围其他地区要高。但是,因为海平面凹凸的变化在1000千米以上的广泛范围内逐渐变化,所以不容易被航海者察觉。海平面高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海水量、水圈运动、地壳运动和地球形态变化的综合反映,是地球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变动不仅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短期的变动,如日变动、季节性变动、年变动和偶发性变动等,主要与波浪、潮汐、大气压、海水温度、盐度、风暴、海啸等因素有关,其升降幅度小,一般是局部的;长期的变动,即地质历史期间的海平面变动,其变动幅度大,区域广,甚至是全球性地引起沧海桑田的转换。因此研究海平面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研究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探索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是极为重要的。

8. 古代海洋别称有哪些

古代人把大海叫做泽。海”曾经是方向的代名词,古书中有“四海犹四方”的说法。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海是天下的尽头,所以可成为方向的名称。

古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空间概念,答案可以从古人对于“海”字的声训中求得:“海者,晦也。“海者,晦暗无知也。”

古人声训,意在揭示词语的得名因由。所以以“晦”释“海”,实际表明了这样一种历史事实:由于缺乏航海能力,先民面对茫无际涯的大海,唯有望洋兴叹而不得知其详,更不了解大海之外另有新大陆,所以便将它视为天下的尽头了。 扩展资料:华夏先民以为自己所居的黄河流域中原一带为天下的中心,故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

而中国四周的异族则被认为处于大地周边,因为他们近于海,所以也被称之为“海”,古书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的说法。

这样一来,“海”就很自然成了“中国”的界限;“海内”、“海外”等一系列词语,实际上都是古人透过其有色眼镜来看“海”的观感表述。

锁相匹配,无竟多个。 海又被称为“大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通常大型内陆盐湖、没有与海洋连通的大型咸水湖泊如里海、加利利海是“海”。海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

9. 海洋雅称

答:海洋动物别称是海鲜

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海洋动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

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 吨的鲸类。从海面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10. 古代海洋叫什么

西方古代物理学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物理学思想极其丰富,但由于所处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她的文化对西方世界影响甚微,西方人习慣于把中国文化称为东方神秘主义。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就截然不同了,由于他们所处开放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业往来,营造了温和相溶的文化氛围,使他们的哲学思想不断地向语言不同的国家渗透,希腊以她那独特的理性思维和举世瞩目的哲学成就,对全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希腊的奇迹和精神

在古代世界所有的民族中,少有像希腊人那样对近代世界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他们光辉的哲学成就与他们内涵丰富的气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热爱自由,不肯屈服于暴君;他们创立的民主体制年轻而富有活力;他们热爱生活,天性乐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他们欢乐生活的写照;他们崇尚理性和智慧,热爱真理,对求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忱。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丹皮尔(W.C.Dampier)在他的《科学史》中曾说:“从古希腊神话的神身上,我们得到了一种从别处得不到的对于希腊人的气质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虽然也虚伪、自负、或许还放荡不羁,但是却有美的感受,,生活乐天,对人热情,充分表现出他们是一个勇敢善战,生气勃勃,胸怀坦荡的战胜的民族,这个民族具有异常聪颖的禀赋,生長在风光明媚的国土上,这里有酒桨般深暗的海水,把全世界的商品和知识带到他们的门口,气候对他们堡垒式的家园也非常适宜,还有大量的奴隶使生活富裕,有闲暇来发展最高度哲学、艺术和文学。”

希腊人开启了西方哲学也开启了科学;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希腊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许多学科的鼻祖。在这些光辉灿烂的群星中,有最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巴门尼德(Parmenider)、芝诺(Zeno)、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留基伯(Leucippus)、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波赛东尼奥(Poseidonius)。有人文哲学家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高尔吉亚(Gorgias)、苏格拉底(Socrates),有体系哲学家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伊壁鸠鲁(Epicurus)。有天文学家默冬(Meton)、欧多克斯(Eudoxus)、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希帕克斯(Hipparchus)、托勒密(Ptolemy),有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欧几里得(Euclid)、阿波罗尼(Apollonius)、康农(Conon)、阿契塔(Archytas)、刁番提(Diophantus),阿基米德(Archimedes),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盖伦(Galen)、塞尔苏斯(Celsus Aulus Cornelius),有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毕特阿斯(Pytheas)。这些天才人物不仅在一个领域做出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而且在许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像亚里士多德,几乎在每一个知识领域都发表了他卓越的见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希腊科学是近代科学的真正先驱,几乎在每一领域、每一问题上,希腊人都留下了思考,都是近代科学的一代宗师。任何一个时代出现这么多天才的人物,它都称得上是伟大的时代,但说希腊时代是伟大的时代还远远不够。在地中海域这样一个狭小的地方,在周边都处在无边的黑暗之中的时候,希腊人不仅在科学、哲学和艺术上作出了伟大的成就,而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真正的现代科学精神,这才是奇迹所在。

科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后出台的一类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最高层次和最为独特的成就。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某些高尚卓越的气质、风格、意志、态度和修养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总和。科学精神的内容包括求真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所谓理性精神,常常表现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具有坚持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信念;具有坚持自然规律是可认识的信念;在认识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具有刻意追求秩序、和谐、严格、精致和完备的审美价值的观念,等等。而科学的理性精神,正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的首创。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在表面上看来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着自然秩序的法则,即能为人类理性所探明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这种观念就是科学理性精神的开端。根据这种精神,科学家对自然界不是仅仅单纯地观察和收集资料,而是还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出有关的系统知识。于是,古希腊数学家将古埃及人的土地测量的实践经验归纳为具有逻辑性的、相关的、系统的几何学。古希腊的天文学家运用古巴比伦的祭司收集的星象资料从事天文学研究,探究天体运行的内在规律。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创造出辉煌的理论成果。这个实践和成果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理性意识。古希腊哲学家进一步强烈地认识到,当个人将自己的生活同按照理性认识所达到的客观标准协调一致时,即当理性成为人们行为稳定的、指导性的信念时,人就能达到个人品德的完善。他们希望所有的人类信仰及行为都要服从于明晰的理性之光,把人的伦理道德从强权、传统、教条、迷信及神话传统中解放出来。由此铸成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并从此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在近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感。”

第二节 古希腊时代的物质观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理性追求是希腊文明的重要精神。希腊人从沉思和领悟中追寻人类生活中所可获得的最平凡的幸福。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前470~前 380)曾说:“我宁愿(在几何学上)发现一项证明,而不要波斯的王座。”在希腊的科学、哲学等著作中,我们到处可以呼吸到一种宁静的沉思的空气。希腊人对自然界进行彻底地反思和怀疑,上天入地地追寻事物的终极真理;并在似乎杂乱无章的世界中发现了规律,且提出各种关于规律的假定;然后让这些假定的所有细节在所有的层次上经受自己和别人的置疑,以考验这个假定是否是“真”。这种彻底求真的精神终于孕育出了西方科学。直至近代,人类从没有像希腊人那样精密而又充满热情地研究自然界。

一、关于物质本原的思考

泰勒斯(Thales,前640~前 550),是希腊古典时代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出生于希腊的殖民地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米利都发达的工商业和航海业,使其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且成为希腊哲学的发源地。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i,前484~前420)说道:“米利都是海上的霸主。”泰勒斯就在这个米利都城创立了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

在泰勒斯时代,希腊人生活在海边,天天与水打交道,他们也许注意到了太阳使水蒸发成汽,雾从海面升起凝聚成云,然而又变成雨落回大海这种自然现象,泰勒斯从而提出了世界生于水的命题。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统一的来源——水,水是构成和派生万物的根源和始基。今天看来,这种看法是相当粗糙和肤浅的,可在那个时代却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这表明,人们已开始努力去探寻万事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而泰勒斯则认为地球就漂在水上。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当然,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有些武断的。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前611~前547)认为,世界本原不可能是水,他认为一切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为一无形的质体。他将这看不到的物质称为“无极”,是无限的意思。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米尼(Anaximanas,前585~前528)认为,空气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他假设通过压缩,空气会变为水,最终还会成为土。他是明确区分行星(如火星和金星)和恒星的第一个希腊人。他还认为彩虹并不是女神,而是一种自然现象。阿那克西米尼的弟子阿那克萨哥拉,作为最后一个移居雅典的爱奥尼亚人;他把这种传统带到了雅典。他认为宇宙的起源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无数“种子”受到笼统的神的作用后变成的,这些种子也就是当时留基伯(Leucippus,前490~?)所假设存在的原子。阿那克萨哥拉的结论是:天和地是由相同材料构成。由于在公元前468年有一颗石陨星坠于爱琴海北岸。这可能有助于他得出这一结论。他认为恒星和行星都是燃烧着的岩石,太阳是相当于伯罗奔尼撤半岛这样大小的一块炽热岩石。至于月亮,他认为是与地球相仿的天体,甚至很可能有人居住在那里。

赫拉克立特(Heraclitus,前540~前475)基本上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他认为物质本原归于火。赫拉克立特指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世界没有开端,没有终结,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从统一的本质中产生出事物和现象的多样性:“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一样。”

齐诺弗尼斯(Xenophanes,前570~前480)也出生于爱奥尼亚,成年后到南意大利追随他的导师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但他的观点不像他的导师那样神秘;他根据有时在山顶上发现贝壳这一事实推测,山岳原来一定被海水覆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上升到今天的高度;他主张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土”。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3~前433)揉合了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齐诺弗尼斯等人提出的水、火、气、土四种本原的见解,他认为,不能用单一的物质做万物的本原,应将这四种物质一同做万物本原。这样共有四种“元素”,即水、气、火、土,其中土、水、气代表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火则代表颜色和温度等;其它一切事物都由这些物质的不同组合和排列构成。当元素在力的作用下分裂并以新的排列重新组合时,物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接受了恩培多克勒的四大元素说;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冷、热、湿和干是更基本的“性质”,四元素是这四种性质两两组合而成的物质本原,湿与冷组合成水,湿与热组合成气,干与冷组合成土,干与热组合成火。这样,与恩培多克勒的学说不同,四元素不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如加热水时,水中的冷为热所替代,水就变成气了。亚里士多德同意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认为天地是受两个不同体系的自然规律支配的,地球上的一切东西都是可变的,污染的;而天上的一切是永恒的,不变的。地球上的四个元素各有其归宿,而运动就是要达到其归宿所作的一种努力。土居中心,水在其上,空气又在水之上,火则在地球上一切物质的最高处。而天上的一切天体是由第五种元素“以太”组成的。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数的和谐性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60年~前480年)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生于爱琴海旁的萨摩斯,萨摩斯与米利都隔海相望。年轻时毕达哥拉斯在东方广泛旅行,他曾在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指导下进行过学习和研究。在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影响下,毕达哥拉斯热衷于探讨万物本原问题。他把整个宇宙看作是有生命的,从对立中去寻找世界演化的动力。毕达哥拉斯摒弃了东方希腊传统的唯理性,创立了一种以秘密、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为标志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的基本主张是: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不存在绝对意义的新东西。他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数学”这个词也是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采用的;他们在数学上研究发现的深度和广度在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亚里士多德也说:“他们把全部时间用在这种研究上,进而认为数学的始基就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在天文学上,他们也进行了一些天才的猜测;如月亮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启明星(Phosnhoru)和长庚星(Hesperu)是同一颗星等。他首先指出地球呈球状。他还是第一个指出太阳、月亮和各行星不参与恒星的统一运动、而有它们各自的轨道,直到二千一百年后开普勒才推翻了这些见解。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讨过程中,抽象思维能力是逐步提高和发展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先哲基础上,以别开生面的方式,不再只把“水”、“气”、“火”、“土”等特殊的东西当作事物的本质,而是把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理解为事物的本质,他第一个开始思索世界的同一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他把作为事物规定性的数提升到世界本原的地位,“数”在此不同于水、气、火、土之类单纯的直接的具体物质形态,从而达到比前人更抽象更具哲学思辨的理论高度。数的特征是内在于音阶,内在于天体,内在于许多其它事物的。而事物是由于摹仿数而存在。数既是存在物的质料因,又是存在物的形式因。数先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界,先于种种自然的事物,“数”、“对立”、“一”是万物本原,这三者并非平行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前者意味“数”是万物的本原,后两者又是对“数”的进一步解说。于是“数的元素和本原,也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而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与其后哲学家纯粹用理念、存在等心灵、观念来追寻世界本原,又更具现实物质基础。既然万物产生于“数”,数具有和谐的性质,那么万物亦具有和谐或趋向和谐的性质,世界统一是由于万物之间数量关系的和谐比例。毕达哥拉斯把已存在于生产、技艺领域内的和谐观念,提炼概括加以升华,使之成为一种哲学范畴,也即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核心观念。首先让我们看看毕达哥拉斯的“天体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在音乐的研究中,发现音程间一定数的比例构成美的和音。他还研究了建筑、雕刻等造型艺术中什么样的比例才能产生美的效果,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定理;继而将此思想运用到天体上,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存在着和谐,宇宙的秩序是以那种绝对的数的和谐为根据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特别重视数学、讲究数学传统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是万物之本原”为纲,以“数的和谐性”为核心,进行哲学思辨与探索自然。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提出了简单性、和谐性及美的原则,认为天体星球间有一定数目比例关系,这种关系造就了一种天体的和谐.这种和谐使苍穹无限的宇宙星空,处于一种纷繁而不乱,多变而有序的永恒的运动之中,它很像一支气势雄伟又娓娓动听的交响乐,发出一种美妙而和谐的音响.各行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像琴弦的弦长一样成比例,从而奏出美妙的“天体音乐”.恩格斯曾评价说:“就像数服从于特定的规律那样,宇宙也是如此.于是宇宙的规律性第一次被说出来了.人们认为把音乐的音谐归结为数学的比例的是毕达哥拉斯”,几千年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简单、和谐、完美”的思想成为后来宇宙规律性一次又一次被更清晰、更准确地说出来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对后人的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成为今天我们值得回味和传承的人类精神的火花。

三、古希腊的原子论思想

在意大利南部以巴门尼德(Parmenider,约前540~前470)为首的爱利亚学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超感觉世界的思想,他们把“数”的概念代之以纯“存在”。巴门尼德(Parmenider,约前540~前470)首先提出物质组成最基本的元素是“大一”、“太一”,并把“大一”、“太一”分裂成无数的“小一”,无数的永远存在、永远为“是”而不可再分的“小单元”;另一方面,阿那克西米尼的弟子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前500~前428)认为,原子是由相同体之“种子”分裂出各不相同的“部份”,每一个“小部分”本身再没有“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讲,阿那克萨哥拉是主张原子不可再分的。

巴门尼德认为认识事物的途径有两条,一条为理智的途径,一条为感觉的途径。但巴门尼德的弟子芝诺(Zeno,约前490~前425),否认感觉是获得真理的有用手段。他们试图阐明能够通过理性来证明而千万不能相信感觉的启示。芝诺提出了四大著名悖论,所有这些悖论好像都要证明被感觉到的运动是不可能的。他通过分析方法证明“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希腊飞毛腿英雄“阿基利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等著名悖论。尽管这些悖论都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但对科学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们激发了人们去思考。由于芝诺所有的悖论都是以空间和时间可无限分割的假说为基础的,所以鼓舞了像留基伯、德谟克利特这样的人们通过探索不可分性来否定这些悖论,后来在他们认为构成物质的原子中找到了这种不可分性。

芝诺的学生米利都的留基伯(Leucippus,约前490~?)和留基伯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前460~前361)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和爱利亚学派的观点结合起来,提出并建立了原子论观点。留基伯出生于古代哲学的圣地爱利亚,因而他的学说是有深厚历史根源的。从思想发展线索看,自从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的诞生之后,希腊人的“物质”观念就越来越具体化,已经很具有可称之“单元”、“单位”的意味。从“四元素”说到“原子”这个思想演变过程,也许在古人看来是相当“自然”的。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最后部分像“单一体”那样的不可分,但却又是“物质”、“质料”的。这种“单一体”就是所谓的“原子”。“原子”是自满自足、自身不可再分、自身同一的,这样,这个“原子”如何能动起来,必有一个“外部”的原因,即由“另一个”自身同一的“原子”来推动它,于是,自身不能变化的“原子”要动起来,必定要一个“空间”作为先决条件.于是“原子”的一切运动都是“外在”的,“空间”的。这样,“原子论”必定要承认一个“无(原子)”的“空间”存在,这个“空无”的观念就是古代原子论理论和实际上遇到的难题。

“原子”是“实”的(“实心”的),“空无”是“空”的(空心的),在这个意义上,“空无”是真正的“空间”。这个“间”里,“空”无一物。“原子”之所以不可再分,并不仅是因为“太小”,“太硬”。而是因为它没有“空隙”(空间),是“实心”的.没有“部份”,因而无法“打开”。“实(心)”的、“充实” 的原子自身因没有空隙、空间而不会分化、运动。但原子的周围尚有空间。原子之间有空的,这样,原子才能运动起来。原子在空间中运动,形成了我们的经验的世界。原子论“空无”观念的提出,对于希腊科学思想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不在理论和实际上“打破”巴门尼德的“大一”,则其科学思想只能停留在哲学的层次上,而难以具体深入到千变万化的经验世界。使这个世界“有秩序”,使“变化”也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从“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德谟克利特进一步认为,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不可分割、不可破灭的极小而结实的物质单元;宇宙间除了原子和虚空,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原子从亘古以来就已存在,因为它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毁灭,“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他们在一个无限的虚空中永远处于涡旋运动之中,因此形成各种复合物。由于组成物体的原子在数量、形状、位置是不同的,所以物体彼此各异;原子在虚空中只有通过直接接触、压迫、撞击等,它们才能相互作用,超距作用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一切都遵照必然性而产生”,都是按照某种原因或规律进行的;灵魂也是由光滑的和圆形的原子所构成的。后来的伊壁鸠鲁(Epigrus,前341~前270)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他认为,原子本身不仅有形状上的差别,而且还有大小和重量的不同。他还认为,原子在虚空中以同样的速度运动着,只要不遇到任何阻止,它们就必然具有同一速度。但是,由于原子内部的原因,原子在运动中还会发生偏斜,由于这种偏斜使原子产生涡旋运动。所以原子的运动不仅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是必然与偶然的对立统一。他的这些思想是非常杰出的。

11. 古代海洋别称是什么

大海:碧波“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汪洋远洋。 太平洋浩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