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00米以下的海洋生物
4000米水下还有生物。比如尖牙鱼。
尖牙鱼因牙大而得名,属于金眼鲷目,中文名也叫角高体金眼鲷。样子看起来深具威胁性,可怕的外表让它得到“食人魔鱼”这样恐怖的英文名字。
尖牙鱼是属于金眼鲷目的一种鱼类。栖息在大洋中特别深的地方,尽管它们最常栖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处的深渊带中部都是它们恐怖的家,此处的水压大得可怕,而温度又接近冰点。
2. 海底5000米以下的生物
海下4000米是深海带,由于水压极大、温度极低、光线极弱等极端环境,深海生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人类尚未发现的新物种。以下是一些已知的深海鱼类:
深海鳕鱼:生活在深海底部,体长可达1米以上,肉质鲜美。
灯笼鱼:因其身体发光而得名,生活在深海中层,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
红鳃石首鱼:生活在深海底部,体长可达1米以上,头部呈三角形,有着红色的鳃。
深海鲑鱼:生活在深海中层,体长可达1米以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红魔鬼鱼:生活在深海底部,体长可达2米以上,有着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深海环境极端恶劣,深海生物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深海探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3. 海洋500米有什么生物
深海生物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浮游、游泳和底栖三大类。
1、浮游生物
由细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甲壳动物、毛颚动物等的一些种类组成,种类和生物数量均较少。生物数量通常随水深增加而明显降低。深海浮游动物多为杂食或肉食性。
很多海洋浮游动物都有昼夜垂直迁移的习性,通常这种现象表现为夜间上浮至上层或者表层摄食,而白天下沉至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的海洋深处。浮游动物夜晚在表层摄食浮游植物,白天下沉到深层后,其自身呼吸代谢、排泄物和被更高营养级动物捕食都导致其是上层有机碳往深层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
2、游泳生物
深海中的游泳生物主要是鱼类,其次为乌贼、章鱼和虾等。
苏联学者安德列耶采夫和拉斯依深海鱼的起源,将它区分为1次性(原生性)深海鱼和2次性(次生性)深海鱼两大类。1次性深海鱼是指那些古代深海鱼和大洋性深海鱼,该类群的鱼自古以来就一直适应于深海生活,所隶属的科和亚目,由分布面颇广的种类(如角鲛鲸亚目、灯笼鱼目、囊喉鱼目)所构成。
3、底栖生物
深海底栖生物是指生活在深海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泳的生物,主要包括个体大小在2~40μm之间的微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42~1000μm之间的小型底栖生物和个体大小在1000μm以上的大型底栖生物,深海底栖生物量随水深而降低,在水深2000~3000m处底栖生物种类较多,在万米以上的深渊仍有底栖生物,已发现的种类有孔虫、海葵、多毛类、等足类、端足类、瓣鳃类和海参类等。
4. 深海5000米有什么生物
2个所小时
“蛟龙号”首先在7月21日凌晨进行首次下潜,但这只是试验,下潜深度并未突破5000米。
真正突破5000米是在7月26日的第2次试潜中。当天凌晨3:38,“蛟龙号”下水;4:46,下潜深度达到2000米;5:40,达到4072米,下一步就是突破5000米深度大关。
终于,在下水2个多小时后,“蛟龙号”成功于6:07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并在10分钟后下潜至5057米水深,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5. 5000米以下的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洋中有许多我们从未见过的奇特生物,它们常年生活在不见阳光阴冷的深海处,由于深度每增加10米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大气压,所以人类能够探索的深海区域十分有限,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下0到1万米的深海处有哪些奇特的生物和记录吧!
深海30米左右的深度,人类在不佩戴任何潜水装备的情况下,体质较差的人在深海10米就会感觉胸闷头疼,呼吸苦难;体质较好的人能够潜到20米左右的深度,这个深度相当于多施加了2个大气压,每寸皮肤都会紧绷,训练有素的潜水员不佩戴装备可以潜水到深海30米。
深海50米深度,生活着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它们能够潜入海底30~50米的深度,由于依靠肺呼吸所以每隔几分钟便会浮出水面进行呼吸,因此常被渔民误认为是美人鱼,儒艮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水质较好且温度在15℃以上的海域,否则易感染肺炎而死。
深海332米这个深度是人类有装备潜水的最深深度,在2014年由一位埃及潜水爱好者创造。
深海600米的深度是南极的威德尔海豹潜水的最深深度,它们最多能在这个深度待43分钟,科学家发现它们潜水能力强是因为能够在血液和肌肉里以化学结合的方式存储氧气,血红球和血红蛋白浓度远高于其它生物,肺活量是海狮的12倍。
深海1000米是一个分界线,1000米以下的海域阳光已经难以照射,整个海洋只有不到10%的生物生活在深海1000米之下。在这个区域之下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动物的长相也是千奇百怪,为了适应环境很多动物进化出了发光的功能。科学家发现这些发光鱼发光器的腺细胞,能分泌一种含磷质的粘液,在氧化酶的催化下,磷会被氧化而发光。
深海2200米的深度是抹香鲸的潜水深度,它们性格温顺喜欢浮在水面上睡觉,一睡就是几个小时。它们的幼崽在出生时就有1000斤的重量,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袋,抹香鲸的肠内还能够分泌出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龙涎香”平均每克价值1500元人民币。
深海4000米的深度,这里的动物完全是处于瞎子状态,所以长相也就很随便了,这个深度生活着一种无脸鱼,它们没有眼睛和鼻子,只剩下一张嘴和身体,体表柔软像一滩泥一样。
深海5000米的深度,这里相当于500个大气压,每平方厘米的区域相当于有1000斤重的物体压着,但在这里却生存着一种红色的龙虾,是当时蛟龙号下潜所发现的生物
深海6000米的深度,这里的压强是北京地铁晚高峰时期的10万倍,但你肯定想不到一条三文鱼却能自由地生活在深海8000米的区域,再往下就很难见到什么生物了。
深海7062米是中国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的最深下潜深度,为了应对深海的压强,蛟龙号外壳材料是利用钛合金制造的耐压球壳,高强度,耐低温,耐腐蚀。
深海8145米的深度,2014年12月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种鱼类,尚无该生物的更多资料。
深海10916米的下潜深度是目前人类下潜的最大深度,由美国海军在1960年乘坐“的里雅斯特号”创造的。
深海的最底端是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1034米处,这里足够把珠穆朗玛峰塞进来了。海洋生物到了深海8200米就已经是极限了,但也说不定未来哪天人类可以发现更多奇特的深海生物。
6. 5000米以下的海洋生物有多少
目前已知太平洋海底10000米下有一些生物,但种类并不多。首先,深海鱼类是最为常见的,如唇鱼属、虫鳞鱼属等,它们能在深海环境中生存,并且能通过吞噬其他小型生物来获取营养。其次,还有一些无脊椎动物,如管钩虫、碗状动物、橄榄海参等,它们都具有适应深海环境的特殊生理机制,如充氧功能强大的呼吸器官、能够抵御高压的身体结构等。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如厌氧细菌等,它们在深海10000米的环境中,仍能存活繁殖,是生物圈中极端生命的一种体现。总之,太平洋海底10000米存在一些能适应深海环境的生物,但种类并不多。
7. 深海5000米以下的动物
太平洋海域广阔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已经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是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太平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 ,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 ,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
北美毛皮海狮,生活在墨西哥瓜达卢佩岛附近海域,18世纪到19世纪时,这种毛皮海狮遭到过度捕猎,只剩下几十头,近年来种群数量才逐渐恢复。
萤火鱿,是一种非常小的鱿鱼,能通过生物发光来引诱猎物,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栖息深度在180米到366米之间。
躄鱼,属于鮟鱇目,主要生活在太平洋中靠近珊瑚礁的暖和海域。
湾鳄又被称为咸水鳄,是浅水区的居民,但也具有适应高盐度海水的生理结构,能在海中游动很长的距离。
越前水母,发觉于日本、中国和韩国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水母。
细点裸胸鳝,这种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生活在靠近礁坪的潮间带环境中。
膨腹海马,主要分布于西南太平洋区的澳洲和新西兰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马,体长能达到35厘米。它们栖息在礁石区,栖息深度可达109米,常随海草游动,以小型甲壳动物为食。
紫海胆,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部边缘,从墨西哥恩森那达到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多栖息在较低的潮间带和近岸亚潮间带。
翱翔蓑鲉,是一种有毒的珊瑚礁鱼类,主要栖息于1到90米之间的深度。它们是夜行性鱼类,能展开胸鳍操纵住猎物,主要以小鱼、虾、蟹为食。
太平洋里的动物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太平洋太大了作为无数物种的家园,他既是天堂也是墓地!
8. 5000米以下的海洋生物是什么
像琵琶鱼,深海鮟鱇,斧头鱼,兔头鲀,深海鳕鱼,灯笼鱼等鱼类在4000~5000米处。
海洋生物非常丰富,约有20万种之多,鱼类是海洋中最活泼的生物,
有2万多种。大部分的鱼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层,因为那里有温暖的阳光,
丰富的食物。海星、海参可以生活在5000米以下,万米以下的海底也发现有生命存在。
太平洋的生物最为丰富多彩,其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一半以上。
藻类就有5000多种,最大的海藻称为巨藻。巨藻是海底植物巨人,
一般有70~80米长,最长的可达到500米。巨藻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
只要水温适宜,它每天可以生长2米左右,每隔16~20天体积就增大一倍。
9. 五千米以下的海洋生物
海底一万米有狮子鱼,深海狗母鱼,短吻拟深海鲑等生物。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