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物的分层
海洋生物的种类繁多,它们在海洋中的分布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以下是一些常见海底生物的介绍:
中上层鱼类:主要生活在200米以内的中下层鱼类,包括金枪鱼、蓝点马鲛、东方旗鱼、白枪鱼、箭鱼、噬人鲨等。这些鱼通常具有高速游泳的能力,背部颜色与远洋区海水相似,腹部较淡。
浅海区鱼类:生活在浅海区的鱼类,如玉筋鱼、会飞的燕鳐等。玉筋鱼是一种常见的浅海区鱼类,其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银白色。燕鳐则是一种飞鱼,常在浅海区活动。
潮间带鱼类:主要生活在潮间带的鱼类,如弹涂鱼。这种鱼除了在水中游泳外,还可以依靠吸盘和发达的胸鳍跳跃,甚至可以爬到红树林的枝头上去捕捉昆虫吃,因此被称为“会爬树的鱼”。
深海鱼类:生活在深海区的鱼类,如巨尾鱼、后肛鱼等。这些鱼通常具有形态奇特、色彩单一的特点,如巨尾鱼的眼睛像望远镜,可以充分利用深海中的微光来搜寻食物。
总的来说,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非常丰富,它们在海洋中的分布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适用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特点也各不相同。
2. 海洋生物分层的主要因素
海岸滩涂(潮间带):即涨潮淹没,退潮露出的海滩;代表植物:红树林;
浅海域:一般水深不超过二十米的近海区域,为主要的浮游生物创造地;代表生物:珊瑚,海带;
近海域:由近海大陆架向海洋延伸的地方,深度一般在两百米以内,为阳光可以照射的透光(包括蓝色散射光)水域,是各种海洋生物的繁盛海域;代表生物:各种浅海鱼类;
深海域:水深一千米以上,一般阳光不能射入,生物稀少,有鲸等大型海生生物偶尔触摸。代表生物:可为鲸;
海沟和海底:极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仍有脊椎高度发达的鱼类生存,海底的火山附近也有极其罕见的自养厌氧生物(靠化学能维持生命);代表生物:深海巨蛤。
3. 海洋生物的分层特征
海洋通常是没有分层,只有在特殊的领域才会把海洋分成几个层次来研究.比如说在海军潜艇方面,他们会按海水的盐度把某一小片的海洋分层.因为盐度不同的地方海水密度也不同,倘若某艘潜艇已经下沉到所能承受的最深深度,若突然航行到一片低密度的海域,根据浮力定理,他们就将继续下沉,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在研究海洋的时候会进行分层
4. 海洋生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什么生态因素有关
水体分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养殖过程中水体老化、过浓,导致水体温度上高下底,引起水体垂直密度不同,引发水体分层。
2. 连续阴雨天,藻类活力不旺、下沉,引发水体分层。
3. 突降大暴雨或大量加淡水,引起水体离子浓度不均,引发水体分层。
4. 投喂饲料过多的虾塘水体容易出现分层。饲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投料过多,残饵不断积累在底部,经过微生物参与的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水体分层造成底部积累较多有毒有害气体,各气体分压大于表层分压,在天气突变时容易反底,危害养殖动物。
5. 养殖密度大的水体容易出现分层。放养密度过大,投料造成的残饵积累和粪便排泄物的积累增多,有机物分解耗氧严重,水体的污染远远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到了养殖的中后期也就是45天左右以后出现水体分层较多,往往发病率也是最高的。
6. 水深和昼夜温差也会影响水体分层。白天表层水体温度比较高但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低好几度,夜晚表层水体热量不断向外散发,到黎明表层水温又比底层水温低。表层水的密度比底层水稍大形成一定规模的密度流,特别是在气压变化频繁风向多变的晴朗日子比较容易出现“反底”而造成水体分层。
以上就是导致水体分层的主要原因,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5. 海洋生物的分层结构
海底世界文章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介绍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第二段介绍海底世界里边都有哪些事物?
第三条学生海底世界里边事物的特征
6. 海洋生物的分层作用
这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群落中的植物各有其生长型,而其生态幅度和适应性又各有不同,它们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同化器官和吸收器官处于地上的不同高度和地下的不同深度,或水面下的不同深度。它们的这种空间上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结构或垂直结构。成层现象由于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植物各有其生活型,其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也各有差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排列在空间的不同高度和一定土壤深度中。
7. 海洋生物分层笔记
c海洋的垂直分层 大洋区的水层可垂直划分为若干带。
①上层带,下限为浮游植物的补偿深度,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恰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相等的深度,其具体数值取决于光强和水的透明度,一般10~120米,平均约为50米。
②中层带,起于上层带的下限,下至200~300米深处。
③次中层带,水深可达600~700米。
④半深带,水深由600~700米至2000~2500米,几乎无光。
⑤深层带,水深2500~6000米,无光。
⑥深渊带,水深在6000米以下,无光。
8. 海洋生物分层介绍
四大洋是连成一片的,但是在地球上不同海域海水含盐量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片海洋在不同的深度含盐量也是不同的,这个就是隐藏在静谧海洋中一个极难对付的潜艇杀手。
盐度很大程度上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影响。蒸发量与光照强度和海水表面空气移动速度有关,如果局部地区整体上全年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那么此地区的盐浓度就会偏高,比如位于南纬20度和北纬20的信风带;如果局部地区全年雨水充足,蒸发量小于降水量,那么海水盐度就会降低,比如赤道附近,此外陆地淡水河水的注入也会使得局部地区的盐度降低。
海水密度与盐度、温度和压力有关,温度低、压力大、盐度高的区域密度必然大,但是由于物理扩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密度不同也是形成洋流的一个因素,相对于广阔的大海,洋流的作用并不能使得整个海洋搅浑起来,只能使得两个密度不同的接触层发生扩散,密度混合,日常的喝咖啡糖水都得充分搅浑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