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简述)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12 18:43   点击:9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简述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意义:让世界连成一整体,开始了全球化发展;有利于讲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帮助不发达的地方引进行的文明成果;但是殖民活动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很大灾难;欧洲走到了世界前面,也就有了后来欧洲统治世界的格局。

2. 我国海洋经济现状

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我国的海洋国土包括内水、领海。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

我国的海洋国土包括内水、领海。除内水和领海与陆地领土一样享有完全排外的完整主权外,其他管辖海域仅享有部分主权权益。譬如,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有权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是,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上述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

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我们陆地领土的30%。蓝色国土较多出现于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中,它与国家领土或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

“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因而,可认定是严格定义上的海洋国土。“海洋国土”,它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EEZ)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海洋国土也被称为“蓝色国土”。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3.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为

自古以来,中国在很长时间都是一个封建国家,直到近代。一直以来大陆国家。谁有郑和下西洋,但是昙花一现,并没有让中国走向海洋,而是之后闭关锁国。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封建主义影响很深。在儒家思想文化甚至中华文化中很少关于海洋,中华名族文化很少海洋文化,直到近代中国人都很少人懂海洋,了解海洋。直到今天中国人的海洋意识还是很淡薄。就是我们海洋意识淡薄,我们高傲认为是天国,因此不了解海洋重要,不走出去,不发展自己的海洋力量。

4. 简述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海洋经济总体实现稳步增长。

2、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3、海洋经济对民生改善的贡献日益增强。

4、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向好发展。

5. 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海洋能开发具有战略意义 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海洋能是指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等,这些海洋能经过合理利用可以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海洋能蕴藏量巨大,具有可再生性,属于清洁能源,在全球调整能源结构、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海洋能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意义,已经成为较多沿海国家着重开发的能源之一。

  经过不断发展,部分海洋能已经被列入到较多沿海国家的开发利用计划中,但由于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部分关键领域技术瓶颈尚未突破,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相比,现阶段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程度依然较低。海洋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随着其应用技术不断进步,受全球各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海洋能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海洋能发电装机容量迅速攀升,增长近一倍;2011-2019年,全球海洋能发电装机容量较为平稳,维持在520MW上下浮动。由此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规模较小。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地区均在开发利用海洋能,其中,欧洲地区应用比重最大,潮汐能是其主要开发利用领域。

  中国海岸线有1.8万公里,海洋面积有470万平方公里,海洋能可开发潜力巨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规模不断增长。我国海洋能理论潜在量中,温差能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左右,而我国开发技术成熟、开发规模相对较大的海洋能主要是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领域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从技术领域来看,我国潮汐能与潮流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潮汐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潮流能发电装机容量相对较小;波浪能发电技术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发电设备可靠性方面依然存在差距,总装机容量小;在温差能与其他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海洋能种类多样,蕴藏量巨大,且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其可开发潜力巨大。在全球市场中,欧洲地区海洋能开发利用规模相对较大,我国经过不断发展,在部分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较多领域技术尚不成熟,需要继续探索。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未来随着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我国海洋能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6. 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简述怎么写

本文介绍了在近一个世纪中海洋通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0世纪初,无线电报通过点火花式发射机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波向外广播,走出人类历史上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步。

1898年美国“圣·保罗”号轮船首先装置了上述收、发信机,跨出无线电在海洋通信上应用的第一步再到由于海上航行的船舶越来越多,为了能达成世界统一的规则以提高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而制订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for the Safety of life of Sea,简称SOLAS)并明确船舶无线电装置的配备和值班制度。讲述了现在常用的一些通信设备,如窄带直接印字电报、中频无线电装置、高频无线电装置、甚高频无线电装置、单边带和海事卫星电话以及卫星移动通信的终端组成、设备配置要求、使用中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根据海上通信的发展趋势提出将GPS和移动通信组合起来构成GPS通信导航系统,提高海上通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7.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阐述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行,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

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市场导向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本文通过对协调发展区域海洋经济的必要性的阐述和对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从海洋管理角度提出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8. 我国海洋产业的趋势

1海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海洋技术专业在面对陆地资源一步步枯竭的今天,成为了一门越来越热火的专业,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毕业生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或者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海洋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海洋科学类,其中海洋科学类共5个专业,海洋技术专业在海洋科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26位。

2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可从事海洋遥感监测、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遥感编程开发、水声信号处理、声呐及水声对抗系统与设计、或在国防工业领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环境遥感应用与建模、应用水声技术与设备研制等工作。

9. 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简述内容

1、2009年《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发布,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并提出四项跟进工作,即跨界交通合作、跨界地区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协调机制建设。本研究是经国务院港澳办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同意,由广东省住房建设厅、香港发展局和澳门运输工务司联合开展的开展的策略性区域规划研究。

2、2010年 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以落实跨界地区合作。

3 、2012年 广东省政府公布全国首部海洋经济地图《广东海洋经济地图》,首次明确提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将划定“六湾区一半岛”,打破行政界线,以湾区为单位进行发展,辐射内陆经济。湾区将串联湾区周边城市,形成湾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2013年9月6日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公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是发展湾区经济重要的一环。规划秉持“深圳湾云城市”这一核心理念,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未来城市典范,完型深圳湾,构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

4 、2013年12月26日 深圳市委五届十八次全会,市长许勤在谋划今年经济工作时,首次提出发展“湾区经济”。其中,前海开发开放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5、2014年 湾区经济首次被纳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圳将依托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优势,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构建“湾区经济”。

6、2015年3月 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7、 2015年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8、 2016年 广东省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9、 2016年3月15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围绕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