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海洋环流
全球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全球大洋表层有三大环流圈:北半球两个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和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有一个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近地面风带是海洋表层大洋环流的主要动力。在赤道附近常年盛行信风。北半球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海水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所以赤道附近的海水最终自东向西流动,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在中纬度常年盛行西风,在盛行西风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了西风漂流;因为海水运动有连续性运动的要求,再加上大陆的形状,在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的西岸海水自南向北流,大洋东岸海水自北向南流,这样和北赤道暖流及西风漂流共同组成了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漂流到达大洋东岸以后顺着大陆形状向北运动,之后又沿着大陆大形状向南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大洋环流。
南半球与北半球类似,因为南半球中高纬地区缺失了大陆,所以南半球只有一个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这样全球形成了三大环流圈。
总结起来全球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就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流动;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逆时针流动。
2. 地理海洋环流图
哈得来环流是指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在冬季时形成,它在北极圈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低压区域,将高纬度的冷空气与低纬度的暖湿空气分隔开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哈得来环流受到影响而加强。加强的哈德利环流将导致空气下沉,减少了北极地区的降水和云量。这会进一步加速冰盖的融化,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同时,加强的哈德利环流也会导致环流圈向北缩小,使得其边界更接近极地的地区,这样就会更加剧烈地影响北极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因此,哈得来环流的加强和环流圈的收缩是彼此关联的,都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的。
3. 海洋环流的作用
0到30度纬度正是赤道所在的热带地区,而又同时处于几大洋,常年的高温,使得海洋的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形容起来就像一个烧热的水,在洋流的作用下,输送大量的热气,形成热带气旋,风暴潮,台风等等。所以热带海洋输送的热量比大气多。
4. 海洋环流定义
三圈环流是指地球大气系统中的三个环流带,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它们形成的过程如下:
1. 赤道低压带:由于赤道地区受到太阳直射的影响,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导致大气从赤道向两极流动。
2. 副热带高压带:在赤道低压带的基础上,随着纬度的升高,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导致大气从赤道向两极流动。
3. 极地高压带:在副热带高压带的基础上,随着纬度的继续升高,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导致大气从两极向赤道流动。
三风四带是指地球大气系统中的四个风带,包括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它们形成的过程如下:
1. 东北季风:在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升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导致大气从海洋向内陆流动。同时,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也沿着海岸线向北移动,形成了东北季风。
2. 西南季风:在夏季,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地上升形成高压带,导致大气从海洋向内陆流动。同时,亚洲大陆上的冷空气也沿着海岸线向南移动,形成了西南季风。
3. 东南季风:在冬季,印度洋上的冷空气受到海面上的温暖气流的影响,被迫沿着海岸线向南移动,形成了东南季风。同时,东南亚地区的暖湿气流也沿着海岸线向北移动,形成了东南季风。
4. 西北季风:在冬季,亚洲大陆上的冷空气受到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被迫沿着高原和山地上升形成高压带,导致大气从海洋向内陆流动。同时,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也沿着海岸线向南移动,形成了西北季风。
5. 地理海洋环流的变化
洋流的环境效应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球水热平衡
2、沿岸气候
3、主要渔场的形成
4、航海、海洋污染扩散
6. 海洋环流形成的原因
原因:由于海洋与陆地(岩石)的比热大小不同,海水比热大,岩石比热小,所以:
1、白天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在陆地表面形成低压,海洋表面出现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夜间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在陆地表面出现高压,海洋表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方法
由于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陆地上的气温显著的比附近海洋上的气温高。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然后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陆地,再度上升,遂形成低层海风和铅直剖面上的海风环流
7. 地理海洋环流思维导图
1. 掌握概念,完全吸收
地理学习,要重视概念,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
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中进行,学生对概念要特别留心。理解的准确,并经过长期训练,分析、回答问题时准确率会更高。
2.掌握全面知识,形成网络
要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
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3.理解原理,抓住本质
从基础知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地理原理”。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
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4.多做归纳,找出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断出来的普遍规律。
5.掌握共性,理解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
“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较高的地方?
6.比较方法,找出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有效的,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7.演绎推理,解决问题
演绎推理适合地理学习,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8.做好运算,理解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垂直气温的计算。
(4)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昼夜长短的计算。
(7)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8)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9)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反复练习,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获取新知识,打开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例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能拓宽视野,对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10.读懂地图,明确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图片
二、学好地理的6个技巧
1. 明确三大地理知识功能系统
教材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系统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复习中努力做到图文结合,把地理的基本要求融为一个整体。
2.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地理事件的发展有它的共同规律,也有它的特殊规律,有共性也有特性,复习地理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分辨和掌握它们。
这是对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例如,中、低纬度的垂直高度的气温变化,总的来讲是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度,但是到了具体地点却因纬度、阴坡与阳坡、迎风面与背风面等条件的不同而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各地点气温并不一致,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就是突出的例子。
如果不具体分析它们形成的具体自然条件,掌握其共性和特性,是不可能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的,当然就不可能灵活运用了。
3.知识广博,灵活运用
要尽可能地掌握更多地理知识,例如,复习到气团时就可以和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压线、高压脊、低压槽、大气环流、冬夏世界特别是我国气压分布的总格局,以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冷锋(包括快行冷锋、慢行冷锋、静止锋)在我国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挂钩进行综合练习,然后抓住精髓的东西去深刻理解和验证。
上述问题就是气候要素在不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复杂变化,这样又把书“读薄”,落实到一个“活”字上了。
4.掌握地理知识纲目,看标题想知识点
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是十分必要的,用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的办法可以促使自己去思索、回忆,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弥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5.回顾学习内容,重复记忆
每天离开书本、地图和其他资料的情况下,用回忆的办法使掌握的知识和图像有脑海中复现,凡掌握了的、理解了的就算“验收”合格,没有掌握和理解的再“回笼”。
6.亲自画图,巩固知识
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的学习方法很有效。亲手画一画,不要注记,在画图及复习时,知道图的内容,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例如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各大自然区图等用空白方式边复习、边画,最后在总复习或临考前脱开书和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这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8. 地理海洋环流知识点
深海环流=温盐环流.
温盐环流(英文: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缩写:THC),又称「输送洋流」、「深海环流」等,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现况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如墨西哥湾暖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暖流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沈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热循环,一次温盐循环耗时大约1600年,在这个过程中洋流运输的不单是能量(温度 / 热能),当中还包括地球固态及气体资源等,不过温盐环流最受人类关注的是其全球恒温的功能。温盐环流推测主要是由於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概观
深海中的洋流主要是依仗密度的差额来驱动,并且潮汐现象引发的洋流运动亦会对深海洋流带来显着的影响。至於表面的洋流带会因为密度的差异而与其他的水域划清界线。暖流会膨胀致使密度下降,高浓度的盐则会填补水分子间的空隙导致密度上升,低密度的水会浮在高密度的上方。当高密度的水先形成,分层形态并不稳定的,为了均衡其密度分布,不同密度的水会相互产生对流,提供了深海洋流的动能。
深层水的形成
高密度的水几乎都集中在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下沈至海底深处的洋盆,在这些极地的洋域,表面洋带的水都会因为寒风吹袭而冷却,这些风不单带动表面洋带移动,所引起的乾湿温差还会构成大规模的海水蒸发,加速水温下降,这个现象被称为蒸发冷却,类似人体在湿热的环境下排汗降温的原理。由於被蒸发走的是纯水的分子,海水中的盐度会相对地上升。另海洋上冰的构成亦对海盐的浓度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於纯水的凝固点是摄氏0度,比盐水的零下1.8度要高,因此纯水往往会比咸水优先结冰,增加了的盐度减弱了海水凝固的速度,如此寒冷的浓盐水会被包含在海冰的蜂巢状之结构中,当中的浓盐水逐渐地反过来熔解覆盖着它的冰层,最后将一部分冰块从母冰块分裂出并下沈,这个过程叫做海水排斥。水温和盐度这两大因素加起来导致海水的密度增大。
深层水的动态
挪威海是这个系统主要进行蒸发冷却及洋带下沈的场地,在此处下沈的水被称为「北大西洋深层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英文缩写:NADW)。NADW充满着洋盆并沿着连接格林兰岛、冰岛及大不列颠海底岩床的裂隙溢流向南方。接着极缓慢地流入大西洋深海平原,继续向南方推进。绕过南非后寒流带会一分为二,一部分的水会前往印度洋在该处涌升将寒流带到,另外一部分部分经历最长的一个周期的洋流最终会抵达北太平洋,受到浅而狭窄的白令海峡阻塞然后因为受热上涌变回暖流继而循环。
「南极底层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英文缩写:AABW)在威德尔海以冰块的海水排斥作用下沈并流向北方的大西洋洋盆,由於其密度比NADW更高所以AABW实际上潜流在NADW之下。它原本向西太平洋的旅程在德雷克海峡受阻继而沿着南美洲东岸的圭亚那洋盆向大西洋赤道进发。
9. 海洋环流的特征分布
你好,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纬度因素:随着纬度的增加,海水温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高纬度地区,太阳直射角度小,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能量较弱,导致海水温度较低。
2. 季节因素:季节变化也会影响海水温度分布,一般来说,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在冬季海水温度较低。
3. 洋流因素:海洋环流和洋流运动会影响海水温度分布。例如,北大西洋洋流可以将暖水输送到北极地区,使得北极地区的海水温度相对较高。
4. 海拔因素:海水温度还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水温度也会相应下降。
因此,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随着纬度的增加,海水温度逐渐降低。在季节方面,夏季海水温度相对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海洋环流和洋流运动也会影响海水温度分布。在海拔高度方面,海水温度也会相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