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构成主体和基础,是具有同一属性的海洋经济活动的集合,也是海洋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海洋产业的涉海性,决定了其产业的多样性。涉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②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一次加工生产和服务活动;
③直接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
④利用海水或海洋空间作为基本要素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⑤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属于上述五个方面之一的经济活动,均可视为海洋产业。因此,定义海洋产业(Marine Industry)是指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为对象的产业部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海水制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石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港口与海运)、滨海采矿业和船舶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和滨海旅游、海底贮藏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还有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海洋药物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深海采矿、海洋工程、海洋科技教育综合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环境保护等
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哪些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作为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十三五时期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2020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1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7%,交出了一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3. 现代海洋产业的定义
是海洋领域发展的科技含量较高,并且对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新兴战略产业。
4. 现代海洋产业链
有:科融环境、中环环保、博天环境、万邦达、首创股份、重庆水务、碧水源、首创股份、瀚蓝环境等。
碧水源拥有全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黑臭水体治理、固废危废处理等全业务链。
中环环保的环境工程业务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为主,致力于攻克高难度工业废水。
5. 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双招双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人才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引进服务蓝谷主导产业发展和建设国际海洋创新高地的各类产业人才,结合蓝谷实际,制订如下政策。
一、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1.实施顶尖人才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中国或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对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在蓝谷注册的企业新自主培养或全职新引进的顶尖人才,3年内按照20%、30%、50%的比例给予500万元安家补贴;对柔性新引进的顶尖人才,连续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蓝谷纳税劳动报酬(作为第一大股东或企业法人代表的,按照企业在蓝谷纳税额与个人占股比例之积)的30%给予奖励。
2.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在蓝谷注册的企业新自主培养的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安家补贴,给予新自主培养的山东省泰山产业技能类领军人才20万元一次性安家补贴。对在蓝谷注册的企业柔性新引进的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连续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蓝谷纳税劳动报酬的30%给予奖励。
3.实施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充分发挥产业人才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按照人才经济贡献给予奖励。对在蓝谷区域内新注册的涉海产业及蓝谷重点支持产业领域企业(实缴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或蓝谷年度财力贡献50万元以上)和金融机构中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且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上的人才,连续3年按照该人才上一年度所形成的蓝谷财力贡献的100%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奖励200万元,每个企业或机构每年奖励人数不超过10人,单个企业或机构的奖励对象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当年该企业或机构对蓝谷财力贡献的30%。
二、打造更加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发展平台
4.支持产学研用平台建设。鼓励蓝谷企业及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工作站等引才平台。对蓝谷新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含分站)、流动站(不含分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专家工作站的企业或科研院所,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建站(基地)资助。被评为青岛市优秀专家工作站或取得优秀成果奖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的,按照省、国家级扶持资金1:0.5比例进行配套。
5.鼓励特色人才集聚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建设海内外引才引智工作站、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等引才载体,对蓝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新设立的经青岛市主管部门认可的海内外引才引智工作站、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按照青岛市扶持资金1:1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三、构建更加活跃的招才引智工作机制
6.激发用人主体引才育才活力。设立“蓝谷聚才用才”示范单位和“蓝谷爱才育才”先进单位荣誉奖项,鼓励用人单位自主开展各类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对新自主培养顶尖人才的蓝谷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自主培养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的蓝谷企业,分别按照每人20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7.发挥企业引才聚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人才引进中的主导作用,对蓝谷企业新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每引进一人给予企业3000元、5000元奖励,新引进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才的按照引进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执行。
8.鼓励社会中介机构深度参与招才引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引进全职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系列工程人选及相应层次优秀人才落户蓝谷企业的机构和个人,根据青岛市评定结果,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引进相应称号专家主持的研发团队、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按上述标准2倍给予奖励。
四、打造更加完善的人才保障服务体系
9.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多层次广覆盖人才安居保障体系。租赁型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首个租期租金不高于同区域住房市场租金的60%,第二个租期租金不高于同区域住房市场租金的80%,产权型人才公寓销售价格不高于销售时点同区域商品住房售价的80%。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系列工程人选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18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连续3年免租。新引进的派遣期内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按照本科每月500元、硕士每月800元、博士每月1200元的标准(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1200元/月,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1500元/月),发放最高不超过3年的住房补贴。对新引进的来蓝谷创新创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蓝谷购买首套商品房的,给予10万元、15万元安家费用补贴。
10.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打造线上和线下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实行人才服务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与人才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设立蓝谷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落实“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待遇落实、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就医保健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五、附则
1.对各行业主管部门、产业事业部新引进的紧缺、急需重点人才以及蓝谷重点服务、建设的人才平台,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2.本政策支持工商注册、财税关系均在蓝谷的独立法人企业和机构。对于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环境问题的企事业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事业单位,不享受以上扶持政策。企事业单位需承诺10年内不迁离注册及办公地址、不改变在本区的纳税义务、不减少注册资本。若被扶持单位违反承诺,将追回已经发放的扶持资金。
3.本政策内容与以往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同一人员、企业、机构获得的相关奖励(资助)出现交叉、重叠的,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进行奖励(资助)。本政策所称“以上”含本数。本政策执行期间,如遇国家、省、市政策调整,按上级新政策规定执行。
4.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本政策由蓝谷管理局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
6. 现代海洋产业有哪些类型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高、环境友好为特征,处于海洋产业链高端,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作用的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
7. 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体系包括
完善的海洋渔业体系。
8. 现代海洋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 》(以下简称《方案》),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内容涉及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等8个重点行业。
《方案》指出,坚决淘汰落后动能——锚定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低效落后产能,进一步健全并严格落实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聚焦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纺织、建材建筑、体育等代表性产业,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改造提升工程,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推动产业基础再造,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坚持壮大规模、增量崛起,围绕五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上,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六大高耗能行业,结合山东产业发展实际,精准聚焦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8个重点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到2022年,腾退建设用地5.3万亩、能耗指标2760万吨标煤、煤耗指标1270万吨标煤,年节约用水613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4万吨,为加快培育新动能腾出要素空间。
严格守牢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5条标准,其中具体到水泥行业上——环保标准:《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3416-2018);安全标准:《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1〕55号);技术标准:普通水泥干法中空窑、水泥机立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直径3米以下普通水泥磨机(国家标准),2500吨/日及以下的普通水泥熟料生产线、直径3.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省定标准);能耗标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B37/836-2015);效益标准:单位用地税收0.075万元/亩、单位能耗税收0.042万元/吨标煤、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18.1万元/人(省定标准)。
水泥行业的重点任务是:到2022年,除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外,2500吨/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整合退出,2500吨/日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整合退出一半,其余2500吨/日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须确定产能置换方案,2024年年底前全部整合退出。退出产能可以进行减量置换,置换比例按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执行。到2022年,直径3.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全部整合退出,退出产能按照不低于2:1的比例进行减量置换。通过产能置换新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不得低于4000吨/日,水泥磨机直径不得小于3.8米。逾期未完成产能置换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磨机,直接关停退出。严禁省外水泥熟料、粉磨产能转入山东省,严禁新增水泥熟料、粉磨产能。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
在推进措施上,《方案》要求严格执行标准、强化倒逼机制、开展综合评估、集约集聚发展、实施兼并重组、要素资源保障、国际产能合作、严把准入关口、加强社会监督。
《方案》对照8个重点行业的关停退出任务,细化确定出分年度退出企业清单。其中,钢铁企业11家,地炼企业6家,焦化企业4家,煤电机组96台,水泥熟料企业18家、水泥粉磨企业182家,轮胎企业18家,煤矿企业27家,化工企业154家。
在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上,目标是聚焦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领域,以及纺织、建材建筑、体育等代表性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改造提升工程,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活力迸发,向国际国内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突破。
具体到建材建筑产业方面是:坚持绿色、智能、安全发展方向,加大建材与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融合力度。着力推动临沂、菏泽等木材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探索推广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推进建筑部品和配件模数化、标准化、集成化研发。力争到2022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重点任务是:集中实施产业数字化改造、开展重大技术和产业攻关、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壮大“雁阵形”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进品牌高端化。
在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方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增量崛起,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具体到新材料产业上,围绕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先进基础材料等三大方向,培育壮大淄博氟硅新材料、 日照先进钢铁制造、泰安建材新材料、滨州高端铝材料等9个“雁阵形”集群和东岳、中铝、万华、南山铝业等15个领军企业,抓好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山东省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威海碳纤维产业园等7个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干喷湿纺高强型碳纤维、高性能陶瓷电子器件、碳化硅半导体单晶用高纯粉料等19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做优做强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特种尼龙等13个重点品牌,抓实威海光威复材先进复合材料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国泰大成新材料碳纤维项目、东辰瑞森万吨级长碳链尼龙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1万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建成15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8600亿元。
9. 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体系
大家应该都听过“大海文明”——也叫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这两个名词,这其实指的是两种文化形态,而又和其所处的地理有关,前者往往国家都邻近海洋,而后者则一般依靠大河或者大江。
前者的代表国家是古希腊,近代则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而后者的代表国家则是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和中国。
第一,大海文明和大河文明的区别
这里要先说明一点,并不一定周围有海洋就一定是海洋文明,比如古埃及旁边有海洋,但它更多时候得益于尼罗河文明,古巴比伦也有海洋,但主要是两河文明,我们中国同样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主要诞生于黄河,发展与长江,真的发展海洋已经是很现代的事情了,所以同样属于大河文明。
因此这境内是否有海洋或者大江大河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到底属于哪种文明,还要具体看得益于哪种文化。
在古代的农耕文化离不开灌溉,所以大河大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大河文明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万年到五千年不等,就分别依据大河建立起来了聚集地,然后并逐步发展成城市。
这种文明有如下的基本特点,以农业为主,有神庙信仰,往往还会产生高度集权制的国家,人民也比较习惯固定的生活,喜欢稳定,注重防守,安贫乐道,但缺乏改革和主动出击的精神,除非逼不得已,不愿意冒险。
而海洋文明则恰恰相反,一般来说自己的国家不足以依靠农业就自给自足,所以必须要通过交易和贸易手段来各取所需,也不容易产生专制集权的帝国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城邦,比如地中海文明。
这种文明下的人民都富有积极改革和冒险精神,信守承诺,航海和商业一般都非常发达,文化模式也大多采取开放式,积极吸收和包容其余文化。
这两种文明其实各有所长,但总体看来,在过去的几千年相对来说都是大河文明占据优势,但是从最近几百年开始,海洋文明开始占据了上风,比如1840年大清朝的国门就被英国的“坚船利炮”给强行轰开,大河文明的封闭模式也被彻底终结。
第二,我们曾经强大,未来也必然会赶上
无须讳言,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中,我们受尽了屈辱和压迫,之前过于安逸的生活以及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政策,都让我们被海洋文明的强国给拉开了距离。
但是不能忘记我们历史上也有过强势的时期,最典型的莫过于盛唐,拥有鲜卑人和汉人双重血统的李家皇族,同样也具备了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双重优点,对内既能够稳定发展,和睦相处,对外也不乏进取精神,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长安就是世界的中心,远超如今的纽约洛杉矶。
而且当时的长安里面到底都是高鼻深目的异族人士,国家对他们也是一视同仁,毫无排斥,许多人都在朝廷做官,甚至都不想回去宁愿死在这里,如今的日本更是不知道派出了多少“遣唐使”来学习,他们的奈良如今都还是长安的缩略版。
而且我们国家同样也有漫长的海岸线,也一样可以发展商业,海航业,而且这些年来也都在迎头赶上,如今世界排名第二的GDP总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而且未来势必会更加强盛。
10.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集团主要业务为现代远洋运输物流、海洋清洁能源、现代海洋渔业、内河港航投资运营、涉海金融服务等产业等。
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是经相关部门批准设立,以海洋产业为核心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册资本49.74亿元。
11. 现代海洋产业学院
一开始的原始生命是不需要氧气的,因为原始地球没有游离的氧
如果你学过米勒的实验,会知道,原始生命是在闪电,热能,紫外线和宇宙射线激发氨,氢,甲烷,和水蒸气从而形成有机小分子,汇入热汤似的原始海洋,从而形成原始生命。原始生命貌似不需要氧气。
所以现在是不能产生原始生命啦!
不过目前科学家在一些火山处没有氧气的地方还是发现远古单细胞真核生物,那就是原始生命!
目前的海洋已经不能正常形成原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