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闽南文化的精神实质
潮汕话和闽南语不是一样的,潮汕话是闽南话的一个支系,而闽南语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潮汕话过去称为“潮州话”,现在一般称做“潮汕方言”,亦称潮汕话,简称为“潮语”。
潮汕话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闽方言,潮语使用人数约1000万人左右,加上华侨和港澳同胞,使用潮语人数约2500万人以上。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地区之闽南语。
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潮汕话、雷州话、汕尾话、学佬话等。
潮汕方言应该说跟福建漳州、泉州与厦门的方言一样,同属于闽南话,它是闽南话的一个分支。福建闽南话与潮汕方言,是源与流的关系。
2. 闽南文化的精神实质是
潮汕话是闽南话的分支所以潮汕人是会说闽南话的。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福建闽南一带的原居民搬迁至潮汕一带生活,在长久的于其它族群的语言相互融合才有了潮汕话,但它们的发音和所表达的意思方式没变,所以本质上它还是闽南语的一种。
3. 闽南文化的民族精神
一、拍胸舞:
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形似蛇,用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双足,舞步粗犷威武,舞风近乎野性宣泄式,体现了原始、简单而古朴的历史属性,并体现出闽越先民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
二、元宵蛇灯:对蛇的图腾崇拜,是福建古代先民闽族的独特信仰,在古代有"翦发文身",以像龙子或鳞虫,祈求在水中避龙蛇之害。世代在水中生活的(上疋下旦)人,在船上供木龙(木雕蛇像)祈祷,还在岸上建蛇神庙。与此类似,福建各地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南平西芹、长汀罗汉岭、闽侯洋里等处的蛇王宫……
闽越崇蛇遗风在福建各地依旧流传,闽越人精明能干的特质也一并传承至今。因此外省人常常戏谑福建人是“门内一条虫,门外一条龙”,说的就是福建人出门在外头脑聪明,在外人看来十分强悍。
4. 闽南文化的内涵
1、语言文化: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
2、建筑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3、宗教文化: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4、民俗文化: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5、饮食文化: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
5. 浅谈闽南文化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6. 闽南文化的作用
地理上,海南离广东更近,雷州半岛和海南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连地方方言都有六七成左右的类似度,更不用提文化层面的了。所以说,海南在文化和地理上应该和广东更为接近。
再简单来说,由于闽南人口南渡,在广东、海南、东南亚等地遍地开花,结果就是这一带状的区域,全都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台湾和菲律宾,华人的诸多习俗非常接近。
7. 闽南文化的精神核心是
广州是属于岭南文化的。广州市是属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一个中心城市,流行岭南文化,当地居民讲的是广东话。而闽南文化则是福建省西南部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则是闽南文化的城市,当地居民讲的是闽南话。所以广州是盛行岭南文化的城市。
8. 闽南文化的价值
泉州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区域文化,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融合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兼有独特方言与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对泉州的记载颇多,显示出古代泉州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元朝末年来中国的罗马教皇使者马黎诺里在其《马黎诺里游记》中对泉州作了这样的记载:“刺桐城,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海港,也是一座令人惊奇的城市。方济各会修士在该城有三座非常华丽的教堂。”明清以后,伴随着闽南人向外拓展的脚步,闽南文化随之不断向外传播:内陆地区传至潮汕、海南、江西、浙江等地,向东跨越海峡过台湾,向南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国,并且辐射到日本、韩国以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6000万人,占地球村的百分之一。黄明珍认为,闽南文化具有显著的世界性和海洋性特征。
厚重的闽南文化
公元10到14世纪的宋元两朝,是闽南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以泉州为龙头的闽南地区在浓郁的海洋观念影响下,形成了外向型的海洋经济模式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大批外国商人被吸引到泉州。泉州的发展带动整个闽南地区海外贸易的成长和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