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科幻绘画
一般 科幻画是自己想象未来科技的发达并画在纸上纸 一般4开或8开
2. 外国科幻画图片大全
1、福州华伦中学
福州华伦中学创办于1994年。学校现有学生1300多人,教师110多人,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团结 温馨,有“心灵的桃源”之美称。学校由福州市至一教育集团主办,福州八中和双丰村协办,董事会七位成员中有五位具有高级教师以上的职称。
2、福州三牧中学
福州三牧中学,现坐落于福州市鼓楼区风景秀丽的五凤山麓的江厝路,毗邻福飞南路。是一所由百年名校--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福州—中)于1995年(1997年停办, 2001年复办至今)独自创办的民办初级中学。作为实践福州一中办学理念的窗口,三牧中学秉承福州一中的优良传统,以福州一中“植基立本、成德达才”和“勤奋、严谨、活跃、竞取”作为学校的校训、校风,并承担为福州一中高中输送超优质生源的任务。
3、福州时代中学
福州时代中学是1994年由福建师大附中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位于仓山区程埔路172号新校园内(原福建师大生命科学院校址,与福建师大附中毗邻。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从开办初期的初一两个班110位学生发展到现在,全校从初一到初三共38个班级(现2016级、2015级各12个班,现2017级14个班),学生2036 人,成为一所普通全日制完全中学。
4、福州励志中学
福州励志中学是2003年经福州市教育局批准,由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福州三中和福州国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初中学校。学校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梅峰路6号,环境优美。现有初中部三个年段,二十三个教学班。办学依托福州三中,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爱国,励志,自强,博学”为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为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严谨求精的教风,培育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创办出有时代特性、有创新精神的学校。
5、福州日升中学
福州日升中学,是依托省一级达标学校福州四中于1994年创办的一所私立完全中学。我校因办学点在福州四中校园内的缘故,于1999年被停止初中招生,从而创办了高中部。经市教育局批准,初中部于2002年选址西二环南路47号恢复办学。复办后的初中部,绿树环抱,鲜花盛开,环境优美而宁静。
6、福州文博中学
福州文博中学(原福建师大文博附中)是福建金帝集团·仁文建设公司于2006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学校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梁厝路171号(仁文·大儒世家社区内),以“品学力行”为校训。校团委获共青团市委颁发的《2009年度先进基层团组织》称号;校党支部获《2010年度福州市属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0届高三有四位学生,经福州市教工委组织部考核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成为文博中学培养的首批学生党员。
7、福州黎明中学
福州黎明中学创办于1993年,现有初、高中30个班。2002年评上福州市民办学校首批A级校,福州市初中综合比率达标单位,2003年、2005年连续评上福州市文明学校,2005年又被评为福州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8、福州屏东中学
福州屏东中学坐落在福州屏山(福建省委、省府所在地)东麓,创建于1982年,学校现有108个班级,学生5411人,教职工381人。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熏陶出教师儒雅的学者气,学生勃发的书卷气。学校以丰厚的办学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连续十一届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学校”,2013年3月24日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一级达标学校。
9、福州延安中学
福州市延安中学创办于1927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学校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学院前巷2号。学校前身是我国教育家、翻译家、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钟道赞先生在鼓楼三民里创办的省立福州职业学校,此后,学校曾易名为省立福州家事学校(1936)、省立女中(1947)、市一女中(1952)至1969年5月方定名为福州延安中学,现为福州市鼓楼区属(公立)完全中学。
10、福州第十九中学
福州第十九中学、建校于1951年,占地面积13866.53平方米,截至2013年9月,该校有学生三千余人,教师一百多人,班级54个,其中初一年级有21个班,初二有18个班,初三有15个班。 现任校长林远达。 福州第十九中学,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重点示范点,二零零三年荣获福州市科技示范学校。自1986年起到2006年,共有近90名学生的科技发明、科幻画在省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得大奖。
3. 国外科幻画图片
sketches art set都是
4. 国外科幻插画
《天边灯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后由其子米歇尔·凡尔纳(Michel Verne)修改后作为遗著于1905年8月15日——1905年12月15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插图由George Roux绘制。凡尔纳的原稿则于1999年由蒙特利尔的斯唐凯出版社(Stanké)出版。目前儒勒·凡尔纳的原稿尚未有中文译本。
5. 外国科幻小说作品
No.1 《沙丘》 (Dune) 1965年星云奖、1966年雨果奖
弗兰克·赫伯特(著)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之一,赫伯特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在无人可以动摇他的代表作《沙丘》之前,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想象世界。
No.2 《黑暗的左手》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1969年星云奖、1970年雨果奖
厄休拉·勒古恩(著)
《黑暗的左手》描写出一种没有性别的独特异星文化,并借此而对性别、社会、生命等议题有深入探讨。
No.3 《环形世界》 (Ringworld) 1970年星云奖、1971年雨果奖
拉里·尼文(著)
《环形世界》是尼文最受世人推崇的作品,一举为他赢得了星云奖、雨果奖和轨迹奖三座奖杯,被公认为硬科幻的经典之作。
No.4 《神们自己》 (The Gods Themselves) 1972年星云奖、1973年雨果奖
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
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本人偏爱的作品,也是他首部包揽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三奖的传奇之作,探究了关于平行宇宙的一切。2014年中文版全译本首次在国内成书出版。
No.5 《与拉玛相会》 (Rendezvous with Rama) 1973年星云奖、1974年雨果奖
阿瑟·克拉克(著)
令人手不释卷的神作,故事叙述在22世纪时有一个五十公里长的圆柱体形外星太空船闯入太阳系,人类派出探险队前去调查的过程。
No.6 《一无所有》 (The Dispossessed) 1974年星云奖、1975年雨果奖
厄休拉·勒古恩(著)
《一无所有》体现了勒古恩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深刻思考。人类应该往何处去?勒古恩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明确的答案。最优秀的科幻小说能让读者掩卷长思——也许答案就在读者的思索之中。
No.7 《千年战争》 (The Forever War) 1975年星云奖、1976年雨果奖
乔·霍尔德曼(著)
乔·霍尔德曼的作品数量不多,是一位以质取胜的作家,代表作《千年战争》及后续作品《千年和平》被誉为“最值得回味的战争小说”。
No.8 《通向宇宙之门》 (Gateway) 1977年星云奖、1978年雨果奖
弗里德里克·玻尔(著)
小说描述了人类发现稀奇人的文明,利用稀奇人留下来的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旅行的故事,也是弗里德里克·玻尔最棒的作品。
No.9 《梦蛇》 (Dreamsnake) 1978年星云奖、1979年雨果奖
芳达·麦金太尔(著)
【简体中文版尚未引进】
《梦蛇》讲述了一个年轻女人依靠后灾难世界中的蛇制造出的生物药品治愈疾病的故事。
No.10 《天堂的喷泉》 (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1979年星云奖、1980年雨果奖
阿瑟·克拉克(著)
《天堂的喷泉》讲述了两千年前,在赤道附近的岛国塔普罗巴尼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暴君卡利达萨借机上台。此人并不满足于人间的欢乐,他要在高山之巅建造天国,向天神挑战,由是诞生了“天堂的喷泉”。
6. 外国科幻书籍
1、《威尔历险记》,
少年威尔聪明勇敢,搭渔船游历世界,中途为三脚机器人追逐。
他在躲逃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亨利和江波儿,三人结伴而行,历尽艰险,找到了自由人基地,从那里懂得了与机器人斗争的方法。他们以高度的智慧与毅力,混进怪人城,探清了制服怪物的秘密,诱捕了机器人,摧毁了怪人城的动力中心,消灭了这个侵略地球的堡垒。
2、《永恒的终结》,
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1955年出版的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问世60年来,这部作品被全球科幻迷们一致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也是20世纪科幻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7. 国外科幻漫画
1、灵笼
讲述的是:不久的未来,人类的世界早已拥挤不堪,迈向星河、寻找新家园的行动迫在眉捷。正当一切有条不紊的推进之时,月相异动,脚下的大地爆发了长达数十年、剧烈的地质变化,人类在这场浩劫中所剩无几。当天地逐渐恢复平静,人们从废墟和深渊中重新踏上了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地。习惯了主宰一切的我们是否还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2、希德尼亚的骑士
讲述的是:发生于被称之为奇居子的谜之生命体将太阳系破坏后1000年的世界。持续人类的繁殖与生产的播种船“希德尼娅”航行在宇宙中。主角谷风长道作为人型兵器“卫人”的操纵士训练生,跟伙伴们一起与奇居子战斗。
3、DARLING in the FRANKXX
讲述的是:遥远的未来。人类在荒废的大地上建设了移动要塞都市“种植园”,并讴歌着文明。在那当中建造的驾驶员居住设施“槲寄生”,通称“鸟笼”。孩子们就住在那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对自由的天空一无所知。他们被告知的使命,只有战斗而已。敌人是一切都被谜团覆盖的巨大生命体“叫龙”。为了对抗尚未见过的敌人,孩子们乘上被称为“弗兰克斯”的机器人。他们坚信,乘坐其中,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证明。(02是我的,不服拔剑吧!!!)
4、亚人
讲述的是:17年前,美军在非洲战场上俘虏到传说中不死的神兵,从此人类称呼这种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却又不会死亡的生物叫做“亚人”。亚人不会因为任何因素死亡,因此只能通过“死过一次”来分辨。普通的高中生永井圭在放学途中被卡车意外撞死,却又马上复活。于是成为“日本国内第3个亚人”的他,从此被投以高额悬赏。不想成为实验动物的他,便与好朋友海斗,展开了浪迹天涯的旅行。
5、甲铁城的卡巴内瑞
讲述的是:全世界被产业革命的波澜推动,自近世变迁至近代之时,不死的怪物突然出现。被钢铁的皮膜包覆,只要心脏不被破坏就不会消灭,被它啃咬的人似乎也会在死过一次之后复生,并开始袭击人类。之后被称为卡巴内的这些怪物爆发性地增殖,并覆盖了全世界。远东岛国日本的人们,为了对抗卡巴内的威胁而在各地建造名为“驿”的城寨,并困守在其中,想方设法残存下去。能够在驿之间来往的只有装甲蒸汽机车(通称骏城),驿之间通过各自生产物的融通,总算是保证了生活。住在以炼铁和蒸汽机的生产为业的显金驿的蒸汽锻冶少年,生驹。他为了打倒卡巴内,开发出独自的武器“贯筒”,同时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6、夏娃的时间
讲述的是:未来的日本,机器人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人型机器人刚刚实用化的时代。受机器人伦理委员会的影响,将机器人当作“家电”对待成为了人们的常识,甚至对那些除了头上的圆环外与人类别无二致的机器人抱持关心态度的人还被称为“钻子系”,发展成了社会问题。高中生陆夫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从不把机器人当作人类,而是作为方便的道具来使用。在某个时候,陆夫发现自己家里的机器人萨米的行动记录中出现了奇怪的词语。
7、命运石之门
讲述的是:涉谷崩坏之后的一年,秋叶原RADIO会馆的大厦楼顶上坠落了人工卫星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以秋叶原为据点的三人发明小组“未来发明研究所”队长,改不了中二病的大学生冈部伦太郎和他的伙伴们终日重复着古怪发明的开发。2010年7月28日,冈部为了取得学分和同级的好友桥田至一同去了讲义会场,在那里,他们遇见了年仅18岁就成功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论文的天才少女牧濑红莉栖。然而古怪的是,冈部在几个小时前刚刚目睹了在RADIO会馆8楼晕倒在血泊中的牧濑。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一切在一周前发送给桥田的手机短信中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最后冈部查明,原来他们发明的其中一件手机装置中偶然具有了向过去发送短信的功能,也就是具备了时光机类似的机能。而这个时候的冈部连想都没想过这一个偶然的发明将会成为左右世界未来的钥匙,世纪大发明诞生了……
8. 外国科幻作品
首推《盗梦空间》了,我暂时目前已经看过12遍了《阿凡达》,剧情普通,但是很高科技了《变形金刚》1、2、3,只是剧情一部部弱了《机器人瓦力》,动画高科技《钢铁侠》1、2,很高科技了吧《生化危机》系列,1、2部可以当成系列看,3部单独看很不错,4部就当作《黑客帝国》的续集看好了《源代码》,讲的是高科技,但是没什么特效场面《终结者2018》这个不用解释吧《少数派报告》高科技预知未来的犯罪题材《星球大战前传》、《星际迷航》这也不用解释了吧,一看就知道是高科技其他的:最新上映的《铁甲钢拳》和《猩球崛起》应该也算是高科技吧我说的都是比较新的,老片估计你也未必爱看
9. 国外科幻绘画作品
1、“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
“后印象主义”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通过明晰的形,来组建严整有序的结构。凡高和高更则专注于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戴帽的自画像》《圣维克多山》;
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自画像》;《向日葵》;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带光环的自画像》;《黄色基督》;
2、“立体主义”(Cubism)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立体派画家自己便曾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哈德史·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87页)。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人物: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埃斯塔克的房子》;
莱热(Fernand Leger,1885-1955)《三个女子》;
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吉他与乐谱》;
3、“野兽派”或名野兽主义(Fauvism)
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笔者注)。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红色中的和谐》;
弗拉芒克(Maufice de Vlaminck,1876—1958)《塞纳河畔的采石场》;
德兰(Andre Derain,1880—1954)《威斯敏斯特桥》;
4、表现主义(Exprisseonism)
表现主义(Exprisseonism)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林格(Willem Worringer)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采用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联系在一起。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则是基于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Die Brucke)、“青骑士派”(Der Blaue Reiter)和“新客观派”(Die Neue Sachlichkeit)。
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1913年解体。其成员有基希纳、黑克尔、施密特一罗特卢夫、布莱尔、佩希斯泰因和诺尔德等。“桥社”一词是由施密特一罗特卢夫从尼采的名著《查拉斯图拉斯如是说》中引用而来。作为一个旨在开辟艺术与生活新途径的艺术社团的名称,其含义是,“联结一切革命和活跃的成分,通向未来。”1905年,桥社发表宣言称:“凡觉得必须表现内心的信念,并是自发而真正诚意的表现者,都是我们中的一员。”1907年,桥社致函诺尔德说:“桥社宗旨之一一一如它的名称所意指的——是容纳现在孕育中的一切革命因素。”对桥社艺术家影响最大的,是挪威画家蒙克那充满强烈悲剧情感的画作。桥社画家对于社会问题极为关注,其作品强烈地反映了当代生活极端平淡及令人不安与绝望的一面,体现出“北方艺术的焦虑”。“该派画家均具有病态的敏感与不安,被宗教的、性的、政治和精神的烦扰所折磨。”(雷蒙、柯尼亚等合著,徐庆平等译:《现代绘画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6页)。虽然桥派画家曾受到法国野兽派画家的影响,然而其作品风格却显然与野兽派画风迥异。野兽派即使是最狂放的作品,也总是保持构图的和谐、色彩的装饰性与抒情性,而桥派画家则早把这一切抛到九霄云外。在他们作品中,扭曲的造型与浓烈的色彩,体现了某种朦胧的创造冲动以及对既有绘画秩序的反感。基希纳曾在1913年写道:“我们相信,所有的色彩皆直接或间接地重现纯粹的创造冲动。”因而,桥派绘画往往呈现出一种粗犷及狂风骤雨般的气势,这是较古典的法国气质所没有的。
青骑士社,得名于康定斯基1903年所作的一幅画的标题,1911年从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分离出来。其成员有俄国人康定斯基、雅夫伦斯基、德国人马尔克、麦克、闵特尔以及瑞士人克利等。青骑士社画家总的来说并不关注于对当代生活困境的表现,他们所关注的是表现自然现象背后的精神世界,以及艺术的形式问题。在宣告该派成立的画展目录上,写着下面这句代表该派宗旨的简单声明:“我们要确认一种固定的形式;目的是在再现的形式的多变中表明艺术家如何以各种各样的方法表现其内在的灵感。”奥古斯特·麦克也这样写道:“艺术的目的不是科学地仿造和检查自然形态中的有机因素,而是通过恰如其分的象征创造一种缩略的形式。”(《世界艺术百科全书·I》,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73页)。
新客观派出现于1923年。严格说来,它不是一个画派的名称,而是一个展览会的名称。该名称是由德国曼汗艺术馆馆长哈特劳伯(C、F、Hartlaub)提出;他在1923年所策划组织的那个新现实主义画展,便被冠以“新客观派,表现主义以来的德国绘画”的标题。参加展览的这批画家主要有格罗斯、迪克斯和贝克曼等。这是一群不满于现实的艺术家。他们大多出生于1890年前后,青年时代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德国的政治动荡时期,因此,他们不象其表现主义前辈那样只关心形式与精神的问题,而是热衷于用艺术表现他们所处的现实,揭示社会的腐朽和阴暗。佩希斯泰因以下一段陈述,清楚表达了新客观派画家的思想:“我们画家和诗人必须在神圣的团结中与穷苦大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许多人懂得饥饿的痛苦和羞辱。我们觉得在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中更加安心。我们不想依靠资产阶段收藏家的怪念头……我们必须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须激起最高尚的社会主义美德——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艺术百科全书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74页)新客观派画家曾受桥社和青骑士社画家影响。不过,他们并不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观现实,而往往关注于对细节的真实描绘,同时,他们也把抽象的绘画语言,运用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揭示之中。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呐喊》;
思索尔(Jams Ensor,1860—1949)《1889年基督进入布鲁塞尔》;
施密特一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戴单眼镜的自画像》;
5、未来主义(Futurism)
未来主义(Futurism)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它最初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8—1944)一手炮制。在1909年2月20日的《费加罗日报》上,马里内蒂以浮夸煽情的文辞推出了“未来主义宣言”,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自此诞生,并迅速由文学界蔓延渗透至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各个领域。在一连串形形色色的宣言、声明的强力扶持下,它一度声势喧赫、影响深广。
未来主义热情讴歌的是现代机器、科技甚至战争和暴力。他们迷恋运动和速度,要求“摧毁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科学院”,割断历史以白手起家,创造全新的艺术。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由于一种新的美感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如机关枪一样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膀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1909年,未来主义宣言)如何把这种文字描述的画面展示在画布上,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视觉形式——绘画呢?这是聚集在马里内蒂周围的那些画家们所努力探寻的。未来主义画派的中坚力量是五位意大利人:波丘尼、卡拉、巴拉、塞韦里尼、鲁索罗。1910年2月11日,《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发表,并于3月3日在都灵的一家剧院公开宣布。4月11日,《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再度出炉。这五位画家都在宣言上签了名,展示他们跃跃欲试的抱负。1912年2月,在巴黎颇有名气的伯恩海姆——让画廊举办了首次未来主义画展,这意味着未来主义画派正式确立。随后,在伦敦、柏林、布鲁塞尔、维也纳、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海牙、墨尼黑等地相继举办了多次未来派画展。如此,未来派逐渐走出国门而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主义绘画致力表现的是“现代生活的漩涡——一种钢铁的、狂热的、骄傲的、疾驰的生活。”(1910年,未来主义绘画宣言)画家们努力在画布上阐释运动、速度和变化过程。空间不再存在,物体从不静止,它们永不停歇地运动并相互穿插,一如那些画家们所描述的,“我们的身体穿透我们所坐的沙发,沙发也穿透我们的身体。”在把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未来主义深受新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它借鉴了新印象派的点彩技术,其色彩大多比较强烈,如被棱镜分解过一般呈现出某种特别的闪烁波动。它也借鉴了许多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并与立体主义一样,致力于传达现代工业社会的审美观念。然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立体主义是一种静止的几何构成,它通过分解重构展示机械的静态美,而未来主义追求运动和变化,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五光十色的场景诉说了艺术家对工业文明的狂热和激情。1914年爆发的战争意味着未来主义画派的解体。随着画派的重要人物波丘尼于1916年意外死亡,这个集团便再无可能重新组织起来。但其影响并未随之而逝。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贾科莫·巴拉(Ciacomo Balla,1871—1958)《被拴住的狗的运态》;
翁贝特·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城市的兴起》;
吉诺·塞弗里尼(Gino Severini,1883—1966)《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10. 国外科幻题材
美国系列电影《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是一个美国科幻电影系列,共有三部,分别拍摄于1985年,1989年和1990年。
它告诉人们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部电影充满喜剧性的同时也有很深的寓意,发人深省。该片第一集赋予时间旅行新的想象力,剧情惊险刺激,对白幽默风趣,令人回味无穷。1989年的第二集延续了第一集的故事线,并引进平行宇宙的概念;1990年的第三集把故事带到19世纪的西部牛仔世界。11. 国外科幻画获奖作品
一、主题和内容
(一)大赛主题:体验·创新·绿色·成长。
(二)大赛内容:本届大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含机器人创意)、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优秀论文。
二、申报方式
本次比赛采取网上和纸质两种方式进行申报。其中,科技辅导员优秀论文和机器人创意项目申报书只需要纸质申报,申报材料清单以电子文档方式报送。
(一)申报流程
填写申报项目反馈表→发放授权码→登录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注册→点击相应参赛项目→输入授权码→按照要求填报→提交参赛→组委会审核→在线打印→签字盖章→上交纸质申报材料。
(二)网上申报时间:2021 年 3 月 22 日至 4 月 9 日。
三、申报要求
(一)各区县(自治县)组织机构负责人请于 2021 年 3 月22 日前提交申报信息反馈表,组委会根据反馈表发放授权码。
(二)严格按照分配名额统一上报参赛作品,超件作品一律不纳入评选范围。
(三)每名学生只能申报一项青少年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青少年竞赛集体项目不得超过 3 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同一学历段学生的合作项目。科技辅导员参赛项目只能有 1 名申报者,不接受集体项目申报,科技辅导员科教方案是指正在实施和已经完成的一项科技教育活动的总体设计方案。
(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以集体为单位申报,应符合五个要求:1.明确的选题目的;2.完整的实施过程;3.完整的原始材料;4.确切的实施结果;5.实际的收获和体会。
(五)科幻画画幅规格为 4 开(宽 54cm,高 38cm)。凡是2021 年 5 月 1 日之前,年龄为 5 至 14 周岁的少年儿童均可申报参赛。
(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按照学科分类,参赛学生须对作品进行查新。
(七)机器人创意、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绘画、科教制作、科教方案和科技辅导员优秀论文等五类项目纸质材料于 2021 年 4月 9 日前寄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纸质材料包括在线打印的申报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原始材料,其中申报书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一式三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不提交纸质材料。申报材料务必保证完整、准确,赛后获奖证书以申报提供的资料为准。
(八)报送的纸质材料请单独用档案袋或者大信封封装,并将作品申报书第一页参赛信息复印后贴在封面上。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材料一起装订。上报材料请各单位自行备份存档,报送后一律不退还。
四、组织实施
(一)请各相关单位接此通知后,把本次竞赛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在各区县(自治县)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举办的。参赛者需首先参加基层初选,由各区县(自治县)相关单位按规定名额和要求报送优胜者参加全市竞赛。各级组织机构要加强领导,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程序。
(三)各区县(自治县)活动要紧扣大赛主题,引导青少年发现和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大胆思索与创新实践,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四)本届大赛设立优秀指导奖和优秀组织奖。对获得青少年项目一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奖;根据各竞赛组织单位开展活动情况、工作总结以及作品申报情况和终评获奖情况,对区县颁发优秀组织奖。
(五)初评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初评情况通知各单位参加终评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项目实物在终评活动前送至参评地点,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六)具体竞赛办法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2020年修订)。
五、注意事项
(一)材料报送地点:渝中区黄花园双钢路 3 号科协大厦 15楼 1525 办公室。
(二)相关信息及申报表格请查阅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