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海洋卫星
亚太V号卫星节目参数:行波管放大器功率60W,等效全向辐射功率33至41dBW,频率范围接收:5850至6650GHz;发射:3400至4200GHz,极化:双线极化。 亚太V 号卫星于 2004 年6月29日由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卫星定点于东经 138 度以接替亚太 I 号卫星,预计的亚太V 号卫星在轨寿命为15 年。覆盖范围:中国、印度、东南亚、澳洲、新西兰、太平洋群岛、夏威夷。
2. 国外海洋卫星发展现状
海上发射卫星更安全,更经济但必须选择地理位置优良、能够适应低星角发射的海域。山东海阳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230公里,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有港外锚地与港内水域之间按10000吨级杂货船设单向进港航道,还有生产海工设备的大型企业,符合火箭发射作为发射母港的要求。海阳就此成为我国第五处火箭发射地。
3. 国外海洋卫星应用发展现状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次发射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大步迈进的高密度发射序幕。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中国北斗砥砺前行,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发展道路。
如今,北斗已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向全球组网,北斗已发起全面冲刺。未来,中国北斗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并肩,提供精度更高、运行更稳定、功能更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成为面向全世界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关门”前抢入“导航俱乐部”
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装载GPS的精确打击武器首次大规模使用,作战效能令全球震惊。
如果说导弹是枪,原子弹是弹,卫星导航就是精确瞄准镜。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航天人就启动过“灯塔一号”工程进行探索,但因经济和技术方面难以支撑,工程被迫下马。
但中国人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决心没有动摇。经过不断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从建设北斗一号试验系统,到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再到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三步走”战略。
2000年,我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北斗卫星,创造性地实现了双星有源定位,同时能提供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该方案利用我国现有成熟技术,以最小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自主可控。
北斗一号工程启动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已分别发射了20多颗导航卫星,占用了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中国与正在建设伽利略系统的欧盟,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导航频段中挤出一小段以供使用。2000年4月18日,北斗和伽利略系统同时申报。按照国际电联规则,必须在7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发射和接收相应频率信号,才能获得该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否则不能取得合法地位。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05年,欧盟发射了首颗伽利略导航卫星。此时我国虽已发射3颗北斗试验卫星,但其不具备主动发射下行信号的能力。符合国际电联规则的北斗二号卫星仍在研制,时间紧迫。
北斗人背水一战,倒排工期,将研制周期大大缩短。同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攻克了首次使用新改建发射工位、首次使用远控模式、首次发射中圆轨道卫星等多项挑战,针对此次任务分析风险、制定措施、把控节点,扎实做好了各项准备。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起飞,于4月17日20时许传回了信号。此时。距离国际电联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
首创混合导航星座
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均采取单一轨道星座构型,全部组网卫星都运行在2万公里高度的中圆轨道。
但北斗系统不可能像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测控站。北斗二号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慧说,受国土布站局限,北斗必须造出能在国土范围内管辖的星座,为此必须采取高、中轨卫星混合的组网方式。但这面临一系列世界性难题。
经过不懈努力,北斗团队解决了高轨导航卫星姿态控制、高精度温控等难题,提升了系统服务的精度、连续性和可用性。2012年底,由14颗卫星构成的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为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北斗二号在国际上首创同步轨道导航卫星,同时首创了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轨道卫星的混合导航星座。”该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李祖洪说,对于区域导航系统而言,这种组合可以用最少的卫星数量实现最好的覆盖效果,已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在北斗二号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国于2009年启动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建设。
行波管放大器是通信卫星的关键元器件,曾长期依赖进口。2014年,我国正在进行北斗三号试验卫星研制时,外方突然通知,由于政府原因停止供货。
不过,北斗团队早已认识到国产化对于北斗系统建设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的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就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开展了行波管放大器等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的技术攻关。
外方得知我国行波管放大器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了突破,北斗团队决定用国货替代进口产品后,急忙表示可以供货,并把价格降低了一半。这让北斗团队尝到了核心在握的甜头,更加坚定了走国产化道路的决心。
经过数年努力,长期依靠进口的行波管放大器组件、微波开关、大功率电源控制器、动量轮组件、星敏感器等关键产品,已实现主、备份全部国产化。北斗三号卫星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北斗向世界敞开胸怀
2017年2月28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实现了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世界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已经采用了支持北斗的芯片。”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国新办2018年12月2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北斗系统已进入3GPP国际移动通信组织。
除了“北斗芯”,中国北斗还形成了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北斗已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
据统计,2018年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9年4月,国内超过62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推广北斗终端超过4.5万台……
随着与互联网+、5G、人工智能以及共享经济等新兴技术和产业模式的融合应用,卫星导航技术还催生了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经济发展新模式和产业发展新业态,其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今世界,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争奇斗艳。如何看待与其他导航系统的关系?北斗系统自建设之初就给出了答案:始终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要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互兼容、共同发展,造福全球“一家人”。
4. 国外海洋卫星研究现状
2007年4月11日,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海洋一号B卫星星上载荷同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B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其实际在轨寿命达到了9年零10个月,也因此成为我国小卫星领域有名的“寿星”。
5. 国外海洋卫星应用
人造卫星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1. 通信用途。人造卫星可以用于无线电通信、电话通信、数据通信等,实现全球通信功能。如中国的东方红卫星等。
2. 遥感探测。通过对地面或气象的遥感监测,人造卫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森林防火、渔业资源勘测、地理探险等。如中国的资源卫星等。
3. 导航定位。人造卫星可以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提供精确的时间、位置和速度信息,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航空、军事等领域。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
4. 地球观测。人造卫星可以对地球自然环境、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报,用于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如中国的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
5. 科学探测。人造卫星可以用来进行宇宙科学探索,如对太阳、行星探测等,扩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如欧空局的朱庸卫星等。
6. 军事监视。一些高分辨率的人造卫星被用于军事侦查、监视和目标定位,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多数国家会将此类卫星INFORMATION保密。
7. 试验验证。一些科技试验卫星可以用于验证新技术、新工艺在太空的应用,为更广泛应用做前期试验。如中国的量子卫星等。
所以,总的来说,人造卫星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通信、导航、遥感和地球观测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能力和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6. 国外海洋卫星类型有几类
航天器具有多种分类方法,即可以按照其轨道性质、科技特点、质量大小、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按照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是使用最广泛的航天器分类法。航天器分为军用航天器、民用航天器和军民两用航天器,这三种航天器都可以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
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货运飞船。
载人航天器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作用:航天器的出现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大气层扩大到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引起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运行,摆脱了大气层阻碍,可以接收到来自宇宙天体的全部电磁辐射信息,开辟了全波段天文观测;航天器从近地空间飞行到行星际空间飞行,实现了对空间环境的直接探测以及对月球和太阳系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环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从几百千米到数万千米的距离观测地球,迅速而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各种各样的电磁辐射信息,直接服务于气象观测、军事侦察和资源考察等方面;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空间无线电中继站,实现了全球卫星通信和广播,而作为空间基准点,可以进行全球卫星导航和大地测量;利用空间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特殊环境,可以在航天器上进行各种重要的科学实验研究。
7. 国外海洋卫星有多少颗
◆世界各国的海洋卫星和以海洋观测为主的在轨卫星已有30多颗。 ◆海洋卫星是地球观测卫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高档次的地球观测卫星,包括军用海洋监视卫星、综合性的海洋观测卫星、各种专用的海洋学研究卫星等。
8. 各国海洋卫星
近年来,科学家搜寻地球之外生命主要基于“类似地球”的条件,因此类似地球的星球很可能支持孕育生命。然而,目前科学家提议一些星球并不一定类似地球也能孕育生命,一些生命体可以幸存于其它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无水环境。科学家特别关注土卫六,这颗卫星拥有液体甲烷海洋,而不是液态水海洋,美国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这样的甲烷海洋可能存在无氧生命形式,很可能宇宙中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星球会存在生命。
康奈尔大学科学家提议的这种生命形式叫做“含氮体”,它是由小型有机氮化合物构成,能够幸存于零下180摄氏度的液态甲烷环境。目前地球上类似条件下,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生存。
该项研究第一作者、研究生詹姆斯-史蒂文森说:“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第一种具体的生命蓝图。”地球生命依赖于渗透性水基外部物质——囊泡或者脂质体,它可以容纳任何细胞的有机物质。
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离开水,因此天文学家多年以来寻找恒星宜居地带、存在水的星球,这样的星球不热,也不太冷,潜在适宜生命存在。但是如果生命形式可以存活于甲烷环境,而不是水,意味着它们可以生存在更寒冷的气候,甲烷具有较低的熔点。
理论上“含氮体”生命形式是由氮、碳和氢分子构成,这些元素都存在于土卫六冰冷的甲烷海洋。然而这种异域极端环境可能幸存的生命形式也像地球生命一样具有稳定性和柔韧性。
有趣的是,为了制造这样的生命结构,科学家想象这种细胞使用一种叫做丙烯腈的化合物进行构造,该物质具有较强的屏蔽性,可阻止分解腐烂。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液态有机化合物,用于制造腈纶和热塑性材料,它也存在于土卫六大气层中。化学工程师波莱特-克兰西(Paulette Clancy)博士称,下一步将尝试和证明这些细胞在甲烷环境中的反应。
9. 国外海洋卫星的现状与未来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等重大工程相继实施,范含林认为,中国卫星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如今,我国空间技术继续高歌猛进。在重大工程方面,载人航天工程即将进入空间站任务飞行阶段,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完成组网,“嫦娥五号”探测器即将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在通信卫星领域,“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首发星已成功定点,该平台将带动我国大型卫星公用平台升级换代,能力跨越式提升。在遥感卫星领域,“高分”系列卫星相继发射,推动我国空间分辨率迈进亚米级时代;“风云”“海洋”系列卫星均有多星在轨运行,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近年来“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太极一号”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等“科学新星”冉冉升起,将为科学界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发挥重要作用。
10. 国外海洋卫星应用2020最新消息
Insar是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地表的微小形变来实现地表形变监测,适用于地震、火山、场地沉降等领域。其原理是通过两个雷达扫描同一区域并记录返回的信号,然后通过干涉处理计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地表高程差,并据此推导出地面形变情况。Insar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海岸线和地表沉降监测、土地利用变更监测、管道和建筑物沉降监测等方面。此外,Insar技术还可以对城市建设规划和自然灾害防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