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红酵母可以喂养吗视频
酿酒酵母也是可以给牛饮用水的,但是一定控制好量。酵母对牛是有很好的作用。饲料有益菌群发酵后,饲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在牛的肠道里面,能够改变牛的肠道的微生物环境,更易被消化吸收。
另外,饲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增加了牛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
2. 海洋红酵母怎么培养
海参苗饵料和海泥的配比是1:10到1:15之间。海参育苗和养殖所使用的饵料是不同的,海参育苗所选择的饵料一般是海洋红酵母、浓缩单胞藻、光合细菌、海参健胃消食素、海参开口饵料、稚参饵料、幼参饵料、鼠尾藻粉、马尾藻粉。而海参养殖所需的饵料是成参饵料。
3. 养殖中海洋红酵母过量副作用
红糖酵母生根效果与危害:能够提高地温促进有益菌群的形成,改善土壤环境从而防止早衰。
酵母繁殖的有机菌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利于生根,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酵母粉对植物无害,可减少植株的土传病害。
4. 海洋红酵母能扩培吗
最好不要一起发酵。
EM菌种通过发酵之后才能形成EM菌原液。EM菌原液可以直接发酵饲料或者稀释后作为饮用水。但是EM菌菌种不能直接使用,一定要先经过发酵之后形成EM菌原液再使用。
EM菌菌种发酵成为EM菌原液要经过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EM菌就会有所损失。
5. 海洋红酵母有什么作用
(一)幼体选优与布池
受精卵发育到初期耳状幼体后,健壮、发育良好的幼体在静水中分布于池水表层,畸形、不健康或死亡胚体则多沉于池水底层,利用幼体这一特点,清除质量差、死亡的胚体和其它污物,让健康幼体在池内继续培养,即为幼体选优过程。
1.选优的方法
(1)虹吸法:就是依靠水位差的压力,用一根内径3~5cm的橡胶或塑料虹吸管,将幼体由孵化池吸入培育池内。虹吸前,先将孵化池停止增氧静置半小时左右,将池底畸形不健康和死亡胚体及污物吸出池外,然后微量增氧并搅池,进行计数,按照计划的布池密度,将幼虫吸入培育池。譬如孵化池和幼体培育池容积均为10m3,孵化池内幼体密度为5个/ml,计划初耳幼体培育密度为0.5个/ml,则从孵化池内吸1m3水移至一个培育池即可,也就是说,一个孵化池内的幼体平均要分到10个培育池内。虹吸前要先向培育池注入可盖住池底的清水,以免幼体吸入培育池过程中与池底磨擦受伤。在整个虹吸过程中,要不断轻轻搅动孵化池水体使幼体分布始终处于均匀状态,以保证吸入各培育池内幼体数量准确。
(2)拖网法:用260目筛绢制成的拖网将上浮于水表层的幼体拖入培育池。网箱长度与孵化池宽度相当,高20~40cm。具体操作时,先停止增氧,待幼体上浮后用网在池水表层来回缓慢拖动,使幼体密集入网内,然后将网口轻轻提起,网底不离水面,将网内集中的幼体带水舀出,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当观察到池内幼体基本没有时即可停止。把从孵化池内拖出的幼体移入事先备好的水槽中,计数后按预定的幼体培育密度再移入各培育池。也可按大致数量直接移到若干个已加入水的培育池内,在培育池内计数。用此法拖选幼体,避免了水流的冲击,幼体不易受伤,还由于避免了将孵化池中的不洁净海水带入培育池,从而保持了培育池的水质清新。
(3)网箱浓缩法:将孵化池内含有幼体的水用虹吸的方法吸入网箱内,使水通过网箱流出,幼体浓缩滞留于网箱内。网箱用260目筛绢制成,先将网箱系在相应大小的网箱架上,网箱架大小与形状依下水道宽度等情况而设计,一般为圆柱形或方形。操作时将网箱放在玻璃钢或塑料槽(盆)上,但网箱上端要高于槽的上沿,以免幼体随水溢出。用网箱浓缩时水流不能太急,并且还要不断抖动网箱,以免幼体在急流冲击下大量贴网而损伤。还要随时用玻璃杯取样,观察箱内幼体密度,当幼体在箱内集中到一定数量后,应及时从网箱内舀出,移入培育池。用此法选育易损伤幼体,但因没有孵化池不洁净海水的带入,也保证了培育池的水质清新。
(4)直接在原孵化池培育:若受精卵布池密度不大(1个/ml以下),并且是用人工授精法授精,孵化水较洁净,且孵化率正常,也可不必将幼体选入它池。可先停止增氧使健康幼体上浮,将池底不健康幼体和死亡胚体以及污物吸净后,再静置半小时使健康幼体全部上浮,然后将下层池水放掉1/2~2/3,再次加注新水后直接进入幼体培育阶段。
2. 幼体培育密度
主要指初耳幼体布池时的密度,培育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育苗效果。若布池密度过大,幼体易出现生长缓慢,畸形个体增加的现象,培育4~5天后,常会出现幼体畸形、胃萎缩甚至溃烂的现象。当然,密度太小又不利于充分利用培育水体。多年的实践证明,培育密度掌握在0.5个/ml左右为好,到变态附着前,健康幼体密度有0.1~0.2个/ml就足够了。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密度越小,幼体发育越快,生长幅度越大,成活率和变态率越高。
(二)饵料投喂
当刺参幼体发育至初耳幼体时,消化道已经贯通,即可开始投饵。
1.饵料种类
(1)单胞藻饵料 浮游单胞藻是刺参幼体最适宜的饵料。通过多年的育苗实践,从不同饵料育苗效果的比较分析中,筛选出了比较适合刺参幼体的几种单胞藻饵料。
1、最适饵料:主要是角毛藻和盐藻。角毛藻个体小,悬浮性强,细胞壁薄,幼体对其消化、吸收能力强,其适宜繁殖温度与耳状幼体培育水温相似,并且培养方法较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可以满足大水体人工育苗的需要。盐藻个体较小,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易消化,其适宜的繁殖水温与耳状幼体的培育水温也相吻合,并且盐藻的营养价值极高。投喂这两种饵料的幼体生长发育迅速,成活率和变态率高。
2、适宜饵料:包括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等。这几种单胞藻个体小、活力弱、宜高密度、大面积培养。耳状幼体对其消化、吸收能力不及角毛藻与盐藻,显微镜下经常见未被消化的完整藻体排出体外,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藻体被消化吸收,胃液颜色正常,幼体的生长发育较快,成活率和变态率仍可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几种单胞藻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4~18℃,与育苗前期水温相吻合,因此是刺参育苗前期和控温育苗期间耳状幼体的重要饵料来源,可单独投喂,但与角毛藻和盐藻搭配投喂效果更好。
3、慎用饵料:主要是金藻类,如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3011等。耳状幼体摄食这几种饵料后,消化能力弱,摄入后大多呈完整藻体排出体外,且胃液色淡。幼体以摄食金藻类为主时,往往前期生长发育尚可,但从中耳幼体期开始,幼体胃容易出现萎缩甚至糜烂的现象。故此类饵料不宜长期单独投喂,但与盐藻、角毛藻搭配投喂效果很好。
4、不适饵料:除上述几个品种以外的其它常见单胞藻多为不适饵料,如扁藻、小球藻、微绿藻等,使用效果最差。
(2)代用饵料 在人工育苗室中往往单胞藻饵料不足(亦可以先用“单胞藻生长素”培养),适当搭配代用饵料,同样可以取得好的育苗效果。目前常用的代用饵料主要有海洋红酵母、“破壁酵母”、“生物多糖”、鼠尾藻等大型海藻磨碎液等。
海洋红酵母个体小,一般3~6 um,悬浮性强,不易下沉,有利于幼体摄食。耳状幼体摄食后,酵母细胞在胃内分布均匀,能随胃液的流动而不停地旋转,在胃与肠交界处,酵母细胞体轮廓不清,相互粘连成团,明显已被消化。喂单胞藻辅以海洋红酵母,可加速幼体生长,提高变态率。在育苗生产中,有的育苗场单纯投喂海洋红酵母有时也可获得较好的培育效果,而大多情况下单独投喂难以取得育苗成功,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海区或同一海区的不同时段水中所含理化因子与天然饵料的丰度及种类的不同有关。
“破壁酵母”、“生物多糖”个体大小为5~10um,在增氧或搅池的情况下,能长时间悬浮于水体中,幼体易于捕食,并且消化、吸收也较快。
2.投饵量
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体,对饵料的需求量不同,同一发育阶段的幼体摄食不同品种的饵料,投饵量也不完全相同。
投喂单胞藻饵料,初耳幼体每日投饵2~3次,日投饵量2万个细胞/ml左右;中耳幼体每日投饵3~4次,日投饵量2~3万个细胞/ml;大耳幼体每日投饵4~6次,日投饵量4万个细胞/ml左右。
代用饵料的投喂量,根据与单胞藻量的搭配比例灵活掌握。一般日投喂量,海洋酵母3~5ml/m3水体(密度为100×108个/ml),“破壁酵母”、“生物多糖”为1~2g/m3水体。鼠尾藻磨碎液要预先处理,粉碎机粉碎后,用200目筛绢过滤处理后投喂,日投喂量为2~4g/m3水体。
在生产上,投饵量可通过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和培育池水中的残饵量具体掌握。一般来说,投饵前取样观察,幼体胃内有1/3~1/2空间有饵料,胃液色浓,胃形饱满,表明投饵量合适。若发现幼体胃内饵料量减少,胃液色淡,则表明饵料缺乏,需加大投饵量。或投饵前在10×10倍显微镜下观察培育水体单胞藻量,一个视野有1~3个饵料细胞,表明投饵量适宜,可维持原量,若水中基本见不到饵料,则说明投饵太少,反之则是投饵过多。
3.投饵注意事项
(1)注意饵料质量 投饵前必须针对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标准进行镜检,符合质量要求的饵料才能投喂。
1饵料浓度:一般来说,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的密度要在200万个细胞/ml以上,角毛藻、盐藻、金藻的密度要达到100万个细胞/ml以上。单胞藻密度过稀,一般不宜投喂,即使投喂的话,也不能单纯为了达到要求的饵料数量而投大量藻液。日投喂藻液量一般不应超过培育水体的5%,因为藻液中存在对幼体有害的物质。
2原生动物的污染情况:质量好的单胞藻饵料基本无原生动物或原生动物极少,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面原生动物不超过3个。若原生动物污染严重,则表明饵料质量低劣,尽量不喂或少喂。
3藻液新鲜度:新鲜饵料藻体生长正常,无沉淀,无结块,无老化藻体。若在水泥池正常情况下培养,从接种开始7~10天后仍未投喂的话,要加新水继续培养,以避免老化。长期放置的老化藻种,即使密度很大、无污染,也不宜使用,因为老化藻种往往有危害刺参幼体的生物毒素存在,大量投喂可导致耳状幼体烂胃。
(2)注意饵料的营养搭配
多种饵料搭配好于投单一品种饵料。有试验表明,两种以上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比单纯投喂其中一种饵料出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多种饵料的混合投喂使单一饵料间的营养缺陷得以相互补充,更好地满足了幼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如“海参多维”、“免疫促生长素”、“快大壮”、“海参复合预混料”等。
(3)注意投饵方法 以少投勤投为宜,若一次投喂量过大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饵料投喂量过大,极易引起幼虫胃萎缩、溃烂。
(三)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目标,就是根据刺参幼体对各项理化因子的需求,采取适当措施,使水环境控制在适宜幼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水平。
1、换水 换水是改善水质的最常用、最直接的办法。
(1)换水方法 目前换水起始时间和换水方法多种多样。大多在初耳幼体入池时,培育池先加水约1/2,幼体入池后的前2~3天内,由于水质比较新鲜,投饵量与幼体代谢产物少,每天只添水不排水,逐渐加满池后再开始换水。也有的在初耳幼体入池后第二天即开始换水。还可以采用流水培育法,即从初耳幼体入池后,从培育池一端进水,从另一端排水,但在投饵后数小时不能流水。排水时通常用网箱、滤鼓和过滤棒等工具。
A、网箱换水 网箱以200目或260目筛绢制成,形状多为方形。网箱的高度以高出培育池水面10cm为宜,边长50~60cm。网箱框架可以硬质塑料管或钢筋焊接而成,框架规格略大于网箱规格。将网箱放入培育池一边,插入虹吸管后往池外吸水。
B、滤鼓换水 滤鼓用直径20~25cm、长25~30cm的塑料管制成,两边封扎上200目或260目筛绢,管中部插入一直径3~5cm的细塑料管,在细管上插入软管后往外吸水。
(2)换水量 一般每日换水1~2次,前期每次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4~1/3,后期每次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2左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视水质状况适当增减。流水培育法,因流水时间较长,流速缓慢,幼体贴附筛绢壁上的情况不严重,能减少幼体的机械损伤,前期日流水量可控制在100%左右,后期增至100~200%。另外,若投喂代用饵料较多,易败坏水质,则应适当增加换水量。
2、增氧与搅池 在静水条件下幼体易长时间大量密集于水的表层,易造成局部水体水质条件恶化,导致幼体发育不良。因此通常采取增氧和搅池的方法,既可保持幼体在池内均匀分布,又补充了池水中氧的消耗。
按池底面积计一般每2~3m2布一个散气石,连续增氧,鼓起的气泡要细小,气泡石应在80目以上,使水面呈微波状即可。忌增氧量过大,否则易冲起池底沉积的污物,败坏水质,还能使幼体上下剧烈滚动,造成损伤。同时,气量过大,幼体还容易吞食气泡,发生气泡病,造成幼体死亡。
若培育水体不大或幼虫密度较小,也可不增氧,采取搅池的方法。一般每0.5个小时搅池一次,用搅耙在池水的中、上层轻轻搅动,使幼体分布趋向均匀。也可搅池和增氧相结合进行。
3.吸底和倒池 幼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老化沉积的残饵、死亡幼体残骸、海水中悬浮物质的沉积以及培育池中繁生的原生动物、底栖生物等,长时间大量沉积很容易败坏水质、孳生细菌。一般采取吸底和倒池的方法清除,还可以用“底质改良剂”、“水易修”进行处理,节省吸底和倒池的次数和时间。
(四)幼体发育正常与否的检测与判定
浮游阶段幼体生命力脆弱,属于死亡高峰期,发育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育苗生产的成败。幼体发育正常与否的判定,可参照以下指标:
1、体长增长 耳状幼体的正常体长范围,初耳幼体450~600um,中耳幼体600~800um,大耳幼体800~1000um。日体长增长平均为50um左右,若明显低于50um,则属不正常。
2、外部形态 耳状幼体左右对称,前后比例适宜。幼体臂随着发育,日渐粗壮、突出、弯曲明显,否则为畸形幼体,多易夭折。
3、胃的形态 耳状幼体胃的正常形态为梨形,丰满,胃壁薄、清晰、透明,胃液颜色较深,显微镜下可见饵料随食道有节律地收缩不断进入胃内,经消化的饵料,由肠道排出体外。若胃壁增厚、粗糙,胃形狭窄萎缩,模糊不清,或较长时间空胃,应立即分析查找原因,否则将迅速恶化,甚至在短时间溃烂。
4、水体腔发育 初耳幼体胃的侧上方有一圆囊状体水体腔,到了中耳幼体变为拉长的囊状并分为前后两个腔,随着幼体不断发育,后面的一个腔逐渐形成半环状构造,围绕在食道周围。大耳幼体水体腔出现2~3个凹,凹面向着食道,凸面向外侧。发育至大耳幼体后期,出现指状五触手原基和辐射水管原基。若水体腔发育迟缓或不发育,则属不正常。
5、球状体出现 大耳幼体后期,躯体两侧出现大小相似、对称透明的5对球状体。若球状体大小不一,或始终发育不到5对,则表明幼体发育不正常。
6、樽形幼体 大耳幼体末期,幼体急剧缩短为原体长的1/2~1/3,身体由透明逐渐变为不透明,此时球状体仍清晰可见,幼体出现5条明显的纤毛环。
7、五触手幼体 此期主要特征是5个指状触手可以从前端自由伸出。樽形幼体和五触手幼体之间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2天,只要耳状幼体发育变态正常,樽形幼体和五触手幼体多数能变态为稚参。
6. 海洋红酵母可以喂养吗视频教学
使用方法
1、羊圈消毒。用稀释液按0.3升/平方米喷洒羊圈,隔天1次,连用1周,可杀灭羊圈内各种有害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改善羊圈的环境卫生,消除各种异味,其消毒作用比消毒剂作用效果持久。
2、 直接饮用。将EM菌按1∶1000的比例直接加入羊的饮水中,供羊饮用,连用1周,可改善羊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预防肠道疾病,增强体质和免疫力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羊的发病率。
3、发酵饲料。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将1000克红糖溶入20千克50℃温水中,待温度降至30℃时,再将1000毫升EM菌倒入,搅匀备用。按羊饲料配方配制好500千克饲料,加入上述配好的发酵液充分混合。饲料湿度达到35%左右(如湿度不够不另加水),以手握成团、松开轻碰即散为宜。将饲料装入不透气的塑料袋或发酵缸中密封发酵,夏天2—3天,冬季7—10天。发酵好的饲料可直接喂羊,也可按1∶1比例与未发酵的饲料一起制成颗粒。用来喂羊能有效的提高羊的生长速度,增强免疫力,减少养的发病率。 em菌液中EM为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为有效微生物群,属通用名词,由日本人比嘉照夫教授提出,初期进入中国市场时称之为EM原液、EM液,现由日本EM机构与中国合作开发的有益生菌原液等,它是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种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可以用在饲料的发酵。 在养殖上应用的效果如下: 1、 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2、除臭、驱蚊蝇,改善饲养环境,抑制、消除氨气味; 3、改善动物体内外环境,增强动物免疫力、抗病力;
4、增进动物健康,有效控制预防痢疾、球虫、大肠杆菌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5、提高繁殖率、成活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6、提高畜禽肉蛋品质和产量;
7. 海洋红酵母可以喂养吗视频讲解
干饲料喂养方法很简单 讲干酵母放到干饲料里 用温水泡一泡,搅拌搅吧 这样可以让水分尽量的进去吃起来搅起来。可以口感好一些 羊不同于牛,没有翻出,所以说要尽可能的是一些像酵母。酒伴到温水和干饲料啊调和到一起 这样羊吃起来就好多啦
8. 海洋红酵母可以喂养吗视频教程
步骤/方式1
微生物健胃
羊是反刍动物,加上进食量比较大,如果平时羊出现不反刍或是消化不好的情况,就很有可能是羊肠胃中菌群紊乱或减少。因此,我们平时可以采取微生物健胃的方式,调理羊的肠胃。
可以给羊使用乳酶生、酵母片这一类微生物制剂,增加羊瘤胃肠道内微生物数量,还可以给羊使用:安胃太保,这里面用益生菌给羊健胃促消化,长期使用,能够调理羊的肠胃,确保羊肠胃健康,减少羊的肠胃问题。
步骤/方式2
维生素健胃
很多时候羊看起来精神好,但是食欲下降,消化能力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羊长期采食单一饲料,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造成的。因此,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给羊补充维生素。
可以给已经出现厌食症状的羊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成年羊注射5-10毫升,小羊羔注射2-5毫升,注射后观察羊的情况是否出现好转,如果还没有恢复食欲,可以在3-5天后再注射一次。此外,平时还可以给羊使用:多维太保,给羊补充维生素,预防出现类似问题。
步骤/方式3
盐类健胃
养羊喂盐是养殖人都熟知的办法,盐能够促进羊分泌唾液、促进肠胃蠕动,进而增强羊的消化能力。最常见的可以给羊使用人工矿泉盐或是食用盐,但是要注意使用量不能过多,容易造成羊出现腹泻拉稀。
9. 海洋红酵母与其它酵母的区别
英诺小白瓶和棕瓶是化妆品中的两种常见瓶子,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装的化妆品不同。英诺小白瓶是用于装精华液等高浓度护肤品的瓶子,通常是白色或透明的玻璃瓶,具有不透明、不易受光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而棕瓶则是用于装精油等易氧化的护肤品,它通常是棕色或深色的玻璃瓶,能够有效地遮光,减缓氧化速度,避免化妆品失去活性。另外,英诺小白瓶和棕瓶在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上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也会对化妆品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总之,选择英诺小白瓶或棕瓶应该根据所需装载的化妆品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以获得最好的使用效果。
10. 海洋红酵母使用方法
你好,可以的,海阳红酵母的体积很小,通常在海参育苗期中会使用作为饵料,所以在养殖成品参的过程中就更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