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温跃层分析方法(海底温跃层以下真的存在生物吗)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6-27 16:57   点击:22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底温跃层以下真的存在生物吗

海绵宝宝无疑是住在海底的,观众看起来他的家似乎是在海滩上,其实这是海底的一处地方。

海底为什么会出现沙滩呢?

这是海水和淡水密度不一样,所以在两种水的交汇处,会出现分层现象——海水在下,淡水在上。海水与淡水两相交汇处会出现厚度不等的盐跃层。

随着时间的流逝,水中的一些生物残骸和泥沙就会附着在盐跃层上,远远看起来就像海滩一样。

2. 海洋温跃层下面有什么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辐射过程、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和蒸发等因素。大洋中水温为 -2℃至30℃;深层水温低,大体为-1℃至4℃。大洋表层年平均水温: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最低,为16.9℃。三大洋平均表层水温为17.4℃,比近地面年平均气温14.4℃高3℃。可见海洋是温暖的。北冰洋和南极海域最冷,表层水温为-1.7℃至-3℃。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和洋流性质。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纬度平均每增高1度,水温下降0.3℃。北半球大洋的年平均水温均高于同纬的南半球,北半球的水温平均高于南半球3.2℃。

海洋水温在垂直方向上,上层和下层截然不同。上部在1000~2000米的水层内,水温从表层向下层降低很快,而2000米以下则水温几乎没有变化。大致在南、北纬 45°之间,海水水温的垂直分布可分三层:①混合层,一般在大洋表层100米以内,由于对流和风浪引起海水的强烈混合,水温均匀,垂直梯度小。②温跃层,在混合层以下和恒温层以上,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急剧降低,水温垂直梯度大。③恒温层,在温跃层以下直到海底,水温一般变化很小,常在2~6℃间,尤其在2000~6000米深度区,水温为2℃左右,故称恒温层。

大洋中表层水温日变化很小,日较差通常在0.4℃以下。沿岸海区,日较差达3~4℃以上。大洋表层水温的年变化,以北半球论,最高在8~9月,最低在2~3月。最高、最低水温的出现时间均比陆地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滞后。大洋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因纬度而异,在赤道和热带海域年较差小,一般只2~3℃;在温带海域年较差大,可达10℃左右;在寒带海域年较差又缩小,一般只2~3℃。整个海洋表层水温以波斯湾最高,达35.6℃;北冰洋最低,为-3℃;相差38.6℃,远小于近地面空气的极值温差133℃。

3. 海水的温跃层

Thermocline 温跃层

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

由于在开阔海域,盐度几乎是稳定的,而压力对密度只有很轻微的影响,因此温度就成为影响海水密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它的密度就比深处的冷水要小。

温度和密度在温跃层发生迅速变化,使得温跃层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

4. 海底跃温层真实存在吗

一般来说,海洋越深水温越低。

大部分阳光的热量会被海面几厘米范围内海水吸收。海浪会把海面的热量传递到更深处的海水。所以在距海面100米的范围内,水温相对稳定,这取决于海浪以及海面湍流的强度。

在大约100~1000米深度范围内,水温随深度明显下降。这个区域叫做跃温层(thermocline)。在1500米深处一下,水温已经变化不大。

跃温层的深度在各地不同。在热带地区相对稳定。在极低地区,很窄,甚至消失;水温从海面到深海都很低。冰面甚至起到保温层的作用,所以,有时候海面温度会比深处温度还要低

5. 海底有温跃层吗

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总的来说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水的深度与温度的关系上存在着三层典型的结构:上层为混合层,深度为20~200米,此层中温度是均匀变化的;其下一层叫温跃层,此层温度急剧下降;最下一层位于温跃层下,海水的温度较平稳地下降。海水会小于零度,但是:第一,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这点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第二,水的比热容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质,降温和结冰要放出巨大的热;第三,降温时,温度是从海面上开始下降的,那么降到海底要有非常多的水来降温,第四,深层海水的压强非常大,导致了水的体积要缩小它会使海水更不容易结冰。

6. 海底有没有温跃层

返水层是海洋中的一种海水温度梯度层,一般位于深度约200-1000米之间。返水层的原因是海水密度受温度和盐度的影响而变化,当海水深度越深,压力越大,密度也越大,而在海水深度约200-1000米之间,受到海水下层流和上层海水冷却的影响,密度会变得非常大,这个密度急剧增加的区域就形成了返水层。在返水层上方的水体因密度较小而向返水层下方“回流”,因此返水层也被称为返流层。返水层中生物种类较少,但分布密度大,是游钓鱼、大型底栖动物等经济鱼类的主要活动层。

7. 深海温跃层

蓝鳍金枪鱼贵。因为蓝鳍金枪鱼属于珍贵的海洋鱼类,生长速度慢,捕捞难度大,自然资源有限,所以价格相对较高。而黄鳍金枪鱼属于常见的海洋鱼类,产量较高,价格较为亲民。此外,蓝鳍金枪鱼也因为其肉质鲜美而备受追捧,常用于制作高档寿司、刺身等日式料理,所以价格也通常会更高。总之,蓝鳍金枪鱼相对于黄鳍金枪鱼来说更为稀缺珍贵,因此价格更贵。

8. 海洋温跃层形成原因

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大洋环流,而且还制约着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有研究表明,到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达12.6×10^20~13.6×10^20kJ。其中8%的热量被反射回大气,其他的全部被海水所吸收。海洋表面年平均温度在-2℃~30℃,全球海洋年平均水温为17.4℃,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要高出3.1℃。

在一年四季中,海洋表层的温度并不稳定。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要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在夏季高些,冬季低些。赤道海区的水温是最高的。太平洋西部赤道两侧为最高,形成著名的西太平洋暖流。海洋温度除有水平差异外,还会向深层逐渐降低,但上层降温快,下层降温慢,甚至趋向均匀。温度随深度而迅速降低的大洋水层称为温跃层,它是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它通常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处。

9. 海底温跃层是什么意思

物理海洋学是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场、热盐结构、以及相关的各种机械运动的时空变化,并研究海洋中的物质交换、动量交换、能量的交换和转换的学科,是海洋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中文名

物理海洋学

外文名

Physical oceanography

适用领域

物理、海洋

所属学科

物理学、海洋学

简述研究对象TA说

简述

物理海洋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环境。这种环境中的物理过程,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质和热量的输送、海岸和海底的侵蚀和变化,以及海洋的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在物理海洋学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是运用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对一些理想化的或经过简化的问题,通过解析求解,进行模式化的研究;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在解析的和数值的求解手段以外,还可通过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由于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具有随机性,故常应用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的理论,对现场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物理海洋学所研究的问题,可概括为海洋热盐结构、海水宏观运动、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湍流四个主要方面。

海水热盐结构是研究海洋水体的热平衡和物质平衡、温度、盐度、压力、密度等的时空变化、铅直断面上的温度和密度分布、海洋中的海水混合、扩散和层结、锋面和跃层的形成、温度-盐度曲线和水团的生成、水团的边界(锋面)和混合、暖水和冷水间成篦齿状的水平交错排列、海冰的成因和消长,海水的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位温,海洋中等熵面的形成及其分布等。

10. 温跃层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海洋跃层

基本内容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或声速随深度变化最显著的水层。通常用跃层的强度、深度、厚度来表征跃层的特性。主要有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温度跃层在海洋中经常存在,并影响盐度、密度和声速跃层。盐度跃层多出现在河口区域或有大量降水、蒸发和融冰的海区。密度跃层通常出现在海水混合、两种水团交汇和江河淡水流入,水温、盐度发生突变处,除河口区域和盐度垂直梯度特别大的个别海区外,密度跃层大体上和温度跃层重合。声速跃层通常因海水的温度、压强、盐度不均匀,声音传播速度在垂直方向发生突变而形成。海洋跃层的分布及变化对潜艇活动、水声探测、水下通信等影响很大,但巧妙地利用跃层,有利于潜艇实施隐蔽攻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