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大沙漠
一些中东国家当初就直接将海水引入沙漠,以为只要海水蒸发,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从而产生降雨,结果却差强人意,由于中东崎岖的降水少是气候形成的,当地处于富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但实际上,那些海水被引进沙漠蒸发后,不仅没有形成形成降雨,反而海水中的盐分都保存了下来,渐渐的,被海水留过的地方都变成了盐碱地。
而这种盐碱地只要一爆发沙尘暴,砂砾混合着盐分吹到其它地区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各国为了能够治理沙漠也是绞尽脑汁,主要是因为地球中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人类在不断的索取之中,沙漠如果能够得以改善那么也会为我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延长,其次也可以解决一些生活在沙漠中的人民,因为环境恶劣所带来的影响。
沙漠之中的气候不仅干旱,而且还经常爆发沙尘暴,水资源的缺乏更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改善沙漠环境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有些沙漠也在慢慢的得到治理,但是巨大的沙漠想要全部得到改善,还是需要更多的付出。
在中东地区人们就想到了将海水引进,通过水蒸发变大之后增加下雨量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运用之后,并没有得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反而在海水蒸发之后,将大量的盐颗粒都留在了地面,慢慢的可能这里就会形成盐碱地,变成不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而这些颗粒一旦被风吹到其他地方,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虽然在中东地区这样的方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并不是说这样的方法不可行,在沙特阿拉伯就成功实施,不过沙特阿拉伯是采用了脱盐灌溉系统,先将海水脱盐之后再用管道输送淡水,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灌溉成本非常的高,甚至可能是需要几十年的不断交付。
2. 沙漠地下海洋
沙漠附近有一个大海,它是恬静的蓝色,一望无际波澜不惊,给人一种无比的舒适感,可以说是水的代名词。但是,你们见过大海中出现的沙漠吗?准确的说,它其实只是一座小岛,远远望过去,它犹如沙漠中的小沙子的“温暖港湾”——名字叫做塞布尔岛,法语的意思就是沙岛。在北大西洋上,存在着这么一座小岛,它由于长期的泥沙冲击和海水的不断堆积而形成。岛上四周流沙遍布,岛上也没有任何植物,荒无人迹。但周围水深只有2--4米,来往的船只到了那里一不小心就会驶入小岛附近的流沙中,所以前去游玩的人要具备安全意识,否则将有丧尸生命的可能。
在近几百年当中,相继有将近500艘船在小岛附近沉没。在那里丧失生命的人更是达到了5000人,有人曾经看到排水量5000吨的船只误入此地,前后几十天便陷入了流沙之中。然而,这个神奇的小岛也被人们称之为是世界第一夺命沙漠。因为它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魔法”,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夺走人们的性命。
3. 沙漠底下有海洋
中东北非洲是一片两大景观相连的地区。
在这片海岸线上,沙漠与海洋紧紧相连,沙漠里有棕榈树,沙漠外有蓝色海洋,在沙漠里可看到骆驼漫步,海洋里可见鲸鱼游弋,海鸥在海边上高空盘旋,激荡的海潮拍打着沙滩。
两种景观完美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幅壮观的画卷。
4. 海底的沙漠
1.粒度特征不同
1)粒径不同:跟搬运和沉积动力有关系,沙漠的沙是风力搬运并沉积的产物,颗粒较细,海滩的沙是波浪搬运并沉积的产物,颗粒较粗;
2)分选不同:沙漠的沙分选最好,海滩沙分选相对较差
3)峰态不同:沙漠的沙峰态很好,粒度分布更集中,海滩沙相对差一点。
2.物质组成不同:沙漠沙百分之九十左右是石英,然后是长石云母等等轻矿物;海滩沙也是以石英为主,但是长石和云母含量较少,重矿物含量增加,同时海滩沙中含有大量的贝壳和珊瑚碎屑。在南沙西沙群岛的珊瑚岛的海滩上,以珊瑚和贝壳碎屑为主,因为沉积物的物源就是来自海浪对珊瑚礁的侵蚀并堆积在岛屿边缘。
3.颗粒形态不同:由于长时间的海浪的冲刷,导致海滩沙的颗粒圆度更圆。
5. 海底沙地
闽南话魔鱼是魟鱼。
魟鱼又称魔鬼鱼燕鲼目鲼科动物,是于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的鲨的同类,它们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习性。魟hongㄏㄨㄥˊ〔魟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如蝶展翅,尾呈鞭状,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6. 海底荒漠
现在,动物志带你从海洋表层出发,向下垂直穿过海底一万一千米,看看各水层都有哪些动物。海洋的水层从垂直方向可划分为:
海洋上层:从海面到水下200米。
海洋中层:水层深度为水下200-1000米。
海洋深层:水深1000-4000米。
海洋深渊层:水深4000-6000米。
海洋超深渊层:水深6000-11000米。
上层:绝大多数生物汇聚于此
在上层水域,由于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层又叫光合作用层。这些生产者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磷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磷虾,大鱼吃小鱼,虎鲸和鲨鱼又吃大鱼,整个食物网欣欣向荣。
最大的动物:蓝鲸
我们知道的大型海生动物如各种海豚、鲸鱼、鲨鱼和金枪鱼等,绝大多数都处在这个水层中。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大的动物——超过200吨的蓝鲸,最大的鱼类——40多吨的鲸鲨,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可达3吨的大白鲨,最长的水母——触手长达36.6米的狮鬃水母,最大的双壳贝类——壳长1.37米、软组织重333千克的大砗磲。
触须可达37米的狮鬃水母
中层:深潜者的乐园
往下是200-1000米深度的海洋中层,作为透光的上层和完全黑暗的深层之间的过渡带,本就微弱的光线在这个水层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消失,而些许的光线也不足以进行光合作用。中层带的生物群落普遍体型较小,像灯笼鱼科、褶胸鱼科、头足类、磷虾和其它甲壳类动物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样子。
斑点灯笼鱼
由于该层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里环境较上层严苛得多,食物网的维系有赖上层供给营养,许多生物抓住一切机会摄取上层水域降落下来的有机物质。上层有机物质主要以絮状物形式沉降下来,在探照灯照射下像极了雪花,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海雪"。
不过,处于中层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吸收上层水域的养分,那就是晚上垂直迁移到表层,在富含养分的上层水域觅食,白天再回到深水,躲避更大的掠食者。因此,这个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上可以说是极具效率的,它拥有极高多样性和生物量的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能够为远洋地区的上层大型掠食者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一些远洋鲨鱼、鲸豚有时会下潜数百米前往中层水域进食头足类和鱼,而抹香鲸这样的深潜型鲸鱼为了觅食更是频繁进入中层,可以视作中层生物群落的过渡成员。
最重的硬骨鱼:翻车鱼
虽说比不上表层,中层带也有巨型海生动物,现今最重的硬骨鱼——重达2.3吨的翻车鱼过去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上层鱼,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翻车鱼比以往认为的更频繁地潜入中层;最长的硬骨鱼——长达8米的皇带鱼就可以算作中层鱼(严格地说它是上层中层都有分布);而两种巨型鱿鱼——275千克的大王鱿和将近500千克重的南极中爪鱿在这个深度已有分布,当然,两者的生境也包括下一个水层。
大王鱿,中层水域的顶级掠食者
深层:吞噬者之乡
接着是水深1000-4000米的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生物发光是唯一的光源,如果说中层水域的动物们尚且具备强壮的肌肉进行追捕和长距离迁徙,这一深度的大多数生物,其肌肉已经松弛到只适合原地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极为缓慢的代谢也正是对这种恶劣环境的适应。
约氏黑角鮟鱇
深层水域的主要鱼类是小型钻光鱼和鮟鱇鱼,尖牙鱼、蝰鱼也较常见,这些鱼体型很小,许多在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25厘米,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停留于水柱耐心地等待猎物出现。相比中层水域,这里的生物不能太指望上层飘落多少养分,毕竟,上层产生的有机物有20%落到中层,但轮到深层就只有5%了。
在这片贫瘠之海,许多深海鱼类必须想办法吃掉任何能遇到的东西,哪怕对方比自己还大,其中有一些种类也确实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演化出了超强的吞噬能力。黑叉齿龙䲢,栖息深度为700-2745米,可能是把吞噬大法修炼到极致的动物,一只体长19厘米的黑叉齿龙䲢曾经吞下84厘米长的黑刃魣蛇鲭,受害者整整是它的4.5倍长。
黑叉齿龙䲢可能是有记录最夸张的吞噬者
体长可达一米的吞噬鳗在这个水层可以算得上小巨无霸了,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不成比例的超大嘴巴,松松垮垮的颌骨构造可以使这张巨嘴张到很大,再加上具有伸缩性的胃,足以让吞噬鳗吞下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深海小巨无霸:吞噬鳗
不过,这里还是存在一些真正巨人的,几种巨大的鲨鱼栖息于这个水层(它们在上层和中层皆有分布),比如可达6米的灰六鳃鲨,达到甚至超过6米、体型比之大白鲨也不遑多让的几种睡鲨,抹香鲸、喙鲸等深潜型鲸鱼虽说进入这个深度的频次远不如中层,但它们有时也会来到这个区域搜寻潜在的食物。
硕大的灰六鳃鲨
深渊层:以海雪为生的底栖拾荒者
4000-6000米是深渊层,这里是一个食物极端匮乏的地带,栖息在底部的深海平原上的底栖生物是主流,包括小型鱼类、海参海胆、多毛蠕虫、各种甲壳类和双壳贝类,上层沉降的海雪是它们的美餐。
海雪是由表层生物碎屑、粪便颗粒、死去的浮游生物聚集而成的絮状物,几天之内即可沉降到海底,极大地提高了表层有机物的传递速率。相比之下单个浮游生物沉降速度很慢,每天一米,需要超过十年才能沉到底部,通常到不了海底就被分解者分解掉了。
北冰洋深海的海雪
海雪源源不断从表层转运有机物质,这种以生物为媒介,通过生物生产、消费、分解和沉降作用,将表层有机物传递给底层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海洋生物泵。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深渊水域,以海雪为主的海洋生物泵就是深海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构成了深海小食物网的基石。
海底生物个头小,代谢低,所需的食物并不多,偶尔如果碰到比海雪大很多的食物,就能够解决它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伙食问题,比如在海面上大量繁殖后死亡并迅速沉底的藻类,以及进食藻类后快速繁殖、大量聚在一起并在死亡后下沉的樽海鞘,又或者沉入海底的鲸鱼尸体,这些都可以算得上底栖生物们的深海盛宴了。
水下四千多米的海底,一大群海参铺满了海床
在海底的某些地区,比如洋中脊,能够形成热液喷口,此处的养分较为丰富,海底微生物可进行初级生产将化学能固定为生物能,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许多底栖生物。
超深渊层:高压寒冷的黑色荒漠
最后一层,超深渊层,是海洋中最深的地带,存在于海底狭长的海沟中,水深6000-11000米,可谓深渊中的深渊。超深渊栖息地在全球海洋中数量不多,总共也仅有46个(33条沟壕和13处洼地),这些海沟的平均深度约为8216米,其中最深的是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生存条件之严酷已无需赘言,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已大大降低,但还是有一些生命在此地顽强生存着,包括鱼类、海参、多毛类、双壳类、等足类、腹足类和端足类动物。目前拍到的活体鱼类最深纪录为钝口拟狮子鱼——8178米,可达23.8厘米,鱼类被捕获的最深纪录为神女底鼬鳚——最大体长16.5厘米,捕获深度8370米。
拍摄于水下7400米的拟狮子鱼,相当可爱
一些无脊椎动物可以生存于更深的水域,包括某些海参、端足类可超过10000米水深,比如体长可达5厘米(在深海已不算小)的短脚双眼钩虾,这种端足类动物栖息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能够消化埋在海底深处的木屑,对海底木质食物的利用可能是它克服恶劣生存环境的有利因素之一。
栖身于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短脚双眼钩虾
目前人类对那些最深的海沟仍所知甚少,尽管如此,深海潜水器、深海探测器和生物捕捉器等先进设备还是助我们揭开了超深渊水带的神秘面纱。深海确实是可怕的,但其可怕来自于环境本身,担心有什么大海怪大可不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相当于1000个大气压的水压,常年0-3℃的冰冷海水,贫瘠到只有靠深海热泉和海雪降落维系的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大型动物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那些说深海藏匿着未知巨型生物、史前海怪孑遗的谣言可以休矣,水深8400米以下就没有任何鱼类,一万米处5厘米长的小钩虾就是巨无霸了,对生命来说,超深渊的海沟是一片比沙漠还荒芜之地。
7. 海上沙漠
看到海市蜃楼最好以先原地不动。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海市蜃楼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我国山东蓬莱海面上常出现这种幻景。
8. 海里的沙漠
在沙漠这片充满死亡的地带里,经常会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海市蜃楼是最普遍的现象,可是,据说沙漠中还有一些罕见的怪物。沙漠巨虫就是其中之一。它身长有数十米,隐没于滚滚的黄沙之下,在有猎物出现的时候会突然破土而出发动攻击。传闻看到这种虫子的人,没有能够活下来的。
在很多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离奇的怪物,那么,现实中究竟是否存在这样的怪虫?难道它和中国古代的龙一样,仅仅是神话故事里的角色吗?
外电报道,蒙古内陆环境险恶的戈壁沙漠里有一种世界上最奇异、最难以琢磨的怪物———“死亡之虫”。当地人关于这种动物的传说已流传数世纪,直到今天仍不时有人声称目击过它。日前一个英国科学家小组计划到“死亡之虫”出没最频繁的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学探险,试图揭开这个自然之谜。
蒙古人称“死亡之虫”为Allghoikhorkhoi,在蒙古语里为“肠虫”的意思,因为据目击者介绍,这种怪物在蒙古戈壁沙漠的诺扬地区出没,外形很像牛的肠子,颜色为暗红色,不仅长得丑陋无比,它的攻击力非常惊人。
据目击者称,“死亡之虫”大约有1到1.5米长,平时潜伏在沙土下面,一年到头只在特定时间偶尔露峥嵘,沙漠居民对这种东西非常害怕。当地牧民坚持说,“死亡之虫”绝非杜撰,它确确实实存在。这种怪物能吐出一种像硫酸一样的黄色腐蚀性唾液,还能够在瞬间产生强大的电流,足以将一头成年骆驼电死。 正因为这种未经科学证实的怪物被当地人说得神乎其神,很多科学家才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前一个英国的探险小组再次决定探寻“死亡之虫”。探险队希望能亲眼见到肠虫,拍下它的照片,他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将把河水引入部分沙漠地区,把传说中的肠虫从洞里引诱出来。
蒙古戈壁沙漠中常有一种巨大的血红色虫子出没,它们形状十分怪异,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剧毒液体,此外,这些巨虫还可从眼中放射出一股强电流,让数米之外的人或动物顷刻毙命,然后,将猎物慢慢地吞噬……大家把它称为“死亡之虫”。
“死亡之虫”出现意味着死亡和危险。
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蒙古传说中的“死亡之虫”时,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杜撰的玩笑而已,它就如同科幻电影和连环漫画中的怪异大虫一样。
但是,“死亡之虫”并非一个荒诞的传说,许多目击者对它的描述都惊人地一致:它生活在戈壁沙漠的沙丘下,长5英尺左右,通体红色,身上有暗斑,头部和尾部呈穗状,头部器官模糊。蒙古当地将“死亡之虫”命名为“allghoi khorkhoi”,由于这种恐怖的虫子从外形上很像寄居在牛肠子中的虫子,也被称为肠虫。据目击者称,每当“死亡之虫”出现,将意味着死亡和危险,因为它不但会喷射出致命毒液,还可从眼睛放射出强电流杀死数英尺之外的猎物,而我们能够侥幸存活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英文资料中第一次提及“死亡之虫”是于1926年,美国教授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在《追寻古人》一书中描述了“死亡之虫”,但是他还不能完全确信依据蒙古官员们描述的这种沙漠怪物的存在。他在书中写道:“尽管现在的人们很少见到‘死亡之虫’,但是当地蒙古人对‘死亡之虫’的存在表现得非常坚定,而且那些目击者的描述竟惊人地相似。”
捷克探险家欲三度探险“死亡之虫”。
捷克探险家伊凡·麦克勒是探寻“死亡之虫”的权威专家,他早在1990年和1992年分别两次来到蒙古寻找“死亡之虫”的踪迹,尽管前两次探险并未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但是他已被“死亡之虫”的神秘感深深吸引。
今年夏天,麦克勒将再次来到蒙古实现自己的探索心愿,这次他将有备而来。他的计划是乘坐超轻型飞机低空飞行在蒙古戈壁,进而有效地扩大探索范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发现躺在沙丘上晒太阳的“死亡之虫”,将“死亡之虫”具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记录下来,填补蒙古当地人有关“死亡之虫”不详实的资料。
依据前两次探寻经验,麦克勒编写了一份具有实用价值的“情报资料”,是陆续前来探索“死亡之虫”的科学家和猎人们的必读信息。
麦克勒在这份资料中指出,外形像香肠的“死亡之虫”体长为0.5米,如同男性胳膊一般粗细,类似于牛体内的肠虫。它的尾端很短,就像是被刀切断一样,尾端不是锥形。由于“死亡之虫”的眼睛、鼻孔和嘴的形状很模糊,让目击者乍一看无法具体辨识其头部和尾部。它整体呈暗红色,与血液、意大利腊肠的颜色十分接近。“死亡之虫”的爬行方式十分古怪,它要么向前滚动着身体,要么将身体倾向一侧蠕动前进。
“死亡之虫”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丘之下或炎热的戈壁山谷之中,通常目击者看到“死亡之虫”都是在每年天气最炎热的6月和7月。其他的时间它会钻进沙丘中过着冬眠般的生活,除非戈壁沙漠喜逢降雨,“死亡之虫”会钻出沙丘沐浴戈壁难得的清新湿润。
英国探险队已经踏上探寻“死亡之虫”的征程。
前不久,英国探险家亚当·戴维斯组建了一支探险队,不远万里从英国来到蒙古茫茫戈壁,探寻“死亡之虫”的踪迹。据了解,戴维斯一生中最大喜好就是探索地球神秘区域,他曾经组建探险队前往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刚果。
戴维斯说,“最初我是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死亡之虫’的相关信息,在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蒙古‘死亡之虫’的故事。多年以来,生活在当地的牧民谈虫色变,他们拒绝谈论‘死亡之虫’,它实在是太可怕了!”
戴维斯此次探测得到好友安迪·安德森和当地蒙古向导的帮助,他们探险征程上第一个露营地是戈壁上的一处破旧寺庙。在捷克探险家麦克勒1990年第一次探险时,这处寺庙还有许多僧侣,也许麦克勒对“死亡之虫”的印象多数是从僧侣口中得到的信息。而如今这里却是一片残垣断壁。
“死亡之虫”雕刻是蒙古博物馆的亮点。
沿途中戴维斯一路向牧民们问询有关“死亡之虫”的事情,尽管许多牧民表示曾看到过它,但无法为探险队提供“死亡之虫”详实的生活习性和出没地点。
在路程中,首次让探险队看到希望的是戈壁国家公园,在一位向导的解说下,他们在博物馆内看到“死亡之虫”的雕刻展示物,还有当地雪豹、野生白山羊。向导还表示:神秘的“死亡之虫”是博物馆的骄傲和游客关注的亮点。同时,热情的向导还告诉他们,30公里外的一位老者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死亡之虫”,或许从老者那里可了解更多的信息。
在那位老者的蒙古帐篷里,他在探险队的地图上指出“死亡之虫”经常出没的地点,这些通常是地势险要的地区。他并告诉戴维斯,“死亡之虫”一般在6、7月份出现,还有每当降雨之后,Goyo草(蒙古戈壁开着小黄花的植物)绽放花朵时,“死亡之虫”就会钻出沙子。此外,他还指出,在一个死亡之虫时常出现的戈壁山谷中,还生活着带有剧毒的蜘蛛和毒蛇,它们从不畏惧人类的出现,它们会向入侵自己领地的人类发动致命攻击。
当地居民曾与“死亡之虫”亲密接触。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探险队来到一个据称从未有外国探险家到达的区域。在那里一位青年人称,3年前在一口井附近曾看到过“死亡之虫”,而且村里的居民经常看到它的踪迹。
在途中戴维斯接触到一位男子,他向探险队表示自己曾无意碰到过“死亡之虫”,可怕的“死亡之虫”喷射的毒液将自己的手臂烧伤,当他忍着疼痛将“死亡之虫”放在冷却的安全气袋,“死亡之虫”却喷出绿色腐蚀性毒液从气袋中逃脱。
依据探寻途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戴维斯一行决定自己碰碰运气寻找“死亡之虫”的踪迹,他们在三个据称“死亡之虫”时常出没的地点“安营扎寨”,并决定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搜寻“死亡之虫”。他们凌晨搜寻两个小时、早餐后和午餐后各进行两小时,在傍晚他们也四处搜索“死亡之虫”,但是一天天过去了,每天搜索六七个小时,他们却仍未寻找到它的踪迹。
戴维斯此次探险之旅,虽然未亲眼目睹“死亡之虫”,但他仍对找“死亡之虫”充满信心。他引用安德鲁斯的话称:“如果不是‘死亡之虫’的故事流传如此广泛,每一位目击者对它的描述如此一致,人们都会将它作为一个离奇的传说。”但事实证明,英国这支探险队已被蒙古神秘戈壁所深深吸引,戴维斯表示今后他将组织第二次探险,揭开“死亡之虫”的神秘面纱!
没听说过。
没听过就不要回答
是沙漠巨蜥,但只有一,二米长,象恐龙,有红黄黑花纹,有毒并且非常凶猛,人根本不敢接近去看清楚。
并非是蜥蜴``````因为蜥蜴不吃人。
no!
沙漠里确实有关于巨虫的传说,身长数十米,口吐烈炎,见人就吃。可是另人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实物,不过沙漠是广茂的死亡之海,人类对沙漠也只是了解很少部分。也许在茫茫的黄沙下,确实有我们未知的世界。
你这样说我很喜欢!知识渊博的人,不光知道别人都知道的事实,还应该了解那些我们未知的世界。。。。。。
NO,没见得如此.
这犹如在问海底深处到底有没有大乌贼似的~!
我最爱吃乌贼
(-_-;)
海底深处有大乌贼
深海里确实叫个大王乌贼的家伙。他是个爱吃肉的东西,眼睛酷似人类。是你平时吃的小乌贼的祖宗,也是小乌贼的上千倍大。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海里喂 那个东西去。估计都不够给他塞牙缝的……
传闻看到这种虫子的人,没有能够活下来的。既然没人能活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拜托如果你没听说过的话就不要乱发感慨,我是问你们有没有证据去证明这个东西是否存在而不是叫你挑我话里的毛病,懂么?聪明的孩子?你的聪明用错了地点。谢谢
你相信有就有,不相信就没有
我想一定有。
谢谢你这样说,我很感动 T^
9. 海边 沙漠
雪莲生长在高海拔雪线一带,只跟高原条件成立,其他三个是可以同时出现的
10. 海底沙漠神殿
1、(准备):寻找树木做几只船,准备出海寻找沙漠。2、(寻找大海):一定要找到大海了在出海,可以沿着小河流找下去就到大海了。3、(寻找沙漠): 一直划,直到看见沙漠。4、打开地图,只要有一点蓝色的像水的颜色,90%的是沙漠神殿。5、(沙漠神殿一):只要是大沙漠就有很多的沙漠神殿
网易我的世界怎么有沙漠神殿
详细答案:
(沙漠神殿二):沙漠神殿外围都有橙色的羊毛做成的图像,很好找到。
11. 大海洋大沙漠
浩瀚大海的意思是水势浩大广阔的海。大海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0.8%,一眼望去无边无际。船航行其中几个月都到不了岸边,由此可见大海有多大。
浩瀚也可以用来形容沙漠的广阔,都是气势浩大,一望无垠。大自然是强大的,人在它面前只是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