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部分的地壳厚度为多少毫米
地球从地表到地内心一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壳、地慢、地内核。地壳位于地球的表层,平均厚度为17公里,其中陆地地壳平均厚度28公里,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公里,最薄的海洋地壳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也有2公里。所以,海水都在地壳里,
2. 海洋和陆地的地壳的平均厚度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通常所说的陆地厚度指地壳厚度,地壳分为洋壳和陆壳,陆壳平均厚度大概为33㎞,洋壳平均厚度大约为6㎞,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3. 海洋的地壳厚度是多少
千岛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大陆的东侧,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所以地壳很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千岛群岛一带地壳的厚度,是比较薄的,这并不是因为位于火山地震带,而是因为位于海洋,一般情况下,海洋底部的地壳都要比大陆地壳薄的多,但最少也应厚达一万多米,因为千岛群岛附近的马里亚纳海沟深一万多米,所以千岛群岛的地壳厚度应大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4. 海洋部分的地壳厚度为多少毫米呢
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km;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厚达70千米以上;
而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中地壳只有1.6千米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的地壳最薄,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所以,
海洋最底处是地壳
5. 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厚度
大洋地壳厚度薄,一般只有5——6千米厚,只有硅镁层是单层结构.
6. 海洋部分的地壳厚度为多少毫米以上
大陆与海洋地壳结构的差异:从地壳厚度上看,陆壳一般要厚于洋壳,从岩层新老上看,洋壳一般要新于陆壳,因为形成新岩石的大洋中脊在洋壳上。洋壳即大洋型地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根据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壳与大陆型地壳有根本区别。它的结构总是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硅铝层。一般把大洋型地壳从上到下分为三层:
①未固结的沉积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为1km,在太平洋底厚度仅0.5km。
②固结的沉积物,厚约1.7km,p波速度为5km/秒。
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可能是玄武岩或辉长岩层,其中p波速度为6.7公里/秒。洋壳的沉积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显著的变化,但镁铁质的第三层却相当均匀,在这一点上与厚度变化甚大的大陆型地壳的硅镁层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线”作为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的分界线。此线的大陆一侧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硅质较多(>50%),为大陆型地壳;而北线的大洋一侧主要是橄榄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质较少(
7. 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厚度大
地球包括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而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分界,被称为莫霍面。因为实在是太难挖了,地球内部结构理论,基本都是建立在间接分析基础上的。
比如莫霍面,就是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变才发现的。莫霍面的平均深度是33公里(33000米),其中陆地上的地壳平均厚度为40公里,而海洋的地壳要薄得多,平均起来只有约10公里厚。前苏联的曾经有个超级钻洞计划,就是希望能直接挖个洞来触达莫霍面。
8. 海洋地壳多少千米
海底悬崖是地质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一种陡峭的地形,具有悬崖般的垂直高差,通常是由于海底板块运动或者海洋水流冲刷而形成的。
海底悬崖通常位于大陆边缘或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上。当大陆板块与洋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时,海底悬崖便会出现。这是因为碰撞会引起地壳收缩、破裂和隆起,导致海底地形发生急剧变化,形成悬崖等陡峭地形。
此外,海底悬崖还与曾经的冰川作用有关。在过去的冰河时期,冰川融化水流会侵蚀海底,切割成陡峭的悬崖。
海底悬崖的一般高度在百到千米之间,而陡峭程度和高度则视地质和水文条件而异。有些海底悬崖在其上方具有多种水生生物的群落,成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捕捉深海悬浮物的场所。
9. 海洋地壳由什么组成
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
2.海洋元素中第一是氧元素,第二是氢元素
3.人体中氧元素占65%、碳元素占18%、氢元素占10%、氮元素占3%、钙元素占1.5%、磷元素占1.0%、其他元素占1.5%
10. 海洋地壳厚度和陆地地壳厚度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壳与地幔的界面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厚达70千米以上;而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中地壳只有1.6千米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的地壳最薄,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11. 海洋地壳深度
马里亚纳海沟,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的东方,该海沟为两个板块辐辏俯冲带,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菲律宾板块(或细分出的马里亚纳板块)之下。
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已经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最高处。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11 °20′N,142°11.5′E,即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 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95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在日本旁边,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曾探明最深11034米,是目前发现的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少有的人类禁区之一。
太平洋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深的大洋,平均深度3900多米,而马里亚纳海沟又是太平洋之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首先测到这片海域最深深度11034米(36201英尺),此后英美等国家也在此测得,确认了这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不过英美测到的最深深度是10900米左右,前苏联测得的数据因为再也没能重现,因此被认为不做准。不过今年我国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测得深度10909米,和英美曾经测得的结果相近,不过前苏联测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原本它被称为马里亚纳海凹,原因就在于这处就是个巨大的凹陷深沟,类似于倒立的山形。
总的来说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11000米左右,这个至今没有多大的争议。深海的深度探测还是挺难的,因为实在是太深了,我国奋斗者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后,海面上的记者在采访参与坐底项目的三名乘员时,无法再通过无线电和海面通讯,而是利用声波通过海水传播来实现双向通信。这种通讯方式也还只能保证有效的交流,但是信号的保真度不高。据当时坐底的乘员透露,他们在海底没有见到什么大型动物,但是见到了一些像海参一样的体积不明的东西,说明这海洋最深处还是有生命活动的,但是整体上看起来比较像荒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
马里亚纳海沟之所以可以这么深,原因在于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板块由于地球地幔下岩浆的活动,岩浆也有剧烈的对流运动,而岩浆又十分粘稠,对地壳有相当强烈的冲击,导致地壳的运动。两块大陆往一块怼,海洋板块由于岩层密度更大、所处的位置更低,所以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海洋板块向下弯曲,而大陆板块在交界处也因为岩层巨大的摩擦力也被向下拉,于是形成了巨大的岛弧构造,日本列岛就是在这种冲击中形成,而这种冲击也造就了世界上最深的海域,长度两千多公里、宽度七十多公里,大约自6000万年前开始构造。
各国测得的海沟深度不大一致,除了由于探测技术不同的原因,还可能有海沟自身的原因。如今的趋势是太平洋板块还在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所以日本岛弧构造还有继续抬升的趋势,未来日本的面积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网传的日本会在一场地震中沉没,而这种俯冲的趋势还会改变海沟的深度。如今它的深度变化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应该还在变化,所以会导致测得的数据不同,但大差不差,目前测得的深度都在11000米左右。而未来这种俯冲的趋势或许会停止甚至反向,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的发育可能会完全变样。
在非洲大陆上就有一个巨大的深沟,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未来两大板块的分离没有了板块挤压、大陆褶皱变形的趋势,拉开之后也可能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基础上再拉出一道深沟,造就更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