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洋泾浜在什么地方
英租界、美租界(后合并为公共租界)、法租界。1842年上海道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人为建筑房屋及居住之用。
次年9月,又议定以边路(今河南路)为西界;这块面积约55.3公顷的地段后来就称做英租界。此为租界之始。1848年10月间,英国领事R.阿礼国又把地界向西伸到城浜(今西藏路),向北开拓到苏州河边,整个租界面积达188公顷。
此后,法国于1849年,美国于1863年在上海正式划定了租界。1863年9月21日(八月初九)英美租界又合并为公共租界,即由英美领事为首的几国共同管理的区域。
2. 洋泾浜位置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现代的延安东路。
洋泾浜的历史背景:
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它东引黄浦江水经八仙桥西流,北通寺浜(今慈溪路、重庆北路一线)、宋家浜(今苏州河),西通北长浜(今延安中路),西南通周泾(今西藏南路)。它虽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却四通八达。
1845年11月,上海道台宫慕久被迫公布与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商妥”的《上海土地章程》,同意把洋泾浜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外滩)南一带作为英人居留地。
1849年4月,上海道台麟桂又屈服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淫威,宣布将洋泾浜南、护城河(今人民路)北划为法租界。从此,本来默默无闻的洋泾浜成了颇受瞩目的上海两租界的界河;而“洋泾浜”(或“洋泾”)一词,则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
洋泾浜英语:
当时随着大批从事经济掠夺的英商涌入,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交流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商业英语”,西人称作“皮钦语”,华人则叫做“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方言为主,夹杂许多英语词汇,属于不同语言人群进行联系的混合语言。
3. 洋泾浜是哪里方言
苏州话洋泾浜的意思是对某些事,某些话懂得一些,但不是全会,可以勉强做,勉强说,马马虎虎能过得去的意思和情况等等。
4. 洋泾浜在哪里
洋泾浜奇侠
《洋泾浜奇侠》,长篇小说,张天翼著。列为“新钟创作丛刊”第一辑第二册。上海新钟书局1936年4月初版。
中文名
洋泾浜奇侠
作者
张天翼
类别
长篇小说
出版社
上海新钟书局
基本内容
这是一部讽刺小说,主要情节是:“九一八”事变后,史兆昌随家人从北平逃到上海。他嗜读武侠小说,渴望能炼就一种法术去击败日本人。不久,他通过流氓胡宝根结识了“太极真人”,并拜“太极真人”为师,被骗去4000块银元。他又把妓女何曼丽当作“救国女侠”,把卖艺姑娘看成“十三妹”。“一二八”上海抗战发生时,他像发疯一样冲上街去,口念咒语,手舞小刀(说是宝剑),口含硬糖(说是仙丹),迎着敌人的炸弹直往前冲,结果受伤,被人抬进了医院。
5. 上海的洋泾浜现在位于什么地方
洋泾浜 [yáng jīng bāng]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旧时 上海 租界地名。该地 华 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 英 美 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泾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6. 洋泾浜是什么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
洋泾浜又称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词汇量很小,其中绝大多数取自外语,极少数取自当地词汇。
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大幅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带有本地语法的痕迹。只用这少量的外语词汇和极其简单的语法规则,许多事物只能用迂回的比喻描画方式、用词组甚至句子来表达。
又者洋泾浜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殖民者的语言,是殖民者语言在异域的有限交际范围内使用的一种特殊变体。
洋泾浜使用场合有限,不作为母语传授给下一代。一旦社会环境改变,就会自动消失。所以一般不被看作正式的语言,还算不上“混合语”。
7. 什么叫洋泾浜
洋京邦,也作“洋泾浜”。源自“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它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而且变体很多。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
现在“洋京邦”泛指不讲语法,语音不准的混杂语言。
8. 洋泾浜的中国话什么意思
上海话洋泾帮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是上海本地人说上海话,但说出的上海话并不标准,非常好笑。上海人称为洋泾帮或洋泾帮话,其实也有一些贬意,嘲笑讽刺的意思在里面,并且通常上海人把说洋泾帮上海话的人统称外地人,以显示自己是正宗上海人。所以上海话洋泾帮就是,不正宗的意思。
9. 上海洋泾浜什么意思啊
1、十里洋场,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lǐ yáng chǎng,意思是形容旧时的上海;泛指繁荣的市场。
2、“十里洋场”特指旧上海的租界或租界的繁华景象。
1845年英租界在上海县城以北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岸建立,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1849年法租界也在上海县城与洋泾浜之间的土地上建立。这些租界是为避免“华洋杂居”容易发生华洋冲突而划出和建立的洋人居住区,因当时称洋人为“夷”,所以华人称租界为“夷场”。
10. 上海人说洋泾浜是什么意思
居住在上海江苏一带沼泽水边上原居民讲的一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