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创建示范区:
(一)选址科学合理。所在海域原则上应是重要渔业水域,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养护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代表性;有明确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海域管理、渔业发展规划和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管控要求,与水利、海上开采、航道、港区、锚地、通航密集区、倾废区、海底管线及其他海洋工程设施和国防用海等不相冲突。
(二)自然条件适宜。所在海域具备相应的地质水文、生物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等条件。海底地形坡度平缓或平坦,礁区或拟投礁区域历史最低潮水深一般为6—100米(河口等特殊海域经专家论证后水深可低于6米),海底地质稳定,海底表面承载力满足人工鱼礁投放要求。具有水生生物集聚、栖息、生长和繁育的环境。海水水质符合二类以上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磷酸盐除外),海底沉积物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三)功能定位明确。示范区应以修复和优化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示范区建设,能够改善区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底荒漠化问题,使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与生产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能够吸纳或促进渔民就业,使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配套的捕捞生产、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不影响海洋牧场主体功能。
(四)工作基础较好。黄渤海区示范区海域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平方公里,东海和南海区示范区海域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平方公里或已投放礁体总投影面积不低于3公顷,海域使用权属明确;黄渤海区已建成的人工鱼礁规模原则上不少于3万空方,东海和南海区已建成的人工鱼礁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5万空方,礁体位置明确,并绘有礁型和礁体平面布局示意图。具有专业科研院所(校)作为长期技术依托单位。常态化开展增殖放流,采捕作业方式科学合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示范区应吸纳一定数量转产转业渔民参与海洋牧场管护,周边捕捞渔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管理规范有序。示范区建设主体清晰,有明确的管理维护单位,有专门规章制度,并建有完善档案。示范区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有礁体检查、水质监测和示范区功效评估等动态监控技术管理体系,保证海洋牧场功能正常发挥;能够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渔获物统计调查、摄影摄像、渔船作业记录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分析海洋牧场建设对渔业生产、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
值得去。公司发展前景很好。珠海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是中国很大全球第三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进入工程船舶领域,成为现代港口和海洋工程装备,是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
3. 海洋装备制造技术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高新科技发展为基础,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需求,包括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海洋物流产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矿业等产业。
与传统产业相比,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以高新技术支撑、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和易于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等优势。
4.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陆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1903.6万。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要结合功能定位,优化发展布局,进一步向海拓展、向东开放、连通南北方、贯通中西部,形成主体功能清晰、空间集约集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体布局。壮大区域主发展轴、临海新兴发展轴、近海海洋经济发展轴“三纵”发展轴,完善北部、中部、南部“三横”通道,打造陆海联动区、河海联动区、江海联动区“三大片区”。
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规划》对江苏沿海地区油气管道、电力运输、风电光伏产业、核电等设施建设都提出了目标,如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示范和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支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推进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沿海电网过江通道和天然气过江通道,打通长江北翼绿色能源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展望未来,江苏沿海地区将推动油气煤等基础能源的基地与转运中心建设,重点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规划》提出江苏沿海要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培育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海洋矿产、油气、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装备以及海洋信息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总承包能力,做强自主品牌。
此外,《规划》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定下了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为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世界级城市群、沿海生态屏障提供重要支撑。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
简介: 丹华海事集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分别在加拿大建立了丹华海事(加拿大)有限公司;在香港建立了丹华海事(远东)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建立了上海查特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丹华海事上海船用空调设备制造工厂,之后又在希腊成立了丹华海事(欧洲)有限公司,再后成立丹华海洋工程装备(上海)有限公司。 丹华海事(远东)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欧洲船用机械及设备的代理,总部设在香港,并已分别在上海、大连、天津、广州、南通及武汉等极具竞争力的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同时,在船舶制造业兴起的越南,在其河内和海防等重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上海查特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用配件的出口贸易,如:船用主机、辅机备件,甲板机械设备等;所提供的产品均来自于特许生产商,并拥有各船级社证书,如:LRS, GL, ABS, 和 CCS。 丹华奥斯科船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拥有5年多的OEM船用空调冷藏设备制造经验,在业内树立有良好声誉。
在过去几年中,公司已成功地为在中国制造的1000多艘出口船舶提供了空调冷藏设备,其中多数为欧洲船东。 丹华海事(欧洲)有限公司,这家年轻、快速成长的公司着眼于欧洲船舶设备市场,力求为欧洲和全球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丹华船舶备件(上海)有限公司为丹华海事集团旗下的备件制造和翻新中心,以促进丹华海事集团能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海事服务。 丹华船舶经纪有限公司,作为连接海外船东和中国船厂的桥梁,利用我们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 将国际上资信良好、主业突出的优质船东客户介绍到优秀的中国船厂,成为与客户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伙伴。
丹华海事物流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航运经营者在物流和仓储的需求上,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丹华海事技术服务部,主力向造访中国各港口及船坞的大小船舶提供无间断的专业及高效率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和调试服务。
为表彰其在中国市场销售丹麦海事设备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丹华海事集团更于2009年12月被授予“亨里克亲王殿下荣誉勋章”及“丹麦出口协会荣誉奖状”。
丹华海事集团的宗旨是:提供优质的产品,给出合理的价格,坚持持续改进,超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法定代表人:邵轶勇成立日期:1386086400注册资本:11275万元人民币所属地区:上海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5084092183D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制造业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英文名:人员规模:100-499人企业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迎路180号1#厂房、2#厂房、辅助车间1-4层经营范围: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装备的设计,空调系统、冷藏冷冻系统和装备的设计;船用厨房成套设备、船用风机的设计;海洋工程配套空调设备、风机、厨房设备的生产,销售自产产品;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装备及配件、冷藏冷冻设备、机电设备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和进出口,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6.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科技重工业领域的公司,通裕重工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下是一些潜力方面:1. 技术创新:通裕重工致力于钻井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不断引入新技术,如智能化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推动行业的发展。2. 市场份额增长:通裕重工已经成为多个领域内的主要供应商,如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海洋工程、核电和冶金等行业。随着国内海洋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电力、石油等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通裕重工有望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3. 新兴产业潜力:通裕重工刚刚进军风电领域,这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倡导,风电产业市场潜力巨大,通裕重工有望在该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此外,环保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也为通裕重工提供了更多机会。4. 全球化战略:通裕重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销售网络并与世界领先的公司合作,如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美国哥伦比亚钢铁公司。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深入,通裕重工有望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合作机会。
7.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
8.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
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船舶宜昌海洋装备科技园项目,已启动项目方案设计工作。该项目选址伍家岗工业园区,规划用地约470亩。l0月12日邦普项目签约,到12月4日正式开工。
9.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历程
学:海洋科学导论,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调查于观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