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
水的比热容比陆地要大,所以夏季陆地温度升高比海洋快,海洋温度比陆地低,气压比陆地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由于陆地比热容小,所以热量流失的速度比海洋快。
秋冬季,陆地温度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热容就是物体吸收、存储热量的能力。
海陆热力差异是造成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
例如:中国面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造成了强烈的海陆热力差异,所以中国的气候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北纬60度附近,由于亚欧大陆比大洋冷却快,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地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
2. 海洋对大气系统过程的影响
众所周知,海洋大气腐蚀是材料与它所处的海洋大气环境之间,通过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它涉及气、液、固三相及其相界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据统计,世界各国每年因大气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此外,大气腐蚀本身以及由大气腐蚀引发的事故还会污染人类生存环境。由此可见大气腐蚀破坏的严重性。海洋大气环境由于具有高湿、高盐雾、高日照辐射强度等特点,导致金属材料在这种环境中的腐蚀破坏非常严重。
2
光照辐射对金属海洋大气腐蚀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具有半导体性质腐蚀产物的光电化学效应来进行的。从原理上讲,当具有半导体性质的腐蚀产物在受到能量高于其禁带宽度的光照辐射后,价带中的电子将被激发到导带上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对,这些光生电子和空穴会直接参与并影响基底金属的海洋大气腐蚀过程,从而导致暴露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金属材料的腐蚀过程变得非常复杂,也出现了很多无法用现有的腐蚀理论来解释的异常海洋大气腐蚀现象,特别是在南海海域出现的异常严重的金属材料海洋大气腐蚀问题
3.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可以从面积和热量传递两个方面来考虑:
1、从面积上来说,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太阳辐射大部分被海洋所吸收,自然海洋向大气提供的热量多。
2、从热量传递上来说,海的比热容大,为4200焦/升,相对而言相同单位的石头的比热小,所以同样面积的海洋和陆地受热所散发出来的热量,海洋要比陆地多。
3、此外,海洋上没有遮盖(极地除外)可以直接传递热量到大气;而陆地上还有植被、建筑物等,阻挡了地面的热量辐射。所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可以从水循环角度考虑: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域蒸发和陆地植物蒸腾作用,其中海洋蒸发的水汽占大部分。世界海洋每年蒸发的总量达到450000立方千米,其中90%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其余约10%的水汽由大气输送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周而复始。所以说海洋又是大气的主要水源
4. 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论文
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对大气的影响不同;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海洋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对应出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位于南北纬40 至60 度间的大陆西岸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 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 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 出现在 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 13~14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 现在拂晓前后。
大陆性气候的另一 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 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 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 毫米,甚至 在50 毫米以下。
陆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生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诸如温室气体,影响大气的物质组成,破坏大气结构,进而影响大气性质;大气变得更加不稳定,极端的天气频繁出现,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
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于春季。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多云雾天气,湿度高。
③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
热带风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多数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
5. 海洋在地气系统热量平衡中的作用
物理海洋学是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海洋。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发生在海洋中的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其中包括海洋中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等海洋水文状态参数的分布和变化,海洋中各种类型和各种时空尺度的海水与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物理海洋学重点研究内容:主要是温盐密浪潮流,即温度、盐度、密度,波浪、潮汐、海流。不过物理海洋学发展至今,仅用这六点概括是不够全面的。还可以更全面的概括为海洋热盐结构、海水宏观运动、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湍流四个方面。
6. 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有哪些
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②、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7. 海洋对气候系统的作用
一、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同样的问题。虽然海洋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但是海洋环境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所以如果不能处理好海洋环境保护的问题,海洋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再间接地影响到海洋经济和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说海洋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 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
1、 保障人类食物来源安全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是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命之母。人类也是水生生物不断进化的产物,海洋是地球上所以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 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环境
海洋对气候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是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自古以来人类都会有意识的选择靠近海洋的地区定居,如今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更是爆炸式的增长,有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的人口承载极限。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给海洋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造成了海洋环境的破坏,这种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沿海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海洋环境保护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通过各种手段解决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这样才能在人类和海洋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要严厉处罚,珍惜海洋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环境资源。
8.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
所有波浪或海流将能量释放在海岸时,造成的影响大约是侵蚀或是输送沉积物,这些作用分布的垂直距离大约是海平面上下各10公尺的范围内,海平面以上10公尺通常是潮汐或是风暴系统影响的上限,而海流输送沉积物的力量在海平面下10公尺,且没有风暴的作用时,也会变得非常微弱。在这狭窄的20公尺以外,海水对海岸产生的形塑作用,主要就是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虽然海平面的变化不像地震造成的海啸,可在瞬间改变一个海岸,但是却能够在千年或万年的尺度内,持续地影响全球的海岸。
当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全球便有大量的水分在南北极冰帽与大陆冰川中形成,而使得海平面下降;当地球温度升高,这些冰层又将融化,海水面又因而上升。在这样的变化之间,海平面的变动幅度可达100公尺,因此造就了一系列的海岸侵蚀地形。当海平面移动到一新而未被雕琢的海岸时,波浪开始在其上释放能量,逐渐产生新的地貌及不同型式的各式海岸,这样的情形可以在许多的海岸观察到。
9. 海洋对大气运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10. 海洋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系统的影响
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总称。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海水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