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历程)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6-06 18:58   点击:29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历程

长期海洋观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预测:1. 数学模型:利用物理学和数学等知识建立海洋环境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计算和分析,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2.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海洋表面温度、海洋色彩等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3. 实时监测:利用海洋观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海洋温度、盐度、流速等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4. 经验法则: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法则,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例如,根据过去的海洋环境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规律,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2. 我国海洋监视卫星

◆世界各国的海洋卫星和以海洋观测为主的在轨卫星已有30多颗。 ◆海洋卫星是地球观测卫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高档次的地球观测卫星,包括军用海洋监视卫星、综合性的海洋观测卫星、各种专用的海洋学研究卫星等。

3. 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历程图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29日,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4. 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历程简述

1、1991: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实用同步通信卫星五号)(中星四号通信卫星)[发射失

2、1992:尖兵一号乙国土普查卫星01星(返回式遥感卫星2号01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尖兵一号甲摄影测绘卫星04星(返回式遥感卫星1号04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3、1993:尖兵一号甲摄影测绘卫星05星(返回式遥感卫星1号05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4、1994:实践四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实践四号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

夸父一号模拟卫星(华凌集团之星)[发射成功]

尖兵一号乙国土普查卫星02星(返回式遥感卫星2号02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01星[发射成功]

5、1995:美国制造的人造卫星

6、1996:尖兵一号乙国土普查卫星03星(返回式遥感卫星2号03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搭载日本微重力试验装置)[发射成功]

7、1997: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02星(中星六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A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二号02星)[发射成功]

8、1998:美国制造的人造卫星

9、1999: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风云一号03星)、实践五号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资源一号卫星01星)(实践三号侦察卫星)[发射成功]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10、2000:烽火一号战术通信卫星(中星22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B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二号03星)[发射成功]

资源二号卫星01星(尖兵三号普查卫星01星)[发射成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A星)(北斗一号A星)(北斗1A)(北斗1-01)[发射成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B星)(北斗一号B星)(北斗1B)(北斗1-02)[发射成功]

11、2001:神舟二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12、2002:神舟三号试验飞船

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风云一号04星)、海洋一号A卫星(海洋水色监测卫星A星)[发射成功]

清华大学、航天清华开拓一号皮卫星01星[发射失败]

资源二号卫星02星(尖兵三号普查卫星02星)[发射成功]

神舟四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13、200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发射成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资源一号卫星02星)(中国/巴西联合研制)创新一号01星[发射成功]

尖兵四号摄影测绘卫星01星(返回式遥感卫星3号01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神通一号战略通信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探测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5. 中国海洋观测卫星

2007年4月11日,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海洋一号B卫星星上载荷同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B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其实际在轨寿命达到了9年零10个月,也因此成为我国小卫星领域有名的“寿星”。

6. 列举中国海洋卫星

海洋卫星的用途主要包括:

 

  (1)是为海洋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海洋卫星一方面可为EEZ划界的外交谈判提供海洋环境和资源信息,尤其是那些调查船及飞机难以进入的敏感海域;

 

  (2)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该海域是全世界38%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我国深受其害,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超过100亿元。1997年的“9711”特大风暴袭击浙江沿海,仅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

 

  (3)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油气、海洋渔业和海岸带资源。中国40多个近海渔场普遍出现衰竭现象,迫切需要发展远洋渔业。全球渔场信息困乏制约了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7. 我国海洋卫星发射时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航天航空科技,航天领域成就世界瞩目!2021年至今,中国已发射大大小小的卫星近40颗,其中包括遥感探测卫星、载人飞船等。目前中国各类在轨卫星超过200颗,2025年之前还将发射近百颗卫星。

2021年中国卫星发射年表

序号

发射时间

载荷

火箭

发射场

工位

状态

1

2021-01-07/23:20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

长三乙 遥六十二

西昌

2

成功

2

2021-01-15/10:53

吉林一号宽幅和阿根廷小卫星

长征二号丁 遥五十八

太原

9

成功

3

2021-01-16/11:02

银河航天5G-01星

快舟一号甲 遥九

酒泉

场坪

成功

4

2021-02-20/05:07

新技术试验卫星C~F号

长征二号丁 遥六十一

西昌

3

成功

5

2021-03-09/19:55

北斗三号GEO-2星

长征三号乙 遥六十九

西昌

2

成功

6

2021-03-16/21:34

新技术验证六号卫星

长征七号甲 遥一

文昌

201

失利

7

2021-03-24/11:43

遥感30号06组

长征二号丙遥四十二

西昌

3

成功

8

2021-04-09/19:46

印尼PALAPA-N1通信卫星

长三乙遥七十一

西昌

2

失利

9

2021-05-05/18:00

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

长征五号B遥一

文昌

101

成功

10

2021-05-12/09:16

行云二号01、02星

快舟一号甲 遥六

酒泉

场坪

成功

11

2021-05-30/04:13

新技术试验卫星G~H号

长征11号遥八

西昌

场坪

成功

12

2021-05-31/16:53

高分九号02星、和德4号

长征二号丁遥五十一

酒泉

9401

成功

13

2021-06-11/02:31

海洋1D

长征二号丙遥四十

太原

9

成功

14

2021-06-17/15:19

高分九号03星等

长征二号丁遥五十二

酒泉

9401

成功

15

2021-06-23/09:43

北斗3G3

长征三号乙遥六十八

西昌

2

成功

16

2021-07-03/11:10

高分多模成像卫星、西柏坡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三

太原

9

成功

17

2021-07-05/07:44

试验六号02星

长征二号丁遥二十九

酒泉

9401

成功

18

2021-07-09/20:11

亚太6D

长征三号乙遥六十四

西昌

3

成功

19

2021-07-10/12:17

吉林一号等

快舟十一号遥一

酒泉

场坪

失利

20

2021-07-23/12:41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长征五号遥4

文昌

101

成功

21

2021-07-25/11:13

资源三号03星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五

太原

9

成功

22

2021-08-06/12:01

高分九号04星

长征二号丁遥五十六

酒泉

9401

成功

23

2021-08-23/10:27

高分九号05星等3星

长征二号丁遥五十七

酒泉

9401

成功

24

2021-09-04/15:00

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长征2FT遥三

酒泉

921

成功

25

2021-09-07/13:57

高分十一号02星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六

太原

9

成功

26

2021-09-12/13:02

吉林一号高分02C

快舟一号甲遥三

酒泉

场坪

失利

27

2021-09-15/09:23

吉林一号高分三系列9颗

长征十一号H遥二

海射

海射平台

成功

28

2021-09-21/13:40

海洋2C卫星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一

酒泉

9401

成功

29

2021-09-27/11:23

环境二号A/B卫星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二

太原

9

成功

30

2021-10-12/00:57

高分十三

长征三号乙遥六十三

西昌

2

成功

31

2021-10-26/23:19

遥感30号07组

长征二号丙遥四十三

西昌

3

成功

32

2021-11-06/11:19

阿根廷卫星

长征六号遥三

太原

16

成功

33

2021-11-07/15:12

天启十一号星

谷神星一号遥一

酒泉

场坪

成功

34

2021-11-12/23:59

天通一号02星

长征三号乙遥七十三

西昌

2

成功

35

2021-11-24/04:30

嫦娥五号

长征五号遥5

文昌

101

成功

36

2021-12-06/11:58

高分十四

长征三号乙遥七十

西昌

3

成功

37

2021-12-10/04:14

GECAM双星

长征11号遥九

西昌

场坪

成功

8. 海洋卫星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同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但其功能和用途各不相同,区分开来,大致可分为通信,气象,资源,侦查,导航五大类。

通信卫星是为人们传递电视,电话信号,气象卫星是收回图像和数据,是气象科技人员准确预报全球天气的依据。

地球资源卫星利用遥感仪器来发现在地面和低空难以发现的地理特征,利用他所获得的资料,可准确估计地球上各地区的职位,地质,水文,海水等方面的资源情况。

侦查卫星携带有分辨率很高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地面目标进行拍摄,可准确的反映地面部队的调动,集结及各种军事设施的变化。

导航卫星帮助海上航行的船只便民方向和位置,舰船通过对两颗以上的卫星观察和测距,准确的知道自己所处地理位置的坐标。

9. 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历程是什么

北京时间10月25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该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提高中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和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新时代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二号B星是中国第二颗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也是中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第二颗海洋业务卫星。该星将与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C星和D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

“海洋二号B”卫星是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它将与后续的“海洋二号C”和“海洋二号D”卫星组网形成全天候、全天时、高频次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监测体系。

海洋二号B星成功发射后,卫星获取的海风、海浪、海流、海温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可进一步满足海洋业务需求并兼顾气象、减灾、水利等其他行业应用需求,为国民经济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实测数据,同时也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