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汐树形成原因
林海
答案是林海,因为林海形容是像海洋一样的一望无际的森林。最有趣的是那些生长在海底的树——红树,它们终日泡在又苦又咸的海水中。那里环境恶劣,日复一日地受波浪冲击,脚下是沙子一样...
2. 潮汐树形态变化的因素
应该是朝着潮水来的方向
3. 潮汐树形成过程
一般来说,这种因潮汐涨落而形成的“潮汐树”枝杈向陆,根部向海,在这里却完全调转了方向。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带海洋动力复杂,并进一步影响了涨落潮时水流及潮沟走向。是落潮后大潮沟底部细沙被海风强劲吹拂而形成的。
4. 潮汐树的走向特征
在地理学上,潮汐树,也就是由潮汐往复冲刷而形成的水道被称为“潮沟”潮汐涨落,潮沟就像是伸展的动脉和静脉,肩负着潮滩湿地与外海间物质、营养和能量交换的重任,滋养和守护着滨海湿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植被在“潮汐树”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植被对水流具有截留作用,可以减慢水的流速,植被还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潮汐树”生成过程中盐地碱蓬就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了作用:盐地碱蓬的截留作用减慢了海水的流速,海水便涌入潮汐水道中,这就加快了在已经形成的潮汐水道中水的速度,导致水道中水的侵蚀和冲刷不断增强,水道稳定并不断扩大;盐地碱蓬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使潮沟两岸不易被侵蚀,潮沟的沟岸越来越稳固。
不过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各种社会活动活动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造成的影响。海产品养殖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沿海滩涂的原貌,会减弱潮汐作用;受人类影响,盐地碱蓬数量也会减少,最终使得潮汐树景观数量减少、规模减小。
最近这些年,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这种破坏的负面作用,开始注意保护和改变相应的海洋活动,使潮汐树得到好的生存发展。
5. 潮汐树形成原因分析
潮汐树,也就是由潮汐往复冲刷而形成的水道被称为“潮沟”。
潮汐树的形成过程:落潮时水的流速大,侵蚀能力强,滩面的水流在地势较低处冲刷出一道道潮沟;越靠近海面,汇集的水量越多,流速越快,侵蚀能力越强,冲出的潮沟越宽越深;盐地碱蓬加固潮沟岸,稳定了潮汐冲刷出来的潮沟系统。
6. 潮汐树的形成原因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
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片常较薄。
7. 潮汐树形成原因有哪些
一是看等压线疏密,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则风力大。
二是看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则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则风力大。
三是看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一般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远则风力小。
四是记住具体区域的冬季风强弱,比如东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冬季风弱于夏季风。
风的形成(不管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主要原因就是气压差:即因为气温高低,使得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大气产生压力差,冷空气压力大,热空气压力小。然后气流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从而形成风。
而所谓冬季风属于季节性空气流动。另外一点就是:陆地的比热容比海平面小,所以冬季,相对海平面气温低,所以形成从大陆向海洋流动的空气。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着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东亚的冬季风现象最为典型,风力较夏季风强。盛行风向在中国华北及日本北部和中部为西北风,中国黄河以南、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及日本南部和冲绳为东北风。
带来干冷的大陆气团,强烈发展时,带来寒潮天气,气温急剧下降。但当冬季风到达中国长江以南及日本列岛时,由于冷空气流经海上,产生气团变性,会造成雨雪天气。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造成寒潮。
1.该地区处于盛行风带,风力大
2.岛屿地形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地形上缺乏高大山脉阻挡。
3.四周基本上是海洋,风从西南方向而来,基本没有陆地,海水对风的阻力相对较小。
4.纬度较高,气温低,该地区植被均以低矮的丛生植物为主,缺乏高大树木,所以对风力的减弱作用要小很多,风力自然也会大。
岛的总称(岛的面积大,屿的面积小),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涨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和周边区域。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岛屿不是陆地,而是海洋的一部分,它的基本概念并不只是这片水中的陆地,而是包括潟湖、暗礁等一系列共同客观组成这个意义上的岛屿的总和。
分布
全球岛屿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为约为997万平方千米,大小几乎和加拿大面积相当,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世界七大洲都有岛屿。其中北美洲岛屿面积最大,达410万平方千米,占该洲面积的20.37%;
南极洲岛屿面积最小,才7万平方千米,只占该洲面积的0.5%。南美洲最大的岛是位于南美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为阿根廷和智利两国所有,面积4.84万 ;南极洲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别林斯高晋海域的亚历山大岛,面积4.32万。
全岛五分之四在北极圈内,84%的面积为厚冰所覆盖。冰盖平均厚2300米,中部最厚达3400米。气候严寒。人口约5万,90%为原居民因纽特人,多居住在南半部。以渔猎为生。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是一类生活在海洋浅水区的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为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壳,多数种类口内具复杂的咀嚼器,称亚里士多德提灯(Aristotle’s lantern),其上具齿,可咀嚼食物。消化管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水螅、蠕虫为食。多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经海胆幼虫(长腕),后变态成幼海胆,经1-2年才达性成熟。
可分为规则海胆亚纲和不规则海胆亚纲两个亚纲,22目。生种900多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化石种约7000种。
海棠花,蔷薇科苹果属乔木植物海棠的花。海棠花小枝粗壮,呈圆柱形;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花序近伞形,花瓣卵形;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为黄色,果期8-9月。《本草纲目》在解释海棠花时,说“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海棠花从海外来,类棠梨,故名。
8. 潮汐树形成的必要条件
潮沟是由于潮汐的反复冲刷形成的,再加上形状类似大树枝干,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潮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