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环流调节气候(海洋环流调节气候的措施)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6-01 15:53   点击:13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环流调节气候的措施

洋流的环境效应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球水热平衡

2、沿岸气候

3、主要渔场的形成

4、航海、海洋污染扩散

2. 海洋环流调节气候的措施有哪些

形成原因: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资料扩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它的特征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暖洋面吹来,降水颇多。冬季常有温带锋面气旋来袭,因而尽管全年有雨,秋冬降雨量通常略多于春夏。雨以小雨和小阵雨居多,几乎没有雷雨。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如北美洲西北部)多达2500mm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小部分。除亚洲、非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大陆西部及不列颠群岛最为典型。

气候特征

1、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2、全年雨季,冬雨较多

3、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

4、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5、在热带海洋多风暴

6、多云雾天气,湿度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除外,那里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3. 海洋环流的特征分布

大气环流指的是地球上大气层中的空气运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对流层: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区域,它的高度约为0-12千米。在这一层中,由于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不均匀分布,使得空气产生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和水平风。

2.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高度为12-50千米。在这里,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没有明显的垂直运动,只有相对缓慢的水平运动。

3.跨越层:位于距离地球表面80-400千米左右,在这里也没有明显的垂直运动,但存在强烈的电离和电子等粒子活动。

4.中间层:高度约为400-1000千米,在这一层中存在类似与地球电磁场等现象。

总体而言,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多变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洋温度、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等。

4. 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海风和陆风转换时间因地区和天气条件不同而不一样。通常,9~10时陆风转换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强盛,日落后海风逐渐减小,17~20时转变成陆风。阴天海风出现时间后延,强度较弱。

滨海地区并不是每天都有海陆风,海陆风会受到强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影响。比如冬季中国沿岸地带,白天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感觉不到——因为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非常强大,胜过海风,因此感觉不到海陆风。

不同地区的变化

紧靠海岸的地区,海陆风最强:距海岸越远,风越弱。海陆风一般到达海岸两侧二三十千米,厚度约几百米。海风水平、垂直范围和强度都比陆风大。

热带地区海陆风强,海风风速可达5~6米/秒(3~4级的和风),陆风只有1~2米/秒(1~2级的轻风)。热带海陆风明显的原因是热带白天陆地温度升得很高,使海陆温差达到最大。这些地方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海风登陆前的中午之前,而不是通常的午后两三点钟。

有利影响

海陆风对滨海地区局地气候有影响。白天,海风带来大量水汽,利于沿海形成云雾和降水。海风可使沿岸陆地降温,夏季凉爽,这是中国夏季北方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原因。

不利影响

海陆风对当地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有重要影响。白天,陆地上的空气污染物随着上升气流排入上层,顺着逆时针方向环流进入海洋,又随着低层海风重新进入陆地,在海陆风环流的循环作用下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增加。海陆风转换期间,原来被陆风带入海洋的污染物会被海风带回陆地。这些因素会使污染物浓度增大。

5. 海洋环流是由什么驱动的

海域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一是纬度位置的差别,由高纬到低纬,再由低纬到高纬的环流。

一个是海陆位置的差别,由海洋到陆地,再口士陆地到海洋的一种环流,根本的原因还就是热度不同

6. 海洋环流成因及作用

南极环流受两个原因综合运用形成:

1、极地东风(南半球风向为东南风)作用。南极洲基本为冰盖覆盖,无大的山脉起伏,南极表面风力强度极大,加之附近几乎没有别的大陆阻隔,使得南极洲海域海水在极地东风吹拂驱动下形成南极环流,流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呈逆时针方向。

2、海水中和作用。由于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冰雪融化后使得南极大陆周边海水相对北部海水温度低、咸度低,使得水体与南极洲北部海水发生热力交换、浓度中和等物理活动,形成强烈南洋流,会向北扩散流动,在强烈的西风推送下,会使其折向东北方向,最终形成南极环流.

南极环流是世界最大的洋流,它有世界最冷及密度最高的海水,且可深达相当之底层,其表层可达数百公尺之平均流动速度可超过1节,是个极为强力的洋流。

7. 海洋环流模式

海洋环流是研究风引起的海流和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密度流、大洋环流中流旋的生成和分布、大洋环流西向强化、海流的弯曲和变异、近赤道地区的流系结构、南极绕极流,大洋热盐环流,深海环流和与主跃层的关系,海水的辐散和辐合运动与升降流及朗缪尔环流等的关系,中尺度涡及其能量转换,冰漂流等特殊的流动现象,海洋对风应力等的反应,以及近岸海区的环流等等。

8. 海洋环流定义

冬季时,陆地比海洋温度低,陆地成为高气压,海洋为低气压,大气有陆地吹向海洋;到了夏季,陆地比海洋热,陆地成了低气压,海洋为高气压,风由海洋吹性陆地。

9. 海洋环流对我国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

影响中国的季风环流主要为东亚季风,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

一、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大陆上形成了一个冷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从而形成了强劲的西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低温、寒潮、暴风雪等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诸多直接和间接损失。

二、夏季陆地上为亚洲低压,海洋上为高压,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不利方面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强弱不同容易导致南北方的旱涝灾害。

10. 海洋环流调节气候的措施包括

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是海洋水域,29%的面积是陆地,而且在地球的热带地区,绝大部分的面积都是海洋,因此海洋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起到的总体作用要比陆地更大。

地球大气层中的水汽大部分来自于海洋,陆地上的降雨也大部分是海洋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水的温度在升高和降低时吸收和释放的热量较多,因此当地球的温度升高的时候,海洋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热量,维持地球的温度均衡,所以地球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学家联合印度这方面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声称,印度洋和太平洋正在变暖,其海水暖池规模已经增大了一倍,这一变化正在改变全球降雨模式。

横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部的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洋最暖的部分,其中包含着“马登-朱利安涛动”,它是由地球热带赤道地区海水对流区块引起的,在北半球的冬季,其动向主要以周期约30-90天的速度向东行进,表现为雨云在热带海洋上空移动,通常是从非洲东部向东移动到印度,再绕过印度尼西亚进入太平洋,并一直行进到美洲,它可以影响季风气候区,引发大范围的热浪和洪水。

如今,两国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个海水暖池每年都在扩大面积,并且正在改变已有的地球表面的降雨规则。它能促使我国长江流域、美国、东非地区、印度北部的降雨减少,同时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的降雨量增加。该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迈克尔·麦克法登表示:“印度洋和太平洋大部分海域的水温都在变暖,不过最温暖的水域仍在西太平洋上空,印度洋水汽会被西风带吹到太平洋西部,使得这里云量增多,台风更容易出现。

海洋除了会吸收热量给地球降温,并且海洋水汽能增加降雨之外,海洋也对地球大气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调节作用,才能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地球的物质效应,但是海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避免地球温室效应化,不过这一过程也会增加海水的酸度。

总之,海洋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表面与大气的能量物质交换和水循环等现象,在调节和稳定地球气候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气候的“调节器”,左右着地球的气候模式。另外,海洋中长距离的洋流可以调节全球能量、温度和养分的平衡,维持了海洋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海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也是需要好好研究的一门大学问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