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最新海洋成就图片
202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关键词。
国土修复,重在“得法”
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已实施一个多月。黄河保护法正加快推进立法进程。长江、黄河保护立法,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范。
与此同时,我国完成或加快推进的立法修法工作包括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以及矿产、草原、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法律,都注重生态修复理念,为国土修复工作提供全面法律支撑。
作为资源管理、生态保护领域重要改革任务,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严格管控围填海和天然林、湿地保护修复,以及推行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重要政策文件,“修复”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今年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第一年。作为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做了系统规划,将重大工程重点布局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
真金白银,“还山复水”
8779亿元!这是最近5年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数目。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
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陆续启动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地区开展25个试点项目;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支持京津冀周边、汾渭平原、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防沙治沙,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还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如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首期募集资金88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地区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
国家还通过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自然资源部出台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产权等政策,激励社会主体投入矿山生态修复。
宁静、和谐、美丽,还给自然
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还滩、还海,只要人类还万物休养生息的时间,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惊人的。
一定要给人类活动划定边界:“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系统保护陆地和海洋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极度重要和极度脆弱区域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冰川及永久积雪、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划入生态红线。
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实行严格用途管制,防止过度的人为活动干扰,特别是加强执法和督察,只要人类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时间,自然就会给人类一个不断更新的美好家园。
2. 我国海洋领域成就
蛟龙号深海潜航器下又一次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沟底并着陆海床,取得了保贵的科学资料数据
3. 2020年我国在海洋方面的成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国航海与海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港口规模、船员数量、造船产量、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船舶工业、远洋渔业、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等领域快速发展,海事救捞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海军和平护航彰显了我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形象。如今,中国航海人正奋力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速前进。
4. 我国在海洋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产自主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装备海试任务”近日顺利完成海试作业,标志着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钻探和测井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主要赋存于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层非成岩、非均质性强、易遇滑塌和浅层气风险等特殊难题。
中海油研究总院负责人 米立军:
本次海试作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获得了高质量的测井数据,验证了国产自主深水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打破了我国依靠自主力量进行海洋水合物钻井作业深度和作业水深两项纪录。
2021年6月,中海油研究总院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为项目支撑,依托国产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国产深水钻井系统、新一代随钻测井工具,在1758米水深预定海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两口水合物评价井的海底井场调查、钻探作业和随钻测井作业,取全取准了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井径、井温、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本次海试成功使我国在深水、超深水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领域,具备了船舶、钻探、测井、取芯、在线分析检测全套国产化技术和全过程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2个千亿方级矿藏。我国也是全球首个海域可燃冰试采获连续稳定气流的国家,并实现海域连续稳定产气60天,累计产气量超30万立方米,创造了连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5. 我国的海洋成就
沿海各地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产业集群。如胶东半岛的海水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舟山、福州等地的远洋渔业产业集群,天津、青岛等地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和涉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等等。
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海洋基础研究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其中“‘向阳红10’号大型远洋调查船的制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共完成158次安全高效下潜作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的海洋勘探事业蒸蒸日上,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愿祖国繁荣昌盛。
6. 我国最新海洋成就图片大全
我国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渤海和台湾海峡 根据我国勘探成果预测,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石油资源量就达到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到10.6万亿立方米。我国石油资源的平均探明率为38.9%,海洋仅为12.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73%的探明率;我国天然气平均探明率为23%,海洋为10.9%,而世界平均探明率在60.5%左右。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在勘探上整体处于早中期阶段。近年来近海大陆架上的渤海、北部湾、珠江口、莺琼、南黄海、东海等六大沉积盆地,都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国外有人估计,中国近海石油储量约40亿吨(300亿桶),其中渤、黄海各为7.47亿吨(56亿桶),东海为17亿吨(128.4亿桶),南海(包括台湾海峡)为11亿吨(80.3亿桶)。这一预测可能偏低。
有的外国人则认为,仅渤海湾海底石油储量即达50~100亿吨(375~750亿桶),钓鱼岛周围东海大陆架一个地区约150亿吨(1125亿桶)。
就按国外的估计数,中国近海的石油储量大约与中国陆上的石油储量相当,约40~150亿吨(300~1125亿桶)。无疑,中国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7. 我国最新海洋成就图片介绍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有:
1、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
2、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3、在运载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
4、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5、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
8. 我国海洋领域最新成就
葡萄牙帝国(1415—1999)
葡萄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帝国,全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最长久的殖民帝国。1999年,将最后一块殖民地澳门还给中国。
1415年,葡萄牙征服了非洲北部的休达。随后,葡萄牙征服了南美巴西等国家。并和西班牙平分了世界,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但不得不说,葡萄牙海军实力的确很强,纵横大海。
1755年,里斯本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后,葡萄牙殖民野心动摇了。随后,葡萄牙帝国在18世纪开始走下坡。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港。1641年,被荷兰人夺取,预示着葡萄牙在东方的没落。
西班牙帝国(1402—1975)
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
在此期间,西班牙甚至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靠的主要有两样东西:(1)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2)凭著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才主宰欧洲战场。
荷兰帝国(1581—1945)
1568年开始,经过80年抗争强大的西班牙,1648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建立联省共和国,成为海上霸权国家。抗争起初,荷兰人的地盘比北京大不了多少,但随后却成为17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荷兰建国还不到100年,荷兰的对外贸易额占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多艘荷兰的商船横行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纵横在中国领海,和康熙也打过交道。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下半叶,荷兰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海洋帝国,这段时间被成为荷兰黄金时代。后来,由于对英和对法战争失败后,仅剩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属东印度等。二战后彻底瓦解。
大英帝国(16世纪—20世纪初)
16世纪中叶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对外进行了规模日益扩大、手段日益残暴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列强中占有殖民地最多的帝国,一直扩张到20世纪初。
最庞大的时候,英国占据了澳大利益、北美、印度等区域,掌握了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1855年镇压了印度大起义,彻底掌控印度后,英国的势力达到了巅峰。
英国最庞大时,有3000多万领土,标准的“日不落帝国”。在20世纪初,即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艰难时期,英国依然制造了“麦克马洪线”,划走了中国近10万平方公里土地,即今日的中印矛盾关键。
古代中国
以上四个国家,都是在中国明末之后发达的,在此之前,中国可谓一直是世界霸主。相比以上四个帝国的“暴发户”,中国的海洋成就由来已久。据说,商朝遗民横渡白令海峡,是后来印第安人的始祖。
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后来在宋朝发扬光大,变成了“市舶司”,相当于今天的海关。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商业税超过了农业税,沿海海贸非常发达。
到了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将这种海洋帝国成就推向了巅峰。外国人评价认为,当时明朝有能力将兵力投放到世界任何角落。只是,中国人讲“仁”,加上清朝彻底的闭关锁国,放弃了海洋!
9. 2020中国海洋成就
截止到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共拥有9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
10. 我国最新海洋成就图片高清
2021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发射任务很多,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
2021年4月29日12时许,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功,这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最后一步开始成功实施。而就在“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的前后,我国于27日、30日两日分别以“一舰九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包括“齐鲁一号”商业卫星以及遥感三十四号卫星等10颗卫星。而在30日进行的发射任务更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8次飞行,这说明我国的长征家族运载火箭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成熟度。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为期3个月。
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9时5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二批飞行乘组和首位女性航天员。这次飞行任务将会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一个重要历程事件,3名航天员将会在空间站停留6个月之久,期间要在太空过春节,还要执行太空行走等多项任务,对空间站、航天员乃至中国航天事业都是一次重大考验。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条路并不平坦,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和苦难。但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前进路上,没有人可以阻挡我们的脚步。航天事业只是一个缩影,所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将会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我们的目标。
11. 2020年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成就
王牌专业:水产、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