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是战略资源嘛(海洋的战略地位)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30 13:34   点击:11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的战略地位

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

原来,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紫光的波长最短,反射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呈紫色呢?科学实验证明,原来人的眼睛是有一定偏见的,人的眼睛对紫光的感受能力很弱,所以对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视而不见,相反,人的眼睛对蓝、绿光却比较敏感。

海洋绝大多数是蓝色的,如果海水中悬浮物质比较多,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大海的颜色就不再是蓝色的了。如我国的黄海,它是古代黄河的入海口,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流入海中,把蓝色的海水“染黄”了。虽然现在的黄河改向渤海倾泻,但黄海北面经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加上它要承受淮河、灌河等河流注入的河水,所以海面仍然呈现浅黄的颜色。

在印度洋西北部,亚、非两洲之间的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海里生长着一种红褐色的海藻,由于这种海藻终年大量繁生,把海面染成一片红色,红海因此而得名。

太平洋东北部的加利福尼亚湾,南部有血红色的海藻群栖,北部有科罗拉多河在雨季时带来的大量红土,海水呈现一片红褐色,被称为朱海。

白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它深人俄罗斯西北部内陆,北极圈穿过白海。白海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严寒,终年冰雪茫茫,加之白海有机物含量少,海水呈现一片白色,故名“白海”。

黑海表面有顿河、第聂伯河、多鹅河等淡水注入,密度较小;黑海的深层是来自地中海的高盐水,密度较大。上下海水之间形成了密度飞跃层,严重阻碍了上下水层的水交换。黑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进行水交换。由于海峡又窄又浅,大大限制了黑海与地中海的水交换,所以黑海深层缺乏氧气,上层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秽物和死亡后的尸体沉至深处腐烂发臭,大量的污泥浊水,使海洋变黑了。加之黑海地区经常阴雨如晦,风暴逞凶,就更增加了黑的感觉。

赤潮也可使海水颜色出现异常。赤潮是一种由于局部海区的浮游生物突发性地急剧繁殖并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赤潮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海洋浮游生物是什么种类。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某些硅藻赤潮则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另外,由于太阳时而隐没在云层之中,时而透过云层放出光芒,海洋的颜色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海洋的颜色还取决于太阳离地平线的高度。

当然,有时候如果海底有别的生物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如珊瑚礁等。

还有就是被污染了的,肯定是脏的颜色。

2. 说说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性

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因为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很好的巡逻机基地和潜艇补给点,中途岛海战以日本海军惨败而告终,日本海军损失了第一和第二航空战队的四艘精锐航空母舰,美海军付出的代价仅仅是约克城号一艘航母而已,从此以后,日本海军航空兵每况愈下,直到灭亡。

4. 海洋国土战略地位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主张应该拥有的管辖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我们称作海洋国土。

中国海洋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我国相关法律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等相关国际法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5. 海洋战略的演变

海洋是连接世界的纽带,拥有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丰富的鱼类。我们从过去的不重视海洋,到现在的重视海洋,经略海洋,一定会成为海洋强国。

6. 海洋的战略地位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我国应“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些构成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内容。其中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手段和具体路径,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

7.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马汉提出,要拥有并运用具有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是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战略目的主要手段。

马汉认为海军是一个进攻型兵种 通过集中原则,连续打击对方,获得制海权。其观点就是连续的进攻,从而获得海军攻略的优势。

马汉认为海军是(战略性)军种,重要的使命是支持和推动国家的对外政策。

马汉在历史上第一次将海洋和海军的作用地位提高到全球战略的高度,从而形成了海权论。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

8. 海洋战略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独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遥想当年惨烈的黄海海战,以北洋舰队的完全失败而告终,经此一役后北洋舰队再也无法在黄海制海权上占得上风、被迫退入威海,直接影响后来的甲午海战,也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奠定了基础,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间接推动了清朝覆灭。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而言,要想捍卫国家领取完整,强悍的海洋军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而要想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如运送生产生活用品、开采矿产石油资源等能源,强悍的海上军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有效震慑不法之徒,也能够有效确保和平时期执行其他不同类型的重要任务。

9. 海洋战略引领着一个国家的海洋行动

因为无论是大海还是陆地,都是国家无可争议的领土,只有统筹海陆的发展,才能统筹全社会的发展,巩固领土安全,保障海洋权益的正常拥有和合法开发。

10. 海洋的战略地位包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一步明确海洋在国家主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事业,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技,需要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科学知识。

为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海洋科学意识,传播海洋科学文化,弘扬海洋精神,整合国内海洋科普资源,培养青少年的探究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科院科学传播局、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主办,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承办,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作为支持单位,组织开展“慧聚海洋·声动青春—我是海洋科学演说家”全国青少年海洋科学实践活动,将通过网络初评、夏令营培训和节目展示三个环节,普及海洋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远大理想,鼓励更多青少年投入海洋科学的探究实践中。

11. 海洋的战略地位有哪些

中国西北的高原、山地地形是我国地缘上的一大优势,在生产不发达的古代帮助我们挡住了古印欧人的入侵。从古代至清末,我国几乎从未受到过来自西部的直接威胁,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北方。北方地势平坦,非常适合骑兵突击,犬戎、五胡、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原强则俯首称臣,中原弱则大举入侵。游牧文明对农业文明有天然的优势,故而数千年来边患不断,期间更是有两次全面亡于外族。近现代时又受苏俄钢铁洪流的威胁,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衰落,北重南轻的战略格局才得到改变。

东南方向的大海本来也是优势之一,万里海岸线就是最好的天然防御,为我国挡住了来自海上的威胁。但到了近代,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漫长的海岸线几乎处处都是突破口,敌方军舰沿着海岸线巡航一周,就能封死我国所有的对外通道。等我国强大起来的时候,更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四大海域属于东亚大陆架的延伸,平均水深不过三五百米,非常不利于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的发展。四大海域外还围着一圈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条铁链一样锁住通往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弱时不能阻挡敌人入侵,强时反倒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我国的海岸线就是这么令人无奈。这是我国地缘形势上的最致命的劣势,在未来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来弥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