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
7大洋如下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体积70710万立方千米。
太平洋中有许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余种,主要为硅藻、甲藻、金藻、蓝藻等;底栖植物由各种大型藻类和显花植物组成。太平洋的海洋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等,总的数量未见报道。太平洋的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水产资源最丰富的洋。
2、大西洋
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积约9165.5万平方米。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自北至南约1.6万千米,东西最短距离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征是:底栖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浅于100米的近岸区,其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动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区、近极地区和近岸区,哺乳动物有鲸和鳍脚目动物,鱼类主要以鲱、鳕、鲈、鲽科为主。
3、印度洋
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约为7617.4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于上升流显著的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动物主要密集于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马里和沙特阿拉伯沿岸。底栖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减少。
印度洋的鱼类有30000000种,目前的渔获量约400万吨,主要是鯷鱼、鲐鱼和虾类,还有沙丁鱼、鲨鱼、金枪鱼。
4、北冰洋
最小的洋,约1478.8万平方千米。北冰洋处高寒地带,浮游植物生产力比其它洋区少10%。鱼类有北极鲑鱼,鳕鱼等。哺乳动物有海豹、海象、鲸、海豚、北极熊等。
2. 硅藻被称为海洋的什么
1. 科属不同
衣藻是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衣藻属。
硅藻是硅藻纲硅藻种的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
2. 特形态特征不同
衣藻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两个;另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载色体大型杯状,具淀粉核一枚。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
硅藻是单细胞种类,少数为群体。细胞壁高度硅质化,成为坚硬的壳体,壳体由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c和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硅藻甲黄素等,因此,它的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3. 分布不同
衣藻广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一些含蛋白质较丰富的种类,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硅藻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3. 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对吗
世界海洋的水量比高于海平面的陆地的体积大14倍,约137亿立方千米。
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40米。
假如地球具有平均的球面、整个表面就会被2400米深的海水所覆盖。
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体积70710万立方千米。
太平洋中有许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余种,主要为硅藻、甲藻、金藻、蓝藻等;底栖植物由各种大型藻类和显花植物组成。
太平洋的海洋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等,总的数量未见报道。
太平洋的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水产资源最丰富的洋。
太平洋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深海盆多金属结构等方面。
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积约9165.5万平方米。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自北至南约1.6万千米,东西最短距离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征是:底栖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浅于100米的近岸区,其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动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区、近极地区和近岸区,哺乳动物有鲸和鳍脚目动物,鱼类主要以鲱、鳕、鲈、鲽科为主。
大西洋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硫、重砂矿和多金属结核。
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气分布区。
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约为7617.4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主要密集于上升流显著的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非洲沿岸。
浮游动物主要密集于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马里和沙特阿拉伯沿岸。
底栖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减少。
印度洋的鱼类有3000?000种,目前的渔获量约400万吨,主要是鯷鱼、鲐鱼和虾类,还有沙丁鱼、鲨鱼、金枪鱼。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澳大利亚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发现了油气资源。
波斯湾海底石油储量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万亿立方米。
印度洋也有多金属结核资源,但资源量低于太平洋和大西洋。
北冰洋:最小的洋,约1478.8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处高寒地带,浮游植物生产力比其它洋区少10%。
鱼类有北极鲑鱼,鳕鱼等。
哺乳动物有海豹、海象、鲸、海豚、北极熊等。
北冰洋已发现两个海区有油、气远景,其海底也有锰结核等矿床。
地球上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其他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太平洋18000万平方千米 大西洋9300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7500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1300万平方千米。
4. 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吗
硅藻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生产者之一。
藻类是产生地球上任何一种有机物最初始的初级生产力,所以对于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是来源于藻类;
而后续养殖的鱼类、虾和各种其他的品种没有初级生产力提供营养不能在最后达到效益最大化。
因此倡导定向培养有益藻,防控有害藻,把藻类养好才能将浮游动物养好,同时还可以将养殖品种养好,这样可以提供经济效益,使产值最大化。
海洋环境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赤潮。
绿藻是人类优秀的食物,首先在于它包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活性物质。绿藻的藻蓝蛋白和藻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功能;尤其是新鲜藻体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消除人体中过氧化自由基的强大作用;
5. 硅藻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
水中硅藻颜色呈茶褐色或茶色。(菱形藻、针杆藻、小环藻、舟形藻、桥弯藻
硅藻的生物功能:藻光合作用,调水功能和饵料价值。海洋浮游硅藻是海洋微藻中的单细胞浮游生态类群,属硅藻门,羽纹纲。海洋硅藻还能产生其他活性物质:维生素。硅藻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a、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等。
6. 硅藻是生产者还是分解者
应为硅基。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产生。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壳里,各产生一个新的下壳。盒面和盒底分别名为上、下壳面。壳面弯伸部分名壳套。上下壳套向中间伸展部分,称相连带。
硅藻在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硅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细胞壁。硅质细胞壁纹理和形态各异,但多呈对称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可作为分类命名的依据。但是这种对称并不是完全的对称,因为硅藻细胞壁的一侧比另一侧略大一点,这样才能嵌合在一起。化石遗迹显示,硅藻最迟起源于早侏罗纪时期。仅中心硅藻类的雄配子具鞭毛,可以游动。硅藻一直以来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常被用于水质研究。分类上归为一纲,辖下有中心硅藻目及羽纹硅藻目。此外也是近海的优势类群。
7. 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是藤壶。
藤壶(学名:Balanus),俗称“触”、“马牙”等,是一种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有着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
藤壶是雌雄同体,大多行异体受精,生殖期间用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受精卵经历变态发育,从幼体发育为藤壶成体。在热带海区,该类生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附着,且种类和数量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下降。藤壶等附着在沿岸码头、船底、海底电缆等处,往往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固着在船体的藤壶使航行速度大大降低。
8. 举例说明硅藻的渔业意义
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
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
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甲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
9.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亿吨甚至
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不仅能生长在江河、溪流、湖泊和海洋,而且也能生长在短暂积水或潮湿的地方。从热带到两极,从积雪的高山到温热的泉水,从潮湿的地面到不很深的土壤内,几乎到处都有藻类分布。除轮藻门外的各门藻类都有海生种类。 根据生态特点,一般分藻类植物为浮游藻类、飘浮藻类和底栖藻类。有的藻类,如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的单细胞种类以及蓝藻门的一些丝状的种类浮游生长在海洋、江河、湖泊,称为浮游藻类。有的藻类如马尾藻类飘浮生长在马尾藻海上,称为飘浮藻类。有的藻类则固著生长在一定基质上称为底栖藻类,如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的多数种类生长在海岸带上;这些底栖藻类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带状分布,一般的说,在潮间带的上部为蓝藻及绿藻,中部为褐藻而下部则为红藻。但中国海岸带海域和亚热带海域的冬春两季,高潮带常有蓝藻门的须藻,红藻门的紫菜、小石花菜,褐藻门的鼠尾藻,绿藻门的绿苔、浒苔;中潮带常有红藻门的海萝,褐藻门的萱藻和绿藻门的礁膜、石蓴等。低潮带及潮下带种类很多,如红藻门的石花菜、角叉藻、多管藻、凹顶藻,褐藻门的海带、裙带菜、海蒿子和绿藻门的海松。潮间带还有许多石沼,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有两种特殊的生态环境适宜於若干藻类群落的生长,如亚热带和热带的红树林,常有卷枝藻、链藻、鹧鸪菜在气根上及树干基部上生长,热带海洋的珊瑚礁常有大量的仙掌藻属植物。 温度是影响藻类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海藻根据生长地点温度的差异可分为3种类型:①冷水性种。生长和生殖最适温小於4℃,其下又可分为适温为0℃左右的寒带种及适温为0~4℃的亚寒带种。②温水性种。生长和生殖的最适温为4~20℃,其下又可分为适温为4~12℃的冷温带种和适温为12~20℃的暖温带种。③暖水性种。生长和生殖适温大於20℃,又可分适温为20~25℃的亚热带种及适温大於25℃的热带种。多数海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海水温度变化大的海区,一年中种类的变化很大,冬天有冷水性藻类,夏天有温水性藻类,它们能在较短的适温时间内完成生命周期。但有些底栖海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如石蓴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全年生长。淡水藻中多数硅藻和金藻类在春天和秋天出现,属於狭冷性种;有些蓝藻和绿藻仅在夏天水温较高时出现,为狭温性种。 光照是决定藻类垂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水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很强,湖泊1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0%;海洋10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而且由於海水易於吸收长波光,还造成各水层的光谱差异。各种藻类对光强和光谱的要求不同,绿藻一般生活於水表层,而红藻、褐藻则能利用绿、黄、橙等短波光线,可在深水中生活。 水体的化学性质也是藻类出现及其种类组成的重要因素。如蓝藻、裸藻容易在富营养水体中大量出现,并时常形成水华;硅藻和金藻常大量存在於山区贫营养的湖泊中;绿球藻类和隐藻类在小型池塘中常大量出现。
10. 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吗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一、浮游动物:浮游生物多种多样,特别是动物,几乎可以见到全部动物类群: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它们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如: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
二、浮游植物:属于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蓝藻居多,还有不少附着在悬浮物上的细菌。如: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一般浮游生物是小型的。从形态上看,浮游生物为适应浮游,体表常有复杂的突起,或在体内贮存着大量的水、油滴、脂肪和气体等。
11. 硅藻是海洋植物吗
藻类植物:海底植物最常见的是藻类,根据习性可分为浮游类和底栖类海藻;根据色泽可分为绿色藻类、褐色藻类和红色藻类。
海洋地衣:是一种真菌、藻类的共生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较为特殊的海底植物。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它们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门类很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到具有真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等共1万多种。
单细胞藻类:多无游动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动的单细胞海洋浮游藻类,其中硅藻最多,还有甲藻、绿藻、蓝藻、金藻等。由于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仅分布在海洋中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它们是海洋中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者之一。
海藻和陆生植物一样,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