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牧场养殖了哪些鱼
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2. 海洋牧场的作用
能啊,养殖海鲜各类海产品
3. 海洋牧场养什么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4. 海洋牧场优缺点
世界上传统的著名渔场有四处,称为“世界四大渔场”,分别是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以日本北海道岛为中心的广阔西北太平洋海域,这里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由于冷暖海水差异巨大,冷海水下沉暖海水上升,海水垂直搅动十分剧烈,把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到海面,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的饵料充足,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周边人类活动较少,水质优良,渔业资源品质优越。
5. 海洋牧场种类
日本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韩国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划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中国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6. 海洋牧场养殖了哪些鱼类
荣成有国家级海洋牧场好几处,比较出名的有爱莲湾、桑沟湾海洋牧场,在网上订的话78元一位。费用包含:乘坐特色渔船出海、海上喂海鸥、养殖观光、逗鱼喂鱼体验、海上采摘海虹、牡蛎、扇贝并免费品尝、海中放鱼台登高眺海、普及保护海洋生态知识、乘坐渔船回程。如果海钓的话,钓具、钓鱼需另外付费。
7. 海洋牧场养殖了哪些鱼可以吃
海洋牧场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鲸、海豚等,鱼类鲨鱼、金枪鱼、鳕鱼等,腔肠动物海蜇、海参、海星等,爬行动物海蛇等,节肢动物龙虾、皇帝蟹等。
8. 海洋牧场项目现在怎么样了
平潭智慧岛是福建平潭自贸区重点打造的智慧城市项目,其研发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慧交通系统:平潭智慧岛的交通系统集成了实时交通流量监测、路况分析、智能信号控制等功能,并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了智能停车、智能导航等功能,使交通更加便捷高效。2.智慧能源系统:平潭智慧岛建设了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手段,实现了对能源的监管、控制和分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3.智慧环保系统:平潭智慧岛建设了环保监测平台,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空气、水体、噪声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4.智慧旅游系统:平潭智慧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了旅游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准确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5.智慧医疗系统:平潭智慧岛在医疗健康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和应用,如建设了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了在线诊断、远程医疗咨询等功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总的来说,涉及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对于实现城市智慧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9. 海洋牧场是干嘛的
海洋牧场现在的真实现状如下: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先后经历了以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1.0(即传统海洋牧场)阶段和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2.0(即海洋生态牧场)阶段,如今即将进入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3.0(即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阶段。
10. 海洋牧场包括
先看看你想要建什么样的海洋牧场。
1.投礁型海洋牧场。确权海域面积300公顷以上,投礁区要具有人工鱼礁用海确权证明,已建设鱼礁规模3万空方以上,具有人工鱼礁生产经营经验,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2.游钓型海洋牧场。具有岸基配套设施建设区域,具有发展休闲渔业基础条件,确权海域面积300公顷以上,投礁区要具有人工鱼礁用海确权证明,已投放鱼礁规模3万空方以上,或投放鱼礁规模1万空方以上并建有休闲渔业网箱网口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具有海钓活动运营经验,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3.底播型海洋牧场。具备当地主要贝类资源苗种培育能力,确权海域面积1500公顷以上,开展底播增殖生产三年以上,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4.田园型海洋牧场。确权海域面积300公顷以上,已开展浮筏式海上生产活动三年以上,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5.装备型海洋牧场。建有1万吨以上养殖工船,或具备深水网箱养殖水体3万立方以上,并有深水网箱养殖生产经验。
11. 海洋牧场苗种
80年代初在我国正式提出开展“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的海洋和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水产品。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海洋水面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迄今为止,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还不到1%。据科学家估计,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地球上90%的动物蛋白质存在于水体之中。发展海洋牧业,向水面要食物,被称为21世纪的“蓝色革命”。 长期以来,人类最早对海洋经济价值的认识,仅限于“兴渔盐之利,引舟揖之便”,现代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蛋白脂和脂肪仓库。开发海洋牧场已成为人类大力增加食品来源的努力方向。 科学家设想建立海洋牧场有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种苗培育工厂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繁殖倍数。如创造鱼类的产卵环境,适时将幼鱼放回海湾。据科学家观察,鲸鱼卵成活率低主要是狂风暴雨的摧残。采用旧渔网和柏树枝建“窝”并沉入海底,引诱鲸鱼到窝内产卵,然后将产有鱼卵的“窝”迁移到人造温水流域,提高鲈鱼的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这样每年可向一个海湾渔场放出800万条幼鱼。同时建立种苗养殖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均实现规模繁殖,定量放养。 第二是科学养殖。在自然海域放流是培育鱼贝类资源的重要方法,但要努力提高放流回收率。科学家研究在开阔海面繁殖鱼类的方法:在海体中安装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或发生节奏音响的食槽,经常添加饵料。经过一段时间驯养之后,使鱼儿形成条件反射。听到信号的鱼儿从四面八方聚向鱼槽进食,待鱼儿长到一定体重时,则可放超声波或音响聚而捕之。这个试验为建立渔业基地提供可能性。另一种放流方法,利用鱼贝类自然回归出生地或洄游距离短的特点,又养又放,成本低,效率高,简便易行。 第三是建立海底牧场。科学家设计的海底牧场包括:建立鱼类产卵场、改造滩涂、种植海底饲料、投入人工鱼礁等。世界渔亚发达国家正在试建或扩建海底渔场,其中以投放人工礁石效果最好。人工渔礁作为诱集渔类的栖息场所,为鱼灶提供生长、繁殖、索饵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实现鱼类养殖、捕捞和加工的规模化生产。 海洋牧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领域。我国海域辽阔,海湾曲折,海岸线长,近海水质肥沃,藻类繁茂,是各种海洋动物栖息、索饵、生长、产卵的良好场所。全国大陆架渔场面积40多万平方海里,占世界大陆架渔场总面积的1/4。数量较多的鱼类达1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200种,例如黄花鱼、带鱼、鲳鱼、鳗鱼等。此外,浮藻、海洋爬行动物、海兽和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国科学家提出“开发海洋牧场,以海养海,向海洋索取食物”的发展战略,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科学实验、养殖培育、产品加工的综合渔业生产基地。即从海产品中培育鱼虾饲料,以海牧海,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综合养殖技术,立体利用水域,扩大多品种增殖规模,逐步实现海洋牧场化。 科学家估算,随着科技进步和养殖技术的发展,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海产品总量在400万~500万吨,沿海滩涂可供开发的经济鱼类、贝类、藻类有120多种。仅开发利用此类产品即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