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鱼类最全的书籍(海洋鱼类科普知识)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23 19:53   点击:25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鱼类科普知识

鼓浪屿海底世界:1.海水鱼有巨鲨、巨鱼工、巨型石斑、珊瑚礁鱼类、巨型苏眉、医生鱼、海龙、海马、食人蟹、澳洲锦龙虾、棘皮动物杰出代表-海星、八爪鱼、石头鱼、河豚及狮子鱼、海龟等。

2.淡水鱼有花鳗鲡、胭脂鱼、鲟鱼、鳇鱼、锯鳐、大马哈鱼、亚马孙河鱼类、斑海豹、中华白海豚、食人鱼、地图鱼等

2. 海洋鱼类知识大全

纺锤形、侧扁型、棍棒型、平扁型等。

1、纺锤形

又称基本型,是一般鱼类的体形,适合在水中游泳,全身呈梭形,稍平。在三个独立轴中,头尾轴最长,后腹轴为第二,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流线型或稍微变平,从而减少在水中向前移动时的阻力。因此,这种鱼擅长游泳。通常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可以远距离迁移。

2、侧扁型

在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最短,头尾轴与背腹轴的比例差异不太大,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扁平形状,使全身显得扁平、宽阔。因此,游泳能力不如纺锤型,生活在中下层水域,很少有长途迁移。

3、棍棒型

又称鳗鱼型。这种鱼的头部和尾部轴线很长,而左右两轴几乎等于腹轴,两者都很短,使得整个身体都像棍子一样。其游泳能力优于侧平式和平式,适用于在水下土壤中挖洞和生活在水下沙中。

4、平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独立轴中,左右轴很长,背、腹轴很短,使体形上下平展,运动缓慢。不像前两种类型那样灵活,生活在底栖环境中。

3. 海洋鱼类资料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万4千种。在海水里生活者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2千5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鲨鱼等等。另外,还常用作医药工业的原料,例如鳕鱼、鲨鱼或鳐的肝是提取鱼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鲀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

4. 海洋鱼类科普知识内容

海鳗为凶猛的底层鱼类,游泳迅速,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底质为沙泥或岩礁的海区。

肉食性,以虾、蟹、鱼类、乌贼、章鱼等为食,摄食强度在7-9月份较高,食物组成随鱼体体长增加而有不同,虾蟹类所占的比例随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反之头足类则增加。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红海、波斯湾、印度西岸及斯里兰卡至斐济及图瓦卢、北至日本与韩国、南至阿拉弗拉海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各海区。

5. 海洋鱼类科普视频

你好,参子鱼和刁子都是一种鱼类,但是它们有以下区别:

1. 外形:参子鱼身体短而厚,头部较大,口较小,背部隆起;刁子身体细长,头部较小,口较大,背部平坦。

2. 生长环境:参子鱼主要生长在淡水中,如河流、湖泊等;而刁子则主要生长在海洋中,如海岸、珊瑚礁等。

3. 营养价值:参子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而且易于消化吸收,具有滋补强身的功效;刁子则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是一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食品。

4. 烹饪方法:参子鱼适宜清蒸、煮汤等简单烹饪方式;而刁子则适宜烤、煎、炸等多种烹饪方式,可制作成多种美食。

6. 海洋鱼类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一共有26000多种鱼。  鱼类属於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  营养价值:1.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鱼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鲫鱼含13%。  2.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如黄鱼含0.8%、带鱼含3.8%、鲐鱼含4%、鲢鱼含4.3%、鲤鱼含5%鲫鱼含1.1%鳙鱼(胖头鱼)只含0.9%、墨斗鱼只含0.7%。  3.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海水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磺,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7. 海洋鱼类科普知识大全

有金枪鱼、鲨鱼、鲅鱼、大马哈鱼、鲚鱼等。

1、金枪鱼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广阔水域。

金枪鱼肉质柔嫩、鲜美,蛋白质含量很高;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同时,甲硫氨酸、牛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丰富,是国际营养协会推荐的绿色无污染健康美食

2、鲨鱼

海生,少数种类进入淡水,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鱼类。鲨内骨骼完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头组织,外骨骼不很发达或退化,身体常被皮齿(质鳞),牙多样化,具有硬肌,但膜骨则永不存在,脑颅无缝。上额由腭方软骨组成,下额由梅氏软骨组成。

8. 海洋鱼类百科全书

在广阔的海洋里,鱼的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生活方式和分布的水层也是千差万别。海洋鱼类根据它们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的适应性会选择在不同的水域或水层生活。有些鱼类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海洋上层的浅水区或水面附近,有些鱼类则喜欢生活在没有阳光照射且接近底层甚至是海底以及海底的泥沙之中。渔业专家往往会根据鱼类分布的水层及深度,将海洋鱼类分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和底层鱼类。各层鱼类的色彩、形态特征与它们所栖息的海洋环境竞出奇地相似,体现出物以类分、鱼以群集的自然特性。

中上层鱼类

海洋按平面可以划分为远洋区、浅海区和潮间带。海洋的中上层鱼类的身体呈梭形,两端尖细,鱼儿在海水中游泳时受到的阻力小,因此这些鱼类大部分为高速游泳鱼类。远洋区的中上层鱼类,例如金枪鱼、白枪鱼、箭鱼、噬人鲨、蓝点马鲛、东方旗鱼等都是游泳速度较快的鱼,它们的背部呈蓝黑色,与远洋区海水的颜色一样,腹部颜色较淡。浅海区的中上层鱼类的背部颜色与浅海区的海水一样呈灰黑色,腹部为银白色。

典型代表为玉筋鱼,会飞的燕鳐也常在浅海区活动。在海洋的潮间带,海水由于受降雨、潮汐及陆上注入淡水的影响,温度、盐度的变化较大,因此大部分鱼类都属于广温性和广盐性,而且有的鱼类可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典型代表如弹涂鱼,它除能在水中游泳外,还能靠吸盘和发达的胸鳍跳跃,有的甚至可以爬到红树林的枝头上去捕食昆虫,被称为“会爬树的鱼”。在潮间带,黑色鱼类一般生活在岩石间,绿色鱼类多生活在颜色较浅的海藻间,橄榄色鱼类常在马尾藻间出没,赤色鱼类则可在红珊瑚礁间找到。

中下层鱼类和深层鱼类

中下层鱼类通常指生活在水深200米以内的鱼类。浅海海底常可分为岩礁与泥沙海底。黑鲷、真鲷等就常生活在多岩礁的地区,而皱唇鲨、鲟鱼、扁头哈那鲨、扁鲨等,它们的嘴都在头的下部,常在泥沙质海底觅食。分布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层鱼类常被称为深海鱼。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做半深海,把水深3000~6000米称做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上的海沟称做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匮乏,水的压力大,故深海鱼类的形态比较奇特。

深海鱼类的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或紫黑色。如生活在半深海环境中的巨尾鱼、后肛鱼,因为它们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可充分利用微光来搜寻食物。再如看上去好似有头没有尾的翻车鱼,头重尾轻,常会潜到半深海生活,有时它们也会跑到中上层海面上缓慢游泳,随波逐流。因为它们身上长着发光的鳞片,所以,当它们游动时,身上的鳞片就会闪闪发光,故被人们称为月亮鱼。许多深海鱼会发光,烛光鱼身体两侧有多排发光器,像一支支蜡烛,可作为异性互认的标志。

许多深海鱼的眼睛都已退化或埋于皮下而失去视力,于是它们常用触觉器官代替视觉器官,如深海盲帚鱼,其鳍条延长似扫帚。巨喉鱼和囊咽鱼常会张开巨口过滤海水以获得食物碎屑。在近万米深的海沟环境中,哪怕只是指甲般大小的面积都要承受近万牛顿的压力,即便如此,生活在那里的鱼类却依然自由自在。法国“阿基米德”号的考察人员在勘察近万米深的海底时,曾发现几十条3-4厘米长的小鱼在该海沟自由游荡。小小生命能在如此的高压环境中生活,不能不令人惊奇。

底层鱼类

典型的底层鱼类身体扁平,背部为灰黑色,常贴附在海底,这样有助于隐蔽和保护自己,如赤魟、孔鳐、鲅鲸、比目鱼等。鲅鲸的背鳍特化为一根“鱼竿”,竿端还有“诱饵”,似蠕虫可动,过路的鱼虾以为是可食之物等吞入后再想脱身已不可能了,这时鲅鲸就会一口将其吞入肚中。比目鱼则会将全身都隐埋在海底的泥沙中,仅仅露出双眼静候食物的到来,遇有可食之物便会跃身捕捉。比目鱼的体色还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还有些鱼如毒鈾,常模拟周围环境而形成拟态,而绿鳍鱼的胸鳍常有游离鳍条,可在海底爬行和寻觅食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