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海洋捕捞零增长
多。国合会海洋课题组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期,之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数量持续大量增加,上世纪60年代末尚仅1万余艘,90年代中期就已达20余万艘。
由于捕捞船只数和马力数不断增大,加之渔具现代化,导致对近海渔业资源进行掠夺式捕捞,资源衰退加剧。
2. 中国海洋捕捞量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我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除去面积一说,海洋中资源非常丰富。
沿海滩涂总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还有海岛资源,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00多个,共有人口约500万。我国海岛分布很不均匀。东海岛屿最多,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约占28%;黄海、渤海最少,约占14%。
简单的说一下海岛资源都有哪些:
陆土资源:全国海岛共有农田面积1900多万亩,森林面积5600多万亩。其中,山东的海岛农田面积最大,约900万亩;海南的海岛森林面积最大,约450万亩。
滩涂资源:全国海岛滩涂资源共有650多万亩,其中山东最多,约150万亩。
可养殖水面:全国海岛共有可养殖水面1200多万亩,其中福建最多,为620多万亩。
港址资源:全国海岛共有港址370多个,其中浙江最多,为178处。
旅游资源:海岛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古迹等,全国可供旅游的海岛接近300个。
矿物资源:不少海岛蕴藏着非金属和金属矿物,特别是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
其中提到的港址资源也很丰富,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港湾众多。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中大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以上基本是沿海资源,以下说的都是一些矿产资源。
我国近海大陆架石油资源量约为240余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3万亿立方米。
我国滨海砂矿探明储量为15.25亿吨,其中滨海金属矿为0.25亿吨,非金属矿为15亿吨。金属矿产储量包括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磷钇矿等。滨海砂矿中的锆石和钛铁矿两种就占滨海金属矿藏总量的90%以上。
深海中的矿产也十分丰富,其中有中国管辖的,也有国际海底享有的资源。
我国的"海洋国土"近300万平方公里,就绝对数量而言,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名列第9位。海岸线总长32000多公里(大陆岸线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也位于世界前10名之列。然而,我国海陆面积之比很小,仅为0.31,大大低于世界海陆面积平均比值0.87,在140个沿海国家中仅居108位。而我国人均海洋国土面积则更少,仅为0.0027平方公里,在世界沿海国家中排名第122位。海岸线系数仅为0.0018,在沿海国家中居第94位。
中国海洋国土面积虽大,但是人口众多,再多的资源也经不起任何浪费,无止境的使用会让我们连寻找新能源的机会都没有,如今的节约是为了延长我们能够寻找新能源的时间,说白了是延长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
3. 我国海洋捕捞产量的地区分布
过度捕捞、海 洋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退化、外来物种 入侵。
威胁一: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海洋环境污染,使得海水和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等化学因子含量发生改变,对海洋生物的正常栖息、觅食、繁衍、生存等造成影响。其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且难以控制。
威胁二:海洋资源过度开采
过度开采,包括过度捕捞,盲目围填海,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滨海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等,是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近海经济鱼类资源因过度捕捞而严重衰退,传统优质鱼类已不能形成渔汛,小型鱼、低龄鱼、低值鱼类比例增加,部分地区已到了“无鱼无渔”难以恢复的程度。
威胁三:海洋物种生境遭到破坏
在沿海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海洋海岸带开发活动和城市扩张建设日益增多,不合理的开发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自然岸线变异、海岸侵蚀加重、海洋环境污染、富营养化加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优质海洋生物资源衰竭,海洋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等。
威胁四:外来物种入侵“防不胜防”
外来物种入侵类,如渔业捕捞、水产养殖、水生生物贸易、科学研究、开辟航道和船舶运输等,可能有意或无意引入新的物种。进入我国的海洋外来物种涉及许多不同的门类。到目前为止,明确引进或者进入我国的海洋外来物种数量约有119种之多,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海洋外来入侵种之一是1979年引进的互花米草。
威胁五:气候变化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海平面上升将直接淹没沿海地区的大片潮滩湿地和滨海低地,导致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生境以及其他多种海岸资源大面积丧失。海水温度升高会造成珊瑚的死亡和白化,影响红树林的分布界限,也会使海洋浮游、游泳等生物群落结构显现变化。海洋酸化会影响到以碳酸盐为骨骼的生物的代谢过程与生活史,并通过食物链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4. 我国基本实现海洋捕捞零增长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据专家估计,在2.5亿平方公里公海中,每年可持续的捕捞量大约为2亿吨。而目前我国每年在公海中的捕捞量才100多万吨,仅占全球总捕捞量的1.5%左右。
然而,发展远洋渔业并非易事。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船队要有配套,要有资源调查船、远洋捕捞船,要有相应的冷藏加工运输船和辅助船,还要有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配套服务,更要有实力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还要有大批远洋渔业人才的培养等。
5. 目前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所占比重最大的海区是哪一个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由于产量高,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渔场。中国东、南两面为海洋环绕。中国沿海自北向南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区,跨越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气候带。中国近海大陆架宽广,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大小5000多个河流汇入。
发源于台湾东南赤道海域的暖流,即著名的“黑潮”,自南向北流经中国海域,与北方的沿岸寒流相交汇。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中国近海的富饶渔场。中国近海渔场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主要渔场有:黄渤海渔场、吕泗渔场、大沙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东沙渔场、北部湾渔场、中沙渔场、西沙渔场、南沙渔场等。
6. 我国现在的海洋捕捞产量远大于海水养殖产量
带鱼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带鱼科比较庞大,总共有9属32种,其中餐桌上常用的带鱼分别是白带鱼、短带鱼和南海带鱼
带鱼是中国海洋捕捞鱼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每年都有超过100万吨的产量,带鱼也是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海水鱼之一,和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海产品。特别是的舟山带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2017年海洋捕捞鱼类产量中,带鱼产量最高,为101.23万吨,占鱼类产量的13.23%,2018年带鱼海洋捕捞产量下降至93.9万吨。
7. 我国海洋捕捞产量的海区构成
1、舟山渔场
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它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号称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这个渔场就是舟山渔场。
2、渤海湾渔场
这个渔场位于渤海湾一带,面积约3600平方海里,是山东省、辽宁省两省渔民的主要捕捞渔场。不过近十几年,环渤海地区上马了众多的石化项目,对渔场的海洋生态系统确实有所损伤,渔场的功能在逐渐衰退。
3、南海渔场
南海渔场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渔场,这里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
4、北部湾渔场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恰好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这里是捕捞绯鲤、红笛鲷、金线鱼、蓝圆鰺等鱼类的优良渔场。
8. 海洋捕捞总量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中国水产养殖位居世界笫一。
2020年1月14日,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吕煜昕代表研究团队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
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由2013年的5744.22万吨上升到2018年6457.6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我国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产量由2013年的2992.35万吨、2751.87万吨分别上升到2018年的3301.43万吨、3156.23万吨,相应比例由2013年的52.09:47.91变更为2018年的51.12:48.88,整体上呈现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平分秋色的格局。
吕煜昕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
9. 中国海洋捕捞业经历过哪些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人类开发利用各种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而形成的生产、生活事业,称为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按其形成的时间可分为海洋传统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盐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石油业、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未来产业,包括深海采矿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水淡化产业、海洋能利用产业和海洋药物产业等。
按其产业的属性也可以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和海涂种植业等);海洋第二产业(海洋油气业、海盐业、海滨砂矿业、海水直接利用产业和海洋药物业等);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服务业等)。
10. 中国海洋捕捞产量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是当地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盛产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经济鱼类,年产量稳定在150万公斤以上。近年来通过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密云水库的渔业捕捞产量不断升高,在2019年还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250万公斤。
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体量最大的山谷型水库,同时也是首都人民的“生命水库”。事实上,从1982年开始密云水库就成了北京市民的专用水源地,保护库区的水质自然也就成了关系到市民饮水安全的头等大事。
所以密云水库每年出鱼15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