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营养海区和贫营养大洋区的微型生物食物环
海底地形大致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脊系三个区域。
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和海沟、岛弧、边缘海。海沟—岛弧系是海底地形反差最大、构造活动最强的区域。
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深海丘陵和海山、火山岛屿。海山和火山岛屿排列成行时构成火山岛(或海山)链和长条形海岭。海底地形的总趋势是洋脊轴部最高,向两侧逐渐变低,海沟及大陆坡底部最低。
洋脊系是全球性的贯穿大洋盆地的巨大海底山脉,常位于大洋中央,并为一系列海底断裂带错开。其长80000km,高出深海平原 2~3km,距海平面2~3km,宽约1000km,其中央裂谷宽几十公里;由枕状、深海拉斑玄武岩构成。
洋脊轴部通常有一个中央裂谷沿整个洋脊延伸,构成全球性的、巨大的裂陷体系。
2. 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态影响和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赤潮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浮游生物 所谓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一类海洋生物。其中,能通过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无机化合物转化成生物新陈代谢所需有机化合物者,我们称之为浮游植物,不具备这种能力,即必须以浮游植物为饵者则称为浮游动物。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余种,其中在中国浮游生物名录上登载的有63种。
2、人类活动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3、海水富养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3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4、海水温度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3. 富营养化水体中分布最多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群微小生物.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人和动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种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上起重要作用,不少是对人类有益的,对人致病的只是少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概括为:“无孔不入,无处不有”.
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是细菌生存的天然场所: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自然界中,以土壤的含菌量(种类)最多,土壤素有“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也是一切自然环境中细菌的总发源地,也是人类利用细菌的主要来源.在肥沃的土壤中,每克土壤含菌量达几十亿-几仟亿(沙漠含菌量仅10万/g).
4. 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
中国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主要有太湖和滇池。因为太湖和滇池两个湖泊体积小,湖水浅,生物生产力高,水中氮、磷等生物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少但生物量高,所以富营养化严重。不过目前政府高度重视湖泊保护,采取很多有力措施来减少湖中营养物质的过多蓄积,水质已有了很大改善。
5. 试分析富营养海区和贫营养大洋区
外海指有较大面积的水域并与大洋相连的海,泛指远离陆地的海域。
近海有固定的海里数,而远海没有具体固定海里数。
近海指近岸海域外部界限平行向外20海里的海域,远海指近海海域外部界限向外一侧的全部我国管辖海域。
中国近海是由于邻近我国大陆而得名,并非全部是我国的领海和管辖区(就像日本海不是日本的一样)。
中国近海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东侧太平洋海区5个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属北太平洋西部陆缘海。
6. 海洋的富营养化现象称为什么
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这些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污水中的氮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类,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后者则指氨氮、亚硝酸态氮,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形成的。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如人体排泄含有一定数量的氮,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等。另外如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开采、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的来源。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为20毫克/立方米和300毫克/立方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不是水中营养物的浓度,而是连续不断地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盐的负荷量,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水中营养盐浓度来判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营养物的极限负荷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单位体积负荷量:克/(立方米。年)
单位面积负荷量:克/(平方米。年)
据研究,如进入水体中的磷大部分以生物代谢的方式流入时,则贫营养湖与富营养湖之间的临界负荷量是:总磷为0.2~0.5克/(平方米。年),总氮为5~10克/(平方米。年)。总之,对发生富营养化作用来说,磷的作用远远大于氮的作用,磷的含量不很高时就可以引起富营养化。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泽地和干地,但这一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水体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如果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大量而连续地进入湖泊、水库及海湾等缓流水体,将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们异常繁殖(主要是藻类),这样就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藻类在水体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衰死藻类将沉积塘底。
(2)藻类种类逐渐减少,并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鱼饵料,而其中有一些种属是有毒的。
(3)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的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
7. 海洋富营养化与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不同而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
在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是不用含氮、磷的物品。
8. 简述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态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的计算方法如下:
富营养化状态依据富营养化指数(E)计算结果确定。该指数计算公式为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4500。 E≥1为富营养化,其中1≤E≤3为轻度富营养化,3<E≤9为中度富营养化,E>9为重度富营养化。
近岸海域是指《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确定的海域范围。
生态质量按EI值分为5个级别:优(EI≥75)、良(55≤EI<75)、一般(35≤EI<55)、较差(20≤EI<35)、差(EI<20)。
生态质量变化度分为4个级别:无明显变化(|ΔEI|<1)、略微变化(1≤|ΔEI|<3)、明显变化(3≤|ΔEI|<8)、显著变化(|ΔEI|≥8)。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9. 富营养湖泊的主要特征
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引起水质污染,这样的水体称为富营养化水体。
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特征是:
(1)水体中的氮、磷浓度高,负荷量大;
(2)多数水体生产力异常高;
(3)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10. 富营养型湖泊水体食物链特征
1、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起点一般是生产者。腐生食物链除外。
3、箭头指向取食着。
4、食物链取食对像要合理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食物链的开始通常是绿色植物(生产者),从绿色植物开始至少要有三个营养级。
书写食物链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起始的那种生物(生产者)开始,而不是非生物的成分,如太阳。食物链中有多种生物,后者可以取食前者,如在草原上,青草→野兔→狐狸→狼;
在湖泊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捕食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第三个或其他环节的生物一般都是肉食性动物。
不同生物之间要用向右的箭头表示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最后往往是相关叙述或者事实上的最高营养级,没有别的生物取食它。
谚语“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可以书写出一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