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见海洋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大海是什么颜色的?以及未来的海洋等等,我又觉得失望,因为黑色危险给海洋生物以及鸟类带来了灾难。
读了这本书令我感处最深的是现在的海洋已经受到了环境的污染,还有使我懂得了许多海洋知识和文化。
我们要保护地球,不破坏地球。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好动物。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捕捉那些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2. 看见海洋的感受作文
飞逝的礁石读后感
海边有块礁石,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露出海面。
退潮了,海滩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世居海边的年长者,一个是刚搬进海边别墅的年轻人。年轻人提着小桶跟赶海的工具要到露出水面的礁石上赶海。
“年青人,别去了,那上面什么也不。”年长者提示他。
“不会吧?这块礁石不是叫蛎子石吗?怎么会没有海蛎子?”
年轻人不解。
讲起蛎子石的故事。于是年长者颇有兴趣地说:“这块礁石叫蛎子石不假,早些年那上面长满了海蛎子,多到什么水平?这么跟你说吧,全部礁石上全长满了海蛎子,年年采年年有,每天采每天有,凌晨采早晨有,傍晚采薄暮有,就像神话传说中的聚宝盆。再说那海蛎子个头大,味道鲜,弄回家下面条、炒鸡蛋,那个滋味,今天想想都流口水。后来产生了天然灾祸,很多处所饿逝世了人,就是这块蛎子石,救了我们全村人的命。再后来城市越来越大,都盖到咱们村了,我们祖祖辈辈住的冬暖夏凉的海带草屋子拆了,盖成了高楼大厦,冒着臭味的黑水、黄水一个劲儿地往海里涌,这海再大也抗不住这么折腾。鱼跑远了,跑到深海里去了。海蛎子死了,光剩下了海蛎子皮。有一年,我下海游泳,游到蛎子石这儿想站一站,歇一歇,没想到,让海蛎子皮割得我双脚流血。我想,也该,这也算是大海对人的赏罚吧!谁叫你们不尊敬年夜海?”
年长者的故事讲完了,年轻人的嘴里吐出一声无奈的叹气。
3. 看到海的感觉说说
1、海鸥从海天之间飞过,虽然没有留下踪影,但大海和蓝天都知道它来过了;海鸥从海天之间离去,也从来不会留下地址,但离去的海鸥都是快乐的。
2、自信的人就你像一只在暴风雨中战斗的海鸥。海鸥所要说的只有一句话“让暴风雨来的再猛烈些吧”,只因为它无所畏惧。
3、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麻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4、海鸥,总是在那时而茫无边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水平如镜的海洋上盘旋,但无论何时总是让人感到那一丝丝淡淡的寂寞,就像一个小孩子般,迷途离羣的寻找回家的路。大海和蓝天就是海鸥的家,所以善良的海鸥便把原本无色的海水,和天连成一线,让海染上和天一样淡淡的水蓝,化解那丝忧伤、孤单。
5、南下又向西,阳光午后,沙浪海鸥。几点飞鸿,雨落潇湘。过后边陲几小楼?花海泱泱,红绿珊瑚小,他乡故知又相逢。
6、我们去滇池看海鸥。看着它们在头顶上空轻轻盘旋,迎风向前,却并不飞远。我想海鸥们应该是不自由的,它们离不开滇池,始终停留在原地,多像曾经的我。
7、碧海蓝天,白色的帆船从天际摇曳而过,阳光下的游艇与海鸥交错滑行……
8、雪以舞动的身姿迎风飘扬。一直银色的海鸥从西边滑落。
9、海鸥补食时会一头扎进水里,不怕伤到自己,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也许会一无所获。
10、这是初夏,阳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11、经历过风雨沧桑中长大的人就如同增添了双翅的海鸥,可以在狂风大浪的海面上任翱:东,西,南,北,狂炫王者风骚。
12、阳光慢慢的洒下,海平面情歌悠扬,我伸出双手,想要靠近你温柔的肩膀,你的笑我的微笑,海鸥在欢快地舞蹈,喜欢你总是带给我快乐。
13、海鸥,围绕着永远的船帆,孜孜不倦的拍打翅膀,从未厌倦追逐
14、翠湖的海鸥来自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它们成群结对地飞到这儿过冬。四季如春的昆明,给它们提供了一个越冬的福地。这里海鸥的数量,通常保持在1万只左右。栖息时间,从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如今已有27年了,它们一年一度,如期而至。
15、翠湖的海鸥全都集中在九曲桥与燕子桥一带的湖面。满湖的海鸥,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只见它们有的自由地游弋,快乐地追逐。一些好动的、精力旺盛的海鸥,则一刻不停地扇着翅膀,在湖面穿行,还不停地鸣叫着,歌唱着。
4. 看见海洋的感受是什么
一座普通的海滨小城,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与整洁。
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5. 看到海洋
上海虽然是沿海城市,但是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这一独特地理位置,使得上海并没有特别适合休闲旅游的海滩,也很难看到碧蓝的大海。
如果非要推荐一个地方,那我就推荐我今年中秋节去过的地方:南汇嘴观海公园+洋山深水港,这两个地方都能看到大海,但海水很浑浊!如果你有1天的时间,建议这两个地方可以一起游览,上午可以去嘴观海公园,下午时间可以去洋山深水港。
1.嘴观海公园(上海离大海最近的开放式公园)
地理位置:嘴观海公园占地1.82公顷,位于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
标志性雕塑:由不锈钢管构成的双层网架结构、总用钢量约120吨的“司南鱼”。该雕塑长48.8cm, 宽21.45m 高13m
门票:全天免费,适合一家人或和朋友悠闲旅游,可以搭帐篷。
交通路线:坐地铁16号线到滴水湖,2号口出来,去公交站换乘浦东33路,大概20多分钟就可以到。
建议游玩时间:快的话30分钟就可以,想要附件海边逛逛,2小时
2.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有石龙奇观、大指头、小岩礁等景区,途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全长30多km!
交通路线:16号线到滴水湖地铁站,2号线出来,跟去嘴观海公园是在同一个地方坐车,乘坐洋山专线(大巴车),票价11元,可以刷上海公交卡,时间大约1小时,主要路程在东海大桥。
门票:洋山石龙景区,当时是9月份去的,记得门票好像是30元。
推荐理由:可以爬山,山上有奇形怪状的各种巨石,山顶可以远眺洋山深水港码头,也能纵观东海大桥,体力好的话爬到顶半个小时差不多。
现在发几张当时拍的照片,想看视频的可以点击我头像进去找下。
6. 看到海的感想句子
1.《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有不少好句子。
2.海滨小城的好句子及感受。
1.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这句话描写了海滨的色彩美,通过“蓝、棕色、银白、白色、灰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了海滨的美。
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镀”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3.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作者是即写了看到的的“沥青大路”,听到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最后写了感觉到的“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动用了一切感官,围绕中心句,把小城写具体了。
7. 看到海洋图片害怕恐慌
有深海恐惧症的人肯定可以去海洋馆的!!因为海洋馆里面只有海鱼,鲨鱼!!这些活的鱼类!!没有恐怖的深渊感的!
深海恐惧症的症状是因为有高度的海洋使得人有了恐惧的心态而造成的!去海洋馆不会产生高度的恐惧感!一点都没可怕的地方!!所以说没啥可怕的!!
8. 看到海的感想
大海的微信头像是宽广,深遂的象征,大海就会让人联想到一望无际,因此大海的微信头像还寓意着希望和未来,大海赋于人们更多的是神秘和想象,因此微信头像用大海做图标,寓意简单直接明了,会让人感受到对方是个豁达、心胸开阔之人,可以容纳很多纷纷扰扰的人。
9. 看见海水的感慨
我第一次看到大海,它比我想象中的大海不知要大多少倍,蓝色的海水涌起滚滚浪花,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往远处望去,天和海连在一起,没有边际,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海是静的,仿佛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玉,绿树红花,犹如一块碧玉。再看仔细一点,便可以看清海水格外清澈,连里面的细砂、石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海水是温柔的。站在海滩上,海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你感受到深沉的母爱。海水又是像一只温顺的小狗,安安静静,倚在你的身旁。但有时又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叱咤风云。
10. 看到海洋想到什么
弹奏《月光曲》这首钢琴曲仿佛是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一般,觉得自己仿佛面对着大海,听着海面上浪花拍打海滩的声音,望着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么美妙的琴声,也只有真正懂音乐的人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