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之心是?
海洋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水库。
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地球可以说是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海水中存在80多种元素,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它以无比的壮观和无尽的宝藏。
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洋大气局的K.Sherman和罗德岛大学的L.Alexander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作为大海洋生态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1)大海洋生态系统的面积一般要在20万平方千米以上:(2)具有独特的海底深度、海洋学特征和生产力特征;(3)生物种群之间形成适宜的繁殖、生长和营养(食物链)的依赖关系,组成一个自我发展的循环系统;(4)污染、人类捕捞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压力对其具有相同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划定的大海洋生态系统共64个,在水深、海洋学、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类群等方面各具有其独特性。毗邻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都被列入6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中。虽然大海洋生态系统支撑着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95%,但是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严重的海域。目前大海洋生态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旧是各种污染、过度捕捞、对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
岛屿生态系统岛屿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海域隔离特征,有别于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特点主要有:(1)明显的海洋边界及不连续的地理分布;(2)海域隔离降低了岛屿间的有效基因流;(3)不同岛屿间具有异质化的生境条件;(4)海洋岛屿面积相对狭小;(5)火山和侵蚀活动等随机事件致使岛屿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中。
生物学家常把岛屿作为研究生物地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天然实验室或微宇宙。这是因为,岛屿与大陆隔离,它们的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进化都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以免受其他物种在大陆所面临的残酷竞争,并朝着特殊的方向进化。许多偏僻的岛屿上都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奇特的植物,这些植物甚至未曾在其他地区被发现。这些物种因其具有地理隔离、种群边界清晰、分布范围狭窄及种群规模较小等特点,成为物种分化、起源研究的模式种。相应的,随着岛屿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岛屿生态系统被视为模式生态系统。
海底生态系统海底生态系统又称深海生态系统,是指在海底黑暗、低温(或高温)和高压等极端环境下,以化学能和地热能为基础而存在的特殊生态系统。深海通常是指水深1000米以下的海洋,这里缺乏阳光,静水压力高,温度低至1℃,或是高达350℃,营光合作用的植物以及相应的高营养级动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根本无法生存,因此,长期以来深海一直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荒芜沙漠”。然而,海底的生命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得多。
1977~1979年,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阿尔文”号深潜器最早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2500米深的海底热泉进行调查,在其周围发现了完全不依赖光合作用而生存的深海生物群落,包括10个门500多个种属,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复杂生态系统。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水生生态系统相似,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也能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逐级传递,构成完整的海底食物链。
2. 地球之心是
卡西欧地球之心调时间的方法
一、指针时间:
1、按右下不动,出现5ub松开。
2、看小指针指向是不是指到50(不对按右下)。
3、按左下,指针转动(不转按住右下,转就松开)。
4、当时针与分针同时对到12点方向,按右下停(如果过了或者是少了按右上或右下加或减)。
5、当同时转到12点位置,按左上退出。
二、数显时间:
1、按住左上不动约三秒,手表显示TYO在闪烁,按右上三下是BJS或BKG。
2、按一下左下键夏令时DST关闭状态,再按左下键若是12H按右下键变成24H。按左下键按一次切换一个功能,直到确认时间及年月日正确,若有一处不正确按右边2个键加减(右上是减,右下是加),调好按左上键退出即可
3. 地球之心是怎么形成的
,海洋是地球的“造血器官”,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地球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海”和“洋”是有区别的。通俗地讲,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做洋,而边缘附属部分则称为海。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组成统一的海洋整体。
在大海与陆地交接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平缓的区域,叫大陆架,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架的深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度大小不一,坡度和缓。
4. 地球之心是海洋吗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湖滨湿地公园
为什么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就是富含水分、湿润的地方。广义的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滩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带,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的或咸水的水体。按照这个定义,全世界湿地的总面积为855.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
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有人把湿地比喻为“天然海绵”,当洪水来临时,湿地可以容纳大量水分一湿地表面被水淹没,底层土壤也充分吸水;到了干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水分会流出,成为水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有了湿地,就像给周边区域上了一份水分调节的安全保险,让这些地方抵抗洪水和干旱的能力都大大增强。
湿地还能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现代工业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全球气候。
西溪湿地公园
湿地丰富的水分条件适宜植物生长,所以大部分湿地都有茂盛的植物。湿地植物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这些植物死亡以后,残体会交织在一起,在湿地上形成疏松的草根层,碳元素就以固态形式保存下来。
除了水分直接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促进水分循环,把湿地里的水分化为气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多了,湿度也就增加了,降水量也会发生改变。湿地就是这样通过水分循环,调节地方气候。
湿地植物能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湿地不同于河流,这里的水流速缓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被农药等污染过的农业污水进入湿地以后,因为运动速度减慢,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逐渐沉淀下来。而一些湿地植物有非常强大的吸收有毒物质的本领,它们能转化毒素,使水重新变得洁净,有效地净化水质。
肾是人之本,湿地是“地球之肾”,从广义讲,是地球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之根本;从狭义讲是地球的“过滤器”,跟人的肾一样,起过滤的作用,可以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生物的栖息地等。所以称湿地是“地球之肾”。
5. 地球之心是指什么
什么是敬畏之心,怎么做到?
仰望星空,我们会生出敬畏之心!
1
敬畏,就表面意思而言,是指内心对一个事物既有敬意,又有所畏惧、害怕的态度。这个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比如对大自然,对历史,对先哲圣人。
对于事物的态度,有的人有敬畏之心,有的人未必有。你说怎么做到?这句话问得有点主观吧。有些人压根就没有敬畏的态度,就谈不上要怎么去做到,对于这种人来讲,他也不想做到。
现实中,有些人是很狂妄自大的,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是没有“敬畏”两个字的。
我有一个同事,比我大10岁左右吧,任何人与他交流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他说的,没有别人说的。他几乎反驳一切人的观点。我与他聊天,他也自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观点能超越他的知识范畴;他甚至说,他的观点目前还没有人能反驳得了!在他的眼中,好像没有任何权威可言。他说他的思想自成体系。
对于这样的一种人,你要他做到敬畏,是不可能的,起码现在这个阶段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种人的人生态度处在一个“满”字阶段,没有空杯的心怀。
所以,这个世界真是一样米养百种人。
2
什么是敬畏之心?那是一种人生对事物的哲学态度。真正认识到需要有敬畏之心,想要经常保持和做到有敬畏之心的人,一定是有相对深厚的社会阅历,自我修养内涵很深的人。我真不知道那些认为除了老子天下无人第一的人的自信心是如何构建成立的,科学的认知是没有止境的,何况有限的人生呢?
我觉得要做到对事物的敬畏之心,要时时处处对天地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最为好。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渺小,我们才会更加珍惜自我存在意义的伟大。人生顺境也好,逆境中也好,不亢不卑。不在春风得意之时自我放大,也别在坎坷挫败的际遇中消极沉沦,人生始终保持持续的动力。
3
让我们来看一组宇宙星体的对比图,我们会在这组图中瞬间感到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是多少的微不足道,我们在这种微不足道中会不由的生出一种对大自然无限的敬畏之心。
如果你还不觉得有什么能震撼到你的内心,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和著名的图片:
在1990年,美国飞船“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处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上图圆圈的白点处就是我们的地球,看完上图后,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天体物理学家说了这样一句经黄的话: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4
再次回到我们回答的问题:敬畏之心如何做到?
我们看完上面的图片后,对于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呢?
那么,面对如此浩渺无穷的天体所构造的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是否会生出无限感慨啊,那颗敬畏之心是不是会油然而生呢?
6. 地球之心脏指的是什么
地球上心脏最大的动物是 ,属于 、 、 、 、鳁鲸科、鳁鲸属的一种大型 ,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 一头成年 能长到曾生活在地面上的最大恐龙—长臂龙体重的2倍多。 也是曾在地面上生活过的最大动物,来自 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 的 , 估计有90吨(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