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菲律宾海洋新生物(菲律宾海洋生物入侵事件)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15 09:29   点击:20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菲律宾海洋生物入侵事件

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日本海军350架战机在海雾的掩护下,保持无线电静默,悄悄逼近了珍珠港,而珍珠港内的美国士兵还在享受难得的假期,完全没有防备,日本海军的350架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珍珠港内的美军舰艇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军三艘战列舰受到重创,10多艘战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损失188架飞机,还有219架飞机在炮火中化作了飞灰,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了重创。与此同时,日军太平洋军队也对美军驻守的其他岛屿进行了全面进攻。

自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就转为了战略防御状态,而日本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控制了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产油国印度尼西亚,以及日本棕油,橡胶的主要来源地菲律宾,大大缓解了日本因国小资源缺乏的困境,更是将日本对外连续战争延长了五年之久。

在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前的7月25日,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而日本国内的石油储备只够使用2年,也就是说2年后不管日本愿不愿意都将在战争手中失败,这是日本最不愿看到的现象。于是日本军队包括日本政府进行了一场豪赌,赌赢了将战争进行下去还有可能出现转机,赌输了,日本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

站在当时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也是当时日本军方所能做出的最为明智的选择了,不仅得到了国内紧缺的石油等战争资源,还打击了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嚣张气焰,一举两得。

在今天纵观整个日本发动的战争来看,中国作为日本最先侵略的国家,将日本扩张的一只脚牢牢地锁在中国,牵制了日本扩张的步伐,从而间接导致了日本为了获得急缺的资源不得不进行豪赌—偷袭有美军驻守的珍珠港,从而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加速灭亡。

2. 菲律宾海洋资源

1.关于菲律宾的文化

菲律宾是一个位于赤道北端、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望,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菲律宾群岛是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土地面积约为300,000平方公里。菲律宾的海岸线共长18,411公里,沿岸共有60个天然港口,其首都及主要进口港是马尼拉。菲律宾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平均气温为27℃,平均湿度为76%。干季从11月到5月,雨季是从6月到10月,最热的月份为5月。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030公厘,温度则介于24℃到31℃之间。菲律宾群岛闪烁于碧绿的太平洋中,是一个一年四季都有微风轻送,气候和暖的国家;拥有亲切和善的民族,独特的文化,辉煌的历史,这一切造就了菲律宾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投资潜力,同时也吸引来了七十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

菲律宾位于亚太地区的战略位置,是目前世界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政局稳定及健全的经济政策,商业界的信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菲国的经济已能与亚洲其他国家并驾齐驱。该国之经济产值,已达四千零四十四亿四千二百万披索。在东南亚国协国家中,菲律宾被预计国内产出值将会大幅度增加。菲律宾吸引了很多外资,主要有利因素是因为官方语言是英语以及有个受较高教育的劳动队伍。世界前500大企业有超过300个企业在马尼拉设立总部或办事处。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的亚洲总部均设于马尼拉市。

菲律宾是个多元种族融合的国家。宗教是以最不具侵略性的天主教为主(全国83%,马尼拉92%),从来就不排华,连其国父黎刹博士及数任总统均有华人血统。长久以来华人在菲早已深入政治,军事社会及商业的主要领域,且相当团结。所以中国人在菲不仅未被歧视,而且还是菲律宾的“一等国民”,如果不与人结怨,不过份招摇,安全顾虑是多余的。

菲律宾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216.6人,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分布稀少的一些省,密度才几十人。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1%。菲律宾的教育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接轨,人口素质较高,是亚洲国家中人民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与英国。由于教育在菲律宾是提升社会地位的主要渠道,因此民众均相当重视知识之追求。1994年在校的学生人数约有1,800万,其中65.2%是初级学校的学生,25.2%为中级学校的学生,另外9.6%则是第三级学校(即大专院校)的学生。菲律宾是多民族的国家。约占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土著民族信奉原始宗教,华人多信奉佛教。

2.旅行常识中菲律宾有哪些美食

菲律宾任何菜,甚至汤都用醋和大量的大蒜等辛辣调料饪。

在马尼拉任何一家饭店的主餐厅中都会供应地道的菲律宾菜,以风味浓郁的海鲜最为出名。餐厅中常常有乐队演奏和民族舞蹈表演。

如果要尝尝道地的菲律宾口味,建议您到菲律宾人开的小饭馆,既便宜又道地。菲律宾当地的餐饮最能反映其风情和历史。

菲律宾当地的菜,除了乡土名菜外,还深受中国菜和西班 牙菜的影响。“勒琼”(Lechon)是菲律宾典型的年节佳肴,以猪肉为主原料烧烤而成;而“阿多波”(Adobo)则是一道以鸡肉、猪肉腌渍熟煮的家常菜,由於腌渍的主要调味料为醋,故不易腐坏,且非常入味。

也有一些阿多波是以乌贼和牡蛎烹调而成的。除此之外,鲜鱼、蔬菜加上菲律宾特有的酸醋烹调而成的“派克苏皮纳加特”,及以鱼或虾为主材料捣碎后烹调而成的“克尼拉尔”,是相当具有菲律宾风味的名菜。

“伊尼哈”则是类似炭烤的一种吃法,“雷利埃诺”是以螃蟹为原料的一种菜肴,看起来豪华,但相当便宜。 菲律宾的水果相当丰富,单是香蕉的种类就很多,而且吃法各有巧妙,如蒸过后洒上黑砂糖,颇有芋头的风味,油炸香蕉条,或烤香蕉等小吃,亦随处可见。

其他如芒果、红毛丹等都是既使宜又好吃的水果。此外,还有一种类似金橘但皮是绿色的水果,菲律宾人通常是做菜时才使用,称之为菲律宾柠檬。

3.菲律宾的基本概况有哪些

全称: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菲律宾海和中国南海中的群岛国家,在越南的东部 首都:马尼拉(Manila) 政体类型:共和 通用货币:菲律宾比索(P) 面积:115 094平方英里(299 700平方公里) 人口 : 70 267 000 人口增长速度:2。

1% 出生率(每千人):28 死亡率(每千人):7 平均寿命(自出生):66。4 平均生育率(每名育龄妇女平均育儿):3。

5 宗教:天主教83%,新教9%,伊斯兰教5%,佛教和其他教派3% 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文化普及率:94。 6% 平均 GDP: $2 600 职业:农业43。

4%,服务业22。6%,政府部门服务业17。

9%,工业和商业16。1% 气候: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东北季风季,5— 10月为西南季风季 地形:山地为主要地理特性,沿海岸线为广阔的低地。

4.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

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 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面积 约30万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岛屿7 107个, 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 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

海岸线长约 18 533千米。各个岛屿地势起伏,3/4以上 的国土为山地、高原和丘陵,海拔为500?2 000米。

菲律宾境内有许多活火山,地震非 常频繁。菲律宾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 棉兰老河、卡加延河等,内湖是全国最大湖 泊。

人口 8 847万,马来族占90%以上,另 外还有华人、印度尼西亚人、印度人、阿拉 伯人等。 约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余信 奉菲独立教等。

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 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 27°C,年降水量2 000?3 000毫米。

菲律宾 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稻米为大宗产品。椰 子、甘蔗、蕉麻、烟草、香蕉等经济作物出 口率很高。

森林覆盖率44%,盛产红柳桉 木、乌木、檀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金、铁、铬、锰、铜等开采量较大。主要工业部 门有制糖、椰油、采矿、电子、医药、纺 织、装、石油等。

3. 菲律宾海难事件

1987年12月20日22时许,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南约160公里的马林杜克岛和民都洛岛之间水域,“多纳·帕兹”号客轮与629吨级的油轮“维克托”剧烈相撞,1600多人(估计是3000人)被无情的大海夺去了生命。这是世界和平时期最惨重的一次大海难。

1987年12月20日清晨5时,停泊在菲律宾塔克洛班莱特岛的“多纳·帕兹”号客轮,一声汽笛长鸣,发出了即将起航的讯号。要去马尼拉同亲友欢聚圣诞节的1493名乘客,凭票登上了渡轮。

这时,又有数百名无票者涌到检票口,冲开海岸警卫队,强行上了船,这艘客载量为1518人的客轮,竟挤上了近3000人,大大超载。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这艘2215吨的客轮在晨曦中缓缓离开莱特岛,向马尼拉驶去。

夜深了,“多纳·帕兹”号客轮已行驶到马尼拉以南大约160公里的马林杜克岛附近的海面上,还只需5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目的地马尼拉了。船舱里,开始有些旅客蜷曲着疲倦的身体,慢慢地进入梦乡,还有一些健谈的旅客,仍在喋喋不休地消磨着时光。

在甲板上和餐厅里,也只留下一些过于兴奋的人,还在谈论着圣诞节要买的东西,数着将要去马尼拉码头迎接他们的亲人。忽然有人喊了一声,看,海面有亮光!人们又好奇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多纳·帕兹”号前方隐约出现的亮点。这些亮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有人惊叫起来,不好,是一艘油轮!

话音未落,只听震耳欲聋的巨响,629吨级的油轮“维克托”号与客轮剧烈相撞,油轮正载着8300桶石油,全速向马斯巴特岛航行。

客轮船身一阵猛烈震动,同时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顷刻间,船上的灯全灭了,机器停止了运转,代之而起的是一连串剧烈爆炸和熊熊烈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船舱里的人们呛得透不过气来。

睡眼惺松的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惊慌失措,全船爆发出一片恐怖的惨叫声。母亲在呼唤;孩子们在哭喊;孕妇们在绝望地尖叫。船上乱作一团,人们呼天唤地,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原油流入海中,海面上燃起一片熊熊大火,包围了两艘船。“多纳·帕兹”号甲板上的乘客顷刻间全都变成了火人,衣服烧光了,皮肤烧焦了,没有别的生路,只有跳入燃烧的大海。

船舱内的乘客纷纷涌向甲板,不幸的是,谁也没有爬上来,升降口被数百人堵死了。“多纳·帕兹”号左船舷中部被撞开一个大洞,无情的海水流入船舱,慢慢淹没人们的膝部、脖子和头顶,淹没了一片歇斯底里的嚎哭……

两船相撞时,一艘名叫“唐·克劳迪奥”的客轮正在13公里远的地方航行。腾空而起的火球被船上的一名水手发现,他立刻向船长报告了这一情况。

“唐·克劳迪奥”号客轮的船长梅莱西奥·巴兰科立刻命令舵手火速驶行现场。22点30分,接近火场时,他们很快发现,燃烧的是两艘轮船,他们还断定其中有一艘是油轮,因为闻到了水中的石油气味。天很黑,水面上什么也看不见,巴兰科船长命令打开探照灯,搜索海面。水手们惊奇地发现,海水中浮了一层尸体,有的尸体还在火中燃烧。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搜寻,他们救起了26名幸存者,其中有两名是“维克托”号油轮上的船员。

到出事地点进行营救的还有5艘从这片水域经过的商船,虽奋力搜寻,却一无所获。

“多纳·帕兹”号在水中燃烧了两个多小时后沉没,时间大约是午夜22点40分。“维克托”号油轮一直烧到21日凌晨2时左右,才沉入530米的深海。

天亮了,大海仍然那样平静,出事之地周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救援船再也没有发现活着的人。“唐·克劳迪奥”号客轮放弃继续搜寻的工作,立刻把全部烧伤的26名幸存者送往马尼拉。

21日凌晨6时,即海难事件发生8个小时后,菲律宾政府才获悉“多纳·帕兹”号客轮同“维克托”号油轮相撞的噩耗。又过了8个小时后,政府才组织各方人员营救。前往事故现场搜索救援的有军用直升机、飞机、海军舰队和海岸警备队等。科·阿基诺总统还派出了自己的游艇参加了救援工作。下午14时40分,美国驻菲律宾的克拉克军事基地应菲律宾政府的要求,也派出3架直升机投入了现场搜寻工作。

海上风平浪静,出事现场和周围一无所有,任何痕迹也没有留下。救援人员只能大概估计沉船的位置,因缺少先进的潜水工具,潜水员无法潜到500米深的海底去打捞沉船上的尸体,救援搜寻工作一直都在海面进行。虽然搜寻工作扩大到100多公里的范围,直到晚上,仍没有发现一个幸存者,只打捞上10具尸体。

截止到12月16日止,共发现410具尸体。据救援人员说,有些尸体一丝不挂,有的被烧焦,还有一些血肉模糊,面孔辨认不清,有的只有半截身子,有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很明显被鲨鱼咬过。

菲律宾这次海难是世界和平时期最惨重的一次大海难。到底有多少人丧生,眼下谁也无法知晓,或许永远也不会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有人估计,可能约有3000人,官方估计约有2000人。

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得知“多纳·帕兹”号客轮同“维克托”号油轮相撞沉没后,于22日发表声明说,“圣诞节临近遭此惨剧是我们最大的悲痛”,她称这次事故是一次“民族的悲剧”,她还命令有关部门要彻底调查这次海滩事故。

圣诞节的马尼拉市,笼罩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连日来,数千名“多纳·帕兹”号客轮乘客的亲属聚集在轮船所属的苏尔普里齐奥轮船公司门外,有的嚎哭,有的饮泣,有的失魂落魄地坐在门前等待,有的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无论是死还是活,都让我们见见”;“我们的圣诞节是死者的祭日”。他们都在受着同样的煎熬,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亲人回来,或盼望圣诞节的团聚。然而,对绝大多数家属来说,久久盼望的圣诞节的团聚,已成为同亲人的永久别离,怎么不令人悲痛欲绝!

菲律宾的“多纳·帕兹”客轮遇难是世界和平时期最惨重的一次大海难,事故发生后到底有多少人丧生,眼下谁也无法知晓,估计可能约有3000人,它给受难者亲属所带来的痛苦是极为惨痛的。

菲律宾的海难调查委员会初步调查报告认为超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这一说法被持反对意见的人否决,他们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客轮的掌舵者缺乏熟练的驾驶技能,一个经验丰富的掌舵者发现情况后,是可以避开意外事故发生的。

孰真孰假,由于两艘船的船长均已失踪,这对搞清楚失事原因,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场海上大劫难应该引起人类对于突发性灾难的认识。

4. 菲律宾海洋污染

菲律宾帘蛤,也称为菲律宾绦虫蛏,是蛤科动物,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海域。其壳体为棕色或暗红色,表面有密集纵向的脊纹,呈梭形,大小约为2厘米左右。菲律宾帘蛤生活在海水沙滩或者潮间带上,以过滤海水中的浮游动物和有机物为食,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菲律宾帘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资源,被广泛用于烹饪美食,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贝壳工艺品材料。此外,由于其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敏感性,它也被用作海洋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

5. 菲律宾的生物

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塔加洛语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菲律宾。被称为菲律宾官方语言的“菲律宾语”,正是以塔加洛语作为主体而发展出来的。

根据菲律宾政府2000年所进行的人口普查资料,在总数76,332,470的菲律宾人当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语作为母语的,比重约为28%。此外,还有将近5000万的其他菲律宾人,则是以塔加洛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菲律宾的将近170种本土语言中,塔加洛语是唯一具有官方语言地位的一个语言。

拓展资料

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语: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称菲律宾,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其地理位置处于西太平洋,北隔吕宋海峡与台湾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与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与越南相望,东边则为菲律宾海。

作为一个座落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热带国家,菲律宾常年饱受地震与台风侵袭,然而其气候环境也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菲律宾群岛由7,641个岛屿组成,可分为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

其国内人口约9,300万,加上约1,100万海外菲律宾人,2015年时总人口破亿(世界第12名),成为东南亚第二个人口破亿的国家。菲律宾群岛上的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该地区最早的居民,随后南岛民族的迁徙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的发展,各地分别受到了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6. 菲律宾海上凶杀案

鳄鱼的体型普遍要比灵长类和犬类大,其中最大的就要算是湾鳄啦,湾鳄又叫咸水鳄,因为它们能够在海洋中生活。湾鳄一般都能长到5米,有记载的最大的湾鳄名叫“洛龙”,体长超过6米,体重则超过1吨,有记载的最大的湾鳄名叫“洛龙”,体长超过6米,体重则超过1吨,它涉嫌两宗命案,2011年在菲律宾被捕,然后被展览示众,一年半之后,“洛龙”死亡,留下了“当今最大爬行动物”的纪录。

7. 菲律宾深海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总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菲律宾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

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境内最高峰。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平均气温约27℃,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2000-3000毫米之间。群岛西部有旱季(11-次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东部海岸终年有雨,并以冬雨最多。南部地区也终年多雨,无明显旱、雨季之分。东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风发源地,每年6-11月多台风。

菲律宾境内河流均较短小。吕宋岛最大河流卡加延河,长350千米;棉兰老岛以棉兰老河和阿古桑河较大。

8. 菲律宾海洋生物入侵事件是什么

一、大西洋海战

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同英、美为争夺大西洋制海权而进行的海战。它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最复杂的持久海战

时间

1939年10月17日—1945年5月8日

对抗双方

德国潜艇VS英、美海空军

背景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的作用主要是赢得制海权,维护自己的海上交通运输线。英国拥有一支总吨位为2100万吨的商船队,占当时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船只有1500艘,对于英国而言,大西洋航线是最重要的生命线,英国皇家海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

1939年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是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军基地几乎遍布全球,在大战之初,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但战列舰仍然是舰队组成的核心力量。

在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德国海军,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战争初期,强大的皇家海军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将它摧毁,而德国海军并没有做好与英国决战的准备,它的实力与英国相差悬殊,当时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潜艇56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人。

起因

大西洋海上交通线是英国赖以输入战略物资、原料和粮食的生命线。为迫使英国屈服,德国决定以海军主力破坏大西洋海上交通线,1939年9月大战爆发时,德国的战舰就开始袭扰英国的海上贸易了。英国则针锋相对,将强大的皇家海军投入保卫海上交通线,战争遂由此起。

概述

1939年9月初,英国向德国宣战。为切断英国人赖以生存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悄悄杀奔大西洋航线,其中德国的U型潜艇以及与之相伴的“狼群战术”一度让盟军束手无策。 1939年9月14日,德国的 “U—47”号潜艇成功潜入英国海军的斯卡帕弗洛基地,将排水量近30000吨的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击沉。

德国潜艇初战的成功,立即引起英国政府的警觉,并促使英国政府对商船队实施严密的护航作战,并开始组建大型护航船舰队,专门对付U型潜艇。到1941年,潜艇探索器的发明,使得护航队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潜艇到达的时间。1941年春天,护航队向U型潜艇发动了反击。从3月到10月,他们击沉了17艘U型潜艇。 1943年,是大西洋战争的转折点。仅5月份,盟军海面和空中部队就击沉了25艘潜艇。1945年5月8日,德国海军将领邓尼兹命令德国700艘潜艇全部浮到海面上,向英国投降。大西洋海战结束。

战争过程

整个战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9.9-1941.12)

德国投入的破坏交通线兵力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由商船改装的武装袭击舰等水面作战舰只,以及潜艇和航空兵。英国以海、空兵力进行保护交通线斗争,并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1940年6月德军侵占法国后,其潜艇从布雷斯特、洛里昂等法国港口进入大西洋,在西经25°-30°以西海域进行袭击;其远程轰炸机从挪威机场起飞,袭扰爱尔兰以北的大西洋航线。英国建立北爱尔兰基地,并以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的8个海空基地交换美国50艘退役驱逐舰,加强反潜护航作战。随着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和“俾斯麦号”等大型水面舰只先后被击沉,自1941年6月起,德国水面舰只的破交战日益降至次要地位,潜艇开始成为破交战的主要手段,形成破交战第一个高潮。为对付德国的破交战,英国在美国、加拿大支援下,对大西洋交通线进行全线护航。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勇敢号”航空母舰、“光荣号”航空母舰被击沉。

第二阶段:(1942.1-1943.5)

美国参战后,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作战范围扩大到大西洋西岸北美至巴西沿海海域(包括加勒比海),将数个潜艇群(每群编有潜艇4-5艘)部署在纽芬兰、新斯克舍、纽约、哈特勒斯角等地外海和加勒比海,袭击同盟国的商船队。美国加强护航制度,使德国潜艇的活动受到限制。德国为更有效地开展潜艇战,除部分潜艇留在加勒比海外,将大部分潜艇调往远离美海空基地的中大西洋。英国依托大西洋上的基地,组成7-8个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多艘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搜索舰队;美国则组成多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和潜艇在内的特遣舰队,分布在大西洋海域坚持开展保交战。1942年7月,英国和美国进一步加强护航制度,海军开始装备机载搜索雷达、磁探仪和新式声纳、深水炸弹等武器装备,航空兵的巡逻范围扩大到北起格陵兰、南至弗里敦的北大西洋广阔海域。在这一战区所有海空基地800海里半径以内海域活动的盟军作战舰艇,均可得到远程反潜巡逻机的支援与配合。德国潜艇群则部署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甚至进入印度洋活动。破坏交通线与保护交通线斗争异常激烈。1943年初再次出现潜艇战高潮。为适应大西洋战场形势,盟军投入更多的反潜航空母舰编队和远程反潜巡逻机,给德国潜艇以更为沉重的打击,迫使德国于1943年5月将剩余潜艇撤离大西洋。

第三阶段:(1943.6-1945.2)

德国为改变大西洋上的不利态势,加紧改装原有潜艇并研制新式潜艇和水中武器,并再次派遣潜艇群进入大西洋及印度洋。随着整个战争发生有利于盟军的转折和美国强大军工生产能力转入战时轨道,英美已能够抽调更多的海、空兵力投入大西洋作战,加强以护航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反潜体制,1944年,美国的航空母舰已发展到125艘,英国也达到40艘。盟军舰载和岸基反潜飞机迫使德国潜艇难以经比斯开湾航道进入大西洋。使猖獗一时的德国潜艇蒙受巨大损失。大西洋的制海制空权已基本为盟军所掌握。盟军对德国工业尤其是潜艇制造工业基地的轰炸,使德国的战争潜力受到严重破坏,损失的潜艇难以得到补充。最后,大西洋之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双方损失

在大西洋海战中,美英参战兵力计有:战斗舰艇约3000艘,飞机800余架。在大西洋海战中,盟国及中立国共损失商船2100万吨,平均每月损失37.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约1600万吨,占总损失吨位的76%。德国共投入潜艇1160艘,被击沉780艘,占投入潜艇总数的67.2%。

评价

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大肆建造U型潜艇。这批被称为海上狼群的德国潜艇从此开始肆虐,整个大西洋海战就是要一场海上的“屠狼记”。在历时六年的潜艇周旋战中,同盟国不断的总结经验和退出新式武器,才在最后赢得了这场艰苦并且代价惨重的大西洋海战。邱吉尔有一天这样写道:在战争中,唯一让我感到恐惧的就是U型潜艇的时代。

后世影响

大西洋海战标志着海底梦魇潜艇时代的终结,大西洋潜艇(反潜)战对日后世界各国海军战略战术及装备研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其惊天动地的气势堪称战争史上的绝笔。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参战国

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至於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汪精卫政权,以及泰国。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韩国、台湾)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国也有很多亲日派参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定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在日军占领地区中,人民群众发动了民族解放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三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详细:太平洋战争 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争夺亚洲及太平洋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为了独霸东亚、争霸世界,日本统治集团早就确定了南北并进的国策方针。1940年,德国侵占西欧 。在远东,英 、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国又忙于支援抗德战争,无力东顾。日本军国主义认为,这是南进的好机会。同年,近卫内阁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中国、朝鲜以及东亚全区,进而包括大洋洲在内的日本殖民大帝国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 。1941年4月日美谈判开始前后,日本陆续占领整个印度支那,使之成为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和南 进 跳 板 ,这进一步加剧了美日间的矛盾。1941年10月18日 ,主战派东条英机内阁成立。12月1日御前会议决定向美、英 、荷开战 。8日凌晨(日本时间8日3时20分,夏威夷时间7日7时50分),日军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挥下,偷袭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枣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同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战争经过 1941年12月8日黎明,日本出动飞机约360架、军舰55艘,由南云忠一率领,连续两次猛袭珍珠港的美国军舰和机场,击沉、击伤军舰19艘 ,其中有战列舰8艘 ,击毁、击伤飞机260余架 。美军猝不及防 ,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被摧毁,死伤3000多人。同时,由寺内寿一指挥的日本南方军40余万人,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日军还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等地进攻,达到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1942年5~6月 ,日本为了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相继进攻所罗门群岛和东部新几内亚以及中途岛。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 、中途岛海战(6月4~5日)中 ,日方损失惨重。同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日军连受重创,死亡2.46万人,损失舰艇30余艘 、飞机300架 。残兵被迫于1943年2月从该岛撤走。瓜岛战役之后,战况较为沉寂,美军在太平洋只展开了有限的进攻(如1943年5月夺回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 ;日军虽进行反扑 ,但徒劳无功。同年4月 ,日本海军主帅山本五十六被美机伏击毙命。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C.W.尼米兹和D.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 、加罗林和马里亚纳3群岛 。10月爆发莱特湾海战 ,日本海空军力丧失殆尽 。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6月 ,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 ,迫近日本本土 。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 ,叫嚷“本土决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拒绝接受 。8月6日和9日美国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造成居民大量伤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动157万大军、3400多架飞机、5500多辆坦克 ,分兵三路向中国东北挺进 。9日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击。同时进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它抗日武装力量,向日军展开了全面反攻。由于势穷力竭,日本被迫于8月15日宣布投降 。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签降仪式。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

太平洋战争可以指:

太平洋战争(1879-1884),War of the Pacific,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的战争

南美太平洋战争

War of the Pacific in Southern America

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的战争。阿塔卡马荒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据有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有荒漠北部塔拉帕卡地区,智利则取得荒漠南部地区。三国均认为对荒漠地区拥有主权。由于在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硝石矿藏,三国争执更加尖锐。1866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以南纬24°线为两国边界,南纬23°线与25°线之间一切矿产品和输出产品的关税,由两国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国合资经营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维亚签订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开采权。1874年玻智两国签订新约,规定智利政府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公司不提高现行税率。1878年,玻利维亚决定对智利公司增加税额。智利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交纳。玻利维亚决定没收其全部资产并公开拍卖。1879年 2月14日,智利在英国资本家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领土安托法加斯塔,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秘鲁因曾与玻利维亚签订一项秘密同盟条约,不久也卷入冲突。同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玻、秘两国宣战。智利拥有一支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在梅希约内斯附近海战中获胜,取得了海上控制权。11月初,智利军队在秘鲁皮萨瓜登陆,全歼当地守军,迅速占领了塔拉帕卡省全境。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通过荒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1881年 1月17日智利军队攻占秘鲁首都利马。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签订条约,结束了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太平洋战争(1941.12.8.-1945.9.2.),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定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在日军占领地区中,人民群众发动了民族解放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三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9. 菲律宾海洋生物入侵事件始末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1,贸易收支连年逆差,赤字逐年上升

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减少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加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

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原因

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后,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升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受阻。

(2)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原因

冷战结束后,对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美国开始加强施加压力要求其开放市场,进口增加。

(3)泡沫经济膨胀

长期高增长和泡沫经济导致高消费倾向,进口剧增。

2,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取消资本管制(1992)

(1)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贸易逆变带来国际收支巨大压力,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公众已经习惯了国民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为了取得选民信任,历届政府都极力维持经济高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金,在贸易收支逆差,维持经济高增长资金来源缺乏之时,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开放资本市场造成的直接结果: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提供了炒作泰铢的条件。同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进一步助长泡沫经济膨胀、导致外债剧增。

3,维持固定汇率制

泰国经济以出口导向未主,因此维持汇率的稳定极为重要。为了防止外汇风险,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泰国政府在实行名义上的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泰铢汇率稳定(钉住美元,将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25的水平)

4,泰国外汇市场的隐患

(1)外汇市场平衡靠吸引国际资金维持,一旦有风吹草动,游资撤离,后果堪忧。所以需要保持大量外汇储备平抑外汇市场。

(2)短期外债剧增,政府须保留大量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至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3)泰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及时化解市场压力。

5,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

国际投机基金看准泰铢贬值趋势和制度管理缺陷,有备而来,冲击泰铢,成为引发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法

a)悄悄买入大量外汇期货合约。

b)借入大量有贬值压力的货币(泰铢),在现汇市场买入外汇(美元),打压泰铢,制造市场恐慌心理,引发外汇大幅升值。

c)等外汇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对冲囤积的外汇期货合约,赚取投资利润。

过程:

第一阶段:

1,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2,扩散: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相继受到冲击,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盾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3,发展:10月下旬,港币受到冲击。同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新台币一天贬值3.46%。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烽烟再起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冲向世界

1998年8月初,港币遭受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行业,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俄罗斯卢布也遭受攻击。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造成俄罗斯股市记录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方告结束。

10. 菲律宾海洋保护区

菲律宾海水质量较好。因为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适宜,降水充足,洋流循环也有助于保持海水清洁。此外,菲律宾拥有众多海洋资源保护区,政府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此外,菲律宾的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前来探险。菲律宾海水的浪漫之处还在于,这里还有着多个世界级潜点,有着丰富的珊瑚礁和鱼类资源,各种彩色热带鱼相伴左右,美丽极了。所以总的来说,菲律宾海水质量较好,是值得游客前往体验的好去处。

11. 菲律宾海洋生物入侵事件视频

1941年12月8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仅仅10个小时,日军就对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发起了进攻。

成功地偷袭了克拉克和伊巴两美军基地后,又在11日对阿巴里机场大肆轰炸。不及一星期,菲岛的制空权已操在日本人手中。日方在空中占了优势后,即准备进攻菲律宾。同月17日,侵菲主力部队由高雄、基隆、马公三处出航。7天后,凭藉舰队炮火之掩护,在吕宋岛的拉蒙湾和仁牙因湾靠岸。拉蒙湾的登陆,本来以为困难重重,结果却很顺利地上了岸,而是在仁牙因湾遭遇到许多料想不到的难题,最终得在尝了不少苦头后,才成功登陆。未开战前,日本人估计菲岛比马来亚容易占领。可是,实际情况刚好相反。日军花了近三倍的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于1942年5月6日把美人赶出菲律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