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甲壳类动物
生蚝是甲壳类动物。
生蚝又名牡蛎、海蛎子、蚝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牡蛎的含锌量居人类食物之首。
2. 海洋甲壳类动物有多少种
湿地鸟类
我国湿地鸟类资源丰富,据湿地调查统计,我国共有湿地水鸟12目32科271种,主要由鹤类、鹭类、雁鸭类 、鸻鹬类、鸥类、鹳类等组成,此外尚有少量猛禽和鸣禽,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鸟类共10目18科5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12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共44种。 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记录到9种,占60%;此外,还有许多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
湿地鸟类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类群。根据居留型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旅鸟4类。我国北方的寒温带和温带以夏候鸟和旅鸟占优势,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以冬候鸟和留鸟为主。很多迁徙鸟在北方繁殖,到南方越冬。
湿地鱼类
我国大部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海岸湿地,水温适中,光照条件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因此鱼类种类多,经济价值高。我国鱼类约有3000种,其中湿地中鱼类有1000余种,占全国鱼类种类1/3。湿地鱼类由内陆湿地鱼类、近海海洋鱼类、河口半咸水鱼和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构成(国家林业局,2001)。
内陆湿地鱼类种类多,有13目38科约770种(包括亚种,下同)。其中北方区以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科等耐寒性较强的鱼类为主, 此外还有一些鲤科、鳅科和刺鱼科的种类;西北高原区,生活着适应高原急流、耐旱耐盐的鳅科及青海湖的裸鱼;江汉平原区的鲤鱼类特别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中心;华南区和西南区均以鲤科、鳅科和鲇科种类为主。沼泽湿地是多种鱼类产卵和繁殖场所,如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冷水性鱼(如鳇鱼、大马哈鱼、鲟鱼)的繁殖地。
近海海洋鱼类划分3个区。黄、渤海区生活有鱼类250多种,著名种类有小黄花鱼、鳕鱼、太平洋鲱等;东海区是我国主要浅海鱼场区,生活有700多种鱼类,主要大种类有带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鲳、鳓、真鲷、海鳗等;南海区生活有鱼类800种,经济鱼类主要有鲷、蓝圆鲹、沙丁鱼、金钱鱼、金枪鱼、鲣鱼、旗鱼、鲨鱼等。
河口半咸水鱼类共有60种,过河口洄游性鱼类20-30种。
湿地两栖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从水到陆的过渡类型,它们除成体结构尚不完全适应陆地生活,需要经常返回水中保持体表湿润外,繁殖时期必须将卵产在水中,孵出的幼动物还必须在水内生活;有的种类甚至终生在水内生活,所以两栖动物全部归入湿地动物。据统计,我国两栖动物共有3目11科45属300种。从动物区划来看,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古北界成分次之,广布种较少。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有2目3科7种。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其中西南地区种类最多。两栖类中无足目仅有版纳鱼螈1种,生活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湿地;有尾目大多是水栖湿地种,如大鲵、贵州疣螈、东方蝾螈等;无尾目数量较多、分布甚广。
湿地爬行类
爬行动物是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真正陆生动物,但其中有一部分种类生活在半水半陆的湿地区,是典型湿地种。但其中一部分次生地回到水中生活(海水或淡水),一部分则经常在水域中或其附近生活。在我国已知412种爬行动物中,有3目13科49属122种应属于湿地野生动物。从动物区划来看,东洋界成分仍占明显优势,其中龟鳖目除陆龟科外、蛇亚目游蛇科的部分种类都分布于我国南部,属东洋界成分。古北界成分集中于蜥蜴目鬣蜥科的一些种类。广布种不多,常见的有乌龟、鳖、赤链蛇、蝮蛇等。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有3目6科12种。
湿地兽类
我国湿地兽类有31种,隶属于7目12科,约占我国兽类总种数的6.2%。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有5目9科23种。与湿地两栖类和爬行类不同,湿地兽类的广布种成分较多。生活在水中或经常活动在河湖湿地岸边;如白暨豚、江豚 、水獭、水貂等;适合潮湿多水生活条件,如麋鹿、大麝鼩、田鼠等;经常出没湿地兽类,如川西北沼泽的獾、藏原羚,三江平原湿地的狼、黑熊、狍等。
无脊椎动物甲壳类
无脊椎动物甲壳类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全世界共有7500多种,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动物类群,大部分种类为海产,淡水种类不多。甲壳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生态类型多样。按生态习性大体可分为浮游甲壳类和底栖甲壳类两大类,前者一般个体小,营浮游生活,后者常营底栖生活。分布在中国海域的甲壳类动物中,现已知的蟹类有600余种,虾类有300余种,磷虾42种。甲壳类大部分为海产种,淡水的种类虽少,但分布很广。
3. 海洋甲壳类保护动物
是指一种动物。
又称海蛞蝓,海兔不是兔,而是螺类的一种,属于浅海生活的贝类,是海兔科海洋腹足类的统称,因其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而得名。
它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海兔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海兔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
生活习性
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
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如一种吃红藻的海兔身体呈玫瑰红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体就呈棕绿色。有的海兔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兔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这样就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4. 海洋甲壳动物大全
螃蟹。螃蟹有八只蟹足和两个蟹钳,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
虾。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 ,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 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可以有蒸、炸等做法,并可以用做于中药材。
龙虾。龙虾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部分无螯,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著名的还有高邮湖龙虾、邵伯龙虾、盱眙龙虾等。龙虾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倍受人们的青睐。
5. 甲壳类海洋生物
柔鱼、鮟鱇、巨喉鱼、偕老同穴海绵、海百合、深海鳗、蠕虫、水母、海参、甲壳类、蛤类、海星等. 在万米深的海沟中,也有数量不少的海洋动物.据专家估计,约有370余种.这些动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中生活,主要食物是一些海洋动物的尸体被分解的物质。
6. 海洋甲壳类动物吃大型藻类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一般来说,甲壳素的N-乙酰基脱去50%以上就可以称为壳聚糖。
甲壳素是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菌、藻类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衍生资源。
7. 海洋甲壳类动物排名
甲壳素一般指甲壳质,是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物质,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等,不溶于碱及其他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工业上可做布料,衣物等;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渔业可做养鱼饲料等
维生素c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它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是存在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可作为营养补充品。可以预防或治疗坏血病,在生物体内,它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同时也是一种辅酶
8. 海洋甲壳类动物有哪些
关于这个问题,海底动物的样子各异,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海底动物:
1. 海星:海星通常有五个或多个臂,身体扁平,呈星形。它们的皮肤覆盖着硬壳,通常有吸盘,可以用来移动和捕食。
2. 海葵:海葵通常是固定在海底或岩石上的柔软动物,形状像花朵。它们的身体由许多珊瑚细胞组成,可以在水中摇曳。
3. 海胆:海胆通常是球形或半球形,由许多针状刺组成。它们的身体覆盖着硬壳,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4. 海龟:海龟有四肢和硬壳,身体覆盖着鳞片。它们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爬上岸。
5. 海豚:海豚是哺乳动物,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鳍和尾巴。它们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跃出水面。
6. 鱼类:鱼类的形状各异,有些像长条形,有些像球形。它们的身体覆盖着鳞片,通常有鳍和尾巴。鱼类可以在水中游泳。
7. 珊瑚:珊瑚是由珊瑚细胞组成的柔软动物,它们通常生长在岩石上。珊瑚有许多颜色和形状,通常呈树状或球状。
9. 海洋甲壳类动物有哪些图片
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几丁质,英文名Chitin,是一种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物质,化学式为(C8H13O5N)n。甲壳质是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和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壳聚糖(chitosan)不溶于水,可溶于部分稀酸。甲壳素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工业上可做布料、衣物、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
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
10. 海洋甲壳类动物图片
仙女虾、水蚤、独眼龙、鱼虱、小龙虾、龙虾、虾、潮虫、球潮虫、砂蚤和地鳖虫等。甲壳类是甲壳动物因身体外披有“盔甲”而得名。甲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栖息在淡水中和陆地上;虾、蟹等甲壳动物有5对足,其中4对用来爬行和游泳,还有一对螯足用来御敌和捕食。